《石油化工工艺》习题_第1页
《石油化工工艺》习题_第2页
《石油化工工艺》习题_第3页
《石油化工工艺》习题_第4页
《石油化工工艺》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油化工工艺习题一、填空题:基本有机化学工业是化学工业中的重要部门之一,它的任务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煤、石油(然气)和生物质等资源,通过各种化学加工的方法,制成一系列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产品。2、(乙烯)的产量往往标志着一个国家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天然气主要由(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组成。天然气中的甲烷的化工利用主要有三个途径之一:在镍催化剂作用下经高温水蒸气转化或经部分氧化法制(合成气),然后进一步合成甲醇、高级醇、氨、尿素以及一碳化学产品。石油主要由(碳)氢两元素组成的各种烃类组成。石油中所含烃类有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自由基连锁反应分为链引发、链传递(链终止)三个阶段。芳烃指数是用于表征(柴油等重质油)重烃组分的结构特性。环烷烃热裂解时,侧链烷基较烃环(易于)裂解,长侧链先在侧链中央断裂;环烷脱氢生成芳烃较开环生成烯烃容易。五碳环较六碳环难于裂解。芳香烃的热稳定性很高,在一般的裂解温度下不易发生芳环开裂的反应,但可发生两类反应一类是(芳烃缩合),另一类烷基芳烃的侧链发生断链生成苯、甲苯、二甲苯等反应和脱氢反应。11・芳香烃热裂解的主要反应有:(脱氢缩合反应)、断侧链反应和脱氢反应。各类烃热裂解的难易顺序为:正构烷烃(大于)异构烷烃,环烷烃(大于)芳烃。烃类热裂解中二次反应有(烯烃的裂解)烯烃的聚合、环化和缩合、烯烃的加氢和脱氢、烃分解生成碳。结焦与生碳过程二者机理不同,结焦是在较低温度下(V1200K二通过(芳烃缩合)而成,勺碳是在较高温度下(>1200K)通过生成乙炔的中间阶段,脱氢为稠合的碳原子。正构烷烃的BMCI值最(小)。烷烃的K值最(高)芳烃则反之。烃原料的BMCI值越小,乙烯收率越(高)。特性因素是用作反映(轻石脑油、轻柴油)等油品的化学组成特性的一种因素。烃类管式裂解生产乙烯裂解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1)影响一次产物分布;(2(影响一次反应对二次反应的竞争)。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分烃类热裂解法是将石油系烃类经高温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它分子量不同的轻质和重质烃。烃类热裂解制乙烯的工艺主要有两个重要部分:(原料烃的热裂解)和裂解产物的分离。一次反应,即由原料烃类经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的反应。二次反应,主要是指一次反应生成乙烯、(丙烯)的等低级烯烃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甚至最后生成焦或碳。烷烃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脱氢反应)和断链反应。从(分子结构中键能数值的大小)来判断不同烷烃脱氢和断键的难易。烷烃脱氢和断链难易的规律: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断链比脱氢(容易);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长降低。烷烃脱氢和断链难易的规律: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长降低;烷烃的脱氢能力与烷烃的分子结构有关;带支链的烃较直链烃(容易)断裂。不论是脱氢反应或是断链反应,都是热效应很大的(吸)热反应。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提高温度有利于(一)次反应,减短停留时间有利于(一)次反应。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降低烃分压有利于增大次反应对次反应的相对反应速率。(一,二)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工业上利用(温度一停留时间)的影响效应来调节产物中乙烯/丙烯的比例。工业生产上采用的裂解气分离方法,主要有(深冷分离法)和油吸收精馏分离法两种。裂解气的深冷分离过程可以概括为三大部分:气体净化系统、(压缩和冷冻系统)、精馏分离系统。在裂解气分离过程中,加氢脱乙炔工艺分为前加氢和(后加氢)两种。加氢脱乙炔过程中,设在脱(甲烷)塔前进行加氢脱炔的叫前加氢。在深冷分离裂解气流程中,乙烯损失有四处:冷箱尾气、乙烯塔釜液乙烷中带出损失、脱乙烷塔釜液C3馏分中带出的损失、(压缩段凝液带出的损失)。在裂解分离系统中,能量回收的三个主要途径:(急冷换热器)回收高能位能量、初馏塔及其附属系统回收的低能位能量、烟道气热量。在裂解分离系统中,(急冷换热器)能量回收能产生高能位的能量。用(石油烃)为原料裂解制乙烯是目前工业上的主要方法。目前,用石油烃为原料裂解制乙烯是主要的工业生产方法,但是生产乙烯的还有其它方法其中有:由甲烷制乙烯、由(合成气)。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和产品分离及精制三大步骤。工业上烃类热裂解制乙烯的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热裂解、裂解气预处理、裂解气分离、产品及联产品。目前生产乙烯较成熟的工艺技术是管式炉裂解工艺,管式裂解炉的结构包括对流段和辐射段组成的炉体,炉体内由耐高温合金钢制成的炉管,燃烧器三个主要部分烃类热裂解制乙烯的生产工艺主要由【裂解】和【分离】两部组成。裂解气的深冷分离流程主要分为【顺序分离流程】【前脱乙烷分离流程】【前脱丙烷分离流程】三种,典型的分离流程是【前脱丙烷分离流程】生产能力是指【一个设备】【一套装置】或【一个工厂】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量】或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原料量】;生产强度是指设备的单位特征【几何量】的生产能力,即设备的【单位体积或面积】的生产能力。.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和产品分离及精制三大步骤烃类裂解反应机理研究表明裂解时发生的基元反应大部分为自由基反应。大部分烃类裂解过程包括链引发反应、链增长反应和链终止反应三个阶段。链引发反应是自由基的产生过程;链增长反应是自由基的转变过程,、选择题A)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烯A)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它分子量不同的轻质和重质烃。A、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A、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B、烷烃脱氢芳构化C叠合、脱氢缩合D聚合反应烃类热裂解制乙烯的工艺主要有两个重要部分:原料烃的热裂解和(A)。A、裂解产物的分离BA、裂解产物的分离B、裂解产物的净化C裂解产物的提纯D裂解产物的吸附一次反应,即由原料烃类经热裂解生成(B)和丙烯的反应。A、甲烷B、乙烯丁烯D丁二烯一次反应,即由原料烃类经热裂解生成乙烯和(D)的反应。A、甲烷BA、甲烷B、乙烯丁烯D丙烯二次反应,主要是指一次反应生成乙烯、D)的等低级烯烃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甚至最后生成焦或碳。A至最后生成焦或碳。A、甲烷B、乙烯丁烯从(A)来判断不同烷烃脱氢和断键的难易。D丙烯A、A、分子结构中键能数值大小B、支链多少C碳原子数D分子结构;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烷烃脱氢和断链难易的规律: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断链比脱氢;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增长。(A)A、容易降低B容易增大C困难降低D困难降低烷烃脱氢和断链难易的规律: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长;烷烃的脱氢能力与烷烃的分子结构有关,叔氢最易脱去;带支链的烃较直链烃断裂。(A)A、降低容易B降低困难C增强容易D增强困难烷烃脱氢和断链难易的规律: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长降低;烷烃的脱氢能力与烷烃的分子结构有关;叔氢最脱去;带支链的烃较直链烃断裂。(A)A、容易容易B容易难于C、难难于D难容易环烷烃热裂解时,侧链烷基较烃环裂解,长侧链先在侧链断裂;环烷脱氢生成芳烃较开环生成烯烃容易。五碳环较六碳环难于裂解。(B)A、容易末端B容易中央C、难于中央D难于中央环烷烃热裂解时,侧链烷基较烃环容易裂解,长侧链先在侧链中央断裂;环烷脱氢生成芳烃较开环生成烯烃。五碳环较六碳环裂解。(B)A、容易容易B容易难于C、困难难于D困难容易芳香烃的热稳定性很高,在一般的裂解温度下不易发生芳环开裂的反应,但可发生两类反应一类是(A),另一类烷基芳烃的侧链发生断链生成苯、甲苯、二甲苯等反应和脱氢反应。A、芳烃脱氢缩合B芳构化反应C烷基化反应D、脱烷基反应各类烃热裂解的难易顺序为: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A)A、大于大于B、大于小于C小于大于D、小于小于烃类热裂解中二次反应有(D)、烯烃环化和缩合、烯烃的加氢和脱氢、烃分解生成碳。A、芳烃缩合B、芳构化反应C、烷基化反应D烯烃的裂解烃类热裂解中二次反应有烯烃的裂解烯烃的聚C烃类热裂解中二次反应有烯烃的裂解烯烃的聚C)、烯烃的加氢和脱氢、烃分解生成碳。A、芳烃缩合结焦是在A、芳烃缩合结焦是在下B、芳构化反应温度(v1200k)通过C、烯烃环化和缩合而成。(A)D烯烃的裂解A、A、较低芳烃缩合B较高芳烃缩合生碳是在温度下(>1200k)通过牛(成C、较高乙炔脱氢稠合D较低乙炔脱氢稠合的中间阶段,脱氢为稠合的碳原子。(C)A、A、较低芳烃B较咼芳烃c较高乙炔自由基连锁反应分为链引发、链传递(B)三个阶段。较冋乙炔D较低乙炔A、A、链缩合B、链终止C链增长D链裂解(B)是用于表征柴油等重质油馏分油中烃组分的结构特性。81.正构烷烃的BMC1值最,芳烃最。(A)82.A、小大B、小小C大大D大小83.烃原料的BMCI值越,乙烯收率C(A)84.A、低高B、咼不变r.fh,.fh,C咼咼D低低85.烷烃的K值最'芳烃最。(D)86.A、小大B小小C、大大D大小87.原料的K值越,乙烯的收率越C。(C)88.A、小不变B小咼C、大高D大低89.烃类管式裂解生产乙烯裂解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温度,乙烯、丙烯收率80.A、PONAB、芳烃指数C特性因数D原料含烃量)90.A、提高提高B提高降低D降低提高)90.A、提高提高B提高降低D降低提高91.控制短的停留时间。可以二次反应的发生,乙烯收率。(D)C降低降低92.A、提高提高B提高降低D降低提高C、降低不变93.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工业上利用(A)的影响效应来调节产物中乙烯/丙烯的比例。94.A、温度一停留时间B、温度一烃分压C停留时间一烃分压D原料组成96.A、甲烷/乙烷B、乙烯/丙烯C丙烯/丁烯D乙烯/甲烷97.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工业上都是用(A)作为稀释剂。98.A、水蒸气B、空气C甲烷D氮气95.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工业上利用温度—停留时间的影响效应来调节产物中(99.C)作为衡量裂解深度的标准。B)的比例。100.A、PONAB)的比例。100.A、PONAB、KKSFD、BMCI101.管式炉裂解的工艺流程实现了高温、102・A、短低停留时烃分压的裂解原理。间、(A)C、短D长低B)和油吸收精馏分离法两种。CB)和油吸收精馏分离法两种。C、二次结晶法D萃取法A)、精馏分离系统。C结晶和过滤系统D溶解和萃取系统104・AA)、精馏分离系统。C结晶和过滤系统D溶解和萃取系统105.裂解气的深冷分离过程可以概括为三大部分:气体净化系统、106・A、压缩和冷冻系统B冷凝和汽化系统107.在裂解气分离过程加氢脱乙炔工艺分为两种。中,(C)108.A、不加氢加氢B不加氢前加氢C前加氢后加氢D加氢后加氢109.加氢脱乙炔过程中,设在(A)前进行加氢脱炔的叫前加氢。110塔A、110塔A、脱甲烷塔B脱乙烷塔C、脱丙烷塔D脱乙烯111.力口氢脱(A)过程中,设在脱甲烷塔前进行加氢脱炔的叫前加氢。112・A、112・A、乙炔B、乙烷C丙烷D乙烯113.在深冷分离裂解气流程中,乙烯损失有四处:冷箱尾气、(113.在深冷分离裂解气流程中,乙烯损失有四处:冷箱尾气、(D)、脱乙烷塔釜液C3馏分中带出的损失、压缩段凝液带出的损失。114・A、甲烷塔釜液B、乙烷塔釜液C丙烷塔釜液D、乙烯塔釜液115.在裂解分离系统中,能量回收的三个主要途径:(A)、初馏塔及其附属系统回收的低能位能量、烟道气热量。114・A、甲烷塔釜液B、乙烷塔釜液C丙烷塔釜液D、乙烯塔釜液115.在裂解分离系统中,能量回收的三个主要途径:(A)、初馏塔及其附属系统回收的低能位能量、烟道气热量。116・A、急冷换热器B、中间冷凝器C、中间再沸器D原料预热器在裂解分离系统中,A、急冷换热器A)能量回收能产生高能位的能量。B中间冷凝器C、中间再沸器D原料预热器119.(A)制乙烯是目前工业上的主要方法。120.C、合成气制乙烯A120.C、合成气制乙烯A、用石油烃裂解B、甲烷制乙烯D、乙醇脱水制乙烯121.醋酸的合成方法主要有(A)和甲醇与一氧化碳低压羰化合成。D121.醋酸的合成方法主要有(A)和甲醇与一氧化碳低压羰化合成。D乙炔氧化123.目前,工业上生产乙醛的主要方法有乙炔在汞盐催化下液相水合法、)、丙烷—丁烷直接氧化法和乙烯在钯盐催化下均相络合催化氧化法四种。124・A、124・A、乙醇氧化脱氢法B、甲醇氧化C乙烷氧化D乙炔氧化125.目前,工业上生产环氧乙烷的主要生产方法是(125.目前,工业上生产环氧乙烷的主要生产方法是(A)。126・A、乙烯的环氧化B、乙烃的环氧化C乙烷的环氧化D乙醇的环氧化127.126・A、乙烯的环氧化B、乙烃的环氧化C乙烷的环氧化D乙醇的环氧化127.目前,工业上生产环氧乙烷的主要生产方法是乙烯的环氧化,用(C)作为催化剂。128.A、CuB、ZnC、AgD、Pt三、简答一碳化学:就是将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主要是一氧化碳和甲醇)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合成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技术。石脑油:初馏塔塔顶蒸出的轻汽油。合成气:煤气化的产物,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烃类热裂解法:是将石油系烃类原料(天然气、炼厂气、轻油、柴油、重油)烃,经过高温作用,使类分子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他分子量不同的轻质和重质烃类。一次反应:即由原料烃类经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的反应。、二次反应:主要是指一次反应生成的乙烯、丙烯等低级烯烃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甚至最后生成焦或碳。结焦:是在较低温度下(v1200K)通过芳烃缩合而成。生碳:是在较高温度下(>1200K)通过生成乙炔的中间阶段,脱氢为稠合的碳原子。PONA也叫族组成(各族烃的质量百分数)P――烷族烃,N――环烷族烃,O一一烯烃族,A—芳香族烃。含氢量:是指原料中氢质量的百分含量。芳烃指数:简称BMC,I用于表征柴油等重质馏分油中烃组分的结构特性的关联指数。特性因数:是用作反映石脑油、轻柴油等油品的化学组成特性的一种因素。转化率:表示参加反应的原料数量占通入反应器原料数量的百分率。选择性:表示实际所得目的产物量与按反应掉原料计算应得产物理论量之比。收率:转化为目的产物原料摩尔数与通入反应器原料摩尔数之比。停留时间:是指物料从反应开始达到某一转化率时在反应器内经历的反应时间。深冷分离法:是利用裂解气中各种烃的相对挥发度不同,在低温下除了氢和甲烷以外把其余的烃都冷凝下来,然后在精馏塔内进行多组分精馏分离,利用不同的精馏塔,把各种烃逐个分离出来。油吸收精馏分离法:利用溶剂油对裂解气中各组分的不同吸收能力,将裂解气中除氢气和甲烷以外的其他烃全部吸收下来。然后用精馏法将各种烃再逐个分离出来。前加氢:在加氢脱乙炔过程中,设在脱甲烷塔前进行加氢脱炔的流程。后加氢:在加氢脱乙炔过程中。设在脱甲烷塔后进行加氢脱炔的流程。制冷:利用冷剂压缩和冷凝得到冷剂液体,再在不同压力下蒸发,则获得不同温度级位的冷冻过程。芳烃的歧化:一般是指两个相同芳烃分子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一个芳烃分子上的侧链烷基转移到另一个芳烃分子上去的反应。烷基转移反应:是指两个不同芳烃分子之间发生烷基转移的过程。芳烃的烷基化:又称烃化。是芳烃分子中苯环上的一个或几个氢被烷基所取代而生成烷基芳烃的反应。烷基化剂:能为烃的烷基化提供烷基的物质。芳烃的脱烷基化:烷基芳烃分子中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烷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脱去的反应。选择性加氢:有些加氢反应被加氢的化合物分子中有两个以上官能团,要求只一个官能团有选择地进行加氢,而另一个官能团仍旧保留。氢蚀:在高温高压下,氢原子能侵入钢的晶格中,与钢中碳原子化合,生成甲烷。此甲烷向外扩散,在晶格中产生应力,晶格结构发生变形,钢硬化变形。此过程称为氢蚀。氢的爆炸极限:在氢氧混合物中,当氢的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才可能爆炸,此浓度范围称爆炸极限。MTBE:甲基叔丁基醚。此物质能提高汽油辛烷值,故常作为汽油辛烷值提高的添加剂。氧化脱氢:一些物质能夺取烃分子中的氢,使其转变为相应的不饱和烃,则氢被氧化,这种类型的反应都称为氧化脱氢反应。自氧化反应:能自动加速的氧化反应。引发剂:能加速自由基生成的物质。抑制剂:在催化剂中,能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但降低催化剂的活性的物质。羰化反应: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羰基的反应。氯化:在化合物分子中引入氯原子以生产氯的衍生物的反应过程。催化氯化法:是利用催化剂以降低反应活化能,促使氯化反应的进行的方法四、问答题1、我国乙烯工业概况?答:乙烯装置在生产乙烯的同时,副产大量的丙烯、丁烯、丁二烯、苯、甲苯和二甲苯,成为石油化工基础原料的主要来源。世界上约70%的丙烯、90%的丁二烯、30%的芳烃均来自乙烯副产。以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和三苯(苯、甲苯和二甲苯)总量计算,约65%来自乙烯生产装置。因此,乙烯生产在石油化工基础原料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乙烯工业的快速发展是近15年的事。现在,我国已建成了燕山、上海、扬子、齐鲁、茂名、大庆、辽阳、吉林、盘锦、抚顺、兰州,独山子,天津,镇海等以乙烯为龙头的大型石油化工基地,根本改变了乙烯长期完全依靠进口的历史。到2009年底,我国乙烯产量120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已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乙烯生产国。2、烃类裂解的反应机理?答:自由基反应机理,链引发反应是自由基的产生过程,链增长反应是自由基的转变过程链终止是自由基消亡生成分子的过程。链引发断裂C---C键产生一对自由基活化能高链增长自由基夺氢自由基分解,活化能不大被夺走氢的容易顺序:伯氢>仲氢〉叔氢自由基分解反应是生成烯烃的反应链终止两个自由基形成稳定分子的过程活化能一般较低自由基分解反应的规律:自由基分解为碳原子数较少的烯烃的反应活化能较小;自由基中带有未配对电子的碳原子,若所连的氢较少,就主要分解为氢自由基合同碳原子数的烯烃分子;链增长反应中生成的自由基碳原子数大于3,还可继续发生分解反应;自由基分解反应直到生成氢自由基、甲基自由基为止。3、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气过程有哪些主要反应?从热力学角度考虑,对反应条件有哪些要求?从动力学考虑又有哪些要求?CHH2OC03HCH2HOCO44COHOCOH2CHC02CO24:甲烷蒸汽转化反应CH知H2O_CO八3H2:〃■遐》一:门也、屮门哂CO变换反应C3H2°LCO廿H2■_I析碳反应CH4—C+2H2沁凯也询ml热力学:温度800C以上,水碳比3.5以上,压力2MPa左右。动力学:温度(高温使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出口残余甲烷含量低。因加压对平衡的不利影响,更要提高温度来弥补)、压力(在反应初期,增加系统压力,相当于增加了反应物分压,反应速率加快;但到反应后期,反应接近平衡,反应物浓度很低,而产物浓度高,加压反而会降低反应速率,所以从化学角度看,压力不宜过高)、组分。4、天然气-水蒸气转化法制合成气过程有哪些步骤?为什么天然气要预先脱硫才能进行转化?有哪些脱硫方法?會丈反谄样挪儒躺耐火#4球气佢H护一氏气默~~"答:氧气磁预先脱硫是为了避免蒸汽转化催化剂中毒。脱硫方法有干法和湿法。干法分为吸附法和催化转化法。湿法分为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物理-化学吸收法和湿式氧化法。5、裂解气出口的急冷操作目的是什么?可采取的方法有几种,答:裂解气出口的急冷操作目的:从裂解管出来的裂解气含有烯烃和大量的水蒸气,温度为727—927C,烯烃反应性强•若任它们在高温下长时间停留,会继续发生二次反应,引起结焦和烯烃的损失,因此必须使裂解气急冷以终止反应。急冷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急冷,一种是间接急冷。6、裂解气中要严格控制的杂质有哪些?这些杂质存在的害处?需严格控制的杂质有H2SC02H2OC2H2CC等气体。这些杂质量不大,但对深冷分离过程是有害的,而且会使产品达不到规定的标准。酸性气体的脱除有碱洗法和醇胺法。脱水用吸附干燥法。炔烃脱除有催化加氢法和溶剂吸收法7、烃类裂解主要产品过程示意图衣僻分遅盘二厂二姗抽提2衣僻分遅盘二厂二姗抽提丁二■!d苦1胫*2%51%*抽余Ct2%*屮苹二甲苹lit氽油6一ift组分炷兴裂解上愛产临(三畑二萊)过程怎直图⑺加啊的址轴8、工业上气体脱硫有哪些方法,化学吸收法适用于什么场合?答:脱硫方法有干法和湿法。干法分为吸附法和催化转化法。湿法分为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物理-化学吸收法和湿式氧化法。干法脱硫适用于低含硫气体的精脱硫;湿法脱硫一般用于含硫量高、处理量大的气体的脱硫。(脱硫有干法和湿法两大类。干法脱硫又分为吸附法和催化转化法:吸附法是采用对硫化物有强吸附能力的固体来脱硫,吸附剂主要有氧化锌、活性炭、氧化铁、分子筛等;催化转化法是使用加氢脱硫催化剂,将烃类原料中所含的有机硫化合物氢解,转化成易于脱除的硫化氢,再用其他方法除之。湿法脱硫剂为液体,一般用于含硫高、处理量大的气体的脱硫。按其脱硫机理的不同又分为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物理-化学吸收法和湿式氧化法。化学吸收法是常用的湿式脱硫工艺。有一乙醇胺法(MEA、二乙醇胺法(DEA、二甘醇胺法(DGA、二异丙醇胺法(DIPA)、以及近年来发展很快的改良甲基二乙醇胺法(MDE、9、合成气可用来制造什么化工产品?为什么近年来合成气的生产和应用受到重视?答:(1)合成气可用来生产的化工产品有:a.合成氨;b.合成甲醇;c.合成醋酸;d.烯烃的氢甲酰化产品;e.合成天然气、汽油和柴油。(2)因为发展合成气有利于资源优化利用,有利于化学工业原料路线和产品结构多元化发展。10、简述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如何?催化剂在化工工艺中有什么重要作用?催化剂有哪些基本特征?答:催化剂的化学组成主要有:活性成分、助催化剂和载体。催化剂在化工工艺中的作用主要有①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②改进操作条件③开发新的反应过程开发新能源和消除污染基本特征:①本身参与反应,但反应终了时,其本身为发生化学性质和数量变化②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改变平衡③催化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特定的催化剂只能催化特定的反应11、合成气的生产方法有哪些?答:①以煤气为原料生产法②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法③以重油或渣油为原料生产法12、说明裂解气中水的来源和危害,常用的脱水方法有哪些?答:裂解气中水分主要来源于稀释蒸汽和急冷水;主要采用固体吸附方法来进行脱水。13、在裂解反应中,工业上采用水蒸汽作为稀释剂的优点是什么?答:①水蒸气在急冷时可以冷凝,很容易就实现了稀释齐U与裂解气的分离可以抑制原料中的硫对合金钢管的腐蚀水蒸气在高温下能与裂解管中沉淀的焦炭发生反应(C+H20TC0+H2)使固体焦炭生成气体随裂解气离开,延长炉管运转周期水蒸气对金属表面起一定氧化作用,使金属表面的铁、镍形成氧化物薄膜,可抑制这些金属对烃类气体分解生炭反应的催化作用水蒸气热容大,水蒸气升温时耗热较多,稀释水蒸汽可以稳定炉管裂解温度,防止过热,保护炉管的作用稀释蒸汽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