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炼字课件_第1页
诗歌鉴赏炼字课件_第2页
诗歌鉴赏炼字课件_第3页
诗歌鉴赏炼字课件_第4页
诗歌鉴赏炼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8/81语言炼字类

2023/8/31语言炼字类

2023/8/82考点综述诗歌的语言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考题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形式一般为:(1)××字为什么用得“妙”?(2)找出诗眼并分析之。(3)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析诗歌语言的表达风格。复习重点1.梳理好诗歌“炼”字的基本类型,注意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叠音词的炼字效果。2.梳理古诗的语言风格,熟悉语言风格的常用术语,并能用实例来诠释。2023/8/32考点诗歌的语言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考题一2023/8/83复习难点1.分析炼字型题目的方法。其基本方法是运用语言环境、表现手法和感情主旨来分析。2.分析诗眼型题目的方法。其基本方法是运用语言环境、诗歌感情和表现手法去分析。3.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要注意从诗歌流派、语言特色和诗歌感情等方法综合分析。2023/8/33复习1.分析炼字型题目的方法。其基本方法是2023/8/84炼字题型提问变体:提问方式:

①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②从某联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③此诗某联某句中的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中哪个更好,为什么?④诗中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023/8/34炼字题型提问变体:提问方式:2023/8/85语言炼字类

之炼字型2023/8/35语言炼字类

之炼字型2023/8/86一、“炼字”类型举例(一)炼名词分析一首诗中有时以名词的叠加作为意象来表情达意,能达到强烈的表意作用。有时则运用富有象征意义的名词,表情达意。举例李商隐在《夜雨寄北》曾有“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诗句,人在江湖,又逢夜雨,使人倍感萧瑟。夜雨之时,需要点灯,所以诗人黄庭坚接下来在《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中选择了灯这个意象,“灯”是个常用字,而十年灯,则是作者的独创,当它与“江湖、夜雨”组合在一起时,就能激发人一连串的想象:两个朋友,各自漂泊,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种情景已持续了十年之久。

2023/8/36一、“炼字”类型举例分析一首诗中有时以名词2023/8/87(二)炼动词分析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动词。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2023/8/37(二)炼动词分析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2023/8/88举例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动词“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又如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再如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蒸”“撼”具有夸张色彩。2023/8/38举例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2023/8/89(三)炼形容词分析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举例杜甫的《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细”字用得好。好雨知时节,好就好在它应时而落,好在它润物无声。潜,偷偷的;细,细细的,脉脉绵绵,不仅写出了自然造化之机,而且抓住了春雨的特点,令人深感作者的喜雨之情。2023/8/39(三)炼形容词分析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2023/8/810(四)炼叠音词分析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叠音词,往往能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摹拟声音形态,使诗文更加生动形象。举例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中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郭彦深说“漠漠阴阴,用叠字之法,不独摹景之神,而音调抑扬,气格整暇,悉在四字中”。又如李清照《声声慢》中起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全用叠音词,不仅使词律节奏感强,而且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2023/8/310(四)炼叠音词分析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叠音词2023/8/811

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运用××表达技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

+

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或渲染××

的氛围)。基础题型答题小结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运用了什么手法,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达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答题公式:2023/8/311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运2023/8/812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第三句“潮平两岸阔”的“阔”,与“湖平两岸失”的“失”字,哪个更好。

“阔”字更好;阔是空阔,开阔之意;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考题分析【解题规律】1.根据原题回答哪个更好2.解释字义3.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4.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023/8/312次北固山下王湾第三句“潮平两岸阔”2023/8/813

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中“隐”“没”两字的表达效果。考题分析【答案】

“隐”字在诗中是“隐没(于)”之意,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在诗中是“淹没(于)”之意,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解题规律】1.解释字义2.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营造怎样的氛围)2023/8/313春

玉楼春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zhào]。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ú]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提问】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玉闹,本指热闹,此处指春意盎然。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花满枝头充满生机的景象,以动写静,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步骤三)(步骤二)(步骤一)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3、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闹,本指热闹,此处指春意盎然。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课后小结小贴士:思维导图——形象我思维,丰满我智慧。课后小结小贴士:找出所炼之字及其词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咏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见,动词疾、轻,形容词数词叠词绿,词类活用忽,副词找出所炼之字及其词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见,动动词艺术效果: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动词常见答题角度小结1、表达技巧: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对比,虚实。2、修辞手法:拟人、夸张、通感、语意双关

3、摹景状物。

4、抒发情感。一炼动词动词艺术效果: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二炼形容词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形容词:1、从声、光、色、形等多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2、摹景状物、营造意境。

3、语意双关。二炼形容词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例:①红杏枝头春意闹②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①热闹②红杏在枝头绽放,开得那么灿烂,那么热闹③用了通感手法④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写尽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孤,孤独。一片孤独的城池处于万仞高山之间。写尽环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例:①红杏枝头春意闹②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①热闹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答:①忽,忽然,不经意,漫不经心②前两句写少妇不知发愁,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不经意间抬头,看到了杨柳,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③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三炼副词注意:联系全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副词:1、体现动作的情态和人物心理的变化。2、表现物景某种状态的程度。副词:1、体现动作的情态和人物心理的变化。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例: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四炼叠词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例:四炼叠词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解析:为全诗渲染一种愁惨凉的氛围,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2.云山一一看皆异,竹树丛丛画不成。(苏頲)

解析:“一一”:山之多;“丛丛”:竹之密

叠词常见答题角度小结:

1、使描绘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2、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节奏美;3、起强调作用。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五炼拟声词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例:帘外雨潺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解析:关关:水鸟的和鸣声。在一片生机盎然的沙洲上,成双成对嬉戏悠游的水鸟发出甜美动听的“关关”欢叫,激起了岸上的小伙子对幸福的婚姻生活的向往„„这是多么令人心醉的意境!对鸟鸣声生动而形象的模拟,为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意趣。

拟声词的常见答题角度小结:

不仅给读者以听觉的感受,还能引发视觉、触觉的感受,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六炼数量词古诗词中数字的运用,有时是用虚数,不可当真,但可使诗歌借助夸张增强表现力。有时是确数,使诗词精炼有力,含意丰富。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作用: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七炼颜色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作用: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

例一: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解析:红、绿:催红、染绿。“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着色的思绪”。

例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红、绿、火、蓝这样包含绚丽色彩的词语把江南美景写得色彩鲜亮,令人难忘。色彩词常见答题角度小结

1、表现心情。

2、渲染气氛。3、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

例一: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炼字类别主要功用动词使诗词有动态之美,取得化凡为美的效果形容词(修饰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特殊词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的作用拟声词使诗词更生动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数量词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炼字类别主要功用动词使诗词有动态之美,取得化凡为美的效果形容2023/8/832菩萨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空”,白白地,指徒劳,生动形象地将人物在台阶上白白等待却没有结果的情景描绘出来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因为苦苦等待却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心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实战演练2023/8/332菩萨蛮

李白“空”,白白地,指2023/8/833过香积寺

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步骤一)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步骤二)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是显得阴冷。(步骤二)“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步骤三)。2023/8/333过香积寺

王维【答案】“诗眼”分别是

强化三大意识1、主题统帅意识。真正读懂诗歌,准确把握情感基调。炼字的目的是炼意,对诗歌中炼字的答题,都要考虑到该字对意境、主题的表达作用,最终归结在“主题”这个终结点上。

2、答题全面规范意识。

3、根据炼字的词性区别答题的意识。2023/8/834

强化三大意识2023/8/334步骤一:找出关键字或词,并解释它的含义(释字义)诗歌鉴赏“炼字”答题步骤步骤二:将该字还原到原句进行理解,翻译所在句,用自己语言描绘图景。(绘图景)步骤三:指明该字有哪些特殊用法:词类活用,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明手法)步骤四:点出使用该字的作用、效果:突出事物怎样的特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对全诗主旨起了什么作用。(点作用)步骤一:找出关键字或词,并解释它的含义(释字义)诗歌鉴赏“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直通高考(2006辽宁卷)

问题: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参考答案:“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情怀。东坡①直通高考(2006辽宁卷)问题:请结合全诗赏析2023/8/837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同意。(步骤一)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二)。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三)。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四)。考题分析2023/8/337南浦别白居易前人认为,“看”字看似2023/8/838襄邑道中

宋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注:此诗写于诗人进京待选的路上

你认为首句中的“飞”用得好不好?请说说理由。

“飞”用得精练传神,有“纷飞”、“飞快”之义。既描写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情景,又写出了船儿在夹岸林中穿行的情形,衬托出行船之快。用一“飞”字把一个飞动着的花的世界和诗人内心的欢悦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2023/8/338襄邑道中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诗歌鉴赏炼字课件诗歌鉴赏炼字课件诗歌鉴赏炼字课件2023/8/842提问变体答题小结答题步骤: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答题公式

我认为某字比较好,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运用××表达技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或渲染××氛围)。2023/8/342提问变体答题小结答题步骤: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提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提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步骤一)“雁引愁心去”好。(步骤二)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它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步骤三)“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想象更奇特,更新颖,与后一句对仗映衬,更显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回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参考答案(步骤一)“雁引愁心去”好。参考答案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作者获罪被贬泷州,第二年从贬所逃归,途径汉江作)

有人曾将后两句改为“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你认为那种更好?答:原诗好。作者被贬岭外,远离家乡,很长时间没有家人音讯,不知家里是否会因自己的牵连而发生变故。原来还只是思念和担心,现在来到家乡附近,更怕这种担心变成现实。所以,“情更怯”“不敢问”更能准确地表达诗人此时精神的痛苦和内心的矛盾。而“情更切”“急欲问”则只能表现其急欲归家的思乡情,无法表达这种矛盾和痛苦。渡汉江宋之问【步骤分析】一、明确回答自己认可的对象,绝不含糊;二、解释手法、内容(考虑结构、表情达意、音韵等方面的作用。)如在写景句,就勾勒其描绘的画面,如在抒情句,就写出其能更好地抒发的情感三、确定比较点,强调认可答案的优处。(注:也可以适当分析相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不足)【步骤分析】一、明确回答自己认可的对象,绝不含糊;诗歌鉴赏炼字课件

新晴新颁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最后一句中的“偷”字,有的版本写作“径”字,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答(一):“偷”字更好。“偷”字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南风这位旧相识的顽皮可爱,表现了诗人对雨后初晴的欢愉和宁静怡适的心境,充满活泼的情趣,同时“偷”字也更准确地写出了南风平和的特征。答(二):“径”字好。“径”是径直的意思,不仅写出了南风的急切,也照应了“旧相识”一语,表达了诗人对晴日的期盼和对初晴的喜悦。新晴新颁

青2023/8/849习题演练悟技巧《早读晚练》P46P562023/8/349习题演练悟技巧《早读晚练》P46P2023/8/850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很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系”,系住、拴住。诗中的“系”字描绘了一幅修长柔软的柳条藤蔓,好像要牵扯住主人,不让主人离去的动人景象。一个“系”字,饱含了诗人移家前,对湖上亭一草一木的依依惜别之情。

“啼”,啼叫,诗中说的是黄莺在要分别时多次啼叫,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般般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表达出恋恋不舍之情。2023/8/350移家别湖上亭戎昱“系2023/8/851

“疑”、“急”二字用得最好。疑:怀疑。急:着急。把一个正在村边玩耍的儿童看到船儿进入水湾,“疑”是客人来了,就“急”忙跑回去打开柴门迎客的行动写活了。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现来了。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诗中的三四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2023/8/351“疑”、“急”二字用得最好。疑:2023/8/852总结归纳,反思升华2023/8/352总结归纳,反思升华2023/8/853总结归纳,反思升华

通过对“赏析炼字型”考题的分析与归纳总结,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鉴赏诗歌时,要学会抓住关键字词,并玩味推敲,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所抒发的情感;同时,在下笔答题时要审清题干,无论题目怎样变形,始终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规范作答,严谨细密,定能突破诗歌鉴赏拿不到高分的困境!2023/8/353总结归纳,反思升华通过对“诗歌鉴赏炼字课件诗歌鉴赏炼字课件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关于“诗眼”

(题型:某诗的诗眼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虚词。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五字。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而隐藏在标题中。具体阐释如下:1、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这类词一般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

关于“诗眼”

2、具有概括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或情趣性的词

这一般指动词,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王安石《泊船瓜洲》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其“绿”字诗思深沉,情思浩荡: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逐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又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出作者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其高度的概括性,丰富的表现力,的确让人称道,难怪王安石不厌其烦,易“十许字,始定为绿”。又如宋祁《木兰花》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王国维赞之“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2、具有概括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或情趣性的词3、能笼罩或点染全句、全联、全阕甚至全篇

如白居易的《长相思》上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其中的“愁”字,就是全阕的诗眼。读完前三句,尚不足为奇,就写两条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个古渡头,但一读出“愁”字,词意就陡然变化,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一字点醒全片,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诗歌鉴赏炼字课件齐己咏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枝”改为“一枝”,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关乎诗意的精确秦观的“山抹微云,天粘衰草”,是取“抹”“粘”动作勾画出的线条轮廓。靠它增强形象性韩驹改曾吉甫“白玉堂中曾草诏,水晶宫里近题诗”之“中”为“深”、“里”为“冷”,改动两个字,使得原来只是用以指示方位的“白玉堂”与“水晶宫”,转眼显得雍容高华,超凡脱俗。借以增添情趣萧楚才改张乖崖“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之“恨”为“幸”,“恨太平”是对天下太平的不满,“幸太平”是因天下太平而感到幸福,一字之改而诗意迥异。用以翻出新意举例诗眼的作用齐己咏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枝”改为“诗歌鉴赏炼字课件诗歌鉴赏炼字课件诗歌鉴赏炼字课件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共83张PPT)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共83张PPT)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共83张PPT)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共83张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共83张PPT)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共83张PPT)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共83张PPT)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共83张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共83张PPT)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共83张PPT)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共83张PPT)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共83张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共83张PPT)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共83张PPT)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共83张PPT)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共83张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共83张PPT)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共83张PPT)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共83张PPT)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共83张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共83张PPT)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共83张PPT)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共83张PPT)诗歌鉴赏炼字课件(共83张评点:对诗歌内容整体把握较好,失分点是未能多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