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培训课件1_第1页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培训课件1_第2页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培训课件1_第3页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培训课件1_第4页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培训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心酸

忙?

茫?

忙而不茫?010203多重耐药菌的基本概念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病学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04细菌基础知识一、细菌基础知识形态球菌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革兰氏阳性球菌(G+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G+杆菌)阴性革兰氏阴性球菌(G-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G-杆菌)一、细菌基础知识一、细菌基础知识革兰氏阳性球菌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屎肠球菌、粪肠球菌、铅黄肠球菌链球菌属β溶血链球菌α溶血链球菌A群链球菌、B群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微球菌属红色:医院感染防控中常见细菌一、细菌基础知识革兰氏阴性杆菌肠杆菌科非发酵菌(OF糖管发酵)克雷伯菌属埃希菌属肠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XX沙门氏菌XX志贺氏菌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红色:医院感染防控中常见细菌二、多重耐药菌的基本概念

多重耐药(MDR):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

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全耐药(PDR):对

抗菌药物都耐药的细菌。

广泛耐药(XDR):除

抗菌药(主要指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外,几乎对所有类别抗菌药物不敏感。三类或三类以上几乎所有多重耐药菌的定义1—2类MDRXDRPDR

是指内在的或先天的(非获得)对某些抗菌药物耐药,

它反映一个菌种所有或几乎所有代表的野生型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受性。

例如,枸橼酸杆菌对氨苄西林是天然耐药。天然耐药的定义常见细菌的天然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天然耐药表】常见细菌的天然耐药【非发酵糖革兰阴性菌天然耐药表】常见细菌的天然耐药【葡萄球菌天然耐药表】常见细菌的天然耐药【肠球菌属天然耐药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我们医院常见多重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下面,简单介绍几个常见的多重耐药菌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重要的院内感染菌,发生率高耐药药物:所有的β-内酰胺类药物敏感药物: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福普丁/奎奴普丁及达托霉素等新药;其他实际敏感药物易传递,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细菌产生该酶的主要细菌为:

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伤寒沙门菌属产ESBLs革兰阴性菌可选药物:实际敏感的非β-内酰胺类药物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等新药医院感染控制-----切实可行的方法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产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的出现将造成新的抗感染难题积极培养、合理用药、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是应对产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不要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新药的使用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三、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病学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三环节传(感)染源传播途径宿主患者医务人员患者医务人员空气、飞沫、接触×易感人群感染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感染源: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被多重耐药菌污染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污染的环境、设备工作人员的手等等易感人群1、机体免疫机能严重受损者2、婴幼儿及老年人3、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4、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5、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的患者6、住院时间长者7、手术时间长者8、营养不良者多重耐药菌感染人群的特点1、有危险因素的患者易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

行气管插管、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的患者,手术时间长。2、婴幼儿和老年人易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

主要与婴幼儿和老年人抵抗力低有关3、多重耐药菌感染与基础疾病有关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患者、恶性肿瘤、内分泌、营养代谢、免疫疾病类患者4、多重耐药菌感染多数与性别无关四、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现代医院感染最重要的问题是-MDRO多重耐药菌感染,导致:—病死率增加—医疗花费增加—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问题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有赖于:—感染控制—抗菌药物控制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2011.1.17)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2023/7/29Dr.HUBijie34

预防传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的诊断和治疗预防感染12遏制医务工作者传播11隔离患者9严格掌握万古霉素应用指证1接种疫苗2拔除导管6专家会诊7治疗感染,而非污染3针对性病原治疗8治疗感染,而非寄殖4控制抗菌药物应用5应用当地资料10及时停用抗菌药物预防抗菌药物耐药的12项措施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一)严格执行手卫生医务人员:严格按照WHO五大洗手指征进行手卫生。保洁人员、工勤人员:进行面对面现场指导与演示,主要是手卫生、消毒隔离知识。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的说明,并告知洗手等消毒隔离措施的重要性,提供洗手设施或手消毒剂。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主管医生在接到通知后,开具“接触隔离”医嘱,并在《多重耐药登记本》上予以记录。

护士采取接触隔离防控措施,并在《多重耐药菌消毒措施落实登记表》上予以记录。通过各种形式的隔离标识,早交班通报等信息发布形式,告知全科医务人员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及各项隔离预防措施!病历夹、患者床旁、患者一览表、腕带上设立醒目的蓝色隔离标识,并通报全科医务人员,以防止耐药菌的交叉传播。病房外、床头/床尾放置快速手消毒剂。放置防护用品(口罩、帽子、手套、隔离衣、快速手消毒剂)专柜,病房内门口放置医疗废物桶。患者床旁放置小型医疗废物桶。

尽量限制患者、减少其他人员出入房间,如VRE应严格限制,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进入病房应戴帽子、口罩、手套或隔离衣等,当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应戴标准外科口罩和护目镜。离开房间前先摘掉手套,再脱去隔离衣、口罩等丢至黄色医疗废物桶,再使用速干手消进行手卫生。在患者床旁就地进行换药换药后产生的医疗废物要双层医疗废物袋规范封扎换药后脱去手套后及时进行手卫生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换药听诊器

血压计体温计输液架

担架

床旁心电图机

轮椅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每一位患者使用前后消毒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乙醇减少或避免设备共用外出诊疗:先通知该诊疗科室,及时采取感染控制措施。转科或转院时,必须在转科记录或出院小结中向接收方书面说明培养结果及对该患者应使用接触隔离措施,并安排医务人员陪同,向接受方说明对该患者应使用接触隔离措施。转科记录手术记录

被服管理:患者使用后的被服应放置于黑色塑料袋内规范封扎,封扎后在封口处粘贴“感染性被服”标签,由洗衣房人员收集,并注意交接提示。

医疗废物管理:利器置入利器盒,其余医疗废物均放置在黄色废物袋中,VRSE、VRE的感染患者医疗废物必须放入双层废物袋中,置入医疗废物周转桶中,由总务科专职人员统一回收。三、预防控制关键措施——合理用药“超级细菌”的出现是滥用抗生素最直接的恶果优化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减少耐药菌及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筛选。切实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禁止越级用药。提高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的微生物送检率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术前0.5-2h内使用抗菌药物何时开始隔离?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要尽快反馈相关临床科室,指导采取有效治疗和感染控制措施。何时解除隔离?患者隔离期间需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连续2次(每次间隔应大于24h)多重耐药菌培养阴性或感染已经痊愈方可解除隔离。谢谢

优质护理服务上班时间不能玩手机!做治疗期间不能接打电话!护理改革的紧迫性病人不满意社会不满意政府不满意护士也不满意优质护理服务目标护士满意患者满意医生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护理管理者的挑战“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是二甲复审和三级医院评审中的核心条款。1、访谈院长、副院长、护理部主任及其他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对优质护理目标和内涵知晓和落实情况。2、访谈医护人员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情况。什么是优质护理服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是由护理部牵头、院领导大力支持,职能科室及临床科室主任、医生配合,护士长、护士参与的一项工作。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以“病人为中心”,改革护理分工模式,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提升护士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安全、全程、全面、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

是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FIRSSPITA内涵全程、全面生活照顾病情观察治疗护理健康指导连续、完整入院到出院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对患者而言:在住院期间有1-2名责任护士负责对护士而言:每位护士须负责一定数量的患者。63HOSPITAL排班模式小组责任包干模式责任包床到人模式小组负责一切护理工作体现护士分层次合作做到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护士协作意识强组里每个护士的岗位职责明确医护患之间更密切和谐。将病区病人平均分配每位护士,人人参与管理病人掌握病人情况有一定难度8小时在岗,直接护理患者的时间有限要求护士能力均衡64如何做好优质护理?1、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借助榜样的力量,充分发挥潜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充分衡量工作的利弊转变服务理念,服务端口前移真心对待自己的每一位病人2、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优质护理换位思考,满足病人的需求不断摸索便捷的流程,积累优质护理的经验3、责任护士主要职责:晨间护理时认真做好病房整理,主动和病人打招呼,让病人对责任护士更加熟悉。晨间参加交接班,认真听取夜班护士及医生的交班报告。参加床头交接班,床头有交接自己的病人。了解所管病人有无病情变化及特殊情况。为病人做任何治疗护理时要将沟通放在重要位置。按时巡视病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按时测量生命体征,及时记录。及时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责任护士与小组包干相结合模式:病人入院到出院均由一名护士负责到底责任护士固定,服务时间固定护士与患者有效交流的时间较多责任护士可以做到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

8小时之外也由相对固定的护士负责与主管医师的工作时间基本相符,便于沟通68做到接待热心、护理精心,征求意见虚心,诊疗细心、解释耐心,从患者的病情、用药,到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做到主动介绍,释义答问、沟通到位;准确、有效地实施各种医嘱;为每位患者提供各自疾病的用药、健康指导,解决患者关切的问题,提供全面、耐心、细致的护理服务。实施优质护理丰富护理内涵

优质护理核心一:改革分工方式优质护理核心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护理服务内容优质护理核心三:人文护理优质护理核心四:简化护理文书优化护理流程。优质护理核心五:夯实基础护理优质护理核心六:健康教育敢说会说协调沟通用心用情优质护理核心七:提升护士职业价值感优质护理核心一:改革分工方式

相对固定的白班制责任包干制,责任护士要充分了解所护理的病人优点:连续全程确保病人安全优质护理核心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护理服务内容1.加细专科疾病护理常规2.各疾病、检查健康教育、护理告知统一一致3.根据科室疾病临床路径制定相应的护理路径4.规范各种手术护理流程5.梳理完善临床护理规章制度6.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优质护理核心三:人文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目标:

换液不用叫护理专人管热情洒满床四有,五心,六个一,七声四有:入院有人迎,检查有人陪,困难有人帮,出院有人送。五心:爱心,耐心,热心,细心,责任心。六个一: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把椅子,一杯热水,一本健康教育手册,一张联系卡。七声:入院有问候声,巡视有称呼声,操作前有解释声,操作中有安慰声,操作失误有道歉声,配合操作有致谢声,出院有欢送声真正体现人性化服务。

优质护理核心四:简化护理文书优化护理流程。以患者为中心优化工作流程。以护理程序为工作主线,进行相关表格设计。设计思路为护士评估患者护理需要,制定当日护理工作计划,按照患者实际需求,有计划地、定时地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护理记录以打钩形式为主,减少文字书写。优质护理核心五:夯实基础护理

晨间护理四部曲:一问(问候病人)二看(查看病情)三做(基础护理)四教(健康宣教)优质护理核心六:健康教育敢说会说

协调沟通用心用情健康教育在病人想问之前;专业叮嘱在病人不了解之前;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在没有出现之前输液前沟通什么;发药时沟通什么;扫床前沟通什么;检查前沟通什么;劝走探视时怎么沟通;就事不能说事把患者的事放在心上(答应了-忘了-应付)健康教育的切入点:1.某一种病2.某一项特殊的诊疗措施3.某种手术4.某一项检查5.某一种特殊药物6.某一项护理措施一个关于中美护理工作时间分布的比较55%用于病人沟通病情看护美国护士工作时间分配15%用于病人沟通病人诊疗服务中国护士工作时间分配优质护理核心七:提升护士职业价值感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使我们的护士在健康指导中传授知识,在日常教育中展现自我,在护理操作中判断病情,在专业护理中体现价值,得到患者的认可,医生的信任、领导的赞扬、社会和政府的肯定,我们的护士也满意了,护士的职业价值感提升了。“只有满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