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题七年级历史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题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4.非选择题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考古研究发现,中原地区彩陶向周围地区施加影响的年代和达到的区域,与传说中教民制作陶器的炎帝所处的部落联盟兴盛的时间、空间一致。这表明()A.真实历史只存在于远古传说中B.中原地区文化领先于其它地区C.远古传说蕴含着真实的历史D.彩陶的出现推动了部落联盟的出现2.距今约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农作物,并逐步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布局。其主要原因是()A.南北方出现人工栽培技术的时间不同B.人们的不同生活习惯C.自然环境的差异D.北方战乱,南方比较稳定3.晋代文学家挚虞有诗曰:“神农居世,通变该极。民众兽解,乃教稼穡。聚济交市,草木播植。务济其本,不通其饰。”劳动创造幸福,诗中“教稼穑”的传说人物()A.建造宫室,制作衣裳B.挖掘水井,制造船只C.学会炼铜,发明弓箭D.教民开垦,种植五谷4.“二重证据法”强调运用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以考量古代历史。以下相关史料与殷墟甲骨文的对比研究,最符合“二重证据法”的是()A.殷墟复原图B.《史记·殷本纪》C.远古炎黄传说D.电视剧《武王伐纣》5.图表突出反映了()时间诸侯国个数西周初期800个春秋时期140个战国初期10多个(根据《汉书》整理)A.变法使各国实力增强B.统一趋势增强C.各国君主争霸野心强烈D.作战方式发生改变6.《史记》记载:“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SI)氏。”材料反映的史实是()A.世袭制的确立B.郡县制的确立C.华夏族的形成D.夏朝的建立7.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E)”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医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反映了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保证国家的兵源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C.巩固周王的统治D.分割诸侯的兵力8.“到了三楚雄师挥戈北上,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终于在春秋时期完成一代霸业。”这反映春秋时期的政治特征是()A.周王室势力日益强大B.诸侯众多,分裂趋势加剧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D.各国变法,走向统一9.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柔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念惰而效贫者,举以为孥(双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以上内容主要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A.确立郡县制,由国君直接治理B.严明法度,禁止私斗C.废除井田制,统一度量衡D.鼓励耕织,奖励军功10.据考古报告,考古学家在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其中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这可以印证的历史信息是()A.战国以前这些地区的人民已经会制作铁器实物B.战国以前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很紧密C.战国以前的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和欢迎D.战国以前人们的陪葬品主要是铁质制成品11.《全球通史》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材料强调秦统一中国()A.结束了分裂局面B.巩固了国家统治C.促进了各地联系D.产生了深远影响12.历史课本剧应符合基本史实,不背离学科的严谨性。下面是某班同学编演的秦朝历史课本剧的有关信息,其中符合史实的是()A.秦始皇派太尉卫青修筑长城B.商人携带刀形币到陇西郡做生意C.各地郡守均用行书书写告示D.农民缴税时用相同容量的“斗”13.“楚河汉界”,是秦朝灭亡后的楚汉争霸时期的历史典故。楚、汉两方曾在荥阳展开长达四年(从公元前205年到公元前202年)的争夺战,后双方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该词条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性质是()A.反抗封建统治的农民起义B.争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C.刘邦反抗项羽残暴统治的正义战争D.非正义的侵略战争14.成语“贯朽粟陈”出自《史记·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该史料体现了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出现的()A.背景B.影响C.原因D.过程15.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令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一举措()A.缓和了朝中君权相权矛盾B.扩大了中央辖地范围C.为平定七国之乱打下基础D.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16.《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秦朝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推行了1700年,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西汉对其作出的修正是()A.建立刺史制度B.开创科举制度C.开创三省六部制D.开创世袭制17.翦伯赞在《中国史十五讲》中提到:“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针对“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A.焚书坑儒B.建立刺史制度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实行“推恩令”18.下图描绘了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情景。该作品()A.反映了中原与西域的交流频繁B.具有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C.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D.能够完整地还原历史真实19.“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算。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材料反映的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概括准确的是()A.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20.某电视剧主要讲述了一位历史人物领导义军扫灭新莽,成功开创繁荣局面的故事。该电视剧最有可能是()A.《汉武大帝》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楚汉传奇》21.东汉名医张仲景,提出了“治未病”理论,这一理论被记载在()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D.《本草纲目》22.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影响遍及世界;儒家思想源起中国,受到众多西方思想家的推崇;沿着古丝绸之路,阿拉伯文明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农耕业以及养蚕、陶瓷技术等也由此走向世界。这说明人类文明()A.交流的方式具有多样性B.呈现出独立性的特点C.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D.逐渐走向一体化发展2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这一段出自苏轼名篇的文字,它描述的战役()A.与典故“草木皆兵”相关B.为北方的统一打下基础C.促进了南方政局的稳定D.推动三国鼎立局面形成24.《通鉴纪事本末》中记载,苻坚专注攻取江东,大举入侵。属下进言:“鲜卑等虏臣,常盼风云变化以实现他们的心愿,所献计划,不能听从。富豪子弟不熟军事,只进阿谀奉承之言,怕不能成就战功。”苻坚不听从…晋军从水、陆两路进发应敌。这表明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是()A.前秦符坚的骄傲轻敌B.前秦军队军心不稳C.东晋将士的众志成城D.东晋将领的精妙谋略25.据西晋的《徙戎论》估计,关中一地百万余口居民中,“戎狄居半”。此处记载的“戎狄”最有可能是()A.鲜卑族B.回族C.越族D.汉族26.在两汉与隋唐两个大一统时期之间,有一个恰似处于两大历史高峰之间的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山谷”。这个“山谷”中短暂实现了全国统一的政权是()A.前秦B.北魏C.东晋D.西晋27.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水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这反映出西晋末年,出现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战乱B.诸侯王势力强大C.西晋衰落D.统治者软弱无能28.东晋时与西方的大秦、波斯和印度支那半岛上的国家有往来贸易。南朝时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贸易增多,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还同天竺以及西亚、欧洲、非洲等地区有商品贸易交往。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东晋南朝()A.造船业发达B.海外贸易频繁C.手工业发达D.海上航运便利29.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书中还记载了很多农谚,如“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谷雨前后种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求”等。据此可知,《齐民要术》体现()A.生态农业思想B.以农为本思想C.因地制宜原则D.遵循自然规律30.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书法艺术成熟B.北方民族交融C.江南经济开发D.南北政权对峙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人造字精妙。从中国文字学即可推阐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由来,其深义有如此。——摘编自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材料二这是一个空前混乱的年代,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乱时代,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一个说真话的时代,一个出大师的时代。——摘编自陈钦《大时代》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摘编自黄朴民《“大一统”之梦》材料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摘编自《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最早有文字可考的朝代和该文字的名称。(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大时代”所属的历史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时代最受统治者推崇的学派。(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4分)(4)综合以上材料,简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4分)32.(14分)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95年10月,中日学术考察队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发现了一件汉代蜀地织锦护臂,收藏于新疆博物馆。该织锦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边上用白绢镶边,两个长边上各缝缀有3条长约21厘米、宽1.5厘米的白色绢带,织有八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字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西域研究》1996年第3期材料二材料三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摘自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9年4月26日)(1)对于研究“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这一主题,材料一左边框内的文物属于什么表现形式的史料?(1分)材料一中的文物传递了哪些历史信息?(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当时把中国丝绸运往大秦的路线。(3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丝路精神”的核心。(2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带一路”的认识。(4分)33.(14分)经济发展、政治改革、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上的常态历史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但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而且也带来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这就使得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得到提高,从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摘编自岳麓版材料二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书·任城王传》材料三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十六国北朝政权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摘自统编版教材(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分)(2)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2分)除此以外,孝文帝改革还有哪些举措?(举两例,2分)北魏孝文帝的这些改革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魏晋以来民族交融的表现(至少写出两个方面,4分),并指出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2分)七年级历史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CDBBDCCDABDBB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CBCBBCDBADABD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