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厂设计报告-毕业论文_第1页
选矿厂设计报告-毕业论文_第2页
选矿厂设计报告-毕业论文_第3页
选矿厂设计报告-毕业论文_第4页
选矿厂设计报告-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0目录TOC\o"1-2"\h\z\u摘要 3第一章绪论 41.1矿石性质 41.2选矿工艺简述 4第二章工艺流程的选择计算 52.1选矿厂工作制度及处理规模的确定 62.2碎矿流程的选择计算 6第三章破碎筛分设备的选择 83.1破碎机设备的选择计算 83.2筛分机设备的选择计算 113.3破碎筛分设备表 13第四章磨矿分级设备的选择 154.1磨矿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154.2分级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184.3磨矿分级设备表 19第五章选别设备的选择计算 205.1浮选机选择与计算 205.2浮选机设备表 21第六章浓缩过滤设备的选择计算 216.1浓缩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216.2过滤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226.3浓缩过滤设备表 23第七章选矿厂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表 24参考文献 28结语 21附件 30

摘要拟新建某铜选矿厂,主要参照北方铜业铜矿峪矿选矿厂新系统工艺流程进行设计。通过现场实习和考察,收集铜矿峪矿选矿厂新系统的设计和生产资料,包括该选矿厂的设计流程和指标,现场生产流程和指标,工艺流程的改造和技术革新情况,为该新建铜选矿厂设计做好前期资料准备。该拟新建选矿厂采用三段一闭路破碎工艺流程,原矿最大粒度Dmax=700mm,碎矿最终粒度12mm。粗碎设备采用颚式破碎机,中碎用中间型圆锥破碎机,细碎采用短头型圆锥破碎机,且在细碎前设预先检查筛分,筛子采用圆振动筛。磨矿作业采用一段闭路磨矿,最终磨矿细度需达到-0.074mm占65%以上。经螺旋分级机分级后,在搅拌桶中添加丁基钠黄药、2#油及Na2S等选矿药剂后进行搅拌混合,选别作业采用一粗二精二扫流程,铜精矿浆经浓缩过滤获得最终铜精矿粉,选铜尾矿直接排入尾矿库,大部分尾矿库水供选矿厂再次利用。通过本课题,可以初步掌握选矿厂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并综合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以达到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及思维能力的目的。关键词:选矿厂设计工艺流程专业技能第一章绪论1.1矿石性质新建选矿厂的矿床属前震旦纪细腻浸染型铜矿,含矿岩石主要为变质花岗闪长岩及其斑岩和变质基性浸入岩。围岩大部分为变质火山岩系,包括绢云母石英片岩、绢云母石英岩及绿泥石石英岩等岩石。矿石矿物组成比较简单,铜的硫化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其次为斑铜矿和辉铜矿。铜的氧化矿物主要为孔雀石,其次为兰铜矿。共生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其次有褐铁矿、赤铁矿。伴生有益元素为金、银、钴。非金属矿物以石英、绢云母、长石为主,其次有绿泥石、角闪石。矿石结构构造:硫化矿物中黄铜矿多呈细脉浸染状及散点状产出,其次为囊状充填,嵌布粒度为0.3~0.01mm者占16%~30%。氧化矿物中的孔雀石大多呈薄膜状沿解节理和裂隙产出,伴生的金属矿物呈散点状或细脉状产出,在晶洞内或较大裂隙面上孔雀石有结晶成针状,矿物嵌布粒度为0.4~0.016mm。1.2选矿工艺简述破碎流程采用三段一闭路流程,粗碎采用颚式破碎机,中碎采用标准型圆锥破碎机,细碎采用短头型圆锥破碎机,细碎之前设预选检查筛分,筛子采用圆振动筛。原矿最大粒度为700mm,最终破碎产品粒度为12mm。磨矿采用一段闭路磨矿,磨矿机采用格子型球磨机,分级设备采用螺旋分级机,最终磨矿产品细度为-0.074mm占65%以上。选别流程采用一粗二精二扫工艺流程,最终产物为铜精矿。药剂为丁基钠黄药、2#油及硫化钠。原矿铜品位0.9%,精矿铜品位17%,回收率为90%。铜精矿浆经浓缩过滤产出最终铜精矿粉,铜精矿粉水分不得超过10%。尾矿直接排入尾矿库,并进行回水利用。选矿工艺流程图见图1.1。图1.1选矿流程图第二章工艺流程的选择计算2.1选矿厂工作制度及处理规模的确定(1)处理规模新建选矿厂处理铜矿石规模为40万吨/年。(2)工作制度碎矿作业工作330天/年,每天3班,每班工作6小时。磨浮作业工作330天/年,每天3班,每班工作8小时。浓缩过滤作业工作330天/年,每天3班,每班工作8小时。2.2碎矿流程的选择计算(1)碎矿车间工作制度与采矿车间工作制度一致,粗碎前设置矿石堆场,粗碎与中、细碎之间设置中间矿仓,以便车间均衡生产。(2)总破碎比计算原矿最大块度为700mm,破碎产品粒度为12mm。总破碎比为S总=DMAX/d终=700/12=58.3(3)综合矿石性质,粗碎采用颚式破碎机,中碎采用标准型圆锥破碎机,细碎采用短头型圆锥破碎机,筛分设备采用圆振动筛。(4)根据产品样本资料,分配各段破碎段的破碎比,计算各段破碎产物的最大粒度。计算平均破碎比S平均=358.3=3.87考虑到初选碎矿设备的性能及所选流程细碎段为闭路作业,则粗碎段的破碎比可小于S平均,而中碎段和细碎段的破碎比则可大于S平均,初步确定为:S1=2.0,S2=4.5,得S3=S总S1S2=QUOTEd2d2=Dmaxs1=7002.0QUOTEd3d3=d2s2=3504.5QUOTEd5d5=d3s3=77.86.5(5)确定各段碎矿机的排矿口尺寸,核算各段破碎产物的最大粒度。已知各段破碎产品的最大粒度,查表2-5得到粗、中碎段的最大相对粒度Z值,计算粗、中碎段碎矿机排矿口宽度,细碎机的排矿口宽度,则采用表2-6中的组合制Ⅲ。得QUOTEe1e1=d1maxz1=3501.6=218.75QUOTEe2e2=d2maxz2=77.81.9=40.95QUOTEe3e3=0.8d大=0.8×12=9.6(取10mm)核算粗、中碎段破碎产物的最大粒度QUOTEd2d2=e1z1=219×1.60=350mmQUOTEd3d3=e2z2=40×1.9=76mm(6)确定各段筛分机的筛孔尺寸及筛分效率。根据筛孔尺寸应在该段碎矿机排矿口宽度与排矿最大粒度之间选取的原则,确定粗碎段筛分机筛孔尺寸a1=250mm,中碎段筛分机筛孔尺寸a2=50mm,细碎段筛分机筛孔尺寸采用表2-6中的组合制Ⅲ,即a3=1.4d大细碎闭路筛分采用表2-6中的组合制Ⅲ,筛分效率E3=65%。(7)计算流程中各产物的矿量和产率。1)粗碎段。计算粒度/最大粒度=250/700=0.36。查图2-4得,β1-250=45%QUOTEQ1Q1=Q2=92.6t/h,γ1=γ2=100%2)中碎段。计算粒度/排矿口尺寸=50/350=0.14,查图2-5得,β2-50=15%QUOTEQ3Q3=Q2=92.6t/h,γ3=γ2=100%3)细碎段计算粒度/排矿口尺寸=17/50=0,35。查图2-7得,β3-17=28%计算粒度/排矿口尺寸=17/10=1.7。查图2-10得,β7-17=78%QUOTECSCS=Q7Q3=1-β7-17QUOTEQ7Q7=CSQ3=1.613×92.6=149.4t/hQUOTEQ4Q4=Q7+Q3=149.4+92.6=242t/hQUOTEγ7γ7=Cs=161.3%,γ6=γ7=161.3%,γ5=γ第三章破碎筛分设备的选择3.1破碎机设备的选择计算①粗碎设备选择和计算根据流程计算初步拟定600×900mm颚式破碎机进行计算。该机在标准条件下的生产能力为:Q0=q0×eQ0单位排矿口宽度的生产能力,查教材P67表5-1(颚式破碎机q0值)得q0=1.0t/mm.he排矿口宽度,e=77mm,则Q0=1.0×77=77t/h经过可碎性,密度,粒度校正后的生产能力为:Q=K1×K2×K3×Q0其中,查教材P68表5-6(矿石可碎性系数K1值)得K1=1.0(中等可碎性矿石)K2=δ/2.7=3.45/2.7=1.28,式中δ为矿石真密度δ=3.45给矿最大粒度Dmax与给矿口宽度B之比a=Dmax/B=370/600=0.62查教材P68表5-7得K3=1.033则,Q=K1×K2×K3×Q0=1.0×1.28×1.033×77=101.6t/h所需破碎机台数:n=Q3/Q=69.2/101.6=0.682台取1台负荷率η=Q3/nQ=69.2/(1×101.6)=68.2%验证:给矿中最大粒度Dmax=370mm,给矿口宽度B=6则0.8×B=0.8×600=480mm.所以,Dmax<0.8B因此,选600×900mm颚式破碎机时能保证给入最大块矿。②中碎设备选择和计算根据流程计算初步拟定中碎选用Ø1200弹簧标准圆锥破碎机进行计算。该机在标准条件下的生产能力为:Q0=q0×eQ0单位排矿口宽度的生产能力,查教材P67表5-3(开路破碎时标准型、中型圆锥破碎机q0值)得q0=4.5t/mm.he排矿口宽度,e=22mm则Q0=4.5×22=99t/h经过可碎性,密度,粒度校正后的生产能力为:Q=K1×K2×K3×Q0其中,查教材P68表5-6(矿石可碎性系数K1值)得K1=1.0(中等可碎性矿石)K2=δ/2.7=3.45/2.7=1.28式中δ为矿石真密度δ=3.45上段破碎机排矿口e与本段破碎机给矿口B之比a=e/B=77/170=0.45查教材P210附表2-3(圆锥破碎机)的Ø1200弹簧标准圆锥破碎机的给矿口B=170mm查教材P68表5-8得K3=0.92则,Q=K1×K2×K3×Q0=1.0×1.28×0.92×99=116.4t/h所需破碎机台数:n=Q7/Q=80.5/116.4=0.692台取1台负荷率η=Q7/nQ=80.5/1×116.4=69.2%验证:给矿中最大粒度Dmax=85mm,给矿口宽度B=170mm则0.8×B=0.8×170=136mm所以,Dmax<0.8B因此,选Ø1200弹簧标准圆锥破碎机时能保证给入最大块矿③细碎设备选择和计算根据流程计算初步拟定细碎选用Ø1750弹簧短头型圆锥破碎机进行计算。该机在标准条件下的生产能力为:Q0=q0×eQ0单位排矿口宽度的生产能力,查教材P67表5-4(开路破碎时短头圆锥破碎机q0值)得q0=14t/mm.he排矿口宽度,e=8mm则Q0=14×8=112t/h经过可碎性,密度,粒度校正后的生产能力为:Q=K1×K2×K3×Q0其中,查教材P68表5-6(矿石可碎性系数K1值)得K1=1.0(中等可碎性矿石)K2=δ/2.7=3.45/2.7=1.28式中δ为矿石真密度δ=3.45t/m3闭路破碎机排矿口e与给矿口B之比a=e/B=8/100=0.08查教材P68表5-8得K3=1.13则,Q=K1×K2×K3×Q0=1.0×1.28×1.13×112=160.3t/h在闭路破碎时按通过量计算的生产能力为:Qb=KQ根据矿石性质取K=1.15Qb=1.15×160.3=184.3t/h所需破碎机台数:n=Q10/Qb=136/184.3=0.738台取1台负荷率η=Q7/nQ=136/1×184.3=73.8%验证:给矿中最大粒度Dmax=30mm,给矿口宽度B=100mm则0.8×B=0.8×100=80mm所以,Dmax<0.8B因此,选Ø1750弹簧短头型圆锥破碎机时能保证给入最大块矿3.2筛分机设备的选择计算①第一段破碎的预先筛分已知给矿量Q=89.7t/h,给矿粒度为370-0mm,筛孔尺寸a=85mm,拟采用固定条筛。筛分所需面积F=Q/(qa)q按给矿计的1mm筛孔宽的固定条筛单位面积生产能力(t/m2×h×mm)查教材P71表5-10得,当a=85mm、E=60%时q=0.9t/m2×h×mm则F=Q/(qa)=89.7/(0.9×85)=1.17m筛分面积一般根据给矿粒度dmax计算筛子宽度B=(2.5-3)dmax=2.5×370=925mm;取dmax=900mm筛子长度L=2B=2×900=1800mm则筛分面积F=B×L=900×1800=1620000mm2=1.62m负荷率η=1.17/1.62=72.4%②第二段破碎的预先筛分采用双层筛振动筛,上层筛筛分面积计算公式为F上=Q/(γV)筛孔尺寸a=30mm,查教材P72表5-11(振动筛单位面积的平均容积生产能力q值)得V=29.6m3/m2.hγ为矿石假密度γ=2.16t/m所需筛子的有效筛分面积F1=Q/(γV)=89.7/(2.16×29.6)=1.4m筛子的几何面积F=F1/0.85=1.65m下层筛筛分面积计算公式为:F=Q/(γV)筛孔尺寸a=12mm,查教材P72表5-11(振动筛单位面积的平均容积生产能力q值)得V=20.1m3/m2.hγ为矿石假密度γ=2.16t/mβ5-30=(β2-30r2+β4-30r4)/r5=(0.15×0.228+0.35×0.772)/1=30.4%Q=Q5×β5-30=89.7×30.4%=27.3t/h所需筛子的有效筛分面积F2=Q/(γV)=27.3/(2.16×20.1)=0.629m筛子的几何面积F下=F1/0.85=0.74m综上可得双层筛的几何面积应选F=F上=1.65m根据计算结果可选用一台SSZ21250×2500双层自定中心振动筛负荷率η=1.65/3.13=52.8%③第三段破碎的检查筛分选用振动筛已知给矿量Q9=216.5t/h,筛孔尺寸a=12mm,查教材P72表5-11(振动筛单位面积的平均容积生产能力q值)得V=20.1m3/m2确定产物9中细粒级及粗粒级含量细粒级含量β9-6=(β8-6r8+β12-6r12)/r9式中:β8-6中碎产品中小于筛孔尺寸之半的粒级含量。β12-6细碎产品中小于筛孔尺寸之半的粒级含量。筛孔尺寸之半与第二段破碎机排矿口之比为6/22=0.27查教材P21的图4-6(标准圆锥破碎机破碎产物粒度特性曲线)得β8-6=0.23筛孔尺寸之半与第三段破碎机排矿口之比为6/8=0.75查教材P22的图4-9(短头圆锥破碎机闭路破碎产物粒度特性曲线)得β12-6=0.2则β9-6=(β8-6r8+β12-6r12)/r9=(0.23×0.622+0.2×1.18)/1.8=0.21粗粒级含量β9+12=(β8+12r8+β12+12r12)/r9式中:β8+12中碎产品中大于筛孔尺寸的粒级含量。β12+12细碎产品中大于筛孔尺寸的粒级含量。筛孔尺寸与第二段破碎机排矿口之比为12/22=0.55查教材P21的图4-6(标准圆锥破碎机破碎产物粒度特性曲线)得β8+12=0.6筛孔尺寸与第三段破碎机排矿口之比为12/8=1.5查教材P22的图4-9(短头圆锥破碎机闭路破碎产物粒度特性曲线)得

β12+12=0.32则β9+12=(β8+12r8+β12+12r12)/r9=(0.6×0.622+0.32×1.18)/1.8=0.43筛分效率采用E=65%根据筛子的工作条件,查教材P72表5-12(修正系数K1,K2,K3,K4,K5,K6值)得K1=0.6,K2=1.11,K3=1.75,K4=1.0,K5=1.0,K6=1.0所需筛子的有效筛分面积F1=Q9/(γK1K2K3K4K5K6V)=216.5/(2.16×0.6×1.11×1.75×1×1×1×20.1)=4.3m筛子的几何面积F=F1/0.85=4.3/0.85=5.0m根据计算结果可选用一台YA1548单层圆振筛负荷率η=5.0/6=71.9%综上选择和计算得,破碎设备选择计算如表3.1所示,筛分设备选择计算如表3.2所示。3.3破碎筛分设备表表3.1破碎设备选择计算表序号作业名称设备名称及规格台数设备允许给矿粒度mm设计的给矿粒度mm排矿口mm最大排矿粒度mm设备处理量t/h.台流程给矿量t/h负荷率%备注1粗碎600×900颚式破碎机150037077123916268.22中碎Ø1200弹簧标准圆锥破碎机114585224111680.569.23细碎Ø1750弹簧短头圆锥破碎机1853081018413673.8表3.2筛分设备选择计算表序号作业名称设备名称及规格台数筛孔mm需要的面积m2选择的面积m2流程的给矿量t/h筛分效率%负荷率%备注1第一段

预先筛分900×1800

固定筛1851.171.6289.76072.42第二段

预先筛分SSZ21250×2500双层自定中心

振动筛1上层30下层121.653.1389.78052.83第三段

检查筛分YA1548单层

圆振筛1124.35.0216.56571.9第四章磨矿分级设备的选择4.1磨矿设备的选择与计算设计条件:给矿量73t/h,给矿粒度10-0mm,磨矿细度为-0.074mm粒级占72%,给矿中-0.047mm粒级占10%,硬度f=4-6,现场条件:磨矿流程是一段闭路磨矿,给入磨矿记的矿石的粒度是20-0mm,其中含-0.074mm级别的含量为12.14%,磨矿细度为0.2mm(-0.074mm含量为60%),应用Ф2700×3600mm格子型球磨机,每台处理能力是45t/h。现按一段闭路磨矿计算,磨机采用格子型,初步选择Ф2100×3000mm球磨机、Ф2700×3600mm球磨机和Ф3200×4500mm球磨机进行计算和方案比较。(1)计算现场生产用的磨机的单位生产能力(-0.074mm级别计算)根据教材P74式5-16得现场生产磨机按新生成计算级别(-0.074mm粒级)计的单位容积生产能力q0=Q0(β2-β1)/V式中Q0——现场生产磨矿机生产能力(t/h)β1——现场生产磨矿机给矿中小于计算级别的含量β2——现场生产磨矿机产品中小于计算级别的含量V——现场生产磨矿机的有效容积则:Q0=45t/h,β2=60%,β1=12.14%,V=18.5mq0=Q0(β2-β1)/V=45×(60%-12.14%)/18.5=1.16t/h.m3(2)计算不同规格球磨机的q值根据教材P74式5-15得设计磨矿机按新生成计算级别(-0.074mm粒级)计的位容积生产能力q=q0K1K2K3K4式中K1——被磨矿石的磨矿难易度系数,参考教材P75表5-13得K1=1.0K2——磨矿机直径校正系数K3——设计磨机的型式校正系数,参考教材P75表5-16得K3=1.0K4——设计与现场生产磨矿机给矿粒度、产品粒度差异系数,可近似按下式计算K4=m/m'式中m—设计磨矿机按新生成计算级别计的不同给矿粒度、产品粒度条件下的相对生产能力,查教材P76表5-17得m=0.97m'现场生产磨矿机按新生成计算级别计的不同给矿粒度、产品粒度条件下的相对生产能力,查教材P76表5-17得m'=0.92则K4=m/m'=0.97/0.92=1.05对Ф2100×3000mm球磨机,查教材查教材P75表5-15(磨矿机直径校正系数K2值)得K2=0.85,则:q=q0K1K2K3K4=1.16×1.0×0.85×1.0×1.05=1.04对Ф2700×3600mm球磨机,查教材P75表5-15(磨矿机直径校正系数K2值)得K2=1.0,则:q=q0K1K2K3K4=1.16×1.0×1.0×1.0对Ф3200×4500mm球磨机,查教材P75表5-15(磨矿机直径校正系数K2值)得K2=1.09,则:q=q0K1K2K3K4=1.16×1.0×1.09×1.0×1.05=1.34(3)计算不同规格磨机的台数根据教材P74式5-19得设计磨矿机的生产能力Q=qv/(β2-β1)式中Q设计磨矿机的生产能力(不包括闭路磨矿的返砂量)(t/台.h);v设计磨矿机的有效容积(m3);q设计磨矿机按新生成计算级别计的单位容积生产能力(t/m3.h);β1设计磨矿机给矿中小于计算级别的含量(小数代入);β2——设计磨矿机排矿中小于计算级别的含量,即要求的磨矿细度(小数代入)式中β2=0.72,β1=0.1对Ф2100×300Q=qv/(β2-β1)=1.04×9/(0.72-0.1)=15.14t/台.h对Ф2700×360Q=qv/(β2-β1)=1.23×18.5/(0.72-0.1)=36.62t/台.h对Ф3200×4500mmQ=qv/(β2-β1)=1.34×31.0/(0.72-0.1)=66.90t/台.h教材P75式5-20得磨矿机台数n=Q0/Q式中n设计磨矿机需要的台数(台)Q0设计流程中需要磨矿的矿量(t/h);Q设计磨矿机的生产能力(t/台.h)。式中Q0=72.92t/h对Ф2100×300n=Q0/Q=72.92/15.14=4.81台,取5台对Ф2700×3600mm球磨机,Q=36.62,则n=Q对Ф3200×4500mm球磨机,Q=66.90,则n=Q0(4)计算磨矿机的负荷系数η根据教材P75式5-21得磨矿机负荷系数η=Q0/(nQ)×100%式中符号同前。对Ф2100×300η=Q0/(nQ)×100%=72.92/(5×15.14)×100%=96.3%对Ф2700×360η=Q0/(nQ)×100%=72.92/(2×36.62)×100%=99.6%对Ф3200×4500mmη=Q0/(nQ)×100%=72.92/(1×66.90)×100%=109%4.2分级设备的选择与计算已知条件:设计的给矿量为72.92t/h,返砂量为255.21t/h,矿石密度为3.45t/h,分级机溢流细度72%0.074mm,已选定Ф2700×3600mm(1)螺旋分级机形式选择根据分级机溢流细度可采用高堰式分级机。每台分级机的生产能力为Q=72.92×1.1/2=40.11t/h(2)计算螺旋分级机直径根据教材P80式5-35得高堰式螺旋分级机直径D=-0.08+0.103(24Q/(mK1K2))1/2式中Q按溢流中固体重量计的处理量(其值等于与该分级机成闭路的磨矿机的给矿量)(t/h);m分级机螺旋个数K1矿石密度校正系数,按下式计算:K1=1+0.5(δ2–δ1)式中δ2设计的矿石密度(t/m3)δ1标准矿石密度,一般取2.7(t/m3)则K1=1+0.5(δ2–δ1)=1+0.5×(3.45-2.7)=1.38K2分级力度校正系数由于分级机溢流细度为72%0.074mm,查教材P35表4-9(溢流产物中不同级别含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得,溢流产物中最大粒度为0.17mm;查教材P80表(分级粒度校正系数K2、K2'值)得,K2=1.21D分级机螺旋直径(m)则:D=-0.08+0.103(24Q/(mK1K2))1/2=-0.08+0.103×(24×40.11/(2×1.38×1.21)=1.67m选用2FG-20Ф2000高堰式双螺旋分级机(3)返砂量校核由教材P80式5-38得Q1=135mK1nD3/24式中Q1按返砂中固体重量计的螺旋分级机处理量(t/h)n螺旋转数,查教材P215附表2-6(螺旋分级机)得2FG-20Ф2000高堰式双螺旋分级机的转数为3.6-5.5,n=3.6其他符号同上。则:Q1=135mK1nD=135×2×1.38×3.6×23=445.5t/h设计中得返砂量为255.21t/h因此,选用2FG-20Ф2000高堰式双螺旋分级机是可行的。(4)计算负荷率η由D=-0.08+0.103(24Q/(mK1K2))1/2得:设备处理量Q0=[(D+0.08)/0.103]2×(mK1K2)/24=[(2+0.08)/0.103]2×(2×1.38×1.21)/24=56.75t/h则:负荷率η=Q/Q0=40.11/56.75=70.7%分级设备选择如表4.1所示。4.3磨矿分机设备表表4.2磨矿设备选择计算表设备名称及规格台数给矿粒度mm产品粒度(-200目%)q0值磨机有效容积m3单位处理量

t/m3h负荷率η%MQG2700x3600格子型球磨机210721.1618.51.2399.6表4.2分级设备选择计算表设备名称及规格台数分级溢流返砂溢流细度(-200目%)流程给矿量(t/h)设备处理量(t/h台)负荷率%流程给矿量(t/h)设备处理量(t/h台)负荷率%2FG-20Ф2000高堰式双螺旋分级机27280.2270.7第五章选别设备的选择计算5.1浮选机选择与计算(1)铜、铅浮选①浮选矿将体积计算根据教材P85式5-47得矿浆体积V=K1Q(R+1/δ)/60式中V进入作业(如粗选)的矿浆体积(m³/min);Q进入作业的矿石量(t/h)R矿浆液固比δ矿石密度(t/m³)K1给矿不均匀系数,当浮选前为球磨时,K1=1.0;当浮选前为湿式自磨时,K1=1.3则Q=Q16=72.92t/h,R=1.86,δ=3.45t/m³,K1=1.0V=K1Q(R+1/δ)/60=1.0×72.92×(1.86+1/3.45)/60=2.61m因此,初步拟定选XJ-58型机械式搅拌浮选机5.2浮选机设备表循环作业名称矿量及矿浆流量浮选时间(min)浮选机矿量t/h浓度%流量m3/h理论浮选时间实际浮选时间型号规格容积m3/槽计算槽数确定槽数备注Cu、Pb混浮72.923533.77XJ-585.81.5925.1浮选机设备表第六章浓缩过滤设备的选择计算6.1浓缩设备的选择与计算(1)Cu精矿浓缩机选择与计算根据教材P96式5-54得浓缩作业所需浓缩机面积F=Q/q式中F所需浓缩机面积(m3);Q给入浓缩机的固体量(t/d);Q=3.32t/hq单位面积生产能力(t/m2.d),参阅教材P97表5-27得硫化铅精矿的q=0.8t/m2.d则:F=Q/q=24×3.32/0.8=99.6m根据教材P97式5-55得浓缩机直径D=1.13F1/2式中D所需浓缩机直径(m)则D=1.13F1/2=1.13×99.61/2

=11.28m因此,Cu精矿可选用周边传动NG-15浓缩机(2)Zn精矿浓缩机选择与计算预计Zn精矿选用2台浓缩机,则给入浓缩机的固体量Q=9.69/2=4.845t/h参阅教材P97表5-27得锌精矿的q=0.85t/m2.d浓缩作业所需浓缩机面积F=Q/q=24×4.845/0.85=136.8m3浓缩机直径D=1.13F1/2=1.13×136.81/2=13.22m因此,Zn精矿可选用2台周边传动NG-15浓缩机综上可得,浓缩机选择计算如表6.1所示。6.2过滤机的选择与计算(1)铜精矿:根据教材P98式5-59得真空过滤机台数n=Q/Fq式中n过滤机台数(台);Q需要过滤的固体精矿量(t/h);Q=3.32t/hF选择的过滤机面积(m2);q过滤机单位面积生产能力(t/m2.h),查教材P98表5-28(过滤机单位面积生产能力q值),得硫化铅精矿的q=0.17t/m2.h根据矿量,预选过滤面积为27的盘式过滤机,则F=27m则:过滤机台数n=Q/Fq=3.32/27/0.17=0.72,取1台则铜精矿过滤应选1台GP-27盘式过滤机。(2)锌精矿:根据教材P98式5-59得真空过滤机台数n=Q/Fq式中n过滤机台数(台);Q需要过滤的固体精矿量(t/h);Q=9.69t/hF选择的过滤机面积(m2);q过滤机单位面积生产能力(t/m2.h),查教材P98表5-28(过滤机单位面积生产能力q值),得硫化锌精矿的q=0.23t/m2.h根据矿量,预选过滤面积为27的盘式过滤机,则F=27m则:过滤机台数n=Q/Fq=9.69/27/0.23=1.56,取2台则锌精矿过滤应选2台GP-27盘式过滤机。综上可得,过滤机选择计算如表6.2所示。6.3浓缩过滤设备表表6.1浓缩机选择计算表产品名称给矿量t/d粒度mm浓度%设备规格及数量处理量t/m2d给矿排矿型号面积m2台数设计实际铜精矿3.323060周边传动NG-15浓缩机17710.80.45锌精矿9.693060周边传动NG-15浓缩机17720.850.61表6.2过滤机选择计算表产品名称给矿量t/d粒度mm浓度%设备规格及数量处理量t/m2h给矿滤饼型号面积m2台数设计实际铜精矿3.326090GP-27盘式过滤机2710.170.12锌精矿9.696090GP-27盘式过滤机2720.230.18第七章选矿厂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表附表1破碎设备选择计算表序号作业名称设备名称及规格台数设备允许给矿粒度mm设计的给矿粒度mm排矿口mm最大排矿粒度mm设备处理量t/h.台流程给矿量t/h负荷率%备注1粗碎600×900颚式破碎机150037077123916268.22中碎Ø1200弹簧标准圆锥破碎机114585224111680.569.23细碎Ø1750弹簧短头圆锥破碎机1853081018413673.8附表二筛分设备选择计算表序号作业名称设备名称

及规格台

数筛孔mm需要的面积m2选择的面积m2流程的给矿量t/h筛分效率%负荷率%备注1第一段

预先筛分900×1800固定筛1851.171.6289.76072.42第二段

预先筛分SSZ21250×2500双层自定中心振动筛1上层30下层121.653.1389.78052.83第三段

检查筛分YA1548单层圆振筛1124.35216.56571.9

附表三磨矿设备选择计算表(只有一段磨矿)设备名称及规格台数给矿粒度mm产品粒度(-200目%)q0值磨机有效容积m3单位处理量t/m3h负荷率η%MQG2700x3600格子型球磨机210721.1618.51.2399.6附表四分级设备选择计算表设备名称及规格台数分级溢流返砂溢流细度(-200目%)流程给矿量(t/h)设备处理量(t/h台)负荷率%流程给矿量(t/h)设备处理量(t/h台)负荷%2FG-20Ф2000高堰式双螺旋分级机27280.2270.7附表五浓缩机选择计算表产品名称给矿量t/d粒度mm浓度%设备规格及数量处理量t/m2d给矿排矿型号面积m2台数设计实际铜精矿3.323060周边传动NG-15浓缩机17710.80.45锌精矿9.693060周边传动NG-15浓缩机17720.850.61附表六过滤机选择计算表产品名称给矿量t/d粒度mm浓度%设备规格及数量处理量t/m2h给矿滤饼型号面积m2台数设计实际铜精矿3.326090GP-27盘式过滤机2710.170.12锌精矿9.696090GP-27盘式过滤机2720.230.18参考文献[1]周龙廷.选矿厂设计[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2]《选矿设计手册》编委会.选矿设计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重印.[3]中南工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研究所.选矿厂设计参考图册.长沙:中南工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研究所,1997.[4]许时.矿石可选性研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5(1995重印).[5]王淀佐,邱冠周,胡岳华等.资源加工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结语本设计是在吴冬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的、综合的检验;是学生毕业前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训练,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设计思想,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为期一个学期设计,基本上达到了学校安排的毕业设计的目的。在设计过程中,使我对选矿厂的整体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前所学的知识也得到了很好的融会贯通,不再是窥豹一斑了。在实习过程中,吴冬老师总是竭尽全力地为我们寻找资料,指导我们该怎样收集资料、该收集哪些资料,并与我们一起进厂,并常常为我们介绍选厂的情况,解答我们的疑问。在吴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收集到了很多设计所需要的宝贵资料。在设计过程中,吴老师总是能耐心细致地给我讲解和一次又一次地帮我修改图纸,使得我能尽快的吸收,然后改正自己设计中存在的错误与不足之处。在不断地改进过程中,我的空间思维能力、图形表达能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吴老师的知识储备、对工作的细心更是让我无比地敬佩,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在此,我想说“吴老师,您辛苦了。”为了带我们把设计作好,吴老师几乎把所有时间都压在了上面,有时还得加班为我们改图纸。我在此对吴老师表示感谢!在设计过程中,还得到了许多老师及同学的指导和帮助,在此,我也衷心的向他们表示感谢!我相信这次的设计将是我人生中宝贵的一段经历,也将会是我今后学习和工作的坚实基础。经过一学期的毕业设计,我觉得当初我选择作毕业设计是正确的。因为它让我看到了关于选矿的整体,而不是它身上的一斑。附件小组讨论活动记录:第一次讨论:2016年9月15日早上9:00—11:00在七一路德克士进行第一次讨论;第二次讨论:2016年9月20日早上9:00—11:00在七一路德克士进行第二次讨论;第三次讨论:2016年9月27日下午15:00—17:00在七一路德克士进行第三次讨论;第四次讨论:2016年10月15日早上9:00—11:00在七一路德克士进行第四次讨论;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MCS-51单片机构建机器人的实践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基于单片机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统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时控和计数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粗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研究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UPS提升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探究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研究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焊接电源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基于uPSD3234单片机的氚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96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研究与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设备的数控改造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梯门机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单片机的CAN/USB协议转换器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膛壁温度报警系统设计基于AVR单片机的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基于单片机船舶电力推进电机监测系统基于单片机网络的振动信号的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叠图机研究与教学方法实践基于单片机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的研究及实现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研究机器人旋转电弧传感角焊缝跟踪单片机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PLC虚拟教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与应用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莫尔斯码自动译码系统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器在工业电阻炉上的应用研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基于Cygnal单片机的μC/OS-Ⅱ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一体化智能差示扫描量热仪系统研究基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