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知识精讲+拓展提升】 群落及其演替_第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知识精讲+拓展提升】 群落及其演替_第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知识精讲+拓展提升】 群落及其演替_第3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知识精讲+拓展提升】 群落及其演替_第4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知识精讲+拓展提升】 群落及其演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一群落的结构考点二探究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第29讲群落及其演替(1)(1)概念: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

的集合。各种生物种群1群落水平上研究的核心问题研究群落的核心问题群落的范围和边界如何?群落中有多少种群?哪些种群占优势?群落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群落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群落的演替情况是怎样的?群落具有怎样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物种组成、优势种群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生态位范围和边界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2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数目多少如何来衡量呢?丰富度: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①不同群落

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

。②不同物种在群落中的

不同。数量多,且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很大的物种称为

。③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

的,而是会随

的变化而变化。丰富度丰富地位优势种固定不变时间和环境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是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

鳄鱼与牙签鸟海葵与寄居蟹营养关系图3种间关系——原始合作(互惠)3种间关系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豆科植物根瘤菌提供有机养料提供含氮的养料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地衣(藻类真菌共生体)3种间关系——互利共生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数量上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翠鸟捕食鱼蜥蜴吃蝗虫思考:螳螂母吃公是捕食关系吗?不是捕食。公螳螂、母螳螂为同一物种,是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种内斗争。3种间关系——捕食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由图可得,生物A为____________,_____增加______减少;一般情况下数量峰值_____;生物B为____________,_____增加______减少;一般情况下数量峰值_____;被捕食者先先高捕食者后后低“先增先减”为被捕食者,

数量较多为被捕食者被捕食者捕食者被捕食者捕食者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你死我活”型3种间关系——种间竞争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非洲狮子和斑鬣狗“势均力敌”型营养关系图3种间关系——种间竞争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对宿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独立生存,而宿主会生活得更好。①体内寄生蜱寄生在脊椎动物的体表噬菌体侵染细菌②体表寄生3种间关系——寄生体表寄生体内寄生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个体数时间BA宿主寄生者A是寄生者,B是宿主

宿主的个体数有可能减少,有可能不变;

一般情况下,宿主的个体数不会变为零。4群落的空间结构概念在群落中,各个

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类型

结构

结构模型

表现垂直方向有明显的

现象水平方向上常呈

分布生物种群垂直水平分层镶嵌决定因素植物:

、无机盐等;动物:

;植物分层决定动物分层环境因素:地形变化、_______

的差异以及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因素:生物_____________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原因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

的充分利用光照温度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土壤湿度和盐碱度自身生长特点自然资源水分群落中动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800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请据图分析:(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的植物属于不同的生物群落,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处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主要是受光照强度影响形成的,c处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受光质(波长)影响形成的。(3)有人说:“b处桦树高低错落有致,只存在垂直结构,而野草丛比较矮小,只存在水平结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不对。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群落中不同种生物的分层或分布关系。同种生物如桦树的不同分布属于种群层次,不能构成垂直结构。提示:错,只要是群落,就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什么?3.(社会责任)选择性必修2P32“立体农业”(1)概念:所谓立体农业,就是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者立体复合种养的生产模式。从而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和时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2)实例。①板栗—茶树结构。优点:两种植物的根系深浅搭配,合理利用了不同层次土壤内的水分和无机盐;板栗树高,喜光;茶树较矮,耐阴。两种植物高矮结合,充分利用了不同层次的光能。②“稻—鱼—蛙”结构。优点:鱼和蛙的粪便为水稻供肥;鱼和蛙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可供水稻进行光合作用;稻田中的害虫、其他浮游动物、田间杂草的数量也因养殖鱼、蛙大大下降;收获的鱼和蛙还能带来经济效益。5群落的季节性(1)原因:

等随季节而变化。(2)结果: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

的变化。(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

、____

的情况以及与

的关系等。(2)特点:每个物种都有自己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阳光温度水分有规律空间位置占用资源其他物种6生态位(3)动、植物生态位研究的内容及意义思考:四大家鱼的混养的生态学原理和意义是什么?四大家鱼的混养利用了它们在池塘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从而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7探究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P30)【实验原理】(1)土壤条件: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2)取样方法: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3)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记名计算法: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目测估算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5.实验步骤准备取样器和记录环境情况取样采集观察分类统计分析取样器取样诱虫器诱捕、简单采集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

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

丰富,群落结构也越复杂。6.得出结论6.诱虫器和吸虫器体型较小的用吸虫器采集将土壤动物杀死固定,防止腐烂收集土壤小动物时,利用土壤动物的什么习性来收集?利用了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特性,使土壤动物从土样进入诱虫器下部的土壤中,达到采集目的种群密度的调查法:逐个记数法(个体大、范围小)样方法(植物、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昆虫卵)标志重捕法(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黑光灯诱捕法(趋光性昆虫)估算法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方法:取样器取样法丰富度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酵母菌数量调查的方法:抽样检测法目测估计法调查方法总结土壤小动物采集方法:简易采集法、诱虫器采集、吸虫器采集样方法、标记重捕法、抽样检测法和取样器取样法的区别考向一围绕种间关系考查科学思维[典型例题1]

(2020·山东卷)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考向二围绕群落的结构考查生命观念[典型例题2]

(2020年·江苏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B.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C.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D.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答案:C1.(2021·河北卷)烟粉虱为害会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玫瑰邻作(番茄田与玫瑰田间隔1m)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种植模式番茄植株不同部位成虫数量(头叶)若虫(头叶)天敌昆虫多样性指数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番茄单作22.73.20.816.51.2番茄玫瑰邻作1.40.20.11.82.2A.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改变C.由单作转为邻作,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D.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答案:B考向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典型例题]

(2021·八省联考·广东卷)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许多土壤小动物以动植物遗体为食,属于分解者B.土壤小动物活动范围小,适合用标记重捕法来调查C.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的趋光性,使用灯光来诱捕D.通过统计土壤小动物的个体数目来估算其丰富度答案:A如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装置的花盆壁M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要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趋湿、避高温的习性采集D.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答案:C1.下列生物群体可称为生物群落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C.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全部生物D.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

大型真菌C2.下列各项中,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是A.过度放牧导致草原优势物种由羊草变为碱蓬B.人工林中刺儿菜的数量随林冠层郁闭度而变化C.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中老龄人口所占比例D.某种鱼成体和幼体分别生活在水体底层和表层A3.下列关于群落及丰富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B.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C.种群中个体数量增多是群落丰富度增大的重要原因D.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不能构成生物群落C4.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花坛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进行了调查。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样方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B.可采用目测估计法或记名计算法统计物种相对数量C.可根据土壤小动物的避光性特点用诱虫器进行采集D.吸虫器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A5.图1所示为生物间关系,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2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图1中①~④表示的生物间关系分别是互利共生、种内竞争、捕食、种间竞争B.图1的③中A的数量大量减少后,B的数量一直增加C.图2中的甲、乙、丙分别对应图1中的①③④

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可能同时存在如图2中的乙和丙两种关系B6.如图表示一片草原上的兔和狼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后一段时间内相对数量变化的趋势,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分别表示兔和狼的数量变化B.狼的K值接近b点对应的数值C.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兔的K值D.第3年狼的数量下降可能是因为缺乏食物D7.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下列阐述错误的是A.物种甲与物种乙可能存在种间竞争和捕食关系B.在自然环境里每一个特定环境中都有不同种类的生物C.物种甲因生态位较物种乙小,在生存斗争中容易被淘汰D.物种甲与物种乙生态位的形成是生物和环境长期相互作用而逐渐分化产生的C8.(2022·广州模拟)如图甲、乙、丙为三个自然群落,甲为草本群落,乙为灌木群落,丙为森林群落。下列与图示相关的分析,错误的是

A.春天草原返青,秋天草木枯黄,这些不属于群落结构的范畴B.群落的结构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处于动态变化中C.乙中灌木层的疏密程度也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D.丙中乔木、灌木、草本的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的一种空间结构A9.群落最小面积是指基本上能够表现出群落中所有植物种类的样方的最小面积。调查群落丰富度时,通过改变样方大小确定群落最小面积,进而判断群落类型,是研究群落的常用方法。如图为三类群落物种数目的调查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群落丰富度随样方面积的增大而不断增大B.调查热带雨林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宜用标记重捕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