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设施基础知识气体灭火系统课件_第1页
建筑消防设施基础知识气体灭火系统课件_第2页
建筑消防设施基础知识气体灭火系统课件_第3页
建筑消防设施基础知识气体灭火系统课件_第4页
建筑消防设施基础知识气体灭火系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

建筑消防设施:是指建构筑物中设置的用于火灾报警、灭火、防火分隔、人员疏散、灭火救援行动等设施的总称。主要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应急照明、防火分隔、安全疏散设施等。

前面讲了一是自动报警系统,二是防排烟系统,三是灭火设施的消防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与细水雾灭火系统、消防炮灭火系统。下面讲气体---泡沫—干粉---逃生器材第七章建筑消防设施基础知识

第七节气体灭火系统第七节气体灭火系统1、教学目的:掌握气体灭火系统的类型,熟悉气体灭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重点:

(1)气体灭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类型。

3、难点:气体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第七章建筑消防设施基础知识

第七节气体灭火系统一、气体灭火系统的作用

1、定义:

气体灭火系统是以某些在常温、常压下呈现气态的物质作为灭火介质,通过这些气体在整个防护区内或保护对象周围的局部区域建立起灭火浓度实现灭火的系统。2、气体灭火系统的特点

优点:

灭火速度快、灭火效率高,对保护对象无任何污损,不导电;缺点:一次投资大,不能扑救固体物质深位火灾,且某些气体灭火剂排放会影响大气环境。3、气体灭火系统的应用

主要用于保护重要且要求洁净的特定场合。如:计算机房、通讯机房、变配电室等有贵重、精密设备的特殊场所。二、气体灭火系统的设置场所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高层居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284、《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414等中对气体灭火的设置场所分别作了具体规定。因此、系统设置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建规》8.5.5下列场所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且宜采用气体灭火系统:1、国家、省级或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广播电视发射塔楼内的微波机房、分米波机房、米波机房、变配电室和不间断电源(UPS)室;2、国际电信局、大区中心、省中心和一万路以上的地区中心内的长途程控交换机房、控制室和信令转接点室;3、

两万线以上的市话汇接局和六万门以上的市话端局内的程控交换机房、控制室和信令转接点室;4、中央及省级治安、防灾和网局级及以上的电力等调度指挥中心内的通信机房和控制室;5、

主机房建筑面积大于等于140m2的电子计算机房内的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的已记录磁(纸)介质库;6、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中心内建筑面积不小于120m2的音像制品仓库;7、

国家、省级或藏书量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内的特藏库;中央和省级档案馆内的珍藏库和非纸质档案库;大、中型博物馆内的珍品仓库;一级纸(绢)质文物的陈列室;8、其它特殊重要设备室。注:当有备用主机和备用已记录磁(纸)介质,且设置在不同建筑中或同一建筑中的不同防火分区内时,本条第5款规定的部位亦可采用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高规》:7.6.7高层建筑的下列房间,应设置气体灭火系统:7.6.7.1主机房建筑面积不小于140m2的电子计算机房中的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的已记录磁、纸介质库;7.6.7.2省级或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其广播电视发射塔楼内的微波机房、分米波机房、米波机房、变、配电室和不间断电源(UPS)室;7.6.7.3国际电信局、大区中心,省中心和一万路以上的地区中心的长途通讯机房、控制室和信令转接点室;7.6.7.4二万线以上的市话汇接局和六万门以上的市话端局程控交换机房、控制室和信令转接点室;7.6.7.5中央及省级治安、防灾和网、局级及以上的电力等调度指挥中心的通信机房和控制室;7.6.7.6其它特殊重要设备室。注:当有备用主机和备用已记录磁、纸介质且设置在不同建筑中,或同一建筑中的不同防火分区内时,7.6.7.1条中指定的房间内可采用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7.6.8高层建筑的下列房间应设置气体灭火系统,但不得采用卤代烷1211、1301灭火系统:7.6.8.1国家、省级或藏书量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的特藏库;7.6.8.2中央和省级档案馆中的珍藏库和非纸质档案库;7.6.8.3大、中型博物馆中的珍品库房;7.6.8.4一级纸、绢质文物的陈列室;7.6.8.5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中心内,面积不小于120m2的音、像制品库房。(一)可用气体灭火系统扑救1、电气火灾(大部分,如计算机房、变压器室、配电房)2、固体表面火灾(档案室,博物馆)3、液体火灾4、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二)不适用气体灭火系统扑救

1、硝化纤维、硝酸钠等氧化剂,含氧化剂的化学品。2、钾、镁、钠、钛、锆、铀等活泼金属(能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氧化剂)。3、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4、过氧化氢、胺等能自行分解的化学品。5、可燃固体的深位火灾——塑料、蔗渣/稻草的堆垛。(阴燃)(三)应用场所

图书馆、(博物馆)珍品库、电子计算机房、(变压器、配电室)、电信中心、广电中心、喷漆线/室、飞机、船舱……三、气体灭火系统的类型分类:灭火剂、灭火方式、管网布置、加压方式(一)按使用的灭火剂分类1、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2、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4、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5、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下面是一些已应用的的气体灭火剂

(一)按使用的灭火剂分类1、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二氟一氯一溴甲烷对大气臭氧层有较大的破坏作用,使用已受到严格限制。2、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三氟一溴甲烷对大气臭氧层有较大的破坏作用,使用已受到严格限制。臭氧层高度:20-30km。无色,臭味。O3。距地面15~50千米度高度的大气平流层,集中了地球上约90%的臭氧,这就是“臭氧层作用:将太阳光中99%的紫外线过滤掉,这对于地球上生命的生存十分重要。

太阳光是由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三部分组成。进入大气层的太阳光(包括紫外线)有55%可穿过大气层照射到大地与海洋,其中40%为可见光,它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动力;5%是波长100~400纳米的紫外线,而紫外线又分为长波、中波、短波紫外线,长波紫外线能够杀菌。但是波长为200~315纳米的中短波紫外线对人体和生物有害。当它穿过平流层时,绝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以二氧化碳作为灭火介质,二氧化碳是惰性气体,对燃烧具有良好的窒息作用,喷出的液态和固态二氧化碳在汽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具有冷却作用。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有: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

高压系统是指灭火剂在常温下储存的系统。

低压系统是指灭火剂在-18℃~-20℃储存系统。4、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IG541混合气体以N2、Ar2、CO2三种惰性气体的混合物作为灭火介质的气体灭火系统。

IG541混合气体是一种无毒、无色、无味、惰性及不导电的纯“绿色”压缩气体,又称为洁净气体灭火系统。5、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以七氟丙烷作为灭火介质的气体灭火系统。也是卤代烷灭火剂系列。优点:灭火能力强,灭火剂性能稳定,不会破坏大气环境;缺点:但分解产物对人有毒性危害,使用时应引起重视。二、按灭火方式分类1、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2、局部应用气体灭火系统二、按灭火方式分类1、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

指喷头均匀布置在保护房间的顶部,喷射的灭火剂能在封闭空间内迅速形成浓度比较均匀的灭火剂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并在灭火必需的“浸渍”时间内维持灭火剂浓度,即通过灭火剂气体将封闭空间全部淹没实施灭火的系统形式。二、按灭火方式分类2、局部应用气体灭火系统

指喷头均匀布置在保护对象的四周,将灭火剂直接而集中地喷射到燃烧着的物体上,使其笼罩整个保护物外表面,在燃烧物周围局部范围内达到较高的灭火剂气体浓度的系统形式。(三)按管网的布置分类1、组合分配灭火系统2、单元独立灭火系统3、无管网灭火装置(三)按管网的布置分类1、组合分配灭火系统用一套灭火剂储存装置同时保护多个防护区的气体灭火系统。

特点:①组合分配灭火系统具有同时保护但不能同时灭火的特点。②通过选择阀控制,给着火区域释放气体灭火剂。

应用:几个不会同时着火的相邻防护区或保护对象。

2、单元独立灭火系统

在每个防护区各自设置气体灭火保护的系统称为单元独立灭火系统。应用:非常重要或有可能同时着火的单元,宜采用单元独立灭火系统。3、无管网灭火装置

将灭火剂储存容器、控制和释放部件等组合装配在一起,系统没有管网或仅有一段短管的系统称为无管网灭火装置;应用:用于较小或无特殊要求的防护区。分类:柜式、悬挂式气体灭火装置。(四)按加压方式分类1、自压式气体灭火系统2、内储压气体灭火系统3、外储压气体灭火系统(四)按加压方式分类1、自压式气体灭火系统

指灭火剂无需加压而是依靠自身饱和蒸气压力进行输送的灭火系统。2、内储压气体灭火系统

指灭火剂在瓶组内用惰性气体进行加压储存,系统动作时灭火剂靠瓶组内的充压气体进行输送的系统。3、外储压气体灭火系统

指系统动作时灭火剂由专设的充压气体瓶组按设计压力对其进行充压的系统。四、气体灭火系统的组成

及工作原理(一)卤代烷1211、1301灭火系统与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内储压七氟丙烷灭火系统1、系统组成由灭火剂瓶组、驱动气体瓶组、单向阀、选择阀、驱动装置、集流管、连接管、喷头、信号反馈装置、安全泄放装置、控制盘、检漏装置、管道管件及吊钩支架等部件构成。系统组成2、气体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防护区发生火灾,首先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灾信号,并把火灾信号转为电信号,传送到报警灭火控制器,控制器自动发出声光报警,并逻辑分析后,启动联动装置(关闭防护区开口、停止空调和通风机等),延时一定时间(视情况而定),发出系统启动信号,启动驱动气瓶组上的容器阀释放气体,打开通向发生火灾的防护区的选择阀,之后或同时打开灭火剂瓶组的容器阀,灭火剂经连接管汇集到集流管,通过选择阀到达安装在防护区的喷头喷放灭火。同时,信号反馈装置动作,灭火控制器启动防护区外释放警示灯和警铃。

演示

延时一定时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考虑防护区内人员的疏散,二是及时关闭防护区的开口,三是判断有没有必要启动气体灭火系统。(防止误报)

(二)外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1、组成由灭火剂瓶组、加压气体瓶组、驱动气体瓶组、单向阀、选择阀、减压装置、驱动装置、集流管、连接管、喷头、信号反馈装置、安全泄放装置、控制盘、检漏装置、管道管件及吊钩支架等部件构成。2、外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工作原理控制器发出系统启动信号,启动驱动气瓶组上的容器阀释放驱动气体,打开通向发生火灾的防护区的选择阀,之后或同时打开顶压单元气体瓶组的容器阀,加压气体经减压进入灭火剂瓶组,加压后的灭火剂经连接管汇集到集流管,通过选择阀到达安装在防护区内的喷头进行喷放灭火。(三)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1、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由灭火剂瓶组、驱动气体瓶组、单向阀、选择阀、减压装置、驱动装置、集流管、连接管、喷头、信号反馈装置、安全泄放装置、控制盘、检漏装置、管道管件及吊钩支架等部件构成。

2、工作原理与内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四)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1、组成: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由灭火剂储存装置、总控阀、驱动器、喷头、管道超压泄放装置、信号反馈装置、控制器等组成。2、低压CO2灭火系统灭火流程(五)、无管网灭火装置1、柜式气体灭火装置柜式气体灭火装置一般由灭火剂瓶组、驱动气体瓶组(可选)、容器阀、减压装置、驱动装置、集流管(只限多瓶组)、连接管、喷头、信号反馈装置、安全泄放装置、控制盘、检漏装置、管道管件及吊钩支架等部件构成。2、悬挂式气体灭火装置悬挂式气体灭火装置由灭火剂储存容器、启动释放组件、悬挂支架等组成。小结一、气体灭火系统的类型(一)按使用的灭火剂分类1、卤代烷灭火系统(1211、1301、七氟丙烷)2、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3、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二)按灭火方式分类

1、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2、局部应用气体灭火系统

(三)按管网的布置分类

1、组合分配灭火系2、单元独立灭火系统

3、无管网灭火装置

(四)按加压方式分类

1、自压式气体灭火系统2、内储压式气体灭火系统

3、外储压式气体灭火系统

二、气体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练习题一、判断题23、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向防护区喷放设计规定用量的气体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24、用一套气体灭火剂储存装置,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的气体灭火系统称为组合分配系统。()25、预制灭火系统是指按一定的应用条件,将气体灭火剂储存装置和喷放组件等预先设计、组装成套且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灭火系统()二、选择题48、以二氟一氯一溴甲烷作为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称为()A、二氧化碳灭火系统B、七氟丙烷灭火系统C、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D、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49、以三氟一溴甲烷作为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称为()A、二氧化碳灭火系统B、七氟丙烷灭火系统C、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D、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50、以N2、Ar2、CO2三种惰性气体的混合物作为灭火介质的气体灭火系统。称为()A、二氧化碳灭火系统B、七氟丙烷灭火系统C、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D、热气溶胶灭火系统51、以七氟丙烷作为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称为()A、二氧化碳灭火系统B、七氟丙烷灭火系统C、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D、热气溶胶灭火系统52、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防护区喷放设计规定用量的气体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称为()。

A、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B、局部应用气体灭火系统

C、单元独立灭火系统D、组合分配灭火系

53、用一套气体灭火剂储存装置通过管网的选择分配,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的气体灭火系统,称为()

A、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B、局部应用气体灭火系统

C、单元独立灭火系统D、组合分配灭火系

54、按一定的应用条件,将气体灭火剂储存装置和喷放组件等预先设计、组装成套且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灭火系统,称为()

A、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B、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