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能力进阶练(十二)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_第1页
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能力进阶练(十二)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_第2页
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能力进阶练(十二)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_第3页
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能力进阶练(十二)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_第4页
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能力进阶练(十二)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能力进阶练(十二)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核心题・达标练】1.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质量数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把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B.比结合能越大,核子平均质量越小,原子核越稳定CgLi核比4He核的比结合能小,所以6Li核比4He核更稳定D.292U裂变成中等质量的核,会发生质量亏损,释放能量【解析】选C。根据结合能的定义可知,分散的核子组成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叫作原子核结合能,所以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A正确;比结合能越大,核子平均质量越小,原子核越稳定,B正确;gLi核比4He核的比结合能小,所以6Li核比4He核更不稳定,C错误;235U裂变成中等质量的核,会发生质量亏损,释放能量,D正确。2.(2022•湖北选择考)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我国科学家王淦昌先生首先提出证明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如果静止原子核4Be俘获核外K层电子e,可生成一个新原子核X,并放出中微子V,即7Be+0e→X+0v。根据核反应后原子核X的动能和动量,可以间接测量中微子的能量e4 -1 0e和动量,进而确定中微子的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X是3LiB.核反应前后的总质子数不变C.核反应前后总质量数不同D.中微子Ve的电荷量与电子的相同【解析】选A。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有,X的质量数为7,电荷数为3,可知原子核X是7Li,A正确、C错误;由选项A可知,原子核X是7Li,则核反应方程为7Be+0e→Li+0V,3 3 4 -1 3 0e则反应前的总质子数为4,反应后的总质子数为3,B错误;中微子不带电,则中微子V的电荷e量与电子的不相同,D错误。3.(2022•莆田模拟)下列关于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半衰期越长对环境的影响时间越长B.通过化学方法可以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C.通过物理方法可以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100个放射性元素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后剩余50个未衰变的原子核【解析】选A。半衰期越长的放射性元素存在的时间越长,则对环境的影响时间越长,故A正确;元素原子核的半衰期是由元素本身决定,与元素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故B、C错误;半衰期是对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对于单个或者少数是不成立的,故D错误。4.(多选)(2022•浙江6月选考)秦山核电站生产14C的核反应方程为14N+0n→14C+X,其产物14C6的衰变方程为14C→14N+-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是1HB.14C可以用作示踪原子6C.10来自原子核外-1D.经过一个半衰期,10个14C将剩下5个【解析】选A、B。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质子数为1,质量数为1,即为1H,故A正确;常用的示踪原子有14C618O83H,故B正确;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被释放出来,所以1e来自原子核内,故C错误;半衰期是一个统计规律,对于大-1量原子核衰变是成立的,个数较少时规律不成立,故D错误。5.(多选)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V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B.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C.改用频率小于V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D.改用频率大于V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解析】选A、D。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增多,光电流增大,A项正确;光电效应的发生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B项错误;入射光频率小于V时,若仍大于金属的截止频率,仍能发生光电效应,C项错误;增大入射光的频率时,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hνk-W0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D项正确。6.核潜艇上核反应堆中可能的一个核反应方程为235U+1n→144Ba+X+31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20 56 0( )A.该过程需要吸收能量B.该过程属于原子核衰变C.X原子核中含有53个中子D.235U核的比结合能大于144Ba核的比结合能92 56【解析】选C。该过程释放能量,A错误;发生的核反应是核裂变,不是原子核的衰变,B错误;由核反应方程满足质量数与电荷数守恒,X原子核质子数为92-56=36,X原子核质量数为235+1-144-3=89得X原子核中子数为89-36=53,(正确;中等质量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较大352J核的比结合能小于144Ba核的比结合能,D错误。7.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光子能量范围为1.63~3.10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eV Q-0.853 -1-5】2- -34H.6A.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为红外线B.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为可见光C.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和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相比前者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较长D.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0.4eV的光子来实现跃迁【解析】选C。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发出的光子能量∆E=-0.85eV-(-3.41eV)=2.55eV,因可见光光子能量范围为1.63~3.10eV,则辐射出的光是可见光,而红外线的能量小于可见光,故A错误;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子能量∆E2=-3.4eV-(-13.6eV)=10.2eV,辐射的光能量不在1.63eV到.10eV之间,不是可见光,故B错误;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子能量ΔE3=-1.51eV-(-13.6eV)=12.09eV,因此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和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相比,前者辐射的光子的能量较小,对应光子波长较长,故C正确;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发出的光子能量∆E2=10.2eV,因此不可能吸收能量为10.4eV的光子来实现跃迁,故D错误。.氧化铟锡是一种半导体,兼具透明和导电的特质,常被应用于手机和平板电脑屏幕,还做成薄膜用在挡风玻璃上防霜,涂有氧化铟锡薄膜的客机挡风上面有一些彩色条纹。氧化铟锡的相邻能级之间的能级差是3.75~4.00eV。可见光的波长在400~780nm之间,可见光的光子能量最大为3.1eV,氧化铟锡无法吸收可见光光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造成的B.氧化铟锡可以吸收红外线光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C.氧化铟锡可以吸收紫外线光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D.同等条件下,紫外线比红外线更容易发生衍射【解析】选C。彩色条纹是薄膜干涉造成的,A错误;根据E=hν=h^,可以知道紫外线光子能量A更大,故氧化铟锡可以吸收紫外线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B错误,C正确;紫外线的波长比红外线的要短,更难发生衍射,D错误。【培优题•提能练】.静止在真空匀强电场中的某原子核发生衰变,其衰变粒子与反冲核的初速度方向均与电场方向垂直,且经过相等的时间后形成的轨迹如图所示(a、b表示长度)。原子核重力不计,则该衰变方程可能是()A.29328U→24He+29304ThB.226Ra→4He+222Rn92 2 86C.29304Th→-10e+29314PaD.14C→0e+14N6 -1 7【解题指导】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1)根据轨迹的弯曲方向可判断粒子的带电性质。(2)根据类平抛运动的分析方法,可分析两粒子的速度关系。【解析】选A。由轨迹弯曲方向可以看出,反冲核与衰变粒子的受力方向均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同,带正电,所以放出的粒子为α粒子,C、D错误;设运动时间为t,上轨迹粒子电荷量为q1,质量为m1,下轨迹粒子电荷量为q2,质量为m2,由动量守恒有m1vι=m2v2,根据类平抛运动规律,则有v1t=9a,2•空∙t2=a,v2t=b,1•生⅛=5b,联立得到生=41-,所以A选项中方程粒子符合,B选项方程粒子不符合,A正确,B错误。.某种复式光由红、蓝两种颜色的光组成,其光强度对波长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红光范围的光强度比蓝光范围的光强度大很多。某学生以此光照射某一金属,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发现皆可产生光电子,如图乙所示。设可变直流电源的电压为U时测得的光电流为I,测得多组数据,则下列图像中该实验所测得的I-U关系可能正确的是()500 600 700ROWavelungilKnin)【解析】选A。蓝光的频率高,由eU=hν-W可知,蓝光的遏止电压比较大,所以在反向电压减可变直流电源小到红光的遏止电压前,只有蓝光的光电子辐射出,所以光电流较小,当反向电压达到红光的遏止电压之后,既有红光的光电子发出又有蓝光的光电子发出光电流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2022•广东选择考)目前科学家已经能够制备出能量量子数n较大的氢原子。氢原子第n能级的能量为En=a,其中E1=-13.6eV。如图是按能量排列的电磁波谱,要使n=20的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后,恰好失去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