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喂养及护理_第1页
婴儿喂养及护理_第2页
婴儿喂养及护理_第3页
婴儿喂养及护理_第4页
婴儿喂养及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婴儿喂养及护理第1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主要内容婴儿消化系统生理特点0~12月婴儿喂养要点常见喂养问题及护理第2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婴儿消化系统生理特点口腔

1.足月儿出生具有较好的吸吮吞咽功能、口腔黏膜干燥,易发生损伤和感染

2.3~4个月时常出现生理性流涎

3.3个月以下婴儿唾液中的淀粉酶分泌不足,不宜喂淀粉类食物食管新生儿和婴儿食管下端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9个月以下小儿常发生胃食管反流。第3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婴儿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溢乳2.新生儿胃酸和酶分泌较少,活力低消化能力差3.胃排空时间因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水为1.5~2小时母乳为2~3小时牛奶为3~4小时早产儿胃排空慢,易发生胃潴留胃第4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肠管长,黏膜富含血管和淋巴利于消化吸收2.肠系膜柔软且长,肠管固定性差易肠套叠、肠扭转3.肠壁薄,通透性高,毒素、过敏源和消化不全的产物易吸收全身性感染或变态反应性疾病。肠第5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肝1.正常婴幼儿肝脏可在右肋缘下触及2.婴儿在感染、缺氧、中毒等情况下易发生肝脏肿大和变性3.婴儿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不易发生肝硬化4.胆汁分泌少,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较差第6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胰腺

出生时胰液分泌量少,3~4个月时胰腺较快发育

小婴儿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较低,淀粉酶的活性更低3个月以下的小儿不宜喂淀粉类食物第7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肠道细菌1.胎儿消化道内无细菌2.出生后细菌大多集中在结肠和直肠内3.肠道菌群受食物成分的影响母乳喂养以双歧杆菌占优势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儿各菌群比例几乎相等4.正常肠道菌群对侵入的致病菌有拮抗作用第8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肠道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类杆菌母乳喂养days%oftotalfaecalmicro-organisms人工喂养days0102030405060708090100%oftotalfaecalmicro-organisms510152001020304050607080901000101520255025双歧杆菌大肠杆菌类杆菌第9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正常小儿大便1.胎粪定义:新生儿最初排出的深墨绿色粘稠、无臭味的大便组成: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消化液和吞下的羊水时间:生后12小时开始排便24小时无胎粪,应检查有无肛门闭锁等2.人乳喂养儿的粪便

黄色或金黄色,糊状,不臭,每日2~4次

3.人工喂养儿的粪便

淡黄色或灰黄色,较干厚,有臭味,每日1~2次

4.添加辅食后的粪便

外观褐色,接近成人,每日1次

第10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消化不良大便呈黄色或黄绿色,稀薄含水分较多,或含有蛋花状白色小凝块,质不均匀,每日4~5次以上。以淀粉类食物消化不良为主者,大便多泡沫并有酸臭味。以蛋白质类食物消化不良为主者,粪便有腐臭味。以脂肪类食物消化不良为主者,大便中多有皂块或脂肪颗粒。混合性消化不良多见。蛋花样2.饥饿性大便

由于缺乳或辅食添加不及时造成长期喂养不足,体重增长缓慢,大便中缺少食物残渣主要是肠道分泌物,大便呈暗褐色或暗绿色,次数较多,量少,有粘液。异常小儿大便第11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12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婴儿能量的需要年龄能量(kal/kg/d)1周内602~3周1001岁以内110第13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0~12月婴儿喂养要点1、0~6月喂养要点母乳是婴儿理想食物丰富糖、蛋白质及脂肪、比例适当免疫物质丰富微量营养素一个健康乳母可提供足月儿

正常生长到4个月所需要的基本营养素、能量、液体量第14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尽早开奶1.生后2周是建立人乳喂养的关键时期,婴儿出生后第一次吸吮的时间是成功建立人乳喂养的关键,宜尽早(30min-2h)开始第一次吸吮2.母乳喂养是婴儿从胎内完全依赖母亲摄取营养和断乳后完全独立生活的一种过渡营养方式促进乳汁分泌1.0-2个月龄的小婴儿频繁吸吮乳头2.按需哺乳3.每次哺乳排空乳房4.母亲情绪放松可促进母亲乳汁分泌5.母亲丰富营养摄入储存条件最长储存时间室温(25℃)4小时冰箱冷藏室(4℃)48小时冰箱冷冻室(-20℃)3个月母乳储存时间第15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WHO认为在添加其它食物满足婴儿生长发育需要的同时,只要母亲及婴儿双方愿意,可继续人乳喂养至2岁目前各国的喂养建议对婴儿继续人乳喂养的年龄略有不同,多数主张婴儿12个月龄时生理性断离人乳不宜母乳喂养:1.活动性肺结核2.病毒性肝炎3.严重的心脏、肾脏等疾病4.重度精神病5.重症糖尿病6.用药:磺胺药、氯霉素、喹诺酮、类固醇等7.无乳汁分泌8.患遗传代谢病(苯丙酮尿症等)患儿不影响母乳喂养:1.母亲感冒、乳腺肿胀2.用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3.婴儿黄疸第16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部分人乳喂养补授法(0-6个月前)每次哺人乳后加一定量配方奶补授的乳量根据婴儿食欲及母乳分泌量而定,即“缺多少补多少”。代授法(6个月以后)用配方奶代替一次母乳喂养配方奶量至800ml/d即可完全替代人乳(通常为12月龄)第17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因各种原因不能进行人乳喂养时,完全采用配方奶喂哺婴儿,为配方奶喂养能满足正常生长到4个月所需要的基本营养素、能量、液体量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蛋白粉等喂养婴儿。配方奶喂养喝牛奶吗?你的乳汁不适合我第18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配方奶选择治疗性配方奶选择

1)水解蛋白配方:对确诊为牛乳蛋白过敏的婴儿,应坚持母乳喂养,可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但母亲要限制奶制品的摄入。如不能进行母乳喂养而牛乳蛋白过敏的婴儿应首选氨基酸配方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不建议选择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大豆配方奶。

2)无乳糖配方:对有乳糖不耐受的婴儿应使用无乳糖配方奶(以蔗糖、葡萄糖聚合体、麦芽糖糊精、玉米糖浆为碳水化合物来源的配方奶)。

3)低苯丙氨酸配方:确诊苯丙酮尿症的婴儿应使用低苯丙氨酸配方奶。第19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奶量估计人乳分泌的量不易获得,当婴儿体重增长满意、睡眠状况良好及尿量正常(>6-7次/d)时可提示人乳量充足婴儿配方奶摄入量20g/(kg·d)或150ml/(kg·d)虽然>4个月龄的婴儿已添加其它食物,配方奶仍是婴儿的主要营养来源,应基本维持原摄入量(4-7个月增加辅食不减奶量)配方奶作为6月龄内婴儿的主要营养来源时,需要经常估计婴儿奶的摄入量。3月龄内婴儿奶量约500~750毫升/日,4~6月龄婴儿约800~1000毫升/日,逐渐减少夜间哺乳第20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乳汁保存保证食物、食具的清洁、卫生,是减少婴儿感染的关键在食物制备前应消毒进餐用具(清洁乳房)、洗手、即做即食严格按说明进行冲调配方奶液,避免冲水过多稀释奶液或奶粉过多致奶液过浓造成婴儿营养不良或肾脏损害第21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液体量婴儿可从乳汁和其他食物中获取充足的水量。为减少胃肠负担和污染,避免额外给婴儿过多的水或果汁,婴儿每日6-7次小便即提示水的摄入基本足够婴儿可从乳汁中获取充足水,4个月内无需再喂水第22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6~12月喂养要点食物转换——为什么?1.随着婴儿的消化系统发育逐渐成熟和生长发育的需要,纯乳类(人乳或配方乳)喂养已不能满足婴儿全部能量及营养素的需要2.婴儿的食物需向成人固体食物转换3.其它食物引入恰当,不仅可满足营养需要,还能培养婴幼儿对各类食物的喜爱和自我进食能力第23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食物转换的时间WHO6个月发展中国家1-18个月发达国家4-5个月我国4-6月体重6kg以上、抬头稳、每天喂8-10次母乳后仍感觉饿或每日奶量达1000ml第24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食物转换的顺序首先添加谷类食物(如婴儿营养米粉)其次添加蔬菜汁/泥,然后水果汁/泥最后添加动物性食物(如蛋羹、鱼、禽、畜肉泥/松等)建议动物性食物添加的顺序为:蛋黄泥、鱼泥(剔净骨和刺)、全蛋(如蒸蛋羹)、肉末。

第25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食物转换的原则每次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辅食种类;由半固体食物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1.建议从6月龄时开始添加半固体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蛋黄泥、鱼泥等)2.79月龄时可由半固体食物逐渐过渡到可咀嚼的软固体食物(如烂面、碎菜、全蛋、肉末),3.1012月龄时,大多数婴儿可逐渐转为以进食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逐渐适应:婴儿接受一种新食物需要有适应的过程,故每种宜从开始1勺,由少到多,即逐渐加量,尝试10-15次(5-7日)至婴儿逐渐接受后再尝另一种新食物单一食物引入的方法可刺激婴儿味觉的发育观察婴儿出现的食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食物过敏不要强迫进食,要单独制作由细到粗:泥→末→碎→块→成人软食(咀嚼、吞咽)第26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强化铁营养米粉4-6个月进食安排菜泥或果泥每天喂奶5-6次两次奶中间不能添加辅食辅食可以放在吃奶前或后添加不要因添加辅食增加吃的次数用勺喂----泥状食物逐步引入新食物(15次±)第27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6月龄7~9月龄10~12月龄食物性状泥状食物末状食物碎状、丁块状、指状食物餐次尝试,逐渐增加至1餐。4~5次奶,1~2餐其它食物。2~3次奶,2~3餐其它食物。乳类纯母乳、部分母乳或配方奶;定时(3~4小时)哺乳,5~6次/日,奶量800~1000毫升/日;逐渐减少夜间哺乳母乳、部分母乳或配方奶;4~5次/日,奶量800毫升/日左右。部分母乳或配方奶;约2~3次/日,奶量600~800毫升/日。食物转换第28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6月龄7~9月龄10~12月龄谷类选择强化铁的米粉,用水或奶调配;开始少量(1勺)尝试,逐渐增加到每天1餐。末强化铁的米粉、稠粥或面条,每日约30~50克。状食物软饭或面食,每日约50~75克蔬菜水果类开始尝试蔬菜泥(瓜类、根茎类、豆荚类)1~2勺,然后尝试水果泥1~2勺,每日2次。每日碎菜25~50克,水果20~30克。每日碎菜50~100克,水果50克。肉类尝试添加开始添加肉泥、肝泥、动物血等动物性食品。添加动物肝脏、动物血、鱼虾、鸡鸭肉、红肉(猪肉、牛肉、羊肉等),每日25~50克。第29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6月龄7~9月龄10~12月龄蛋类暂不添加开始添加蛋黄,每日自1/4个逐渐增加至1个。1个鸡蛋喂养技术用勺喂食可坐在一高椅子上与成人共进餐,开始学习用手自我喂食。可让婴儿手拿“条状”或“指状”食物,学习咀嚼。学习自己用勺进食;用杯子喝奶;每日和成人同桌进餐1~2次。第30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三、常见喂养问题及护理对策常见的母乳喂养问题1)乳量不足:正常乳母产后6个月内每天泌乳量随婴儿月龄增长逐渐增加,成熟乳量平均可达每日700~1000毫升。婴儿母乳摄入不足可出现下列表现:①体重增长不足,生长曲线平缓甚至下降,尤其新生儿期体重增长低于600克;②尿量每天少于6次;③吸吮时不能闻及吞咽声;④每次哺乳后常哭闹不能安静入睡,或睡眠时间小于1小时(新生儿除外)。若确因乳量不足影响婴儿生长,应劝告母亲不要轻易放弃母乳喂养,可在每次哺乳后用配方奶补充母乳不足。第31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溢奶①发生原因:小婴儿胃容量较小,呈水平位置,且具有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等消化道的解剖生理特点,使6月龄内的小婴儿常常出现溢奶。喂养方法不当导致吞入气体过多或过度喂养亦可发生溢奶。②缓解方法:喂奶后宜将婴儿头靠在母亲肩上竖直抱起,轻拍背部,可帮助排出吞入空气而预防溢奶。婴儿睡眠时宜右侧卧位,可预防睡眠时溢奶而致窒息。若经指导后婴儿溢奶症状无改善,或体重增长不良,应及时转诊。第32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乳头内陷或皲裂:

乳头内陷需要产前或产后做简单的乳头护理,每日用清水(忌用肥皂或酒精之类)擦洗、挤、捏乳头,母亲亦可用乳头矫正器矫正乳头内陷。母亲应学会“乳房喂养”而不是“乳头喂养”,大部分婴儿仍可从扁平或内陷乳头吸吮乳汁。每次哺乳后可挤出少许乳汁均匀地涂在乳头上,乳汁中丰富的蛋白质和抑菌物质对乳头表皮有保护作用,可防止乳头皲裂及感染。第33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4)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指纯母乳喂养的健康足月儿或近足月儿生后2周后发生的黄疸。①母乳性黄疸婴儿一般体格生长良好,无任何临床症状,无需治疗,黄疸可自然消退,应继续母乳喂养。②若黄疸明显,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应及时就医。如果血清胆红素水平大于15-20mg/ml,且无其它病理情况,建议停喂母乳3天,待黄疸减轻后,可恢复母乳喂养。③停喂母乳期间,母亲应定时挤奶,维持泌乳,婴儿可暂时用配方奶替代喂养。再次喂母乳时,黄疸可有反复,但不会达到原有程度。

第34页,讲稿共40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5)为什么给婴儿的食品要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高血压与食盐的高摄入量有关,要控制和降低成人的盐摄入量,必须从儿童时期开始,而且越早收到的效果会越好。并且婴儿期每日的盐需要量不到1g,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