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跌倒与坠床风险评估及处置PPT_第1页
患者跌倒与坠床风险评估及处置PPT_第2页
患者跌倒与坠床风险评估及处置PPT_第3页
患者跌倒与坠床风险评估及处置PPT_第4页
患者跌倒与坠床风险评估及处置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患者跌倒与坠床风险评估及处置主讲人:xxx一、患者坠床、跌倒、外伤防范制度二、患者跌倒、坠床的预防与护理规范三、跌倒、坠床、外伤报告制度与伤情认定制度四、患者发生跌倒、坠床时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五、防止患者跌倒、坠床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防止患者跌倒、坠床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目标七:防范与减少病人跌倒事件的发生[目的]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及其他意外事件发生,保障患者诊疗过程安全,减少意外发生。1、评估2、存在危险因素,做好记录(首次护理评估单),填报a/意外事件评估预报表,b/高危人群填报报告表上报护理部,c/意外事件评估跟踪表上记录,d/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e/并做好交接班。3、入院时签署“特殊病患及家属告知书”,家属24小时留陪。4、加强巡视,了解患者情况并记好护理记录。5、当患者发生跌倒、走失时,采取补救措施6、当班护士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并将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立即口头上报护理部,填写护理不良事件登记上报表24小时内报护理部。有意隐瞒不报者,严肃处理。7、护士长要组织科室工作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一、易跌倒、走失患者评估、预报、监控制度二、患者跌倒、坠床外伤防范制度1、护理人员应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做好记录。新入院患者记录在首次护理评估单上,Morse跌倒(坠床)风险评估高度危险(大于或等于45分)填写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坠床)告知书。2、落实患者跌倒、坠床防范措施。病房内张贴“预防跌倒十知道”标识牌,卫生间有“防跌倒”标识。3、对于精神异常、意识障碍、烦躁不安的患者加强管理,挂防坠床、防跌倒、防外伤标识并加用护栏床档,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带并签知情同意书,向家属交代必须24小时有陪伴守护,重点交班。4、对年老、行走不稳患者需在家属或专人陪护下行走,严防跌倒。二、患者跌倒、坠床外伤防范制度5、对小儿、术后意识未恢复的患者需采取防护措施,有专人监护或家属陪伴。6、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应及时告知活动时的注意事项,提示在活动时要小心,防止坠床。7、因病情需要卧床休息者,护士应指导患者不能随意下床,以免跌倒,对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体位性低血压等患者,应提示患者不能大幅度变动体位,防止发生坠床与跌倒。8、若住院患者意外坠床或跌倒、外伤时,应启动《患者发生坠床、跌倒时应急预案》。三、患者跌倒、坠床的预防与护理规范(一)用《Morse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护理措施落实单》对所有住院病人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1、由谁评估病人、家属、长期照顾者、医师、病历资料,5人评估而非一人2、用什么方法评估询问(用的最多,最方便,但最容易丢失重要信息)查阅、观察最可靠评估高风险的患者评估为中低度风险的患者病例漏报患者得不到有效的预防措施失去护士、护士长的关注、监管和巡查跌倒意外事件跌倒史:追溯到近3个月主要通过询问患者的方式获得;

在评估患者的过程中要注意如果询问患者跌倒史时,患者不愿意说出来或者患者有不服老的心理时,以及有记忆力下降已经忘记时,应该询问与患者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家人或者照顾者。评估项目分值评估日期近三月的跌倒史

没有0

有25

评估项目分值评估日期

超过一个疾病诊断没有0

有15

疾病诊断:通过询问和查阅病史获得信息评估项目分值评估日期步行需要帮助

否/完全卧床/轮椅/陪护扶行0

拐杖/手杖/四角叉15

依扶家具20

行走辅助

主要通过观察和询问患者在行走或者转移时是否需要辅助用具,评估患者的活动能力及平衡能力,以此来判断患者是否有跌倒的风险。0分:1、患者活动自如,步态自然,不需要使用行走辅助用具2、患者卧床休息,由护士协助翻身及床上活动3、患者因昏迷、大手术后、极度虚弱等无法自行活动,患者有活动能力因疾病的需求医嘱要求绝对卧床休息行走辅助

主要通过观察和询问患者在行走或者转移时是否需要辅助用具,评估患者的活动能力及平衡能力,以此来判断患者是否有跌倒的风险。评估项目分值评估日期步行需要帮助

否/完全卧床/轮椅/陪护扶行0

拐杖/手杖/四角叉15

依扶家具20

15分患者入院时带入辅助用具,患者在家中使用辅助用具但未带入医院,护士观察患者有活动及平衡能力缺失,需要使用辅助用具。20分需要扶住桌椅行走。药物治疗20分:病人正在进行静脉内治疗(留有静脉内针管)或是使用药物治疗(麻醉药、抗组胺药、抗高血压药、镇静催眠药、抗颠痫抗痉挛药、轻泻药、利尿药降糖药、抗抑郁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0分:无以上情况评估项目分值评估日期接受药物治疗否0

是20

0分:1、步态正常、自然、肢体协调;2、患者卧床休息,移动依赖平车或轮椅(不包括卧床休息但可以下床活动的患者)10分:1、因疾病(贫血、营养不良、放化疗、手术后)或长期卧床等原因导致体质虚弱、头晕乏力、双下肢力量不足;2、步态虚弱(指患者可自行站立,但行走时呈小步态、或弯腰、或拖着脚走的情况)20分:因神经功能损伤或骨关节疾病等原因造成的一侧或双侧肢体运动感觉功能下降或残疾(包含视力、听力障碍等)评估项目分值评估日期步态/移动

正常/卧床/轮椅代步0

虚弱(软弱及不稳定)10

严重虚弱(失调及不平衡)20

0分:患者神志清楚,遵医行为好,重视跌倒风险,量力而行15分:病人表现为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沟通障碍、认知障碍(记忆力、判断力下降)或病人非常自信,对护士的评估提醒漠视评估项目分值评估日期精神状态

自主行为能力0

无控制能力15

(二)住院病人跌倒/坠床风险的评估1、初始评估:凡新入院病人,责任护士均需根据《Morse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护理措施落实单》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当班完成,总分记录在首次护理记录单上。高度危险(大于或等于45分)填写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坠床)告知书和Morse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护理措施落实单。2、再评估:评分≥45分的病人均须根据《Morse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护理措施落实单》每3天进行评估记录1次。转入病人、病情变化、跌倒/坠床后等情况下要及时评估记录。三、患者跌倒、坠床的预防与护理规范(二)住院病人跌倒/坠床风险的评估3、护士长定期检查护士对住院病人跌倒/坠床评估及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定期检查病区安全隐患,并做好防护措施。护士长怎么做?1)从容易入手,厕所洗手池防滑地垫,地灯,紧急呼叫铃、扶手,宣传资料是否齐全。三、患者跌倒、坠床的预防与护理规范(二)住院病人跌倒/坠床风险的评估

护士长怎么做?

2)跌倒逐项培训参加人员:医生、护士、保洁员培训内容:与科疾病知识、与科评估、预防跌倒防范知识(PDCA)、病区保洁要求。

培训要求:有课件、有参加人员签名、有考核、有通过率

3)以老带新,选择一个病例多人进行评估,评价后再评估,找出问题(全员参与、全员考核)。

4)整理本科室所有常用药物(输液类、口服药类、自备药类)护士熟练掌握。三、患者跌倒、坠床的预防与护理规范

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坠床)告知书

科室: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尊敬的病友:您好,为了保障您在住院期间的安全,预防跌倒,避免意外伤害,请您仔能阅读并遵守以下须知:一、容易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

年龄大于60岁儿童曾有跌倒病史无家属陪伴步态不稳视力模糊营养不良、虚弱、头晕、颈椎病、尿失禁等贫血或体位性低血压、低血糖、睡眠障碍意识障碍(失去方向感、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等)肢体功能障碍使用特殊药物,如:1.利尿剂2.止痛药3.缓泻剂4.镇静安眠药5.心血管用药二、预防跌倒须知

衣:住院期间,穿着大小合适的衣裤及防滑鞋,沐浴时切记勿赤脚沐浴

食:◆了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如服用镇静剂、安眠、精神类、降压、利尿、调节血糖等药物,及时上床休息,不要轻易下床,以免引起头景,步态不稳而跌倒,◆睡觉前2小时勿饮用太多水,睡前如厕,夜间需要如厕时,可寻求护士或家属帮助。◆使用频率较高的生活用品,如水杯、纸巾、眼镜等放于易取处,需要帮助时使用呼叫器,

卧:◆病床高度降至最低、床摇柄归位、床轮刹车制动。◆卧床时拉起床栏,起床时放下床栏,勿跨越床栏或从床尾下床,◆从卧位至下床做到“3个半分钟”醒来不要马上起来,在床上躺半分钟,两腿下垂在床沿再坐半分钟;站立半分钟后再行走。◆跌倒高风险患者,家属应陪伴在病人身边,勿与病人同睡一张床,避免病人坠床。行:◆尽快熟悉病区环境,少在人员较多的地方走动。◆使用合适的防滑助行器具,掌握正确的使用办法,感到头晕、乏力、虚弱时暂缓下床。体位转移或行走时,请通知护士帮忙。◆勿穿着拖鞋外出检查。

环:◆保洁员打扫拖地、清洗浴室、面盆、厕所时或地面有水、汤、果汁时,请勿下地走动。◆夜间请将物品收于柜内,无障碍物,保持走道宽敞,打开地灯。◆跌倒发生高风险地点:病床边、厕所、面盆边、楼梯、走廊及人员较多处,请注意防范。以上内容已宣教告知。

患者(家属)签名:

责任护士签名:

日期:

日三、患者跌倒、坠床的预防与护理规范(三)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落实到位,保证患者安全,减少意外事故发生。1、标准防护措施1)告知患者及家属有跌倒的危险,专人陪住,活动时家属陪护。2)提供充足灯光,清除病房、床旁、通道等障碍物。3)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告知卫生间防滑措施(淋浴时陪护)。4)、教会患者使用床旁灯及呼叫器,放于可及处。5)、日常用物放于患者易取处,穿舒适的鞋和衣裤。6)、告知起床“三部曲”,即平卧后床上半坐30秒-双腿下垂30秒-行走。(三)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落实到位,保证患者安全,减少意外事故发生。2、高风险防护措施1)设置“防跌倒”“防坠床”警示标识。2)告知家属要有专人24小时陪护。3)使用床档。4)限制活动、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如果患者/家属拒绝使用床栏或约束带,需在护理记录单上注明,并请家属签字。5)加强对患者的夜间巡视。6)通知医生患者的高危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治疗。

三、患者跌倒、坠床的预防与护理规范四、跌倒、坠床、外伤报告制度与伤情认定制度1、患者发生坠床与跌倒、外伤时,当事人应及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报告,于24小时内向护理部报告并予以登记。2、发生坠床与跌倒、外伤时应及时查明情况,包括事情经过、原因、受伤部位、伤情。3、妥善保管造成坠床、跌倒外伤的各种器物。4、科室针对患者受伤情况组织相应的专家进行会诊,以便确定受伤程度,积极采取措施降低或消除坠床与跌倒外伤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并对发生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定性。5、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月对坠床、跌倒、外伤事件进行讨论、分析、定性并提出对当事人的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

(一)应急程序1、勿立即搬动患者,通知医生。2、立即评估患者病情及损伤情况(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及测量生命体征、检查有无受伤、受伤部位及严重程度,尤其注意有无颅脑损伤、内出血等,并做好记录。)3、轻者如擦伤,扶患者至床上,安抚患者情绪。五、患者发生跌倒、坠床时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4、重者如多处损伤、骨折、头部受伤就地抢救(禁止搬动)。5、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如吸氧、建立静脉通路),严密观察病情,做好记录(将病人的跌倒/坠床经过、受伤部位及伴随的症状与体征、相应的处理等情况,准确、及时地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分析(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原因及时改进(并建立警告标志,加强防范)6、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抚工作,上报不良事件。(三)不良事件上报1、发生不良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并报告护士长,配合医师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的伤害程度,并在护理记录上真实记录相关病情变化、处理及护理措施。2、发生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在24小时内通过医院不良事件上报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护士长对I级和Ⅱ级不良事件应立即电话上报护理部,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材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并保留患者的标本,以备鉴定。五、患者发生跌倒、坠床时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3、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科室应于1周内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对立即采取的措施、事件处理结果进行评价,同时制定整改措施,讨论后再次通过医院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完善病区讨论意见栏内容,填写内容为事件发生后的处理与分析、事件处理结果及改进措施。4、护理部每周对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处理,每季度对全院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分析。5、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度进行成因分析,寻找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进行系统改进,修订相关制度、流程,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一)应急程序1、评估患者预见坠床、跌倒的可能性。2、患者入院或转入4小时内,住院患者首次评估单“跌倒风险评估”进行评估。3、Morse跌倒(坠床)风险评估高度危险(大于或等于45分)填写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坠床)告知书和Morse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护理措施落实单。六、防止患者跌倒、坠床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4、对患者、家属或陪护进行安全教育,并提供必需的生活照顾。5、对精神异常、意识障碍、烦躁不安者加用护栏床档,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带并签知情同意书,悬挂安全警示牌。6、高度危险患者每3天进行评估记录1次。7、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七、保护性约束器具使用制度1、尊重患者自主选择约束器具的权利(精神病患者应除外)。2、只有当患者的自主活动危及自身安全与诊疗操作安全时,或危及他人安全时,在帮助性措施无效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约束性措施,并签知情同意书。3、使用前应由医师或护士对病情进行评估,取得患者或家属同意理解,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并做好记录。4、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预防并发症及意外情况的发生,当使用约束器具指征消失后立即解除。

预防住院病人跌倒应从多方面、多渠道抓起,尤其重要的是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对预防住院病人跌倒的重视程度,让所有的护理人员都牢牢的树立起风险源于细节这种意识,要知道风险就存在于我们刹那间的疏忽大意中,就存在于我们某个时刻的少问一句,少看一眼中,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重视细节、做好细节。护理不良事件是医院对住院患者由于护理不周,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受伤、昏迷、甚至于死亡等,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故。护理不良事件分级及上报流程一、护理不良事件分级Ⅰ级事件警告事件IIIIIIIV不良后果事件未造成后果的事件Ⅳ级事件Ⅱ级事件Ⅲ级事件隐患事件一、护理不良事件分级Ⅰ级事件——发生错误,造成患者死亡(包括损害程度I级)。Ⅱ级事件——发生错误,且造成患者伤害(包括损害程度E、F、G、H)。Ⅲ级事件——发生错误,但未造成患者伤害(包括损害程度B、C、D)Ⅳ级事件——错误未发生(错误隐患)(包括损害程度A级)。一、护理不良事件分级•Ⅳ级事件(隐患事件)

A级:客观环境或条件可能引发不良事件(不良事件隐患)•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的事件)B级:不良事件发生但未累及患者C级:不良事件累及到患者但没有造成伤害D级:不良事件累及到患者需要进行监测以确保患者不伤害或需通过干预阻止伤害发生一、护理不良事件分级•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E级:不良事件造成患者暂时性伤害并需要进行治疗干预

F级:不良事件造成患者暂时性伤害并需要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

G级:不良事件造成患者永久性伤害

H级:不良事件发生并导致患者需要治疗挽救生命•Ⅰ级事件(警告事件)

Ⅰ:不良事件发生导致患者死亡一、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把青霉素误用在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身上,导致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紧急处理后无好转,抢救无效死亡。应属于级Ⅰ级事件。把青霉素误用在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身上,导致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紧急处理后仍需要转ICU继续治疗。应属于Ⅱ级事件。把青霉素误用在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身上,导致过敏反应,患者出现皮疹,停药后好转。应属于Ⅲ级事件。术中,巡回护士发现治疗台上有一只10%氯化钾空瓶,急问谁用的这只药?都说没有用。这时另一巡回护士一看说:这好像是我刚才放下的,原来她把氯化钾当成氯化钠用来配药了,幸好还没有推药,大家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后来这位护士说:我是从0.9%氯化钠的盒子里拿的药。应属于Ⅳ级事件。一、护理不良事件分级24135管理因素护理长管理不当,培训不到位后勤社会化,服务不到位护理人员因素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个人自律性差环境因素地面湿滑标示不清光线较暗无护栏系统因素工作程序欠完善护理安全防范系统护理工作与其他职能部门缺少沟通患者因素药物因素疾病因素不遵医嘱因素二、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三、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1.各科室应严格落实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护理缺陷造成的不良后果。2、发生不良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并报告护士长,配合医师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的伤害程度,并在护理记录上真实记录相关病情变化、处理及护理措施。3、发生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在24小时内通过医院不良事件上报系统进行网络直报,Ⅰ级和Ⅱ级不良事件应立即电话上报科护士长和护理部,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材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并保留患者的标本,以备鉴定。三、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4.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科室应于1周内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对立即采取的措施、事件处理结果进行评价,同时制定整改措施,讨论后再次通过医院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完善病区讨论意见栏内容,填写内容为事件发生后的处理与分析、事件处理结果及改进措施。5.护理部每周对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处理并协助科室妥善解决。护理部指派专人负责不良事件管理,每月对全院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分析。6.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度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