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化工原理气体吸收典型例题题解_第1页
演示文稿化工原理气体吸收典型例题题解_第2页
演示文稿化工原理气体吸收典型例题题解_第3页
演示文稿化工原理气体吸收典型例题题解_第4页
演示文稿化工原理气体吸收典型例题题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示文稿化工原理气体吸收典型例题题解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化工原理气体吸收典型例题题解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例1:在总压1200kPa,温度303k下,含CO25.0%(V%)与含CO21.0g/l的水溶液相遇,问:发生吸收还是解吸?并以分压差表示传质的推动力。解:判断传质的方向,即将溶液中溶质的平衡分压pe

与气相中的分压进行比较。解吸相平衡关系的应用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例2:惰性气体与CO2的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30%,在表压1Mpa下用水吸收。设吸收塔底水中溶解的CO2达到饱和,此吸收液在膨胀槽中减压(表压)至20kPa,放出大部分CO2

,然后再在解吸塔中吹气解吸。设全部操作范围内水与CO2的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关系,操作温度为20oC,求1kg水在膨胀槽中最多能放出多少kg的CO2气体?吸收塔膨胀槽解吸塔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解:吸收塔塔底气相中CO2的分压(绝对压)查25oC下,CO2在水中溶解的亨利系数CO2在水中的饱和浓度(最大浓度)膨胀槽内CO2发生解吸,解吸后,CO2在气、液相中的浓度是呈平衡的。解吸气的总压力(即膨胀槽中压力)为25oC时水的饱和蒸气压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可见水蒸气的分压是很小的,一般来说,可以不考虑。液相中的CO2浓度膨胀之前水中的CO2含量膨胀之后水中的CO2含量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例3:扩散传质速率方程式的应用----气相扩散系数的测定在如图所示的垂直细管中盛以待测组分的液体,该组分通过静止气层z扩散至管口被另一股气流B带走。紧贴液面上方组分A的分压为液体A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管口处A的分压可视为零。组分A的汽化使扩散距离

z不断增加,记录时间τ与z的关系。0109.342024.93046.74074.850109.060在101.3kPa,48oC下,测定CCl4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液体A气流B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解:

作拟定态处理,某时刻τ,扩散距离为z时的分子扩散速率在dτ时间内汽化的CCl4量=CCl4扩散出管口的量液体A气流B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

在直角坐标上,以z2为纵坐标,τ为横坐标,得直线的斜率B,其中含扩散系数D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ky

小或m小,气膜控制kx

小或m大,液膜控制传质阻力的问题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平均推动力方法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当气液平衡关系可以用亨利定律来表示时,y=mx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例1:吸收塔根据流程画操作线根据流程画操作线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例2:解吸塔根据流程画操作线操作线在平衡线的下方因为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例1:吸收塔高(填料层高)的计算在一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氨--空气混合气中的氨,混合气流量为0.025kmol/s,混合气入塔含氨摩尔分数为0.02,出塔含氨摩尔分数为0.001。吸收塔操作时的总压为101.3kPa,温度为293k,在操作浓度范围内,氨水系统的平衡方程为y=1.2x,总传质系数Kya=0.0522kmol/(s.m3)。若塔径为1m,实际液气比是最小液气比的1.2倍,求所需塔高为多少?解: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填料层高度的计算:求NOG方法1:方法2: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例2:解吸塔设计型计算用煤油从空气与苯蒸汽的混合气中吸收苯。所得吸收液在解吸塔中用过热水蒸汽进行解吸,待解吸的液体中含苯0.05(摩尔分率,下同),要求解吸后液体中苯的浓度不超过0.005,在解吸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为y=1.25x,塔内液体流量为0.03kmol/(m2.s),填料的体积传质系数为Kya=0.01kmol/(m3.s)。过热蒸汽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2倍。试求:(1)过热蒸汽的用量;(2)所需填料层的高度解: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分析HOGHOLNOGNOL

的关系: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例1:用纯溶剂对低浓度气体作逆流吸收,可溶组分的回收率为η,操作采用的液气比是最小液气比的β倍。物系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试以η、β两个参数列出计算NOG的表达式。解:综合例题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例2:水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SO2

,气体经两塔后总的回收率为0.91,两塔的用水量相等,且均为最小用水量的1.43倍,两塔的传质单元高度均为1.2m。在操作范围内物系的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试求两塔的塔高。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解: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例2: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HETP-----分离作用等同于一块理论板的实际填料层的高度。若应用板式塔进行吸收,根据塔板效率,由理论塔板数换算到实际塔板数。Np

为达到同样分离效果所需要的实际塔板数。理论塔板数N与传质单元数NOG之间的关系: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

吸收操作的调节调节的目的:增大吸收率调节的方法:改变吸收剂的入口条件,包括:流量L、浓度x2

、温度t三方面。(1)流量L的调节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流量L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分析最大吸收率的问题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2)x2的调节x2的调节主要受解吸过程的限制。(3)温度t的调节温度t受到冷却器换热能力的限制和冷却剂用量的限制。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例1:气体处理量的变化对吸收操作的影响

某吸收塔在101.3kPa,293K下用清水逆流吸收丙酮--空气混合物中的丙酮,当操作液气比为2.1时,丙酮回收率可达95%。已知物系在低含量下的平衡关系为y=1.18x,操作范围内总传质系数Kya近似与气体流率的0.8次方成正比。今气体流率增加20%,而液量及气液进口浓度不变,试求:1、丙酮的回收率有何变化?2、单位时间内被吸收的丙酮量增加多少?3、吸收塔的平均推动力有何变化?解:原工况下:利用填料层高度不变这一特点。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新工况: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解之:得结论:气相传质控制时,适当增加气体的流量(增加设备的生产能力),尽管吸收率有所减小,但是吸收的绝对量增加(由于传质速率增加所致),有着实际意义。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例2:填料容积传质系数的计算

在高度为6m的填料塔内用纯溶剂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可溶组分。在操作条件下相平衡常数为0.5,L/G=0.8,回收率为90%。现改换另一种填料,装填高度仍为6m。在相同操作条件下,经测定回收率提高到95%。试计算新填料的体积传质系数Kya是原填料体积传质系数的多少倍?解: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例3:第1类操作型问题的计算

某填料吸收塔用含溶质x2=0.0002的溶剂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可溶组分,采用的液气比为3,入塔气体中可溶组分的摩尔分率y1=0.01,回收率为90%。已知操作条件下物系的相平衡关系为y=2x。现因解吸操作不良,使吸收剂入塔的浓度x2升到了0.00035,试求:(1)回收率变为多少?(2)塔底流出液的浓度x1变为多少?解:填料不变,气相流率、液相流率不变,HOG不变,所以NOG不变,即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物料衡算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例4:操作型问题的计算

在15oC、101.3kPa下用大量的硫酸逆流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入塔空气中含水汽的摩尔分数为0.0145,硫酸进、出塔的浓度(摩尔%)均为80%,这种浓度的硫酸溶液液面上所产生的平衡水汽的摩尔分数为ye=1.05×10-4

。已知该塔的容积传质系数Kya与气相流量的0.8次方成正比。空气通过该塔被干燥至含水汽摩尔分数0.000322。现将空气的流量增加一倍,则出塔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变为多少?解:原工况求出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新工况实际吸收水汽量的变化结论:气相传质控制时,适当增加气体的流量(增加设备的生产能力),尽管吸收率有所减小,但是吸收的绝对量增加(由于传质速率增加所致),有着实际意义。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例5:第2类操作型问题的计算

在填料层高为6m的塔内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蒸气。混合气流速为200kmol/(m2h),其初始苯体积含量为2%,入口洗油中不含苯,流量为40kmol/(m2h)。操作条件下相平衡关系为y=0.13x,体积传质系数Kya近似与液量无关,值为

0.05kmol/(m3.s)。若希望苯的吸收率不低于95%,问:(1)能否满足要求?

(2)若保证回收率达到95%,所需洗油量为多少?

(3)若因故洗油中苯的初始含量变为2.5%(摩尔%),仍保证回收率达到95%,则所需洗油量变为多少?解:(1)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2)增加L不变在塔内H=6m,达到95%回收率所需的传质单元数试差迭代解得:(3)则S减小,由S计算出L(L将增加)。

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例6:一填料塔,内装二段填料,每段的高度均为5.5m,处理二股溶质浓度不同的混合气体,其摩尔流率皆为0.02kmol/(m2.s),初始浓度分别为5%和1%(v%),吸收剂不含溶质,其摩尔流速为0.04kmol/(m2.S)。已知操作条件下相平衡关系为y=0.8x,吸收过程的Kya=0.32G0.7kmol/(m3.s),(G的单位为kmol/(m2.s))。若要求出塔气体浓度小于0.1%,问:(1)较稀的气体由塔中部(二段填料中间)进入,能否满足要求?(2)若二股气体事先混合后,再由塔底进入塔内,则结果又如何?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解:先设能够满足分离要求,气体出口浓度ya=0.001自塔2段计算起,仍根据填料层高度是否够用为判断依据。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塔的1段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塔顶出口浓度可以达到(2)若二股气体事先混合好由塔底进入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40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即,塔顶气体出口浓度结论:组成不同的物料之间的混合对吸收是不利的。

在实际生产中,采取塔中间某处进料时,应使得进料处的塔内气体组成等于此股气体的组成。这样分离效果最好,或达到预定分离要求,所需的填料层高度最小。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41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

例1:一填料吸收塔吸收某低浓度混合气体中可溶组分,现因故x2升高了,保持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y2x1将如何变化?采用近似分析法:例2:在一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空气--氨混合气中的低浓度氨,若L加大,其余操作条件不变,则y2x1

将如何变化?采用近似分析法:定性分析题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42页;编辑于星期日\18点12分例3:在一填料塔中处理低浓度气体混合物,若G加大,其余操作条件不变,则y2x1

将如何变化?采用近似分析法:本文档共48页;当前第43页;编辑于星期日\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