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崇拜-论文_第1页
明星崇拜-论文_第2页
明星崇拜-论文_第3页
明星崇拜-论文_第4页
明星崇拜-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明星崇拜心理探析刘敏(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摘要]:明星崇拜是上个世纪2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崇拜,是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无论被崇拜的明星多么美好,他在被当作偶像的那一刹那都已经被人们的心象投射出的虚线所幻化了。偶像崇拜只是个阶段性的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成熟,认识的正确独立,他们会将注意力投向更为深层、广阔的世界。当然,我们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积极干预、正确引导,帮助青少年在这一选择——放弃——再选择的过程中,逐渐确立起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乃至人生观。[关键词]:投射效应、同侪崇拜、心象 一、引言“偶像”一词在《汉语大字典》里解释为“泥塑或木刻的人像以供人膜拜”,引申为盲目崇拜之对象。崇拜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学现象,他普遍存在于青少年中,并已成为青少年重要的亚文化。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时期的过渡性需求,其核心问题是心理认同和情感依附,即个人在认知、情感和个性发展上欣赏、接受另一个人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及外表形象等,加以模仿和崇拜。明星崇拜是上个世纪2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崇拜,是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什么叫做明星崇拜?明星崇拜既是一种偶像崇拜,又。指导老师:杨帆是一种对媒体英雄的崇拜。在原始时代,人们崇拜的是图腾,原始人认为图腾有力量,可以通过它获得安全感;图腾之后就是崇拜神灵;然后就开始崇拜英雄,英雄是处于人和神之间的,对英雄的崇拜多在战争时期,是一种对身体力量的崇拜;到了近现代则转向知识型、智慧型的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到了现在就变成了崇拜明星[1]。随着明星的出现,人类的崇拜心理发生了质的变化。偶像崇拜越来越成为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物,是伴随意识觉醒和认知发展出现的观念形态。现代意义上的崇拜,除了体现出人类对自我及环境的理解和体验外,亦表达了人们渴望、羡慕、敬佩、赞美、欣赏的情感,以及希望成功,追求完美的心态。所以,崇拜的对象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其传递的积极因素却存在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然而,无论被崇拜的明星多么美好,他在被当作偶像的那一刹那都已经被人们的心象投射出的虚线所幻化了。大众的。指导老师:杨帆现代社会对明星崇拜现象的评价不一。“无论偶像如何变迁,始终都表现出了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偶像是一个人的信念支持和精神伴侣,甚至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拐杖’。虽然好多人在偶像崇拜中具有一定的个性化色彩,但是仍然会受到主流倾向的影响,那就是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是多数人在偶像崇拜中的价值取向。”追星现象的批判者们认为:“明星们对于社会的贡献是非实质性的,因为他们不能向社会提供粮食和机器等能保证人们生存的东西。年轻人应该崇拜劳模、战斗英雄、科学家,而不是这些对社会没有实质性贡献的文体明星!”从表面上看来,反对明星崇拜的人似乎已经凯歌高奏,但这种胜利实际上是虚幻的。因为追星族、大众传媒对于明星的热情一如既往地燃烧着。何以明星的偶像生命并不长,偶像崇拜的生命力却如此顽强?二、明星崇拜的心态探析有人从目前追星族的心态来分析,大致把它分为三大“门派”,即影迷(包括电视迷、歌迷、球迷。追星族虽有这三大门派,其追赶星的心态是基本相通的。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知识水平、气质性格等个体差别,对明星的崇拜程度还是有差别、有层次的。追星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超级追星族、追星族、准追星族。追星族中最高层次是“超级追星族”。他们可以说达到痴迷和疯迷的层度。将自己全身心的激情都倾注在自己所崇拜的明星身上。在某种层度上说,他们似乎已经没有了自己本身的爱好,而是完全以自己心目中的偶像的爱好为爱好。在吃、穿、住、用、行上刻意模仿自己崇拜的明星不说,还要以牺牲自己的学习、工作、家庭为代价来跟随自己的偶像。还有一些人为了偶像而自杀或杀人!追星族中的正宗层次是“追星族”。不但要有热情,还要具备自己所崇拜门派的基本知识。大致包括基本概念、专业术语、基本理论、专业历史、专业人物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表现对明星的忠诚和热情,但不是那种极端的狂热。这一类是追星族的主体。还有一个层次的追星族,他们虽然可以属于追星族,但确有一些勉强,只能称为“准追星族”。他们有一些热情,但缺乏追星的基本条件,真正的追星族也不屑于之为伍。但是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耳濡目染,也许能成为一名正宗的追星族。他们往往表现为一种自然、随便状态的追星。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方式可以归纳为六种:(1)偶像仰慕:(2)偶像理想化,指青少年把偶像当作世上最完美、最有本事之人的意向;(3)偶像浪漫幻想,指青少年对偶像产生情思和浪漫幻想的意向;(4)偶像榜样学习,指青少年对偶像的模仿意向;(5)偶像心理认同,指青少年希望成为偶像同类人物的意向;(6)偶像商品消费,指青少年在偶像相关商品上的消费[2]。易否定了这种“理想我”[4]。虽然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可是,生存在现实中的观众,由于种种条件限制,暂时做不到自我实现,即没有达到“理想我”的目标。这时,他们看到那些电影、电视中所塑造的英俊潇洒、才智过人的角色后,便下意识地把自己的“理想我”投射在装扮这些角色的明星身上。在虚幻的情境中,假想着自己就是李小龙,就是成龙,并凭借着他们叱咤风云的银幕形象,使自我实现的愿望得到一个替代性满足。当明星在银幕上满足了观众的种种心理需求后,观众便感受到视觉和精神的兴奋愉悦,不知不觉地与明星产生了感情维系,结为割舍不下的“朋友关系”。特别是一些情感上精神上孤独的人,更是把明星做为自己心中的“挚友”,希冀着在观看他的表演中得到深深的慰藉……还有一种明星老少皆宜,那一定是他(她)饰演的角色符合了一种文化的理想人格。如翁美玲所饰演的黄蓉,是桃花岛主钟爱的女儿,外在条件好得没话说,对外人她古灵精怪、游刃有余、聪明却又不失分寸;对恋人她痴情专一,可以说是现代女孩的追求、男孩的梦想,自然引起青年观众的赞叹共鸣。还有一些明星所饰的角色,像《少林寺》中的李连杰总能斗败顽敌等,那种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转移,使得人们把角色与演员合二为一,以寄托对其的爱戴。流行歌曲是一种简单易学的歌曲,他的广泛参与性,符合现代社会追求平等的意识。唱歌是人类最基本的爱好之一,只要高兴,都会哼几句。人们唱歌虽有动听不动听之分,但学一首歌绝不是什么难事。特别是日本人发明的卡拉OK,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嗓音的不足,越发增添了流行歌曲的参与性。青少年时期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和烦恼,自己不能解决,又不愿告诉父母。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歌星们演唱的表现青年人喜怒哀乐、情感体验的歌词,正好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引起他们的共鸣,进而转移到对明星的崇拜。(四)父母的替代品,学业、身心压力下的精神寄托青少年在生理上飞速发展了,但心理上的发展却远远滞后。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能够自己做主,做自己的主人,并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又使他们不能够如愿,他们感到很苦恼。此时明星进入他们的眼界,选择崇拜拥有能力、地位和独立的偶像。把自己的心事、苦恼说给偶像听(如对着偶像的照片述说心事等),以此达到摆脱父母、独立自主的目的。实际上不过是将偶像作为了父母的替代品,让偶像来行使父母对自己的控制。另外心理健康状况、个性特点、生长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也严重影响着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对象、方式、强度等。偶像是人的精神伴侣,也是人的一种信念的支撑,偶像崇拜也绝不仅限于青少年,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是有自己的偶像的,只是青少年表现得更加强烈而已。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往往如热恋一般地热血沸腾、不能自抑,但这并不是单一地由青少年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学业压力下的产物。如今的社会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早已被各种科学知识所禁锢,唯一可以属于自己的空间也仅仅就是音乐、影视之类。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巴金、雨果等,不愿意把不多的空闲时间再投入到他们身上去,如果这样就等于把眺望外边世界的唯一窗口也堵上了!再有,有些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影子,禁锢孩子的精神生活。他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就应该理所当然地完成自己未完成的理想,任何偏离此方向的就是走上歧路,是决不允许的。他们为了子女而忘了自己,却让无奈占据了孩子的灵魂。然而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总要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时娱乐明星的出现也就似乎那么理所当然了。(五)晕轮效应式的审美心理、明星吸引人的特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做晕轮效应,这种现象常发生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晕轮效应之所以较为常见和普遍,主要是因为人的认识具有局限性,并且每个人均不可避免地带有或多或少的主观感情色彩,很容易遮蔽理性的分析。明星们靓丽潇洒的外表使青少年们不加思考地、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有涵养、有风度、学识广且修养极佳。这样,他们把过多的精力投注在明星们的绯闻、身高、体重等表层化的东西上也就不足为怪。社会心理学的调查表明,相貌美是决定人的魅力的首要因素,它对青年男女的交往起先决作用。多数明星超群出众的姿容大概是影迷们为之倾倒的首要原因。相对于科学家、政治家而言,无疑明星的形象更丰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人体外形美的欣赏和热爱是人的天性和本能之一。电影做为现代视觉文化,把从赫本到章子怡,从汤姆·克鲁斯到吴尊等无数明星推上银幕,表明了现代人不断选择最好最美的人物肖像的努力和理想。再加上受行业的限制,明星们的年龄都较为年轻。一般地与自己处在同一时代,同在一个年龄阶段或年龄差距不大,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有所成就的同侪更易成为羡慕、崇拜的对象,在心理学上可以将之称为同侪崇拜。年龄上的接近是他们受到青少年崇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除了公认漂亮的演员,我们经常听到有的观众说自己特别偏爱某一明星,而且一见到他(她)就觉着这一形象早已存在于自己内心深处。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解释过这种心理现象,他认为千百年来,男人和女人不断地接触,使每个人心中都携带有独自向往的异性形象(简称‘心象’),这一心象不是特定的、具体的,而是朦胧的、无意识的,有些模糊不清的特征,此时精美包装美化了的明星就成为朦胧恋情的最佳人选。他们喜欢这一异性明星,而不是喜欢那一个,把符合心象的异性明星当作自己的理想伴侣和梦中情人,对他们产生崇拜和依恋之情。对于同性别明星的崇拜,往往在于欣赏者个人的气质类型与那一明星的气质类型吻合对应。一个明星获得广泛拥戴的更重要原因,是观众们在他(她)的外在,特别是双眼中流露的神情中看到了深藏于自己内心的某些情感、欲望和其它最为珍贵的东西,达到共鸣。一般说来,明星们拥有出色的外貌,巨大的财富,显赫的地位,独特的才情,强大的个人魅力,从表面上看摆脱了外在的控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享受充分的自由。这些都成为明星吸引人们为之前扑后续的原因。(六)大众传媒的舆论、宣扬的偏向虽然现在人与人在空间上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但由于传统的人际沟通方式的破坏,感觉却越来越疏离,大众传媒作为沟通手段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们在疲劳的工作之余,或是在大量的休闲活动中,对唯一能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大众传媒的依赖性就越来越大。因此,当其本着商业目的,借助其高超的科技手段和深入生活各领域时规模浩大的优势,不厌其烦地介绍明星的电影、音乐、广告、访谈、生活琐事,夸张、神化明星,明星就成为极其具有影响力和创造生活新潮流的人,也就使越来越多的人走上追星的道路。当一个明星的商业价值走下坡路时,文化工业会创造新的明星,以新的偶像来代替旧的偶像。这种对明星偶像的造神和灭神游戏,根本上是一种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为了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大众传媒按照其游戏规则,不但外在的决定了明星偶像昙花一现的命运,而且内在的制约了明星偶像的存在内涵、意义和价值。(七)猎奇心理社会大众中普遍存在着探求明星隐私的心理,这是人类存在的探秘心理的一种。而这种心理构成了一种巨大的动力,驱使人们利用各种途径去探求明星的隐私,于是就形成了追星族!明星之所以是明星,自然有与众不同之处,与众不同的人,当然有与众不同的奥妙,或有与众不同的隐秘。是什么造成了明星的与众不同?大众对明星的这种好奇心是持久的而不是暂时的:明星飞黄腾达时公众对其有好奇心;明星走下坡路时还是有好奇心;明星在隐退后对其的好奇心更是有增无减;而当明星犯罪作牢了,公众对其本身的好奇心便膨胀到爆;甚至明星死后,对其还是有好奇心的,还想着能看看他!同时媒体又总是极力夸张明星们的特色,并极力渲染明星们的生活爱好和爱情婚姻,特别是婚变等新闻,这就更加加深了追星族的猎奇心理。(八)融入自己团体的手段、归属需要引发的从众心理归属需要在马斯洛的社会需要层次中排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所谓从众行为是指,群体成员企求自己的行为跟从群体的倾向。任何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因此也就必然会感受到来自群体环境的压力,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意见和行为与群体不一致的时候,就会感到一种心理紧张,促使他趋向一致。青少年由于生理的成熟,独立意识的增强,父母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逐渐降落,而与同伴的交往和友谊变得日趋重要。他们由于经验的缺乏,对自己的判断往往缺乏自信,所以在事物的判断时容易采取跟从群体观点的态度,即使有的人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但因不能“标新立异”,因而表面上采取从中态度。此时,能否被同伴团体接纳、认同并获得尊重对他们来说极其重要。为了从精神上归属某一团体,一些青少年选择了崇拜影视歌星,产生从众行为。所以有些追星族并不是自愿追星的,而是为了保持与同伴的一致而被迫卷入追星的行列。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并不是追星,而是追求“让自己有所归属”。为了让别人知道他是属于那个团体,需要知道大家正在讨论的明星的生日、爱好等。这样,就使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追星族行列,使得人们的这种欣赏水平和消费观念成为大众化,而这种“大众化”又在无形中强化了人们的从众心理。在这种从众心理的影响下,人们也就似乎理所当然地对这些明星崇拜起来了。四、明星崇拜心理的价值讨论对于偶像崇拜的心理定位,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崇拜国家领导、文学家、科学家是好的,崇拜影、视、歌星就是错的。但是,虽然对明星的祟拜可以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不可否认,这种满足只能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满足。明星与明星崇拜的价值根基与理性依据是完全经不起反思与追问的。因为一般人所从事的事业、职业、工作,绝不是演员、歌手、运动员,要使自我价值得以真正地和现实性地实现,并不是靠是否追星,是否祟拜明星,而必须通过各种实实在在的勤奋努力,刻苦奋斗,经过无数的曲折和失败才能实现。因此从这个方面说,追星也好,祟拜明星也好,是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而使真正实现自我价值的时间更为紧张。值得庆幸的是,明星崇拜只是个阶段性的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成熟,认识的正确独立,他们会将注意力投向更为深层、广阔的世界。尽管偶像崇拜心理对个体的心理和价值观不一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他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崇拜者的心理定位、价值取向、审美观以及人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所以,我们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积极干预、正确引导。帮助青少年在这一选择——放弃——再选择的过程中,逐渐确立起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乃至人生观。[注释][1]王晓华.明星崇拜现象与信仰的一种转向[J].文化理论研究.2002.(05)[2]颜忠军.青少年明星崇拜心理透视.教书育人.2003.7[3]岳晓东.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异同分析[J].青年研究,1999,(7).[4]潘一禾.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调查报告.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2期.P24-33.[参考文献]1.王晓华.明星崇拜事历史的必然[J].探索与争鸣.1995.52.陈坚.明星及明星崇拜[J].社会心理.2001.13.斯玉戴方文.大众文化与青少年明星崇拜[J].读写新空间.特别策划4.朱月龙.青少年的六堂心理课[M].海潮出版社.2006.6.P116-1185.成茂芳.中学生明星崇拜之迷[J].大众心理学.2007.10.P156.林仲贤.武连江.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咨询[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57.张良.魅力心理学[J].中国青少年出版社.1993.128.李其维.大众心理学[J].第159181182期9.刘小丰.明星崇拜与乌托邦[J]10.刘烨.当代崇拜心理学[M].西苑出版社.200311.何敏萱.本科生看超女[J].大众心理学.2005.1112.石晓辉.中学生偶像崇拜原因的发展性研究[J].青年探索.2006No.5P.59-6213.岳晓东.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异同分析[J].青年研究,1999,(7).14.岳晓东.香港和内地青少年对四类偶像与榜样人物之选择和认同差异分析[J].青年研究学报(香港).2000(6).15.白琨.明星崇拜现象的心理学阐释.德育心理.2007.1116.岳晓东.香港和内地青少年对四类偶像与榜样人物之选择和认同差异分析[J].青年研究学.,2000年第6期.P152~16717.岳晓东,张宙桥.青少年明星崇拜与杰出人物崇拜[J].青年研究学报,2001年第10期.P133~14518.岳晓东.偶像与榜样选择的代沟差异[J].香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