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_第1页
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_第2页
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_第3页
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_第4页
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趋势

和面临的挑战

赵行姝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2003年1月27日内容

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基本情况

未来商品能源消费增长的必然性

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低碳发展途径面临的挑战

低碳发展的选择问题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基本情况农村人口绝对数量一直在增长,但是相对比重略有下降,从1978年的82.1%下降到2000年的73.9%。农村经济对GDP的贡献在不断下降。从20世纪50年代的50%下降到2000年的15.9%。一.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基本情况

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农村生产用能和生活用能情况

中国农村能源商品化趋势的必要性

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要求。是消除能源与贫困“恶性循环”的客观需要。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防止农村生态环境恶化、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必然要求。西方发达国家农村能源

消费模式的变迁

过去200年来,美国传统生物质能消费占一次能源的比重随经济增长而下降,从最初的99%下降到1998年0.2%。

工业化时期(1830—1910),传统生物质能比重下降最快。1830年,人均生物质能消费水平最高。此后,伴随工业化进程和能源转换,人均生物质能消费就开始下降。

能源强度与经济发展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常以每单位GDP所使用的能源来做为衡量生物质能强度的标准。伴随经济发展,传统生物质能强度急剧下降,其强度的下降速度(-4%)超过一次能源强度的下降速度(-1%)。

伴随人均GDP提高,石油、天然气消费量比重超过了煤炭,核电、水电等新能源消费增长迅速。

二.中国农村未来商品能源消费

增长的必然性

经济发展带动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城市化加快了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农业生产机械化生物质能对环境和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状况

有关研究表明: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9962,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也达到0.7935。

农村百户居民电器拥有量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直接促使城市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日益与城市居民趋同。城市化也会间接有利于其在农村的亲属收入增加,为农村经济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1995年,四川省仅通过邮局汇回的劳务收入就达175亿元,比当年全省财政收入165.4亿元还多9.6亿元。城乡商业能源消费比较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增长状况农业机械总动力

1952年:18万千瓦。

1997年:4.20亿千瓦,年均递增18.8%,1999年:4.89亿千瓦。农业生产机械化主要使用电力和柴油泵等商品能源。农机动力增长情况传统生物质能对环境和健康

带来的不利影响导致森林破坏的原因之一:生物质能约占中国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的1/3。其中动物粪便占3%;农作物秸秆占54%;薪柴占43%。室内空气污染。不方便的烹调方式。土壤肥力下降。三.中国农村碳排放增长的

主要来源生物质能消费转向商品能源

2000年,生物质能消费量约2亿吨标煤。约增加1.47亿吨碳排放。城市化带动了能源需求

200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26%,据专家估测,到2020年将达到50%。约增加4.79亿吨碳排放。2000年中国农村人均能源消费

与人均碳排放情况农村城市人口9.14亿3.22亿人均能源消费(tce)0.772.58人均碳排放(tc)0.571.90四.中国农村低碳发展道路

面临的挑战

能源消费结构性矛盾突出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成本高收入水平低技术限制和资金供应短缺农村走向商品能源中,实现

低碳路径的成本约束牧民家庭风力涡轮机支出2.31RMB/kwh,燃煤热电厂仅0.32Y/kwh。

农村中生物物质作为副产品很容易获得,几乎不需要任何花费。人均收入与生物质能的消费关系目前中国农村能源的技术现状有以下几个特点:能源技术创新和推广不力,生产者难以接触、接受和正确使用新技术;生产者受到资金或市场等外在因素的制约而不能采用新的能源技术;生产者一旦选择了一项能源技术后,由于设备等因素的限制而无法在短期内选择其他产出率更高的先进能源技术。

大量资金流出,农村能够吸纳到的外来能源投资量十分有限,造成农村资金短缺。

1990—1998间,农村资金净流出19222.5亿元,其中通过财政渠道流出的占48.9%,“剪刀差”渠道(未计1998)流出的32.8%,金融渠道流出的占18.3%。1994—1998年,从三个渠道净流出资金13145.1亿元,相当于同期第一产业GDP的20.36%和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的21.55%。五.低碳发展的选择问题

生物质能的现代化利用改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Many

Thanks!.(.....)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企业管理培训。提供60万企业管理资料下载,详情查看:/map.htm提供5万集管理视频课程下载,详情查看:/zz/提供2万GB高清管理视频课程硬盘拷贝,详情查看:/shop/2万GB高清管理视频课程目录下载:/12000GB.rar高清课程可提供免费体验,如有需要请于我们联系。咨询电话:020-.值班手机:.网站网址:在线文档:http://www.foxdoc.《化妆品术语》起草情况汇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一、标准的立项和下达时间2006年卫生部政法司要求各标委会都要建立自己的术语标准。1ONE二、标准经费标准研制经费:3.8万三、标准的立项意义术语标准有利于行业间技术交流、提高标准一致性、消除贸易误差,作为标准体系中的基础标准,术语标准在各个领域的标准体系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体系建设逐步加快,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在此情形下,化妆品术语标准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四、标准的制订原则1.合法性遵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中关于化妆品的定义。2.协调性直接引用或修改采用的方式,与相关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相协调。3.科学性对于没有国标或定义不统一的术语,在定义时体现科学性的原则。4.实用性在标准体系中出现频率较高,与行业联系较紧密的术语优先选用。五、标准的起草经过

第一阶段:资料搜集

搜集国内外相关法规、标准、文献并对国外文献如美国21CFR进行翻译。第二阶段:2007年末形成初稿

初稿内容包括一般术语、卫生化学术语、毒理学术语、微生物术语、产品术语、人体安全和功效评价术语,常用英文成份术语等7部分。第三阶段:专家统稿1.2007年12月第一次专家统稿会(修订情况:1.在结构上增加原料功能术语、相关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等内容;2.在内容上增加一般术语、产品术语的种类,将化妆品行业的新产品类别纳入本标准;3.对于毒理学、卫生化学、微生物学术语进行修改;4.删除与化妆品联系不紧密、无存在必要的常用英文成分术语。2.2009年1月第二次专家统稿会会议意见:1.修改能引用国家标准的尽量引用国家标准;对存在歧义的个别用词进行修改。2.删除由于本标准中的“产品术语”一章和香化协会所制定的某个标准存在重复,因此删除“产品术语”一章的内容;对“原料功能术语”的内容进行梳理,删除了20余条内容。3.增加专家建议增加“化妆品限用物质”等若干项术语。第四阶段:征求意见2009年2月面向全国公开征求意见。第五阶段:征求意见的处理与形成送审稿。在征求意见的处理阶段再次征求了相关专家的意见。六、标准的内容依据1.《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2.《化妆品卫生规范》;3.美国21CFR;4.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如:GB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GB/T14666-2003分析化学术语等;5.国内外化妆品的相关文献,如《化妆品监督管理及安全性评价》等。七、标准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一)结构:1.范围2.一般术语3.毒理学试验方法术语4.卫生化学检验方法术语5.微生物检验方法术语6.人体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术语7.常用原料术语8.缩写9.中英文索引(二)主要内容:1).一般术语39条涉及化妆品的基本定义、化妆品生产和监督管理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术语。2).毒理学试验方法术语40条收录了《化妆品卫生规范》中涉及的术语,以及在毒理学领域出现频率较高、与化妆品毒理学试验方法联系较密切的术语。3).卫生化学检验方法术语22条收录了化妆品的卫生化学检验方法中较常用的术语。

4).微生物检验方法术语6条收录了《化妆品卫生规范》中所涉及的术语。5).人体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术语38条收录了人体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的常用术语。6).常用原料术语55条收录了常用原料术语,与《化妆品管理及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保持一致,并根据企业、专家的意见进行了适当修改。7).缩写涉及国际机构缩写以及化妆品毒理学、化学、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等领域专业术语的缩写34条。七、征求意见处理情况2009年2月20日,《化妆品术语》在全国公开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截止到2009年3月末共收到来自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共146条,分布情况如下:征求意见来源统计图二一般术语三毒理学四化学五微生物六人体七原料八缩写各部分征求意见采纳情况统计图二一般术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