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_第1页
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_第2页
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_第3页
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_第4页
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第46页共52页第10页共52页IDC心项目弱电系统调试方案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弱电分包单位:编制:审核:批准: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1页。日期: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1页。目录一、综合布线系统调试 21.1综合布线概述 21.2光纤布放形式及数量 2(1)运营商机房互联光纤及双绞线 2(2)运营商机房与1层弱电间互联光纤 3(3)运营商机房与模块机房间互联光纤 31.3综合布线调试要求 51.4测试调试 61.5系统调试人员及时间安排计划 8二、视频监控系统调试 72.1概述 72.2系统调试要求 72.3系统调试 72.4系统测试记录表格 92.5调试人员及时间安排计划 14三、 门禁管理系统调试 153.1 概述 153.2系统组成 153.3系统调试检测 163.4附:系统调试记录表 163.5调试人员及时间安排计划 20四、楼宇设备监控系统调试 224.1、项目概述: 224.2、楼宇自控系统施工调试依据: 224.3、楼宇自控系统监控内容 221.新风机组 222.冷水系统 233.热交换系统 234.送风系统 244.4调试流程 241.流程图 242.调试作业条件 243.调试周期 254.主要操作工艺及注意事项 25DDC单体安装调试 25数字量输入测试 25数字量输出测试 25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2页。模拟量输入测试 26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2页。模拟量输出测试 26DDC功能测试 265前端设备调试 275.1调试条件 275.2温湿度传感器调试 275.3压力传感器调试 275.4流量传感器的调试 275.5DDC加电调试 275.6BA系统软件调试 335.7附:功能点表 36五、动力与环境监测系统调试 415.1系统概述 415.2监控范围及主要设备 415.3编制依据及规范 425.4调试环境 435.5测试及复核 435.6单体调试 445.7系统联合调试 445.8附:设备测试表 44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3页。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3页。一、综合布线系统调试1.1综合布线概述所有铜缆在线槽或管道内布线;垂直电缆则可以直接置放在电缆托架上或线槽内。所有光纤电缆在线槽或管道内布线。并保证为整个电缆路线留有足够大的弯曲半径。按照被批准的方法将所有电缆固定于槽箱和托架上。为了正确地完成安装工作所需的任何专用安装设备或工具。这将包括终接电缆设施、铜/电缆接线设施、通讯设施、电缆转盘的支撑架、或其它安装电缆所需的工具。在没有合适垫具的情况下,不得卷动或贮存电缆转盘。不应沿电力线路旁安装任何电缆,或与其它电气器具共享同一根线管、线槽或套管。我司在安装过程中,任何时间均不使超过电缆最大允许的拉力,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不超过所指定的极限。在安装设备或电子部件时尽可能接近配线架,并考虑将来的发展以便于管理与服务。在安装完毕的电线槽、电缆管和入口洞处用被批准的防火材料密封。电线槽、电缆管穿过防火楼梯前室时做防火处理。所安装的线管道,若长度超过30m或90°弯头超过2个,则使用合适尺寸接线箱或者分线盒。1.2光纤布放形式及数量(1)运营商机房互联光纤及双绞线两运营商机房分别引1条96芯(共192芯)OM3多模光纤,经不同路由互联。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4页。两运营商机房分别引24条(共48条)6类又绞线。为不同网络设备互联、心跳互联、状态检测互联等功能预留。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4页。(2)运营商机房与1层弱电间互联光纤两运营商机房分别引1条24芯OM3多模光纤与1层弱电间联通。(3)运营商机房与模块机房间互联光纤模块机房位于IDC数据中心2、3、4楼层,每层2个模块机房,共6个模块机房,分别为2A、2B、3A、3B、4A、4B。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5页。每个模块机房共12列服务器机柜,每3列服务器机柜为1组,每组各设置2个运营商机房光纤机柜。每模块机房共8个光纤机柜。数据中心共6个模块机房,共48个光纤机柜。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5页。运营商机房A通过A路由向每层分别引8条16芯OM3多模光纤,前4条入本层A模块机房4个A路光纤柜,后4条入本层B模块机房4个A路光纤柜。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6页。运营商机房B通过B路由向每层分别引8条16芯OM3多模光纤,前4条入本层A模块机房4个B路光纤柜,后4条入本层B模块机房4个B路光纤柜。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6页。1.3综合布线调试要求缆线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直埋电缆通过交通要道时,应穿钢管保护。不得用非直埋式电缆作直接埋地敷设.转弯地段的电缆,地面上应有电缆标志双绞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缆线弯曲半径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非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7页。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7页。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20倍;同轴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端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6类线不应大于8mm;各类跳线缆线和接插件间接触应良好,接线无误。跳线选用类型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各类跳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对绞电缆跳线不应超过5m,光缆跳线不应超过10m;双绞线跟强电的管槽应符合下表要求范围条件最小净距(mm)380V<2kV.A380V2.5~5kV.A380V>5Kv.A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平行敷设130300600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70150300双方均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注80150注: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10m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1.4测试调试六类非屏蔽线缆测试六类非屏蔽线缆测试参考标准:ANSI/EIA568B,TIA六类非屏蔽布线标准和ISO-E级布线标准。测试仪器:(采用用FLUKEDSP4000系列以上)支持的测试1.近端串扰(NEXT):以线对间NEXT和/或功率和NEXT的格式显示测试结果2.衰减3.同级远端串扰(ELFEXT)4.回波损耗5.环境噪声:绘制噪声和频率6.接线图:确定错接、短路、开路、接反和线对分离。检测屏蔽连续性7.电缆长度:测量每个线对的长度以及距故障点的距离8.传播延迟:报告线对之间的总延迟和延迟偏差9.环路阻抗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8页。综合布线工程的电缆系统电气性能测试,各项测试有详细记录和FLUKE测试数据,以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8页。我司采用以下铜缆测试仪器中的一种对线缆进行测试。FLUKEDTX (CAT6信道测试) 国际标准组织及SYSTIMAX推荐下列六类布线测试仪表: DSP-4000 (FlukeCorporation) DSP-4000 测试仪器仪表的要求:电气性能测试仪按二级精度,达到下表测试仪精度最低性能要求序号性能参数1~100兆赫(MHz)1随机噪音最低值65-15log(f100)dB2剩余近端串音(NEXT)55-15log(f100)dB3平衡输出信号37-15log(f100)dB4共模抑制37-15log(f100)dB5动态精确度±0.75dB6长度精确度±1m±4%7回损15dB注:动态精确度适用于从0dB基准值至优于NEXT极限值10dB的一个带宽,按60dB限制。光纤测试根据我们检测工作的实际需要,我们主要从传输模式上来进行测试。根据我们验收所用的测试设备,我司采用FLUKE测试仪与光纤模块进行测试,分析测试数据,了解光纤的状态。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9页。在现场进行的光纤链路测试,我们使用“衰减值”或者“损耗”来判断被测链路的光纤质量,多数情况下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在ISO11801、TIA568B和GB50312等常用标准中都倾向于使用这种测试方法,特点是:测试参数包含“损耗和长度”两个指标,并对测试结果进行“通过/失败”的判断总衰减值是否符合要求。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9页。首先采用两条光纤跳线和一对连接器,然后将被测链路接进来(如图下图),进行测试。详细的测试数据见FLUKE测试数据。光缆芯线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采用光纤连接盒对光纤进行连接、保护,在连接盒中光纤的弯曲半径应符合安装工艺要求。光纤熔接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使用连接器以便于光纤的跳接。光纤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光纤连接损耗值,应符合表6.0.3的规定。表6.0.3光纤连接损耗光纤连接损耗(dB)连接类别多模单模平均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值熔接0.150.30.150.31.5系统调试人员及时间安排计划本系统调试测试过程,计划需要2人投入到测试调试中,原计划从2016年9月16日调试,4天完成。调试人数开始时间完成时间调试工期备注22016.10.262016.10.272天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10页。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10页。二、视频监控系统调试2.1概述本工程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采用模拟传输线路、后端数字化处理相结合的模拟、数字混合系统,总控室设在首层消防保安中心。模块机房冷通道选用定焦6mm红外半球模拟摄像机(共75台),其他区域如走廊、过道及各楼层出入口选用彩色红外变焦枪式摄像机(共244台),视频信号传输电缆采用SYV-75-5射频同轴电缆。2台电梯专用摄像机视频信号采用由电梯公司提供的电梯专用的综合电缆传输,信号至电梯机房机房后经过SYV-75-5同轴电缆传输。安防控制中心分别设置1台多媒体视频图形工作站、3台视频解码器、22台16路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监示器墙由6台60”夏普高清电视组成。系统前端将所有视频信号及控制信号分别传送至控制中心,接入16路嵌入式硬盘录像机进行录像,实时画面经过三路解码器解码上墙。在监示器上同时显示对应画面图像的摄像机编号。2.2系统调试要求系统的画面显示具备画面自动轮巡、定格可自动或手动切换。对多路摄像信号具有实时传输、切换显示、后备存储等功能。对多画面显示系统应具有多画面、单画面转换、定格等功能。应具备日期、时间、字符显示功能,可设定摄像机识别和监视器字幕;系统前端所有视频信号均能在硬盘录像机上录制下来(包括日期、时间、摄像机编号等)。系统应可设置操作员权限,被授权的操作员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监控范围和系统参数。2.3系统调试1、线路检查与测试对控制电缆进行校线,按施工图检查配线,查对接线是否正确,对接错的线进行修改,并修改其编号。采用250V兆欧表对控制电缆绝缘进行测量,其线芯与线芯、线芯与地线绝缘不应小于0.5MΩ。用500V兆欧表对电源电缆绝缘进行测量,其线芯间和线芯与地线的绝缘不应小于0.5MΩ。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11页。走线方式及要求应符合下表。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11页。分类举例说明安装要求干扰线路220V交流供电线路高电平线路,易对其他线路造成干扰距其他线路45cm以上,双线绞合行走一般线路12V直流供电线路和单独传送的伴音线路是中电平线路,既对其他线路干扰又受高电平线路干扰距敏感线路10cm左右,双线绞合行走敏感线路视频传输电缆是低电平线路,容易受到感应和干扰互相间距5cm以上,屏蔽线可不考虑间距金属管在摄像机附近预留的位置、长度应基本准确、不应影响摄像机的角度调节。上述表中规定的线路间距均为明敷时的距离,本工程线路是穿钢管暗敷设时,不受上表限制。2、设备接线电缆由监控台、柜底部引入地板下,电缆离开机柜弯点10cm处开始成捆绑扎,根据电缆的数量每隔200~400cm绑扎一次。所有电缆(整根都应逐根标示明显永久性标志,以区分电缆去向和传输信号。引入室内或引出室外的电(光)缆在出入口处应加装防水弯,以免雨水顺电(光)缆流入设备或监控台、柜。视频电缆传输的电平信号很弱,其接续不但要求可靠牢固,同时不能使信号衰减太大,连接处不允许扭接,安装时应合理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按照每盘电缆的总长综合考虑,尽量减少中间接头。监控室采用单相220V、50HZ电源供电,引入摄像机、云台的控制线、电源线、视频电缆,在引出保护管时,用金属蛇皮管、塑料波纹管或聚氯乙稀软管进行保护,每根电缆均应有足够的松弛度,其长度应能满足云台旋转的最大距离,在此基础上还应留10cm左右余量,电缆应沿支架、吊架引向摄像机或云台并进行必要地绑扎。在配电箱中的电缆余量为配线箱周长的二份之一,电缆应沿配线槽、或绑扎整齐敷设在配线箱内。若绑扎配线时,每10cm绑扎一次。整个系统采用单点接地,接地母线采用铜质线,采用综合接地系统。为了保证整个系统采用单点接地,在工程实施中做到视频信号传送过程中每路信号之间严格隔离,单独供电,信号共地集中在中心机房,接地措施的科学合理,可有力地保证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3、电源检测关闭监控台、柜上的总电源开关,检测交流电源电压,检查稳压装置的线路排列、电压表读数等。关闭各电源分路开关,给监控台送电,测量各输出端电压,直流输出的极性,给每一回路送电,检查电源指示灯等。检查各设备端电压。4、单体调试设备的单体调试一般在监控室进行。取视频电缆、控制电缆和电源电缆3~5m,一头接监控台、柜配线箱接线端子,另一头接相应的插头。若某些小系统,不设专用监控台、柜,可以直接按系统构成原理图进行接线。首先系统图接线,接通电源,电源指示灯亮。5、联合调试系统支持TCP/IP方式进行分级、多级联网控制。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12页。系统内置日期、时间、字符发生器,在每幅图像中叠加摄像机的编号、位置以及实时变化的时间(包括年、月、日、时、分、秒)。摄像机标题以全中文显示,日期/时间格式可调整。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12页。系统具有实时监控系统状态功能。支持快进、快退、慢进、逐帧等播放模式,快进/快退速度可调整。支持外接键盘及工作站软件等远程集中控制。支持用户权限管理。图像管理软件。支持多工作站联网授权控制。支持实时图像显示。支持对硬盘录像机进行网络集中管理。通过软件在多媒体工作站显示实时画面。2.4系统测试记录表格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13页。系统联合调试时,将测试记录表记录各项调试内容,入下表。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13页。安全防范系统部件的功能检测表视频监控系统测试记录表(一层)序号项目检测内容抽查百分数%检查记录(合格/不合格)1234567N1摄像机通电试验100图像质量2监视器通电试验100显示清晰度3硬盘录象机通电试验100控制功能动作实时性4电源电源品质100实时输出电压稳定性能测试短路保护及自恢复参与测试人员日期:2016年月日检测综合意见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14页。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14页。视频监控系统测试记录表(二层)序号项目检测内容抽查百分数%检查记录(合格/不合格)1234567N1摄像机通电试验100图像质量2监视器通电试验100显示清晰度3硬盘录象机通电试验100控制功能动作实时性4电源电源品质100实时输出电压稳定性能测试短路保护及自恢复参与测试人员日期:2016年月日检测综合意见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15页。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15页。视频监控系统测试记录表(三层)序号项目检测内容抽查百分数%检查记录(合格/不合格)1234567N1摄像机通电试验100图像质量2监视器通电试验100显示清晰度3硬盘录象机通电试验100控制功能动作实时性4电源电源品质100实时输出电压稳定性能测试短路保护及自恢复参与测试人员日期:2016年月日检测综合意见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16页。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16页。视频监控系统测试记录表(四层)序号项目检测内容抽查百分数%检查记录(合格/不合格)1234567N1摄像机通电试验100图像质量2监视器通电试验100显示清晰度3硬盘录象机通电试验100控制功能动作实时性4电源电源品质100实时输出电压稳定性能测试短路保护及自恢复参与测试人员日期:2016年月日检测综合意见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17页。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17页。2.5调试人员及时间安排计划本系统调试测试过程,计划需要4人投入到测试调试中,原计划从2016年9月14日调试,8日完成。 调试人数开始时间完成时间调试工期备注42016.9.192016.9.245天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18页。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18页。门禁管理系统调试3.1 概述本系统主要是对对于中心机房、重要房间、通道出入口等区域,主要在该区域的通道入口门处设置门禁管理系统,授予工作人员的正常出入管理,同时按照授权的权限来判断合理的出入区域,避免机密区域受到不正常的出入侵犯。门禁点位置:在办公区域的入口、消防控制中心、发电机房、办公监控中心、高低压配电室、UPS间、电池室、水泵房、制冷机房、楼梯前室、电梯机房等重要办公场所。3.2系统组成门禁控制系统由软硬件两部分组成,包括识别卡、前端设备(读卡器、电磁锁开关、各种报警探头、控制设备等)、传输设备、通信服务器及相关软件。硬件部分中最主要的是控制设备,所有的读卡器,门磁,开门按钮、等其他前端设备均接入相应的控制设备中,以完成系统功能的目的。软件安装在管理中心中专门用于监控管理的电脑上,管理人员借助门禁软件,对系统进行设置及发卡授权管理,查看各通道口通行对象及通行时间;巡更计划完成情况;防区报警情况等,并进行相关的实时控制或设定程序控制目标。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19页。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19页。3.3系统调试检测门禁系统采用TCP/IP方式联网,整个系统的拓扑结构非常简单,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可分为管线敷设、设备安装接线、系统调试三个阶段。调试分为单点调试与系统调试(1)单点调试的步骤:①检查接线是否正确;②接通电源,如有异常情况则立即断电;③测试测试内容如下指示灯正常情况下红灯亮或红灯闪烁蜂鸣器正常情况下不发出声音,按动开门按钮蜂鸣器鸣叫一声;将卡靠近读卡器,蜂鸣器应鸣叫;电磁锁通电上锁,按动开门按钮时打开,维持数秒后应自动关闭。若测试结果符合以上四项,则该点通过测试(2)系统调试的步骤:①检查网线有无短路;②设备号设置与软件有关的操作请参阅软件说明书;门禁控制器的地址码设置分软设置与硬设置;(注意:在整条总线上同时只能有一台门禁控制器处于设置状态)系统认可的卡片指在系统运行正常的情况下可在系统范围内正常使用的卡片;其它事宜参阅相关图纸。③接通门禁控制器电源;④测试。测试内容如下:设置时钟,对设备进行初始化,软件均应显示“设置成功”将任意一张系统认可的IC卡登录到控制器,若在规定时间段,应可开锁;将已登录到控制器的IC卡删除,应不能开锁;读卡后采集数据,检查采集到的数据是否正确若所有门禁点的测试结果均符合以上四项,则系统通过测试。3.4附:系统调试记录表调试测试时,必须要有明确的记录,以供检查和日后备查或者维护用。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20页。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20页。门禁管理系统测试记录表(一层)序号调试项目测试内容测试结果处理措施1门禁主机控制器设备接线通电测试指示灯正常情况2读卡器感应灵敏度蜂鸣器3电控锁线缆连接通电测试4开门按钮线缆连接通电测试5IC卡感应灵敏度6门禁系统管理软件人机界面操作性功能参与调试人员日期:2016年月日调试综合结论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21页。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21页。门禁管理系统测试记录表(二层)序号调试项目测试内容测试结果处理措施1门禁主机控制器设备接线通电测试指示灯正常情况2读卡器感应灵敏度蜂鸣器3电控锁线缆连接通电测试4开门按钮线缆连接通电测试5IC卡感应灵敏度6门禁系统管理软件人机界面操作性功能参与调试人员日期:2016年月日调试综合结论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22页。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22页。门禁管理系统测试记录表(三层)序号调试项目测试内容测试结果处理措施1门禁主机控制器设备接线通电测试指示灯正常情况2读卡器感应灵敏度蜂鸣器3电控锁线缆连接通电测试4开门按钮线缆连接通电测试5IC卡感应灵敏度6门禁系统管理软件人机界面操作性功能参与调试人员日期:2016年月日调试综合结论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23页。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23页。门禁管理系统测试记录表(四层)序号调试项目测试内容测试结果处理措施1门禁主机控制器设备接线通电测试指示灯正常情况2读卡器感应灵敏度蜂鸣器3电控锁线缆连接通电测试4开门按钮线缆连接通电测试5IC卡感应灵敏度6门禁系统管理软件人机界面操作性功能参与调试人员日期:2016年月日调试综合结论3.5调试人员及时间安排计划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24页。本系统调试测试过程,计划需要3-4人投入到测试调试中,原计划从2016年9月16日调试,6日完成。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24页。调试人数开始时间完成时间调试工期备注22016.9.192016.9.245天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25页。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25页。四、楼宇设备监控系统调试4.1、项目概述:4.2、楼宇自控系统施工调试依据:招标书技术文件及本工程相关设计图纸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局域网总线标准(IEEE802.3)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中国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J19-87)电气装置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J232-82)《实用暖通空调设计手册》楼控产品系统设计手册4.3、楼宇自控系统监控内容1.新风机组监测内容:新风机组送风温/湿度风机手/自动转换状态,确认新风机组是否处于楼宇自控系统控制之下,当机组处于楼宇自控系统控制时,可控制风机的启停、过滤器堵塞状态,提醒运行操作人员及时清洗或更换。送风机运行状态及故障报警控制内容:根据送风温度控制表冷器电动调节阀开度,以满足室内温度精度及节能的最佳平衡减少能源浪费。新风阀与风机连锁,风机停止时自动关闭新风阀与消防系统连锁,发生火警时,风机自动停机并关闭新风阀。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26页。防冻报警及连锁,表冷器温度过低报警并有一系列的防冻保护动作,如关闭新风阀、打开热水阀等。防止表冷器冻坏。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26页。2.冷水系统监测内容冷水机组启停次数累计运行时间发出定时检修提示冷冻、冷却水泵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动自动状态冷水机组供回水流量冷水机组工作状态、故障报警、手动自动状态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冷冻水供回水压差检测补水泵工作状态、故障报警补水箱液位检测、超限报警控制内容冷水机组启停通过冷冻水的总供、回水温度和回水流量、计算出空调系统的冷负荷根据冷负荷决定冷冻机的启停组合及台数,以便达至最佳的节能状态根据冷却塔运行台数及运行方式控制相关碟阀开关冷冻、冷却水泵的启停根据供回水压差、调节旁通阀开度、使供回水压差稳定根据补水箱液位、自动启停水泵3.热交换系统监测内容换热器一次水进、出水温度换热器二次水进、出水温度换热器热水流量循环泵运行状态、故障报警循环泵累计运行时间、当累计值达到设定值时、发出检修报警信号。控制内容循环泵启停控制。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27页。根据二次水温度及设定值,调节一次水电动调节阀开度,以使二次水温度保持设定要求。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27页。4.送风系统监测内容送风机运行状态及故障报警送风机累计运行时间。当累计值达到设定值时,发出检修报警信号。控制内容送、排风机启停4.4调试流程1.流程图2.调试作业条件机电相关专业安装、调试完毕(包括电气专业、空调水专业、通风空调专业)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28页。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28页。现场人员配置:本次调试设备厂家将派遣专业一名调试工程师到现场指导调试,2名现场施工人员配合调试。3.调试周期楼宇自控系统计划调试周期为20天,其中接线6天,单体调试10天功能调试4天。计划完成时间:11月20日4.主要操作工艺及注意事项DDC单体安装调试设备外观和安装质量检测合格后进入下一步检查。确认DDC、I/O板监控点元件的硬件、接线的位置、接线质量与该软件的软件地址名称、型号、状态图形符号组别、平面图形位置、端接点方式和标记完全一致,检查主机或局域网之间的通信是否正常。使用笔记本电脑或现场检测器:在DDC与现场被监控设备之间以手动方式进行控制按本系统监控点设计要求,对数字量输入、输出和模拟量输入、输出进行测试并将测试数据记录保存。数字量输入测试信号电平的检查干接点输入,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检测其逻辑值。动作实验,按信号要求,用程序方式或手动方式对全部测点进行测试,并将测点值记录。特殊功能检查。按工程规定的功能进行检查,如数字量信号输入、正常、报警、线路、开路、线路短路的检测等。数字量输出测试信号电平的检查继电器开关量的输出ON/OFF、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检测其输出的电平、电流范围和允许工作容量。输出电压或电流开关特性检测,其电压或电流输出,符合设备使用书和设计要求。动作实验用手动方式或程序方式测试全部数字量输出,并记录其测试数值,观察受控设备的电器控,制开关工作状态是否正常。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29页。特殊功能检查:按工程对应的功能进行检查、按设计要求进行三态和简写控制等的检查。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29页。模拟量输入测试输入信号的检查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检测其有源或无源的模拟量输入的类型、量程与设定值、按如下顺序进行检查和测试:温、湿度、压力、压差检测按产品说明的要求确认设备的电源电压、频率、温度、湿度是否与实际相符。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检查传感器的内外部连接线是否正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产品说明书的输入量程范围接入模拟输入信号后在传感器端或DDC上检测其输出信号,并经计算确认是否与实际值相符。模拟量输出测试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检测模拟量输出的类型、量程、容量是否与设定值相符合。所用的各种驱动器按如下顺序进行检查和测试;各种风门、电动阀门驱动器的检查和测试;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检测设备的电源电压、频率、温度、湿度是否与实际相符。检查各种驱动器的内外部连接线是否正确。数字量输入测试;信号电平的检查干接点输入按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检测其逻辑值。动作实验,按信号要求,用程序方式或手动方式对全部测点进行测试并将测点值记录。特殊功能检查,按工程规定的功能进行检查,如数字量信号输入、正常、报警、线路、开路、线路短路的检测等。DDC功能测试按产品设备说明书和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测试,还要进行如下功能测试运行可靠性测试关闭中央监控主机、数据网关确认系统全部DDC及受控设备运行正常重新开机后抽检部分DDC设备中被控设备的运行记录和状态通过检查系统框图及其他图形均能自动恢复。关闭DDC电源后,确认DDC及受控设备运行正常,重新开机后观察DDC设备及其受控设备运行参数和状态是否正常。DDC软件主要功能及实时性测试DDC点对点控制在DDC上用笔记本电脑或现场检测器,或者在中央控制机上手控一台控制设备,测定其被控设备运行状态返回信号的时间是否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在现场模拟一个报警信号,测定在CRT界面和触发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的时间应满足系统设计要求。系统联调检查控制中心接线质量检查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30页。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30页。系统通讯检查主机及其相应设备通电后:启动程序检查主机与本系统其他设备通讯是否正常确认系统内设备无故障。对整个楼控系统监控性能和联动工程进行测试,要求满足设计图纸及监控点表的要求。5前端设备调试5.1调试条件1、DDC及相关的传感器执行器已经安装完成,并检查接线正确;2、各设备机房具备正常的电源;3、受监控机电设备已经由相关专业完成单机通电调试;4、相关机电设备提供商提供设备的详细说明书,并能到现场配合联动调试;5、调试工具准备:笔记本电脑1台,对讲机1对,手电筒2支,万用表1只,专用测试设备(如温度\湿度\压力)1套。5.2温湿度传感器调试要求有24VAC的电源,校准温湿度传感器,万用表。正确接线通电30分钟后,如果其测量值与校准温湿度传感器比较,如果精度满足要求,则合格,如果精度不满足要求,可以使用软件对其进行补偿,在进行补偿后,如果精度满足要求,合格。5.3压力传感器调试要求有8-24VDC的电源,校准压力传感器,万用表。正确接线通电30分钟后,如果其测量值与校准压力传感器比较,如果精度满足要求,则合格,如果精度不满足要求,可以使用软件对其进行补偿,在进行补偿后,如果精度满足要求,合格。5.4流量传感器的调试要求有24VDC电源,万用表。将流量传感器探头正确插入静止的水中,通电30分钟后,用万用表测出其输出电流,如果与4mA比较,在误差范围内,则合格,如果不是,则按住ZERO键1分钟以上,让传感器归零。5.5DDC加电调试供电之前,对DDC盘内所有电缆和端子排进行目视检查,以修正显性的损坏或不正确安装。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31页。确认安装按安装手册详细步骤实施完毕。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31页。检查接线端子,以排除外来电压。注意在控制器底座和现场接线过程中及控制器逻辑模块安装之前,确保控制器屏蔽接地连接的完整性。现场接线的检查使用万用表或数字电压表,将量程设为高于220V的交流电压档位,检查接地脚与所有AI、AO、DI间的交流电压。测量所有AI、AO、DI信号线间的交流电压。若发现有220V交流电压存在,查找根源,修正接线。注意:盘柜的所有内部线和外部线均要进行测试和检查,坚决杜绝强电串入弱电回路!接地测试将仪表量程设在0~20K电阻档。测量接地脚与所有AI、AO、DI接线端间的电阻。任何低于10K欧姆的测量都表明存在接地不良。检查敷线中是否有割、划破口,传感器是否同保护套管或安装支架发生短路。检查第三方设备是否通过接口提供了低阻抗负载到控制器的I/O端。为毫安输入信号安装250欧姆或500欧姆电阻。按I/O模块表设置模块地址及安装模块。通电测试先不安装电源模块,将DDC盘内电源开关置于“断开”位置。此时将主电源从机电配电盘送入DDC箱。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32页。闭合DDC盘内电源开关,检查供电电源电压和各变压器输出电压。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32页。断开DDC盘内电源开关,安装电源模块和CPU模块,将DDC盘内电源开关闭合。检查电源模块和CPU模块指示灯是否指示正常。DDC-测试报告DDC编号备注A项加电之前所有设备已安装和接线按安装手册正确安装外来电压检查不正确接线检查接地不良测试安装250或500欧姆电阻B项供电机电配电盘供电开关闭合,检查市电电压开关闭合,检查变压器输出电压设置控制器时间、日期和地址设置控制器通讯速率C项下载程序DDC数据变换程序下载至CPUD项检查测试表DDC程序下载完成后签属测试表注释:BA系统监控设备调试1、空调机组的调试方案空调机组“关”状态下的目视及功能测试:目视检查所有设备的接线端子(所有端子排接线,机电设备安装就绪,做好运行准备等)目视检查温湿度传感器、压差开关、水阀及执行器、风阀执行器的安装和接线情况,如有不符合安装要求或接线不正确情况则立即改正。通过BAS手持终端(手操器),依次将每个模拟输出点,如水阀执行器、风阀执行器、变频信号等手动置于100%,50%,0;然后测量相应的输出电压信号是否正确,并观察实际设备的运行位置。通过手操器,依次将每个数字量输出点,如风机启停等分别手动置于开启,观察控制继电器动作情况。如未响应,则检查相应线路及控制器。将电器开关置于手动位置,当送风风机关闭时,确认下列事项:送风风机启停及状态均为“关”。冷热水控制阀关闭。所有风阀处于“关闭”位置。过滤器报警点状态为“正常”。风机前后的压差开关为“关”。空调机组送风风机启停检查保证无人在空调机内或旁边工作,确认送风风机可安全启动。按下列步骤检查:用鉴定合格的压差计,标定风机前后压差开关。当压差增至设定值(可调)时,使压差开关状态翻转。标定好后,作好标定记录。用鉴定合格的压差计,标定过滤器报警压差开关。使压差开关在压差增加至设定值(可调)时状态翻转。标定好后,作好标定记录,表明该压差开关已标定。将机组电气开关置于自动位置,通过BAS手持终端(手操器)启动送风风机,送风风机将逐渐提速,确认风机已启动,送风风机运行状态压差开关为“开”。通过BAS手持终端(手操器)关闭风机,确认送风风机停机,送风风机运行状态压差开关为“关”。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33页。将“自动-手动”开关仍置于“自动”位置,再次启动送风风机,以便作进一步测试。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33页。空调机组温度控制

采用PID控制,实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冷水调节阀(MV01)以被控对象的温度为目标进行PID调节。实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冷水调节阀(MV01)关闭。被控对象的温度已达到控制的要求内,此时,保持冷水调节阀(MVOI)的开度。空调机组过滤器报警当空调机组送风风机状态为“开”时,确认过滤器阻塞报警点为“正常”。用一块干净纸板或塑料板部分阻塞过滤器网,使检定合格之压差计测得的过滤器前后压差超过开关点设定值(如250Pa,可调),确认BAS手持终端(手操器)上的报警输入点为“报警”。从过滤网上移去纸板或塑料板,确认过滤器阻塞报警点恢复正常。连锁功能测试当空调机组运行状态为“关”时,检测以下设备是否正常:水阀执行器是否为0%,风阀执行器是否为0%;当空调机组运行状态为“开”时,检测以下设备是否正常:水阀执行器是否进行正常调节,风阀执行器是是否开到预置位置,当模拟风机故障时是否可以停机;最终调整与标定待冷冻水机组和热交换系统调试完毕,冷热水可以供给大厦的各空调机组之后,可以进行温、湿度传感器的标定和温度控制回路的细调。让空调机组在全自动控制下运行足够长的时间,以使被控区域温湿度趋于稳定。用检定合格的温度仪表和湿度仪表,标定温度和湿度传感器,通过调试软件在DDC控制器内作必要的调整。系统稳定之后,细调PI温度控制回路,以确保温湿度设定点的改变不致引起系统的振荡。一旦发生振荡,改变控制回路的PI参数,以获得所有负载条件下的稳定控制。固定和手动模式的复位所有测试完成之后,与空调机组相关的所有输入、输出点均应处于全自动模式,并将各个受控变量置于设计的设定值。2、新风机组调试新风机组“关”状态下的目视及功能测试目视检查所有设备的接线端子(所有端子排接线,机电设备安装就绪,做好运行准备等)目视检查温度传感器、水阀及执行器、风阀执行器的安装和接线情况,如有不符合安装要求或接线不正确情况则立即改正。通过BAS手持终端(手操器),依次将每个模拟输出点,如水阀执行器手动置于100%,50%,0;然后测量相应的输出电压信号是否正确,并观察实际设备的运行位置。通过手操器,依次将每个数字量输出点,如风机启停、风阀执行器等分别手动置于开启,观察控制继电器动作情况。如未响应,则检查相应线路及控制器。将电器开关置于手动位置,当送风风机关闭时,确认下列事项:送风风机启停及状态均为“关”。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34页。冷热水控制阀关闭。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34页。所有风阀处于“关闭”位置。风机前后的压差开关为“关”。新风机组送风风机启停检查保证无人在空调机内或旁边工作,确认送风风机可安全启动。按下列步骤检查:用鉴定合格的压差计,标定风机前后压差开关。当压差增至设定值(可调)时,使压差开关状态翻转。标定好后,作好标定记录。将机组电气开关置于自动位置,通过BAS手持终端(手操器)启动送风风机,送风风机将逐渐提速,确认风机已启动,送风风机运行状态压差开关为“开”。通过BAS手持终端(手操器)关闭风机,确认送风风机停机,送风风机运行状态压差开关为“关”。将“自动-手动”开关仍置于“自动”位置,再次启动送风风机,以便作进一步测试。新风机组温度控制随着送风风机状态为“开”,执行下列检查:在“制冷”工况下,如果送风温度高于设定温度,程序可以自动开大冷水阀开度,并关闭热水阀;当送风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程序可自动减小冷水阀开度。在“制热”工况下,如果送风温度高于设定温度,程序可以自动减小热水阀开度,并关系冷水阀;当送风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程序可自动开大热水阀开度。(注,调试报告中所列值均为参考值,以批准设计值为准。)注:由于PID控制环节积分时间的作用,执行器将花费一定时间,才能将阀门全开或全关。连锁功能测试当空调机组运行状态为“关”时,检测以下设备是否正常:水阀执行器是否为0%;当空调机组运行状态为“开”时,检测以下设备是否正常:水阀执行器是否进行正常调节,当模拟风机故障时是否可以停机;最终调整与标定待冷热源条件具备后,可以进行温、湿度传感器的标定和温度控制回路的细调。让新风机组在全自动控制下运行足够长的时间,以使被控区域或房间温度趋于稳定。用检定合格的温度仪表和湿度仪表,标定温度和湿度传感器,通过调试软件在DDC控制器内作必要的调整。系统稳定之后,细调PI温度控制回路,以确保温度设定点的改变不致引起系统的振荡。一旦发生振荡,改变控制回路的PI参数,以获得所有负载条件下的稳定控制。固定和手动模式的复位所有测试完成之后,与空调机组相关的所有输入、输出点均应处于全自动模式,并将各个受控变量置于设计的设定值。3、排风机的调试排风机“关”状态下的目视及功能测试目视检查所有设备的接线端子(所有端子排接线,机电设备安装就绪,做好运行准备等)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35页。目视检查风机电控柜接线情况,如有不符合安装要求或接线不正确情况则立即改正。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35页。通过手操器,依次将每个数字量输出点,如风机启停手动置于开启位置,观察控制继电器动作情况。如未响应,则检查相应线路及控制器。当排风风机关闭,确认下列事项:排风风机启停及状态均为“关”。风机故障报警点为“正常”。排风机机启停检查保证无人在送、排风机旁边工作,确认排风机可安全启动。按下列步骤检查:将机组电气开关置于自动位置,通过BAS手持终端(手操器)启动送、排风机,确认风机已启动,风机运行状态为“开”。通过BAS手持终端(手操器)关闭风机,确认风机停机,风机运行状态为“关”。将“自动-手动”开关仍置于“自动”位置,再次启动排风风机,以便作进一步测试。固定和手动模式的复位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36页。所有测试完成之后,将送、排风机置于全自动模式。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36页。5.6BA系统软件调试开发、调试阶段该阶段是整个BMS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软件通信接口(网关)开发和系统调试工程师必需掌握上面提到的知识,对本项目BMS系统图,功能技术方案中的要求有充分的熟悉和理解,清楚了解所要完成的任务内容。该阶段是有三大块组成;通信接口的软件开发、系统组态和系统现场调试。系统组态的部分工作要等接口软件开发完成后进行,系统现场调试要等上二大块完成后进行。系统组态和现场调试可统称为系统调试。信接口软件的开发通信接口软件的开发也可叫集成管理软件的二次开发,即根据集成管理软件提供与其他系统进行通信的接口函数,结合子系统提供的协议或开发包等等,开发接口通信动态连接库或OPC-ServerS。该阶段又可分为三个时间段:协议分析,协议测试和软件编程、调试。a)物理接口连线类型若BMS主机与子系统主机实现主机对主机相连,接口物理连线有二种:RS-232串口线和网络线。若连线直接来自于他子系统的控制器,则要通过转换模块转换成这二个物理接口形式,再与BMS主机的串口或网口相连。如子系统的总线采用RS-485总线,则通过RS-485/RS-232转换模块后接入到BMS主机的串口接口。协议分析若子系统提供的RS-232或RS485,由于协议没有统一的标准,BMS实施工程师就要对协议进行分析:协议的数据格式、通信参数、每个字段的含义、等等。并可直接在办公室的计算机上进行测试。若子系统提供NetApi,NetDDE等,需分析了解数据通讯方式,通讯设置方法,数据包的详细准确的解释说明等等技术参数。当子系统提供的是开发包,需了解分析函数调用的详细说明和使用示例等。有不明确的地方同子系统方的工程师联系。有时,协议一定要到现场测试后才能了解清楚。对于一些标准的协议,不用多费心去分析起内部的技术参数,直接安装上BMS软件供应商提供的网关,进入系统调试这一步。协议测试当现场子系统调试人员,通知你该子系统基本可运行时,你可进入现场,检查BMS系统与各子系统的全部连线是否敷设好,在接线头是否做好并接好。安装好本系统操作系统、BMS软件、数据库服务器软件以及一些常用的测试软件等,当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就可以对协议进行现场测试。启动子系统,调试人员可以用一些测试软件测试子系统上传数据或下发命令,进一步对协议的理解和确认。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37页。软件编程、调试对与子系统提供的接口协议或其他的通信方式的技术参数、使用示例等等了解清楚后,就可以放心地开发接口通信网关。网关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37页。图1集成管理系统接口网关根据集成软件提供的软件接口函数和子系统提供的接口通信协议或函数,软件工程师就可以在相关的软件开发平台编写网关代码,通过编译、调试生成网关应用程序。有的网关可直接通过软件测试工具在办公室里测试:运行网关程序,在集成管理软件进行几个点的组态后运行,运行软件测试工具,通过在组态页面和软件测试工具界面操作(读、写),就能在上页面或界面上观察到传输数据的正确性,反映出编写的网关是否成功。往往大多种网关的测试要到现场,开启子系统软件平台后进行。这一步也可归到系统的现场调试、运行阶段。系统的调试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38页。集成管理系统的调试流程如图2所示。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38页。图2集成管理系统调试该阶段工作要求准备好下列施工资料:BMS系统图,设计方案及设备清单。各子系统原理/接线图,点位图的技术规格说明,I/O点数表。调试工程师必须对上面所提资料中的原理、技术功能有充分的理解,清楚了解所要完成的任务内容及其施工顺序。对各级通信网络所有的网络结点均有计划好的名称,代号和地址。在BMS调试前要求BMS系统与各子系统的全部连线在现场安装就位,并接好所有电缆线(协议测试阶段也要做到这些工作)。其安装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该阶段与接口协议的开发(网关的开发)可穿插进行,但在监控点配置、组态之前,接口网关应已开发结束。系统组态系统组态有以下几部分:监控页面设计,监控点配置、组态。监控页面上信息的控制结构大多采用树型结构,可通过鼠标点击层层深入直到在电子地图、上的具体的设备或较大设备的运行原理示意图或表格式显示图。背景图片尽量根据建筑物的特点来设计,各控制、显示点在监控页面上要设置清楚、美观、形象、生动,操作顺敞,观察容易。电子地图要清晰,上面的设备点按实际位置、方向摆放。安装好已开发的接口软件网关,根据各子系统的点位图表,进行相应监控点的配置,设置一些传统的监控管理功能,如时间表、趋势图、报警。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39页。通过BMS软件平台的拖/放功能,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监控点的组态,但要细心。当点位数量很多时,组态时间长会看得眼花缭乱,容易出错,最好做一些分段标记,便于调试。调试结束时去掉相应的表记。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39页。

系统总体调试、运行集成系统总体调试步骤是先完成BMS系统与单个子系统的连接调试,再分别逐步进行系统集成,组成较大的控制系统,最终完成整个网络系统的调试。该阶段需要子系统现场调试工程师的很好技术配合。由于要观察核对监控点的实际状态和操作结果,需现场电工的协助。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41页。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40页。5.7附:功能点表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41页。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40页。楼宇自控系统功能点表设备名称设备编号DDC箱体接点通过√/不通过X1F冷水机组CH-1机组运行状态CH-1(ZT+)CH-1(ZT-)机组故障状态CH-1(GZ+)CH-1(GZ-)机组手自动状态CH-1(SZD+)CH-1(SZD-)机组启停控制CH-1(KKZ+)CH-1(KKZ-)CH-1(GKZ+)CH-1(GKZ-)冷冻水供回水温度TIT-CHW1-3TIT-CHW1-2TIT-CHW1-2(+)TIT-CHW1-2(-)TIT-CHW1-3(+)TIT-CHW1-3(-)冷却水供回水温度TIT-CW1-4TIT-CW1-2TIT-CW1-2(+)TIT-CW1-2(-)TIT-CW1-4(+)TIT-CW1-4(-)冷却水供水压力PIT-CW1-2PIT-CW1-2(+)PIT-CW1-2(-)冷却水水阀控制CV1-aCV1-a(KZ+)CV1-a(KZ-)冷却水水阀反馈CV1-a(FK+)CV1-a(FK-)冷却水水阀控制CV1-b同CV1-a冷却水水阀反馈冷却水回水流量FIT-CHW1-2FIT-CHW1-2(+)FIT-CHW1-2(-)板换HX-01/F1冷冻侧水回水温度TIT-CHW1-1TIT-CHW1-1(+)TIT-CHW1-1(-)冷却侧水供水温度TIT-CW1-3TIT-CW1-3(+)TIT-CW1-3(-)冷却侧水阀1控制V1-aV1-a(KKZ+)V1-a(GKZ+)V1-a(KZcom)冷却侧水阀1反馈V1-a(KFK+)V1-a(GFK+)V1-a(FKcom)冷却侧水阀2控制V1-b同V1-a冷却侧水阀2反馈冷冻水回水流量FIT-CHW1-1FIT-CHW1-1(+)FIT-CHW1-1(-)冷却水泵CDCP-01/F1水泵运行状态CDCP-01(ZT+)CDCP-01(ZT-)水泵故障状态CDCP-01(GZ+)CDCP-01(GZ-)水泵手自动状态CDCP-01(SZD+)CDCP-01(SZD-)水泵启停控制CDCP-01(KKZ+)CDCP-01(KKZ-)CDCP-01(GKZ+)CDCP-01(GKZ-)水泵频率调节CDCP-01(BPKZ+)CDCP-01(BPKZ-)水泵频率反馈CDCP-01(BPFK+)CDCP-01(BPFK-)冷却塔出水温度TIT-CW1-1TIT-CW1-1(+)TIT-CW1-1(-)冷却塔出水压力PIT-CW1-1PIT-CW1-1(+)PIT-CW1-1(-)冷却旁通控制CV1-cCV1-c(KZ+)CV1-c(KZ-)冷却旁通反馈CV1-c(FK+)CV1-c(FK-)冷却塔进水管水阀控制及反馈(新增)CV1-d同CV1-c冷冻水一侧泵CHCP-01/F1水泵运行状态CHCP-01(ZT+)CHCP-01(ZT-)水泵故障状态CHCP-01(GZ+)CHCP-01(GZ-)水泵手自动状态CHCP-01(SZD+)CHCP-01(SZD-)水泵启停控制CHCP-01(KKZ+)CHCP-01(KKZ-)CHCP-01(GKZ+)CHCP-01(GKZ-)加药装置CDJY-01/F1运行状态CDJY-01(ZT+)CDJY-01(ZT-)故障状态CDJY-01(GZ+)CDJY-01(GZ-)冷却水旁滤装置CDSC-01/F1运行状态CDSC-01(ZT+)CDSC-01(ZT-)故障状态CDSC-01(GZ+)CDSC-01(GZ-)DDC-F1-1风机SF-01/F1风机运行状态PF-01/F1SF-01(ZT+)SF-01(ZT-)风机故障状态SF-01(GZ+)SF-01(GZ-)风机手自动状态SF-01(SZD+)SF-01(SZD-)风机启停控制SF-01(QT+)SF-01(QT-)DDC-F1-10柴发室油箱消防报警信号XFBJ-1(+)XFBJ-1(-)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43页。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42页。日用油箱卸油阀门控制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43页。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42页。XYF-1(KKZ+)XYF-1(GKZ+)XYF-1(com)日用油箱输油阀门控制同上日用油箱液位状态YXYW-1(+)YXYW-1(-)柴油罐高液位状态CYGYW-1(+)CYGYW-1(-)DDC-F1-11冷冻站F4冷冻水管最不利端末端水管压力检测PIT-MD1-1(+)PIT-MD1-1(-)PIT-MD1-2(+)PIT-MD1-2(-)末端水管温度检测TIT-MD1-1(+)TIT-MD1-1(-)TIT-MD1-2(+)TIT-MD1-2(-)末端水管流量检测FIT-MD1(+)FIT-MD1(-)DDC-F4-1冷冻站WD冷却塔CT-01/RF风机运行状态CT-01-FJ1(ZT+)CT-01-FJ1(ZT-)风机故障报警CT-01-FJ1(GZ+)CT-01-FJ1(GZ-)风机手自动状态CT-01-FJ1(SZD+)CT-01-FJ1(SZD-)风机(反转)启停控制CT-01-FJ1(KKZ+)CT-01-FJ1(KKZ-)CT-01-FJ1(GKZ+)CT-01-FJ1(GKZ-)频率调节及反馈CT-01-FJ1(BPKZ+)CT-01-FJ1(BPKZ-)CT-01-FJ1(BPFK+)CT-01-FJ1(BPFK-)集水盘液位监测CT-01-JSP1(YW+)CT-01-JSP1(YW-)集水盘温度监测CT-01-JSP1(WD+)CT-01-JSP1(WD-)电伴热运行状态CT-01-DBR1(ZT+)CT-01-DBR1(ZT-)电伴热故障报警CT-01-DBR1(GZ+)CT-01-DBR1(GZ-)室外温度SWWD-1(+)SWWD-1(-)室外湿度SWSD-1(+)SWSD-1(-)DDC-WD-3a蓄冷罐出管流量FIT-CHW6FIT-CHW6(+)FIT-CHW6(-)出管流向FIT-CHW6-LX(+)FIT-CHW6-LX(-)进管阀门控制V3V3(KKZ+)V3(GKZ+)V3(KZcom)进管阀门反馈V3(KFK+)V3(GFK+)V3(FKcom)出管阀门控制V4同V3出管阀门反馈蓄冷罐内部温度蓄冷罐内部压力(液位)监测YL+YL-供水温度DDC-WD-4智能远传水表新风机组风机盘管VRV水冷机组蓄冷罐温度接口MUDbusRTU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44页。IDC数据中心弱电智能化工程调试方案全文共52页,当前为第44页。五、动力与环境监测系统调试5.1系统概述本项目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采用网络数字技术,对监控的各个子系统信息数据集中监测,对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并能够通过客户端的管理软件,使获得授权的相关管理人员通过网络对机房内的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管理,实现对于机电设备、供配电设备、机房设备、机房环境的监控和管理。5.2监控范围及主要设备高低压监控系统监测配电高压的输入电压、电流、总的用电量及高压开关状态等信息;监控变压器的三相绕组温度,在变压器过高或异常时系统报警;监控各低压柜配电开关的电压、电流及各开关(含母联柜开关)的状态;发电机监控系统实时监视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电流、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