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班教案汇总6篇_第1页
精选大班教案汇总6篇_第2页
精选大班教案汇总6篇_第3页
精选大班教案汇总6篇_第4页
精选大班教案汇总6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精选大班教案汇总6篇精选大班教案汇总6篇大班教案篇1设计思想绚丽多彩的中国丝绸,一直为古今中外人们所赞颂。中国是最早创造养蚕的国家,蚕茧和生丝产量一直居世界各国之首。蚕丝业的开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浸透到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形成浩瀚多彩的丝绸文化。我们设计的认识“蚕”系列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察蚕的生长过程,理解绚丽璀璨的丝绸织物的由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活动一:种植角〔非正规教学活动〕带着幼儿观察幼儿园种植园地内的桑树、蓖麻树。活动二:饲养角〔非正规教学活动〕饲养桑蚕、蓖麻蚕,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有目的地持续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并重点观察记录蚕眠的情况。蚕眠情况观察表眠的次数眠的温度眠的时间备注活动三:认识蚕宝宝〔正规性教学活动〕活动目的1、通过观察、交流,初步理解两种蚕的外形特征,在活动中体验发现的乐趣。2、培养幼儿观察的细致性和目的性。活动准备1、在日常饲养、观察蚕宝宝的过程中,已初步理解了两种蚕各自爱吃的食物。2、为每组准备两种蚕及相应的桑叶。3、介绍蚕的外形的录像片。活动过程一、观察蚕宝宝,知道它们的名称及主要特征1、分组观察,找一样,然后播放录像片。小结:蚕由头和身体构成,头上有嘴和两只小小的眼睛;身体圆长而软,有环节;身体下面有许多对小脚,身体旁边有气孔,气孔可以呼吸和散热;尾部有小尖,叫尾角;会爬行。2、找不同,把一样的蚕放在一个盘中。小结:灰白色的叫桑蚕,身上有黑点的叫蓖麻蚕。二、它们爱吃什么1、幼儿动手给两种蚕喂食。2、请幼儿说说桑蚕、蓖麻蚕各爱吃哪种树叶。活动延伸观看录像片《野蚕》。大班教案篇2活动目的1、初步理解常见的点心(名称、外形、特征)。2、尝试学习制作点心:饺子,知道包饺子的过程。3、激发我是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活动准备大饼、油条、点心图片、饺子皮、馅、醋、锅等工具、顺序图。活动过程一、理解常见点心1、引起兴趣:(1)今天你吃过早餐了吗?吃的是什么?(2)猜猜老师吃的是什么点心?(3)出示大饼、油条:看看是什么样子的?2、你知道还有些什么点心?(幼儿讲述后老师出示图片)小笼:(1)这是什么?你吃过吗?味道怎么样?(2)小笼是怎么吃法?(轻咬皮、蘸醋)馒头:(1)这又是什么?它怎么和小笼这么象呀?(大小不一)(2)吃过什么馅的馒头?(菜、肉、奶黄)馄饨、饺子:(1)你们认识它们吗?吃过吗?知道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皮子)(2)出示皮子:哪张是馄饨皮?哪张是饺子皮?(方、园、厚、薄)3、除了这些点心,你们还吃过、看过、知道哪些点心?4、总结:这些点心都是中国人创造的点心,中国人真了不起。二、制作点心1、今天我们也来学做中华小厨师,来做做中国点心。2、你们想做什么点心?(饺子)谁知道怎么做?3、幼儿讲述,老师操作。4、制作重点:馅不能放得太多,皮不能破。5、幼儿包饺子,老师指点。三、图片排序1、幼儿说说自己包饺子的过程。2、将包饺子制作过程图片按顺序排列。四、品味饺子1、看看饺子怎么样才算烧熟?(冷水点一下,翻滚)2、你喜欢吃干的还是湿的?五、延伸今天我们学做了饺子,下次还想学做什么点心?可以请爸爸、妈妈在家教我们学做点心,然后我们到幼儿园的区域活动里制作各种好吃的点心。大班教案篇3设计思路:《欢乐颂》是一首名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写的。孩子们对唱歌很感兴趣;唱歌本身就能抒发幼儿的情感,但他们缺乏一种唱歌的激情;《欢乐颂》正好能让幼儿在唱歌中体验欢快的情绪。因此我选择此课进展教育教学活动。活动目的:1.能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2.学习二声部合唱,学唱歌曲。3.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歌唱。活动重点:重点是引导幼儿和谐地进展二声部合唱。活动准备:节奏图谱、磁带活动过程:一、感受音乐:1、小朋友喜欢唱歌吗?唱歌时我们能感受到快乐、快乐。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曲子,感觉怎么样?(快乐的、悲伤的)2、我来表演,你来猜一猜,歌中会唱什么?3、我来唱,但不出声,看着老师的动作和嘴,猜一猜歌中会唱什么?二、学歌词1、这首歌到底唱了什么呢?听一听录音机里的小朋友市怎么唱的?(根据幼儿说的出示相应的图片)2、歌中还唱了什么?听一听老师是怎么唱的?三、学唱歌1、老师大声唱,幼儿小声唱。2、幼儿一起唱。3、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欢乐颂》,什么是欢乐呢?找一找歌中表现欢乐的地方。小朋友应该怎么唱?4、我们加上动作边唱边表演。四、学唱衬词1、这首歌你会用“啦”来唱吗?(老师师范)2、师幼一起用“啦”唱欢乐颂。五、二声部合唱1、老师唱歌词,幼儿唱衬词(互换)2、幼儿分组合唱二声部活动延伸:我们出去把这首好听的歌曲唱给别的小朋友听吧。大班教案篇4【设计思路】在主题《我是中国人》中,我们班的幼儿通过各种渠道理解了一些有关中国的文化,他们知道了京剧脸谱是中国的国粹,蓝印花布是我们的民间特色等知识,当然,中国的代表性建筑——*,也成为了孩子们资料搜集的一局部,孩子们可以尝试在区角中画画*。但是,从幼儿的画面中发现,孩子们表现的*特征并不明显,缺乏仔细观察,因此,为了帮助能更好的表现*,并我预设了本次活动。活动的内容主要围绕“*前照张相”贯穿整个活动,在引导幼儿表达表现自己和*的同时,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引导幼儿欣赏、感知*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做一做、摆一摆的形式帮助幼儿直观感知人物拍照时不同的动态;第二环节幼儿绘画表现不同人物动态和*的主要特征,表达自己和祖国的象征建筑一起拍照纪念的快乐情感。第三环节欣赏、交流中,提升幼儿有关人物动态的经历。【活动目的】1、大胆表现人物在*前照相的活动情景。2、通过绘画,表现表达自己热爱祖国的情感。【活动准备】纸、记号笔、蜡笔、*图片【活动过程】一.欣赏感知——通过欣赏*的照片,引导幼儿重点理解*1.出示幼儿在*前照的照片这是谁?他在哪里拍的照片?和谁一起拍的照片?2.*是什么样子的,有几层,每层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3.请幼儿上来摆不同的姿势:〔1〕去过*的孩子:说说在*前拍照的感受,并摆不同在*前拍照时的姿势。〔2〕没有去过*的孩子:假设你去*你会拍一些怎样的照片。4.重点示范手和脚的动作,如:拍手、叉腰、抬腿等。小结:*是我们中国很有名的建筑,代表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很多人到了北京,都要去亲眼看看,并会在*前拍照纪念,代表喜欢和爱自己的祖国。二.观察示范——通过观察,引导幼儿理解*和人物的画法1.创作要求:那今天我们到*前拍张照片纪念吧!2.幼儿作画,师指导:〔1〕你想在*前哪个地方拍照呢?中间?还是两边?你和谁一起拍了照片?他是什么动作的?〔2〕引导表现人物的不同特征和动态,表现你最喜欢的手和脚的动作。〔3〕*是什么样子的呢,你画清楚了吗?小结:图画中,我们人物在前面,所以画的大一点,然后再画后面的*。三.欣赏交流——通过欣赏大家的作品,互相学习大家的优点。谁拍照的时候动作最神气,他是什么动作的?谁和他不一样?谁跟很多人一起拍了照片?*拍清楚了吗?小结:原来通过不同的曲线,可以表达手、脚和身体的不同的动作。大班教案篇5活动目的1、认识绿色食品标志,知道绿色食品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安康食品。2、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只有有了干净的水、纯洁的'空气,有了树木、草地的保护才会消费更多的绿色安康食品。3、激发幼儿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活动准备1、课件。2、绿色食品的标志一个,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的字卡三张。3、幼儿搜集的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假设干。活动过程:一、出示标志,直接引题。1、请幼儿仔细观察标志上的图案,猜测像什么?(本环节主要是让幼儿认识绿色食品标志,直接引题,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标志上的图案,从而理解标志的真正含义。)2、老师向幼儿讲解标志上图案表示什么以及它所蕴涵的意义:绿色食品的标志由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培蕾组成,寓意为植被在阳光的照耀下长的枝繁叶茂,从而形成一片绿色的环境。整个标志为正圆形,寓意为保护。3、幼儿操作:绿色食品、非绿色食品分类。找一找,把绿色食品的放在有绿色食品字卡的一边,把非绿色食品放在有非绿色食品字卡的一边。4、为什么这些食品不是绿色食品?可能是什么原因?以同样品牌的牛奶作比照。小结:同样的牛奶一个有绿色食品标志说明它是纯天然的食品,而另一个那么是在加工消费的过程中往牛奶里添加了香料、防腐剂、色素等有害的东西,所以不能称绿色食品。(本环节在认识标志的根底上进展亲身体验,尝试把所带的食品按照标志分成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两大类,进一步加深对标志的认识,并通过验证比拟给幼儿一个明确的答案。)二、理解绿色食品的消费标准。1、观看课件讲述:怎样才能消费出绿色食品?看一看这些地方消费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加工成为绿色食品?〔1〕奶牛在黑烟冲天的工厂旁的草地上吃草,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绿色食品?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2〕农田里用脏水浇灌,旁边也有黑烟。提问:这农田里消费的东西能加工成绿色食品吗?为什么?〔3〕山清水秀风景地。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绿色食品?为什么?2、师生共同总结:只有有了干净的水、纯洁的空气有了树木、草地的保护才会消费出更多的绿色食品,我们就可以吃到更多的绿色食品,身体才会更加安康。(本环节让幼儿理解怎样才能消费出绿色食品?是活动的难点,通过直观的教具,运用明显的比照,启发幼儿想象、理解消费绿色食品的条件。)三、创造绿色环境从我做起。1、讨论: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环境被污染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做呢?〔重点突出废旧电池和塑料制品的危害〕2、争做绿色小卫士。幼儿互相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说。(本环节的重要提问:“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会有更多绿色的环境?”引起幼儿的共鸣。在幼儿互相交流中产生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想法。)活动反思:通过活动使幼儿真正理解绿色食品来之不易,并且学会了看绿色食品的标志,从而幼儿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大班教案篇6一、设计最初的愿望“鹿城温州眼镜”主题教学已靠近尾声,小孩们还耐人寻味,“老师,为何眼镜脚如此光滑?”“老师,为何太吣琬有计多色彩哩?”“老师,眼镜制作要多少道工序啊?”“眼镜框大大小小,工人叔叔是怎样制作的啊?"。。。针对小孩们的探究知识欲,我们抓住了这一教育时机,运用本地的资,走入了邻镇的眼镜工厂,与小孩们一同探求当中的奥秘!二、教学目的1。初步清楚眼镜的消费过程。2。引导孩子爱惜日常生活内的每1件物件,明白尊重别人的劳动成绩。三、座客幼儿老师:朱师傅〔下面简称“朱”、姚骁琛〔眼镜工厂负责人,下面简称“姚”〕四、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五、教学预备1。与眼镜工厂联络,讨论教学内容2。预备好孩子接送车。六、教学过程〔一〕客座老师推荐,提出观摩需要注意的地方。朱:孩子,你们好!非常欢送你们来我们眼镜工厂,我是这的车间管理人员朱师傅。幼:朱师傅,为何你项颈上挂着个工作牌啊?朱:孩子观测和观察得真认真!这就是我们工作人员的验证,有了这一个工作牌,我们工人方可进入车间工作,眼镜加工车间里有很多机器刚好在工作,孩子观摩时,不可以乱碰,要留意平安。二〕认知眼镜的制作教学材料。姚:小孩们,你们在生活中都看见过哪一些眼镜?幼:太阳公公镜;L祖父祖母戴的老花镜;老师的眼镜……姚:孩子明白的如此多啦,谁明白制作眼镜要用哪一些教学材料?幼:不晓得!姚:叔叔今日就带你们一块儿去找一找、瞅瞅这一些物品吧!三〕观测和观察首要的配镜材姚师傅边动手操作教学材料边推荐一副眼镜的组合成配件:〔1〕镜框;〔2〕脚丝;〔3〕中梁;〔4〕横旦;〔5〕脚套;〔6〕锁块〔7〕酒杯;〔8〕铰链;〔9〕托叶;〔10〕镜片。〔四〕简易推荐眼镜制作流程。朱:孩子,制作眼镜要很多道工序。先要设计眼眼样,做成模板,还需磨片,把眼镜的镜片磨成一定的规格,接着抛光,最终把镜片装装上。幼:制作一副眼镜可真费事朱:还未好哩,我们还需调配眼镜,按照装配眼镜的标准开展调整,這樣才是做好了〔五〕总结。老师:今日朱师傅与姚师傅给我们推荐了眼镜的制作过程,叫我们明白眼镜加工的恳求非常高,务必把好每一关,才可到达整体的细微正确,方可让客户戴上舒适的眼镜。他们真辛劳啊!叫我们将我们新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