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器官和位听器官实验_第1页
视觉器官和位听器官实验_第2页
视觉器官和位听器官实验_第3页
视觉器官和位听器官实验_第4页
视觉器官和位听器官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视觉器官和位听器官实验第一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关键技术注意事项实验对象与器材思考题实验步骤创新与探索第二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实验目的观察视调节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学习视野计的使用方法、视野和盲点的测定方法,证明盲点的存在掌握色盲检查原理和方法了解声音传导的空气传导和骨传导两种传导途径,并证明两种途径的优劣学习毁蛙类迷路的方法,并观察迷路在调节动物姿势中的作用第三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视觉调节反射与瞳孔对光反射当物体与眼球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可反射性地引起眼球壁和眼外肌的活动,使晶状体曲率、瞳孔的大小和视轴交角都会发生变化,从而保证物体在两眼视网膜的相称部位形成清晰的图象,这个反射称为视觉调节反射。实验原理第四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射入眼内光线强度的变化也能反射性地引起瞳孔直径的变化,从而控制射入眼内的光量,称瞳孔对光反射。应用球面成像的原理来观察晶状体曲率的调节,同时观察视远物和近物时瞳孔的调节(缩瞳反射)及辐辏反射及不同光强时瞳孔的调节(瞳孔对光反射)。第五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盲点测定视网膜的感光成分是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神经自视网膜后部穿出的部位即视神经乳头,此处缺乏视细胞,所以在外来的光线成像于此处时,不能引起视觉故称为生理盲点(它的直径大约1.5mm),某些视觉器官疾病,可在视野中检查出异常的病理性盲点,因此盲点的测定是了解视觉机能的一个检查方法。通过测定盲点投射区的大小,利用相似三角形各对应边成正比的定理,来计算出盲点的大小和位置。第六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视野测定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一点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就是视野。测定视野有助于了解视网膜的感光功能及视觉传导路及视觉中枢的机能。正常人的视野范围鼻侧和额侧较窄,颞侧和下侧较宽,在相同亮度下,白色视野最大,红色次之,绿色最小。利用视野计来测定。第七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色盲测定视觉的三原色学说认为:视网膜上存在着分别对红、绿、蓝光特别敏感的三种视锥细胞。如果缺乏某种视锥细胞,就会使辨别颜色的能力下降或缺失,称色弱和色盲,常见的有红色盲和绿色盲,全色盲少见。鉴定色盲可用色盲检查图,也有有用比色法(在各种颜色的绒线束中检出与标准色相类似的绒线束)。第八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声音传导途径声音传导有两条途径,一是声波→外耳→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内耳,这是声音传导的主要途径称为空气传导;二是声波经颅骨→耳蜗骨壁→内耳称为骨传导。骨传导的效果远较空气传导差。在实验中我们可用音叉来验证两条传导途径并比较其优劣。第九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动物一侧迷路破坏的效应内耳迷路中的前庭器官是感受头部空间位置与运动的器官。通过它可反射性地影响肌紧张,从而调节机体的姿势与平衡。破坏蟾蜍一侧迷路后,其肌紧张协调发生障碍,在静止或运动(如游泳)时失去正常姿势。第十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实验对象与器材人体;蟾蜍或其它蛙类蜡烛,手电,火柴(或打火机),白纸,铅笔,米尺,视野计,白、红、绿、蓝等视标,音叉,棉球,纱布常用手术器械,毁脊针(探针)第十一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实验步骤视觉调节反射晶状体曲率的调节在暗室内,受试者静坐并正视150cm以外的一目标,主试者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受试者眼前颞侧45度角30-50cm处。主试者可从另一侧(鼻侧)观察受试者眼球瞳孔内三个烛象(如看不到可稍移动蜡烛的位置及主试者观察的方位)第十二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甲:中等大小,最亮,角膜表面反射形成正象乙:最大,较暗,晶状体前表面反射形成正象(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小于角膜前表面曲率,故其像较大且较暗)丙:最小,较亮,晶状体后表面反射形成的倒像看清楚三个像后,让受试者迅速注视眼前15cm处的目标(如手指),主试者看清这时乙像变小且迅速向甲像靠拢(这是由于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增大,接近于角膜的缘故)丙乙甲第十三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瞳孔和视轴调节同上面的方法,在视远物时,再视近物,观察瞳孔和视轴的调节(缩瞳反射和辐辏反射)第十四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瞳孔对光反射受试者注视较远处的目标,主试者观察其瞳孔大小,用手电照射其一眼,观察瞳孔大小的变化;在鼻梁上遮隔开两眼,再用手电照射一眼看另一眼瞳孔大小的变化(互感性对光反射)。第十五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盲点测定将白纸贴在墙上(与眼等高),在白纸一端与一眼(如左眼)平齐的地方用沿笔画一“十”字,受试者正立与纸前方30cm处。遮住一眼(如右眼),另一眼(如左眼)注视“十”字。第十六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主试者将黑色视标从“十”字开始向受试者的颞侧慢慢移动,当受试者报告看不见视标时,在白纸上相应位置做一记号,继续向颞侧移动视标,当受试者又能看见视标时,也在纸上的相应位置做上一记号。第十七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纸上两点间的距离为盲点投射到纸上的直径。从这二点的中点向各方向移动视标,在每当受试者能看见时均做上一记号,将这些记号连接起来为盲点在纸上的投射区。第十八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取下白纸,依次连接各点,测量各点的直径,求平均值为盲点投射区的平均直径,按下面的公式求出盲点的真正大小。盲点的直径(mm)=[盲点投射区直径×节点到视网膜距离(15mm)]/节点至白纸的距离(300mm)第十九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视野测定观察视野计的结构并熟悉使用方法视野计有多种样式,最常用是弧形视野计它是一个半园形金属板,安装在支架上,可绕水平轴作360度旋转。圆弧内面中央有一固定小圆镜或白色圆点,圆弧外面有刻度。刻度表示由该点射向视网膜周缘的光线与视轴所夹的角度。视野界限即以此角度表示。在圆弧对面的支架上有可上直移动的托颌架,其上方有眼眶托。实验时受试者的下颌置于托颌架上,眼眶托附着于眼窝下缘。视野计附有各色视标,测定各种颜色的视野时使用。第二十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受试者下颌放在托颌架上,眼眶下缘附于眼眶托上,调整托架高度,使眼与弧架中的小镜或小白点在同一水平。遮住一眼,另一眼固定注视弧架中的小镜。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主试者从外侧向中央缓缓移动紧贴弧架的白色视标,直至受试者刚能看到为止,记下此时的视标所在部位的弧架上度数,重做一次,得出一致结果时将结果在视野图纸上相应的纬度上标出,同法测出对侧度数。将弧架每转动45度重测一次,共测出8个度数。其它视标相同方法测定。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左眼右眼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色盲测定受试者能否在30秒钟内看清图谱的图案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声音传导途径比较同侧耳的空气传导和骨传导受试者静坐,主试者敲响音叉后,立即将音叉柄置于受试者一侧颞骨乳突处,受试者此时可听到音叉响声,随着声音减弱,在刚听不到声音时,立即将音叉置于受试者外耳道口,又能听到声音;相反,敲响音叉后先置于外耳道口处,当刚听不到响声时,再将音叉立即移到颞骨乳突处,这时能否听到声响?说明什么?用棉球塞住受试者一侧外耳道口,重复上面实验,结果有何不同?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比较两耳传导(Weber实验)将振动音叉柄置于受试者的前额正中发际处,这时所听到两耳声音强弱是否相同?用棉球塞住受试者一侧外耳道,重复上述实验,这时两耳听到的声音强度有何变化?第二十六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动物一侧迷路破坏的效应用一块纱布包裹蟾蜍,腹部向上于手撑,将其口张开,将舌和下颌翻向腹侧于颅底骨口腔粘膜作一横切口(勿伤及两侧的血管),分开粘膜,见“十”字形的副蝶骨,其左右两旁的横突即迷路所在部位。第二十七页,共二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