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原理与技术-课件_第1页
施肥原理与技术-课件_第2页
施肥原理与技术-课件_第3页
施肥原理与技术-课件_第4页
施肥原理与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养分归还学说

德国化学家李比西1840年提出。含义: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每年收获必带走某些物质,使土壤贫瘠,如果不正确归还带走的物质,土壤就要衰竭,要维持地力,必须归还养分给土壤。第四节施肥原理1PPT课件作用:1、调节土壤和人类之间的物质交换,不以养分归还为基础的耕作是掠夺性的耕作制度。2、对当时的化肥工业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PPT课件

评价:1、养分要归还,不是取走的都归还,不缺的可不归还。2、归还的数量,不是取多少归还多少,而是归还多于取走。因为肥料利用率低,地力要提高。3PPT课件二、最小养分律

要点:①作物产量的高低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所制约。也就是说,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4PPT课件最小养分随条件而变化的示意图②而最小养分会随条件变化而变化,如果增施不含最小养分的肥料,不但难以增产,还会降低施肥的效益。意义:指出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矛盾,表明施肥要有针对性,应合理施肥。5PPT课件三、限制因子律6PPT课件四、报酬递减律和米采列希学说(一)报酬递减律:18世纪经济学家提出从一定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逐渐减少。(二)米采列希学说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符合报酬递减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增加,但单位施肥量的增产效应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7PPT课件五、植物营养的选择性8PPT课件六、植物营养的阶段性(一)作物的种子营养

种子发芽前后,依靠种子中贮存的物质进营养。三叶期以后则依靠介质提供营养。

(二)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营养特点

一般在植物生长初期,养分吸收的数量少,吸收强度低。随时间的推移,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逐渐增加,往往在性器官分化期达到吸收高峰。到了成熟阶段,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又逐渐减少。9PPT课件

生长初期 旺盛期 成熟期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吸收规律示意图养分吸收量10PPT课件(三)营养生长期中需肥的关键时期1.植物营养临界期定义:是指营养元素过少或过多或营养元素间不平衡,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明显不良影响的那段时间出现时间:磷素——多在幼苗期,如冬小麦在分蘖初期;棉花和油菜在幼苗期;玉米在三叶期

氮素——水稻在三叶期;棉花在现蕾期;小麦在分蘖期;玉米在幼穗分化期

钾素——水稻在分蘖初期及幼穗分化期11PPT课件2.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定义:是指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能产生最大效能的那段时间。特点:这一时期,作物生长迅速,吸收养分能力特别强,如能及时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要,增产效果将非常显著。出现时间: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如氮素——水稻在分蘖期;油菜在花期;玉米在喇叭口至抽雄初期;棉花在花铃期。对于甘薯来说,块根膨大期是磷、钾肥料的最大效率期。12PPT课件肥料的使用

1、基肥的使用方法:基肥(底肥)是作物播种(或定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用的肥料,担负着培肥土壤和供给作物整个生育期中所需养分的双重任务。基肥用量大,以肥效持久的有机肥料为主,并适当配合化肥。根据“以肥肥土、以土肥苗、土肥相融”的原则,应充分发挥基肥的作用。施用的主要方法有:撒施、条施、穴施、分层施、环状施、放射状施(果树施肥)等几种。应注意:(1)结合深耕施用。(2)集中施用。(3)多种肥料混合施用:迟效与速效。13PPT课件2、种肥的施用方法:种肥是指播种或定植时施于种子附近或与种子混合施用的肥料,满足幼苗阶段需肥临界期对养分的需要。以速效肥或腐熟的有机肥料为主,量少,应与种子接触或离种子较近,对肥料要求严格,对种子不能有伤害(烧种、烂种)。浓度过大、过酸、过碱、有毒副成分以及易产生高温的肥料也不宜作种肥,墒情不足时,不施种肥。主要方法:拌种、盖种、蘸秧根、穴施、条施和水稻耙面肥等。14PPT课件3、追肥:是指在作物生育期中施用的肥料,它的目的是及时满足作物生育期间,特别是强度营养期对养分的迫切需要。以速效化肥为主,化学性质稳定。追肥一般以氮肥为主,根外喷施也用氮、磷、钾复合肥,磷钾肥一般以基肥为主。主要方法有:条施、穴施、塞秧窝,撒施结合灌水,根外喷施。15PPT课件轮作施肥技术16PPT课件主要内容:作物的轮作类型及肥力特性轮作制下肥料分配的一般原则轮作制度下施肥计划的制定17PPT课件第一节作物轮作类型及其肥力特性轮作的概念:轮作(Croprotation)是在同一田地上有顺序地轮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18PPT课件

一、一般轮作类型按熟制特点来分,常见的轮、连作类型有一年一熟制,一年两熟制,两年三熟和三年五熟等。19PPT课件二、不同轮作制下土壤理化性状变化(一)连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①它会使土壤中某种单一营养元素缺乏,造成养分间比例失调;

②容易引起土壤传染的病虫杂草的蔓延与危害;

③可能出现植物残体和根系分泌物中的有毒物质在土壤中积累,使作物自身中毒。

④导致作物生长不良,产量降低,品质变劣。20PPT课件(二)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一般作物轮作:水旱轮作

2、调节土壤养分与水分的供应21PPT课件

按作物对土壤养分的需要量和种类不同分为四类:

禾谷类粮食作物如小麦、玉米、水稻等对氮、磷和硅的吸收量较多,而对钙的吸收量较少;

豆类作物吸收大量的氮、磷和钙,而吸收硅的数量较少,但豆类作物所吸收氮的2/3是由本身根瘤菌固氮所供给的,是一种养地作物;

烟草、棉花等经济作物和薯类消耗钾较多;

蔬菜作物需肥量大,其中叶菜类需氮多;根菜类需磷、钾多,果菜类需氮磷多,而且作物不同,吸收营养元素的能力也不同。22PPT课件

不同作物需要水分的数量、时期和吸水能力小麦、玉米和棉花、豆类(苜蓿)作物需水多、耐旱能力弱;谷子、甘薯等作物需水量少;小麦、高粱、玉米、棉花根系入土深;谷子、薯类、和水稻等根系入土相对较浅;23PPT课件

3、抑制农作物的病虫草害

大豆姜水稻24PPT课件

三、轮作制下茬口土壤肥力特性

(一)茬口土壤肥力特性:是指栽培某一作物后,前作对后作的土壤理化性质及病虫杂草感染影响特点。

(二)茬口土壤肥力特性的形成特点:茬口土壤肥力特性的形成既受到栽培作物本身生物特性影响,又受到包括施肥技术在内的栽培技术影响,还受到土壤本身特性的影响,所以,评价某一茬口土壤肥力特性的好坏是相对的。25PPT课件

(一)生茬这一类茬口是指栽培过禾谷类作物、块根、块茎类作物和茎叶类作物的茬口。由于生物量很高,以消耗地力为主,在收获时又将大部分的生物量移走,因此生物量及其养分归还的数量少,一般少于20%。26PPT课件(二)半熟茬这一类茬口是指栽培油料作物、食用豆类作物和棉花等的茬口。这类作物生物量较大,籽粒收获后,通过根茬和落叶归还的生物量为干物质总量的20—40%,且归还的养分总量也高,尤其是食用豆类作物,根茬中含氮量为1.31%,比小麦、玉米多40—70%,且叶中含氮量1.89%,这些归还土壤后,能易于分解释放氮为后作利用,同时豆类作物消耗地力比玉米少3倍,比小麦少1倍,还能分泌氨基酸和有机酸等。27PPT课件

(三)熟茬熟茬主要是指栽培豆科绿肥,牧草等作物的茬口。豆科绿肥作物有很强的固氮作用,多年生牧草,每年固定的氮量为112.5kg.hm-2、苕子为93kg.hm-2。28PPT课件(四)休闲茬可以活化土壤养分,节纳雨水,对稳产和高产起到一定的作用。休闲茬对土壤肥力的提高,是以消耗土壤潜在肥力为代价的,所以,在休闲茬上安排作物要着重增施有机肥补充土壤有机质和养分。29PPT课件

四、轮作制下养分归还特性

1、低度归还型一般认为归还比例低于10%,有氮、磷、钾三种元素。在施肥上必须重视氮、磷、钾肥的补充,特别是磷的补充。

2、中度归还型归还比例一般在10-30%,有钙、镁、硫、硅和钠等元素。这些元素在酸性土壤上应补给,而在石灰性土壤上可以不必补给。

3、高度归还型归还比例一般大于30%,有铁、铝和锰等元素。对于这些元素一般可以不必补给,但在石灰性土壤上由于该元素的有效性低,有时也可补充一些铁和锰。

30PPT课件第二节轮作制度下肥料的分配原则

一、一般分配原则(一)均衡增产、保证重点原则以粮食作物为主的种植制度中,小麦、玉米、水稻、则为主要作物;在以棉花为主的种植制度中,棉花则为重点经济作物;种烟地区,烟草则为主要经济作物;在花生种植区,花生则是主要作物。这些主要作物都是重点施肥作物,在肥料分配上应给以足够的保证。31PPT课件

(二)效益优化原则

在农业生产成本中,肥料投资占农业生产总投资的比例一般为40-50%。作物土壤肥力农业技术措施施肥量32PPT课件(三)用养结合原则

作物的70-90%收获物要移出田外;

残留量为10-30%;(四)可持续发展原则33PPT课件二、不同轮作制度下的肥料分配原则(一)一年一熟制肥料分配原则代表性轮作方式:大豆→小麦→玉米三年轮作。有机肥分配:有机肥主要分配在小麦上,在有机肥充足的地方玉米也可以分配一些。

化肥分配:氮肥重点在小麦和玉米上,同时考虑玉米上施入一部分氮磷,大豆少施氮肥多施磷肥。34PPT课件

(二)

一年两熟制肥料分配原则

代表性轮作方式:小麦—玉米→小麦—玉米有机肥料的分配:

第一种观点认为主要分配在小麦上。(1)小麦生育期长;(2)小麦比玉米更为重要一些;(3)玉米生长期间高温多雨,可以充分利用其后效。第二种观点认为,小麦、玉米都需要有机肥作基肥,则60-70%施在小麦上,而30-40%用在玉米上,保证均衡增产。

化肥的分配:小麦、玉米同样对待,要分地力情况、产量目标、养分种类而确定。35PPT课件(三)两年三熟肥料的分配原则

代表性轮作方式:冬小麦—甘薯→春玉米

总的原则:是保证一年多熟的,兼顾好一年一熟。

有机肥的分配:主要考虑在冬小麦和春玉米上,尤其是要加强春玉米上施用有机肥,这样既能为春玉米提供营养,又能为下茬冬小麦提供营养。

化肥分配:冬小麦和春玉米都要增加氮磷肥的施用,而在甘薯上更要考虑钾肥的施用,减少一些氮肥。36PPT课件(四)立体种植肥料的分配原则

代表性立体种植方式:小麦/玉米—大白菜→小麦—-大豆

立体种植肥料分配总的原则:是多施有机肥,施好氮肥、养分协调数量充足。

有机肥的分配:重点放在小麦和大白菜上。

化肥的分配:要适度加大对大白菜氮肥的投入,同时要多施磷肥、钾肥和一些微量肥料。37PPT课件一、调查研究,收集有关资料(一)了解当地的轮作方式及其产量水平

近三年有几种轮作方式面积作物的最高产量、最低产量和平均产量总结出当地的主要轮作方式和有发展潜力的轮作方式。第三节轮作制度下施肥计划的制定38PPT课件(二)了解当地经济状况和生产条件近三年总产值;总收入和人均纯收入;农田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机械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找出当地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

39PPT课件(三)了解当地肥料施用现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