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强国之策 专题练习 高三历史(通用版)三轮复习_第1页
改革开放强国之策 专题练习 高三历史(通用版)三轮复习_第2页
改革开放强国之策 专题练习 高三历史(通用版)三轮复习_第3页
改革开放强国之策 专题练习 高三历史(通用版)三轮复习_第4页
改革开放强国之策 专题练习 高三历史(通用版)三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开放,强国之策热点专练一、选择题1.(2023·四川资阳一模·34)198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1979年,全国在城镇安置了903万人就业,开始提升40%职工的工资级别,调整了部分地区的工资类别,发给了职工副食品价格补贴,企业普遍实行了奖励制度。”报告所述情况主要得益于()A.经济政策适时调整B.城市改革普通展开C.乡镇企业广泛建立D.市场经济逐步推行2.(2023·清华大学11月高三诊断性测试·31)1980年12月,为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比例失衡、物价上涨、财政压力加大等一系列问题,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会议,着重讨论了经济形势和经济调整问题。会议中邓小平指出“基本建设要退够,其他方面,主要是农业、轻工业和有关人民生活的日常用品生产、能源、交通建设,以及科教文卫事业要继续发展”,由此可知这次会议()A.明确了对内改革的主导方向B.彰显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C.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D.突出了经济管理体制新思维3.(2023·河南洛平许济一模·15)1986年,深圳出台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试验条例,决定在六家大型国有企业进行试点。1987年以后,各地股份制企业的试点迅速增多。截至1988年底,全国已有股份制企业6000家,股份集资额60多亿元。这表明我国()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经济体制改革探索不断深入C.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4.(2023·百师联盟高三一轮联考·25)“1992年,我国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协议外资额与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比1991年增长275.7%、385.3%和152.1%。”这主要得益于()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冷战结束国际形势的缓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D.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导向5.(2023·百师联盟高三一轮联考·23)“1978年10月22日,邓小平出访日本,旋访新加坡,邓小平对新加坡的经济制度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他在第二年的一次演讲中说:我到新加坡去考察他们怎么利用外资。新加坡从外国人所设的工厂中获益。第一,外国企业根据净利所交的35%税额归国家所有;第二,劳动收入都归工人;第三,外国投资带动了服务业。这些都是国家的收入。”1978年邓小平对新加坡的考察()A.为设立经济特区提供了借鉴B.引起国人对市场经济的普遍关注C.为引进外资提供了政策支持D.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6.(2023·河南名校高三10月联考·16)沈阳胶鞋总厂在1997年时,在册人员2700多名,离退休人员1100名。但根据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实际只需要1504人。1998年该厂实施下岗分流,减人增效的政策,同时还利用主辅分离、精干主业后的闲置厂房设备对外出租,每年为企业创收100多万元。这折射出当时()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B.国有企业创新活力得到激发C.承包式经营责任制已经普遍实施D.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7.(2023·天一大联考毕业班阶段测试·18)据统计,到1986年,通过小型承包、自主创业,全国城镇个体工商户达到500多万户,全国城镇集市贸易市场已有6万多个,下图为当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构成示意图。对这些经济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乡镇企业成为零售业主力军B.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基本实现C.工人在国企的就业机会增加D.国企改革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8.(2023·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测试·18)图3为1952—2010年中国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及GDP增长率的统计情况(单位:%)对图中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图3A.计划经济体制取得长远的实效B.工业化始终是经济增长主动力C.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经济增长D.我国农业生产总量持续地低迷9.(2023·清华大学9月高三诊断性测试(全国卷)·31)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价格双轨制。物资分配一部分是计划调拨,执行计划价格;一部分是市场调配,执行市场价格。在物资比较紧张的80年代,两者价格往往差别很大。这种现象反映当时()A.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B.经济体制改革尚待完善C.改革开放政策出现反复D.政府管理职能趋于弱化10.(2023·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测试·16)1984年底,国营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有3592万人,1987年底为3974.1万人,增长了10.6%;同时期国营商业企业由869.7万人增长到1092万人,增长了25.6%,形成了“商大于工”现象。这反映了()A.工业生产已处饱和B.商品流通走向活跃C.国家注重民生经济D.市场经济基本确立11.(2023·高三模拟考试·31)(原创)1978年5-6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一行访问西欧五国时,有很多事情是没有料到的,特别是在联邦德国访问巴伐利亚州时,州长卡里在宴会上说:“听说你们资金困难,我们愿意提供支持,50亿美元怎么样,用不着谈判,现在握握手就算定了!”这表明当时()A.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资金过剩B.西欧不顾美国反对同中国拉关系C.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将全面展开D.中国高层出访为对外开放搞侦察12.(2022·湖北高考·10)北京在成功举办第11届亚运会后,正式提出申办2000年奥运会。经过多次商讨,北京奥申委于1992年6月确定并公布了申奥主题口号——“开放的中国盼奥运”。这一口号体现了中国()A.积极地传播奥运精神B.适应新的世界政治格局C.改革开放的坚定姿态D.巩固经济体制改革成果13.(2022·湖北省九师联盟新高考模拟卷·10)右面所示是一幅关于“一带一路”的漫画。对该漫画寓意解读合理的是,“一带一路”倡议()A.使经济全球化的前途一片光明B.彰显了中国特色制度的优势C.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D.宣告我国进入发展的新时期14.(2022·湖北省十一校高三联考·10)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呈现出“介”字型布局。“撇”指“丝绸之路经济带”,“捺”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竖”分别指“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和“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国经济走廊”。这反映出当代我国外交()A.致力发展周边国家关系B.综合国力优势开始凸显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努力推进大国国际合作15.(2022·浙江慈溪高一下模拟·19)2019年,我国举行了三场主场外交活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向世界发出共建美好未来的“绿色邀请”;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饱含对促进亚洲文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邃思考和责任担当。三场主场外交共同体现了中国()A.开放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B.和平合作,完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独立自主,坚持原则与灵活并举的外交D.多边外交,打破了超级大国称霸的局面二、非选择题16.(2023·四川资阳一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至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部分词汇出现次数统计(位:次)会议召开时间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法制八大1956.92649600000九大1969.443100000

十大1973.830400000十一大1977.8942300001十二大1982.910021611002十三大1987.113301760143十四大1992五大1997.9006510615

——摘编自村田忠禧、张会才《通过对字词使用的计量分析研究中共党史》从材料中选取至少两个相关联的统计结果,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7.(2023·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测试·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引人注目的成就正是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结果。随着中国实力的壮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参与加深,中国对经济全球化的贡献也在飞速提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根据世界银行预测,2016年中国经济増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2%,仍居首位。在全球化未来的发展中,世界对中国寄予厚望,美联社认为:2016年是全球化“遭受巨大打击的一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经济运行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摘编自陈彩云、陈积敏《经济全球化的中国角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材料信息,围绕“中国与经济全球化”自拟论题,并给予说明。(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8.(2022·山西省临汾市二模·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朝中后期,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竞争力,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中国经由与欧洲、美洲、日本的海上贸易航线输入大量白银。海外白银输入为明代银本位制的稳定奠定了基础,并由此带来了16—18世纪中国商品经济的繁荣。……“当时不仅邻近的国家要与中国保持朝贡贸易,或者以走私贸易作为补充,而且遥远的欧洲国家、美洲国家都卷入与中国的远程贸易之中,使以丝绸为主的中国商品遍及全世界,而作为支付手段的占全世界产量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白银则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摘编自陈昆《明朝中后期海外白银输入的三条主要渠道》材料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激发出强大的生产潜力,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和生活效率,人类在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此同时,共同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增多:全球化面临新的艰难险阻,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未能反映客观变化,全球贸易投资体系有待完善,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尚未成型,区域、次区域发展面临瓶颈制约……。面对困难挑战,唯有加强合作才是根本出路,正基于此,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中国……愿与各国……共同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建设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更兼稳定、更可持续、更多包容的全球化经济。——摘编自《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原因及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倡议共建“一带一路”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10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因素。(5分)改革开放,强国之策(解析版)热点专练一、选择题1.(2023·四川资阳一模·34)198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1979年,全国在城镇安置了903万人就业,开始提升40%职工的工资级别,调整了部分地区的工资类别,发给了职工副食品价格补贴,企业普遍实行了奖励制度。”报告所述情况主要得益于()A.经济政策适时调整B.城市改革普通展开C.乡镇企业广泛建立D.市场经济逐步推行【答案】A【解析】由材料“全国在城镇安置了903万人就业,开始提升40%职工的工资级别”、“调整了部分地区的工资类别,发给了职工副食品价格补贴,企业普遍实行了奖励制度”可知改革开放初期,受到经济政策变化的影响,国家对就业和工人福利待遇进行了调整,故选A项;1984年开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排除B项;材料中提及的企业不仅仅是乡镇企业,还有城市企业,且1980年乡镇尚未广泛建立,排除C项;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排除D项。2.(2023·清华大学11月高三诊断性测试·31)1980年12月,为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比例失衡、物价上涨、财政压力加大等一系列问题,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会议,着重讨论了经济形势和经济调整问题。会议中邓小平指出“基本建设要退够,其他方面,主要是农业、轻工业和有关人民生活的日常用品生产、能源、交通建设,以及科教文卫事业要继续发展”,由此可知这次会议()A.明确了对内改革的主导方向B.彰显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C.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D.突出了经济管理体制新思维【答案】B【解析】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对经济的调整,是三中全会以来各项方针、政策的继续和发展,是三中全会实事求是、纠正“左”倾错误的指导思想的进一步贯彻,故选B项;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对内改革的方向,排除A项;邓小平对经济进行调整,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材料中没有体现人民群众在这次会议中发挥作用,排除C项;邓小平本次会议指出的是经济建设方向的调整,而不是管理体制,排除D项。3.(2023·河南洛平许济一模·15)1986年,深圳出台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试验条例,决定在六家大型国有企业进行试点。1987年以后,各地股份制企业的试点迅速增多。截至1988年底,全国已有股份制企业6000家,股份集资额60多亿元。这表明我国()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经济体制改革探索不断深入C.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国在1986年后进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结合所学国有企业改革的史实可知,这体现出在所有制上进行变革,即经济体制改革探索不断深入,故选B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实践史1984年,排除A项;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是2001年对外开放,排除C项;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在2001年,排除D项。4.(2023·百师联盟高三一轮联考·25)“1992年,我国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协议外资额与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比1991年增长275.7%、385.3%和152.1%。”这主要得益于()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冷战结束国际形势的缓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D.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导向【答案】D【解析】据材料“1992年,我国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协议外资额与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比1991年增长275.7%、385.3%和152.1%”,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因此1992年我国外商投资迅速增长,故选D项;2001年中国加入贸易组织,排除A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的缓和属于客观原因,而主要原因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排除B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排除C项。5.(2023·百师联盟高三一轮联考·23)“1978年10月22日,邓小平出访日本,旋访新加坡,邓小平对新加坡的经济制度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他在第二年的一次演讲中说:我到新加坡去考察他们怎么利用外资。新加坡从外国人所设的工厂中获益。第一,外国企业根据净利所交的35%税额归国家所有;第二,劳动收入都归工人;第三,外国投资带动了服务业。这些都是国家的收入。”1978年邓小平对新加坡的考察()A.为设立经济特区提供了借鉴B.引起国人对市场经济的普遍关注C.为引进外资提供了政策支持D.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答案】A【解析】据材料“我到新加坡去考察他们怎么利用外资。新加坡从外国人所设的工厂中获益。第一,外国企业根据净利所交的35%税额归国家所有;第二,劳动收入都归工人;第三,外国投资带动了服务业。这些都是国家的收入”,可知邓小平强调新加坡利用外资的好处,为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特区的设立提供了借鉴,故选A项;“普遍关注”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1978年还没有改革开放,还未提出政策支持引进外资,排除C项;改革开放后中国产业结构才得到优化调整,排除D项。6.(2023·河南名校高三10月联考·16)沈阳胶鞋总厂在1997年时,在册人员2700多名,离退休人员1100名。但根据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实际只需要1504人。1998年该厂实施下岗分流,减人增效的政策,同时还利用主辅分离、精干主业后的闲置厂房设备对外出租,每年为企业创收100多万元。这折射出当时()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B.国有企业创新活力得到激发C.承包式经营责任制已经普遍实施D.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现象“下岗分流,减人增效”“利用主辅分离、精干主业后的闲置厂房设备对外出租”等折射出当时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D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于21世纪初,A项表述不符合材料所述时间,排除;“创新活力”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承包式经营责任制,排除C项。7.(2023·天一大联考毕业班阶段测试·18)据统计,到1986年,通过小型承包、自主创业,全国城镇个体工商户达到500多万户,全国城镇集市贸易市场已有6万多个,下图为当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构成示意图。对这些经济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乡镇企业成为零售业主力军B.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基本实现C.工人在国企的就业机会增加D.国企改革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答案】D【解析】由材料“1986年,通过小型承包、自主创业,全国城镇个体工商户达到500多万户”,结合图示中商品零售总额的构成可知1984年开始的国有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通过小型承包、自出创业等推动个体工商户、城镇集市贸易市场增加,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故选D项;材料没有乡镇企业与其他零售业的对比,无法得出“主力军”的结论,排除A项;1986年经济体制改革才刚刚开始,目标不可能基本实现,排除B项;国有企业改革减少了国企中的就业机会,排除C项。8.(2023·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测试·18)图3为1952—2010年中国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及GDP增长率的统计情况(单位:%)对图中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图3A.计划经济体制取得长远的实效B.工业化始终是经济增长主动力C.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经济增长D.我国农业生产总量持续地低迷【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1952—2010年中国的第一产业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在曲折发展中有所上升,第三产业明显上升,GDP总体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可知社会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助推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计划经济的成效是短期内呈现出的,排除A项;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排除B项;“持续低迷”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9.(2023·清华大学9月高三诊断性测试(全国卷)·31)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价格双轨制。物资分配一部分是计划调拨,执行计划价格;一部分是市场调配,执行市场价格。在物资比较紧张的80年代,两者价格往往差别很大。这种现象反映当时()A.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B.经济体制改革尚待完善C.改革开放政策出现反复D.政府管理职能趋于弱化【答案】B【解析】由材料“物资分配一部分是计划调拨,执行计划价格;一部分是市场调配,执行市场价格。在物资比较紧张的80年代,两者价格往往差别很大”可知双轨制下同一物资价格存在很大差别,这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说明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故选B项;所有制是指人们对物质资料的占有形式,即生产资料所有制,材料并未提及,逻辑推理错误,排除A项;“出现反复”表述不符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史实,排除C项;在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政府管理职能不断加强,排除D项。10.(2023·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测试·16)1984年底,国营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有3592万人,1987年底为3974.1万人,增长了10.6%;同时期国营商业企业由869.7万人增长到1092万人,增长了25.6%,形成了“商大于工”现象。这反映了()A.工业生产已处饱和B.商品流通走向活跃C.国家注重民生经济D.市场经济基本确立【答案】B【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国营工业企业的人数增长不及国营商业企业人数的增长,说明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企业的自主权扩大,国营商业获得了较快发展,推动商品流通的活跃发展,故选B项;“饱和”表述不符合中国工业发展史实,排除A项;材料强调国营企业、国营商业的发展,无法推知民生经济的发展情况,逻辑推理错误,排除C项;21世纪初市场经济基本确立,排除D项。11.(2023·高三模拟考试·31)(原创)1978年5-6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一行访问西欧五国时,有很多事情是没有料到的,特别是在联邦德国访问巴伐利亚州时,州长卡里在宴会上说:“听说你们资金困难,我们愿意提供支持,50亿美元怎么样,用不着谈判,现在握握手就算定了!”这表明当时()A.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资金过剩B.西欧不顾美国反对同中国拉关系C.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将全面展开D.中国高层出访为对外开放搞侦察【答案】D【解析】由材料“1978年5-6月”、“听说你们资金困难,我们愿意提供支持,50亿美元怎么样,用不着谈判,现在握握手就算定了”可知改革开放前夕,国家领导人出访欧洲,并得到联邦德国政府愿意资助中国的明确态度,说明中国高层出访为对外开放进行前期的考查和铺垫,故选D项;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经济发展“滞涨”,经济发展停滞,排除A项;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国并未反对其他国家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排除B项;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12.(2022·湖北高考·10)北京在成功举办第11届亚运会后,正式提出申办2000年奥运会。经过多次商讨,北京奥申委于1992年6月确定并公布了申奥主题口号——“开放的中国盼奥运”。这一口号体现了中国()A.积极地传播奥运精神B.适应新的世界政治格局C.改革开放的坚定姿态D.巩固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答案】C【解析】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引领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开放的中国盼奥运”表明了中国开放的态度,给世界各国呈现出一个改革开放的坚定姿态,故选C项;奥运精神指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与“开放的中国盼奥运”不符,排除A项;“开放的中国盼奥运”是中国拥抱世界、走向世界的体现,与适应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一超多强)无关,排除B项;“开放的中国盼奥运”强调的是中国开放的态度,一个口号要上升到巩固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显然有夸大成分,排除D项。13.(2022·湖北省九师联盟新高考模拟卷·10)右面所示是一幅关于“一带一路”的漫画。对该漫画寓意解读合理的是,“一带一路”倡议()A.使经济全球化的前途一片光明B.彰显了中国特色制度的优势C.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D.宣告我国进入发展的新时期【答案】C【解析】“一带一路”的漫画中,地球代表的是整个世界,而其中环绕地球的箭头代表的是搭乘“一带一路”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左上角的飞机则代表增长的速度较快,所以这幅漫画寓意是“一带一路”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故选C项;漫画没法体现经济全球化的前途一片光明,因为“一带一路”仅仅是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一种力量,其中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排除A项;“一带一路”不是彰显中国特色制度的优势,而是彰显中国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方面的努力和贡献,排除B项;我国进入发展的新时期不是“一带一路”开始的,而是从1992年就开始了,排除D项。14.(2022·湖北省十一校高三联考·10)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呈现出“介”字型布局。“撇”指“丝绸之路经济带”,“捺”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竖”分别指“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和“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国经济走廊”。这反映出当代我国外交()A.致力发展周边国家关系B.综合国力优势开始凸显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努力推进大国国际合作【答案】C【解析】“‘撇’指‘丝绸之路经济带’,‘捺’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竖”分别指‘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和‘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国经济走廊’”可见中国在对外交往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交往原则,体现了多边外交的特点,故选C项;“‘撇’指‘丝绸之路经济带’”超出了周边国家的范围,不属于周边关系,排除A项;“‘撇’指‘丝绸之路经济带’,‘捺’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竖”分别指‘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和‘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国经济走廊’”只能说明中国影响力,但不能体现优势地位,我们的交往均是平等交往,排除B项;“‘撇’指‘丝绸之路经济带’,‘捺’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竖”分别指‘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和‘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国经济走廊’”这里面的很多国家不是大国,是周边小国,排除D项。15.(2022·浙江慈溪高一下模拟·19)2019年,我国举行了三场主场外交活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向世界发出共建美好未来的“绿色邀请”;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饱含对促进亚洲文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邃思考和责任担当。三场主场外交共同体现了中国()A.开放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B.和平合作,完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独立自主,坚持原则与灵活并举的外交D.多边外交,打破了超级大国称霸的局面【答案】A【解析】据材料“一带一路”“绿色邀请”“人类命运共同体”,可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问题,体现了开放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故选A项;世界园艺博览会对完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意义不大,排除B项;原则与灵活强调外交中坚持的底线和处理外交事务的力度,而材料强调的是三场外交的合作共赢,排除C项;材料主旨中国积极参与的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而且当今世界超级大国称霸的局面早已一去不复返了,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6.(2023·四川资阳一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至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部分词汇出现次数统计(位:次)会议召开时间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法制八大1956.92649600000九大1969.443100000

十大1973.830400000十一大1977.8942300001十二大1982.910021611002十三大1987.113301760143十四大1992五大1997.9006510615

——摘编自村田忠禧、张会才《通过对字词使用的计量分析研究中共党史》从材料中选取至少两个相关联的统计结果,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12分)示例1:1978年后,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56年,中共开始了社会主义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但基于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逐渐走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道路。随着“文革”的结束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和政府逐渐实现了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农村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对外开放的格局也初步形成。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又逐步步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呈现出蓬勃生机,取得重大成就。总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克服了重重困难,与时俱进,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得到稳步发展。示例2:中共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示例3:中共对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的艰难探索。示例4: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逐步受到重视。示例5: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解析】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由材料1977年十一大到1992年十四大“社会主义建设”出现次数呈现上升趋势,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史实得出论题:1978年后,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或者由材料十二大后“社会主义民主”出现的频次较高,得出论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逐步受到重视。其次,结合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史实,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史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史实等阐述分析,如1956年,中共开始了社会主义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但基于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逐渐走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道路。随着“文革”的结束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和政府逐渐实现了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农村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对外开放的格局也初步形成。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又逐步步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呈现出蓬勃生机,取得重大成就。最后,总结归纳,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得到稳步发展。17.(2023·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测试·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引人注目的成就正是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结果。随着中国实力的壮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参与加深,中国对经济全球化的贡献也在飞速提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根据世界银行预测,2016年中国经济増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2%,仍居首位。在全球化未来的发展中,世界对中国寄予厚望,美联社认为:2016年是全球化“遭受巨大打击的一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经济运行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摘编自陈彩云、陈积敏《经济全球化的中国角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材料信息,围绕“中国与经济全球化”自拟论题,并给予说明。(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12分)示例1:论题: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2分)说明: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二战后随着科技革命的进行,经济全球化出现了大发展;1978年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中,当时的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引进外资和技术提供了有利条件;之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空间,并推动了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到现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无不是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结果。(9分,言之成理即可)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中国发展,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1分)示例2:论题: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之一(2分)说明:经济全球化要求世界大部分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必然也会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不断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是世界上的大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经济的发展影响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如材料所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这说明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9分,言之成理即可)综上所述,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经济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1分)(“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由材料“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引人注目的成就正是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结果”得出论题: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或者由材料“随着中国实力的壮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参与加深,中国对经济全球化的贡献也在飞速提升”、“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经济运行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得出论题: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其次,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积极融入全球化的史实阐述分析,如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978年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引进外资和技术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空间,并推动了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现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以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中国发展,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或者由材料“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根据世界银行预测,2016年中国经济増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2%,仍居首位”结合中国对经济全球化的贡献阐述分析,如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必然也会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中国是世界上的大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经济的发展影响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所以,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经济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18.(2022·山西省临汾市二模·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朝中后期,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竞争力,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中国经由与欧洲、美洲、日本的海上贸易航线输入大量白银。海外白银输入为明代银本位制的稳定奠定了基础,并由此带来了16—18世纪中国商品经济的繁荣。……“当时不仅邻近的国家要与中国保持朝贡贸易,或者以走私贸易作为补充,而且遥远的欧洲国家、美洲国家都卷入与中国的远程贸易之中,使以丝绸为主的中国商品遍及全世界,而作为支付手段的占全世界产量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白银则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摘编自陈昆《明朝中后期海外白银输入的三条主要渠道》材料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激发出强大的生产潜力,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和生活效率,人类在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此同时,共同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增多:全球化面临新的艰难险阻,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未能反映客观变化,全球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