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篇和单元的分与合_第1页
单篇和单元的分与合_第2页
单篇和单元的分与合_第3页
单篇和单元的分与合_第4页
单篇和单元的分与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篇”和“单元”的分与合——UbD模式指导下的六年级第二学期民俗文化单元设计案例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芦薇摘要:UbD模式即theunderstandingbydesign,通过设计来使学生达成理解。在单元设计中,我们以UbD为框架,通过“核心任务”引领“子任务”的方式来整合单元内的单篇教学,从而实现有效单元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关键词:UbD单元教学民俗文化1.研究起源统编教材重视单元教学,而单元教学设计的难点是如何处理单篇与单元的分合问题。过分强调单元,会让单篇浮于表面;一味强调单篇,会让单元形同虚设。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陷入三种困境:第一,重单篇,轻单元。只关注到课文在主题、文体方面的显著共性,却无法将各篇课文从知识技能角度进行有机整合,单元设计局限于简单的单篇叠加,这样的教学只能称得上“伪单元教学”。第二,重单元,轻单篇。为了满足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牺牲了单篇课文的独特价值,学生似乎学完了每篇课文,但又没有沉浸在任何一篇课文当中。整个单元教学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浮于表面,难以实现深入理解。第三,先单篇,后单元,将单篇教学与群文教学划分成泾渭分明的两个阶段。这种处理方法能够一定程度上将单元和单篇加以融合,但带来的问题也是很明显的:首先,增加了课时数量,给实际教学增加了困难;其次,并非每一篇课文都适合纳入群文教学,如果硬要将所有文章整合,反而有可能违背教学规律。如何整合单篇与单元,进行有活力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我们可以从UbD模式中获得新思路。2.UbD模式基本特征UbD,即theunderstandingbydesign,通过设计来使学生达成理解。在UbD模式下,理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迁移,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所学知识技能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去。因此,我们可以把UbD模式的基本特征理解为“以理解为主体,以迁移为目的,以逆向设计为手段”。3.UbD模式下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格兰特·威金斯与杰伊·麦克泰格在《理解为先模式: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一)》当中提到:“有效的课程是‘以终为始’来开展设计的。”[1]这也是UbD模式下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思路。明确预期学习结果确定恰当评估方法规划相关教学过程图1:UbD逆向设计阶段图传统教学设计先确定目标,再设计教学活动,最后通过评价来检测目标的完成度。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目标被模糊化,甚至与评价相混淆,这导致了学习者很难真正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而UbD模式要求教师首先要明确预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即学生通过学习要实现的理解是什么,掌握的知识技能是什么,这些理解和知识技能,可以被迁移去做什么。随后,教师应确定怎样的评估方法能够检测出学生确实获得了理解、掌握了知识技能、实现了迁移。最后才能进入教学设计环节,思考怎样的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达成理解,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与传统单篇教学相比而言,统编教材背景下的单元教学更适合使用UbD模式进行设计,原因有如下三点:第一,单元教学以核心素养为纲,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能力;而UbD模式是以学习成果为导向进行的逆向设计,教学设计的起点直接指向单元教学的重点。第二,单元教学强调对不同篇目知识点进行信息整合,形成层次和梯度;而UbD模式要求学生不停留于对知识技能的复述和重复操练,而是基于获得的知识来进行推断、建构,最终形成对意义的理解。因此,两者都强调将众多信息之间建立起关联的逻辑思维过程。第三,单元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而UbD模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完成迁移任务来证明自己理解了意义,掌握了知识技能,因此,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的积极性可以被高度调动起来。4.UbD模式指导下的民俗文化单元设计案例4.1.以终为始的逆向设计统编教材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是民俗文化单元,通过《北京的春节》、《腊八粥》、《藏戏》等课文,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民俗文化的热爱。通过单元导语,我们可以提炼出本单元教学目标:◊了解民俗之美;◊分析内容的主次,把握叙述的详略,分析详略安排的作用;◊品味文章富有个性的语言。然而,实现了这些目标之后,学生可以理解哪些意义?获得什么迁移能力?这个单元的学习对于他日后的长期学习生活能够起到什么作用?这些问题似乎并未给出答案。按照UbD模式,教师需要首先来思考预期学习结果。我们发现本单元实际上希望达成的迁移目标是“让学生意识到民俗文化的魅力与价值,提升对民俗的关注度;能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来介绍自己了解和感受的民俗文化。”接下来,为了评估学生是否实现了上述迁移目标,可设置这样的评估方式:通过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的公众号推文来介绍某一种民俗文化。通过学生的完成情况,检测他们是否在学习中实现了理解,掌握了相关知识技能。基于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对本单元三篇课文进行分析,明确课文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哪些理解,应设定哪些具体的迁移目标,以及每个目标应使用何种具体的评估方法。表1:UbD模式的民俗单元阶段设计表阶段一明确预期学习结果教材单元目标学习迁移1.了解民俗之美;2.分析内容的主次,把握叙述的详略,分析详略安排的作用;3.品味文章富有个性的语言。学生能意识到民俗文化的魅力与价值,提升对民俗的关注度;能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来介绍自己了解和感受的民俗文化。理解意义♦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了解优秀的民俗文化能够增加文化自信♦表现民俗文化主题的文章可以合多种表达方式(说明,叙述,描写,议论)♦介绍民俗文化时要分清主次,详略得当♦对于重点环节应详细描绘其特征阶段二确定恰当评估方法迁移目标/理解意义评估方法学生能意识到民俗文化的魅力与价值,提升对民俗的关注度;能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来介绍自己了解和感受的民俗文化。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的公众号推文,介绍某一种民俗文化。♦不同地域、民族有不同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收集整理来源于自己的籍贯地/民族所具备的民俗传统,并将其分类♦介绍民俗文化时要分清主次,详略得当采访家中长辈的“儿时‘俗’事”,记录下他们印象中最有意思的民俗往事。♦对于重点环节应详细描绘其特征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该项民俗,用说明性文字对其进行详略得当的介绍。♦表现民俗文化主题的文章需要结合多种表达方式(说明,叙述,描写,议论)与父母或小组成员针对自己撰写的文字展开讨论,交流这项民俗的传承价值,记录讨论内容,并提炼成一小段议论性文字。以上表格充分显示出UbD模式对于学习结果和评估方法的关注是优先于课文教学目标设定的。在明确了单元预期学习结果和评估方法之后,再去逆向思考三篇课文能够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意义,实现迁移,顺利通过评估。“语文知识不是集中、系统地阐述,而是分散、重复并综合地融会于一篇篇选文之中,每篇文章都是语文知识的综合体”[2],因此单元教学的一大难点就是如何处理好“单篇”与“单篇”的关系、“单篇”与“单元”的关系。UbD模式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核心任务核心任务课文3子任务3课文2子任务2课文1子任务1课文3子任务3课文2子任务2课文1子任务1图2:UbD模式任务关系图以体现学习成果的核心任务为主导,引领若干个子任务,将单元目标细化拆分到不同课文中去。如此,单篇课文之间就能形成序列,彼此互为支撑,单篇与单元之间也能构建起切实的关联,使“单篇”与“单元”的分与合体现出有效性。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继续完成对六年级第二学期民俗文化单元的教学设计:表2:UbD模式的民俗单元教学过程阶段三规划相关教学过程课时课时教学目标学习任务设计意图1单元导论(0.5课时)1.通览《北京的春节》、《藏戏》、《腊八粥》及单元导语,了解民俗文化的基本含义和特征。2.明确核心任务和评价标准。讨论并明确核心任务评价标准。明确核心任务及评估标准,了解任务涉及的基本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北京的春节》(2课时)1.整体把握文章详略安排,了解如何从不同方面来对民俗展开介绍;2.学习使用副词、关联词、修辞手法来体现人对民俗的情感态度;3.分析作者详略安排的用意,进一步学习如何介绍民俗活动;4.明确详略处理的基本原则①②(最独特/最有代表性/参与度最高;最能体现人们的情感态度)。子任务1:采访家中父母长辈,完成“儿时‘俗’事”访谈记录表。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长辈所提及的民俗,将这项民俗文化具体的内容罗列出来,思考在介绍的时候如何处理详略,并说明原因通过课堂教学学习如何介绍民俗活动,明确详略处理的基本原则①②。通过完成子任务1,为核心任务做好素材积累工作。3《藏戏》(1.5课时)1.了解总分结构的写法及好处。2.分析人物,探究藏戏的文化内涵;3.以课文为例,探究详略处理的基本原则③(最能表现民俗文化精神和内涵)4.重读《北京的春节》,深入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子任务2:完成核心任务当中的说明性内容。学习如何安排民俗文化的说明结构,明确详略处理的基本原则③,进而完成子任务2,推进核心任务的完成。通过子任务1和2将单篇与单篇勾连起来,反刍推进理解。4《腊八粥》(1课时)1.总结回顾前几课的学习,明确核心任务相关的“质量标准”、“说明内容”、“详略设置标准”、“思路结构”,聚焦核心任务,明确学习目标;2.阅读《腊八粥》,品味语言,学习如何借助描写表现人物情感态度,体会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学习如何用描述性的文字来增强感染力。子任务3:根据子任务1的采访记录,展开合理的想象,将长辈讲述的经历细化、润色,用适当的描写、关联词、修辞润色他们关于民俗的童年记忆,生动地体现出长辈当年体验民俗时的状态。由核心任务引入,聚焦预期成果和学习目标,提升学生对任务评价标准的关注。学习如何提升推文的语言感染力,进而完成子任务3,推进核心任务的完成。5任务反馈(1课时)根据作业单完成情况,进一步理解任务评价标准。将前几课时学生分阶段完成的子任务集中交流反馈。反思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修正阶段性成果,最终整合完成核心任务。从单元核心任务切入,由单篇课文教学承接,同时,每个课时都将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