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教育理论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_第1页
山西省吕梁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教育理论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_第2页
山西省吕梁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教育理论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_第3页
山西省吕梁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教育理论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_第4页
山西省吕梁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教育理论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吕梁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教育理论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阅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脑中出现穿长衫、站着喝酒的孔乙己的形象。这种心理过程是()

A.记忆表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2.“灰心丧气”、“见花落泪”、“对月伤神”的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抑郁D.焦虑

3.

6

中小学最基本、最有效的德育途径是()

4.心理咨询工作任务的侧重点是()。

A.治疗B.补救和矫正C.预防和促进D.外部指导

5.美育是由下列谁首次提出的()

A.马克思B.苏霍姆林斯基C.席勒D.朱光潜6.班主任工作总结可分为()。A.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B.教师总结和学生总结C.教学总结和课堂总结D.课内总结和课外总结7.教育的本质属性是()。A.永恒性B.培养人的社会活动C.历史性D.相对独立性

8.人觉察出浮云在空中移动是一种()

A.深度知觉

B.时间知觉

C.运动知觉

D.错觉

9.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培养优秀运动员B.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C.进行思想品德教育D.增强学生的体质

10.

25

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助人为乐,诚实,正直,属于()

11.当人们认识物体时,物体所处的条件可能发生改变,但人们仍然能把它认出来,这是知觉的()。

A.理解性B.恒常性C.整体性D.选择性12.学校进行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是()A.小组B.班级C.年级D.教导处

13.在全部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教育机构D.教育功能14.在人际关系取向上,有三种需要,分别是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A.自我实现需要B.生理需要C.情感需要D.安全需要

15.某下岗女工在找到工作时,感到平静而高兴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心境B.激情C.应邀D.热情

16.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课外体育锻炼B.课间操C.体育课D.运动会

17.以肌肉骨骼的运动实现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外显活动方式是()。

A.动作技能B.智力技能C.练习D.能力

18.《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A.昆体良B.赫尔巴特C.洛克D.福禄贝尔

19.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个人B.小组C.班级D.个人和小组相结合

20.根据与动机相关联的需要起源划分,成就、交往、威信、赞誉等属于()

A.生理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远景性动机

D.近景性动机

二、填空题(20题)21.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________。

22.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和_______的特点。

23.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24.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是有自觉的行动目的,以__为基础,受意识能动调节支配和__。

25.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26.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______和_______。

27.填空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_____和______。

28.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______而_______的心理品质。

29.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0.自我认识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31.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

32.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其实质是大脑皮层有关神经中枢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33.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和学生。

34.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将学校教育和__教育、__教育相配合,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35.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_______和_______。

36.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_____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37.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38.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_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39.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40.我国1902年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三、论述题(5题)41.试述我国新课程设置的特点。

4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根据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43.在近代教育史上,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而知识的传授则无关紧要。试用某一教学规律对该观点进行分析。44.试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45.联系实际分析如何教会学生调节与控制情绪。

四、论述题(5题)46.试述我国新课程设置的特点。

47.论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48.根据知觉规律,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49.持“教师中心论”的人把学生比作“船”,把教师比作“舵手”,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试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简评这个观点。50.试述如何促进问题解决。五、辨析题(5题)51.—个国家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

52.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

53.因为注意可以分配,所以人可以任意地同时进行任何活动。

54.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强化政府办学。

55.人对同一个目标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斗争是双趋冲突。

六、(5题)56.了解智力活动的动作结构,明确活动的方向是智力技能形成哪一阶段的特点?()。

A.原型定向B.操作定向C.原型内化D.原型启发

57.“谈梅生津”属于()

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既是条件反射又是无条件反射D.两者都不是

58.

12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59.通过实验提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的心理学家是()。

A.斯皮尔曼B.艾宾浩斯C.斯腾伯格D.麦克里兰60.简述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1.C

2.A

3.B

4.C

5.C解析:美育一词是德国剧作家、美学家席勒在《美学书简》中首次提出使用的。

6.AA

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全面总结应反映全班学生德、智、体、美几方面变化的基本情况及原因,找出主要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专题总结是,就学生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某个方面,或班级已取得显著成绩的某项工作进行总结。

7.B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8.CC

[解析]运动知觉是指对物体的空间位移的知觉,只需掌握概念即可。

9.D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增强学生的体质是体育的根本任务。

10.A

11.B知觉的恒常性是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人对客观事物的知觉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12.BB

[解析]学校进行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是班级,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13.A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全部教育工作自始至终是围绕教育目的这个核心展开的。

14.C人们对人际关系的需求包括包容需要、控制需要、情感需要。

15.A

16.C

17.A

18.B《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赫尔巴特。昆体良的代表作为《论演说家的教育》,洛克的代表作为《教育漫话》,福禄贝尔的代表作为《人的教育》。

19.C班级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受学校委派,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各项工作。

20.B

21.夸美纽斯夸美纽斯

22.强制性强制性23.一般能力;特殊能力24.随意运动克服内外困难

25.学生集体学生集体

26.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新颖性

27.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28.稳定,统一

29.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

30.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31.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32.强化强化

33.社会知识社会知识34.社会家庭

35.评比操行评定评比,操行评定

36.社会问题社会问题

37.先快后慢先快后慢

38.教学价值取向教学价值取向

39.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40.壬寅学制

41.在课程结构方面,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1)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2)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3)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4)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5)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2.结合一个或多个教学实例阐述下列观点:

(1)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明确目的任务是唤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思维也是唤起学生有意注意的因素,教师要正确组织教学,一贯严格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尽量防止分散注意的刺激出现,不断提高课堂艺术,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兴趣,在教法上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方式,保持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交替使用几种注意,是保持学生注意的重要条件,注重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的多样化,保持必要的工作速度,教学内容要难易适度。43.(1)该观点是错误的。

(2)因为它违背了“教学过程是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3)该规律认为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两者是相统一、相一致的;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之中;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所以重视思维形式的发展,忽视知识的传授是错误的。

该题属于案例分析题,在论述题中属于难度最大的一种题型。解题的思路是:首先,考生要分析题目,确立应该运用哪条教学规律进行分析。题目谈的是思维形式与知识的关系,而思维形式实质上属于智力的范围,故题目谈的是智力与知识的关系,所以,应该运用“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来分析;然后,运用所确定的规律来分析案例。“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认为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两者是相统一、相一致的,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只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而题目中的观点正好违背了这一规律的要求,所以是错误的。

回答案例分析题的一般技巧是:先对该观点进行正误判断,然后运用理论进行原因分析。4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为: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该题需要考生加以注意,因为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

45.(1)知觉自己的情绪状态。

(2)转移自己的注意。

(3)合理宣泄负面情绪。

(4)主动运用语言调节与控制自己的情绪。联系实际进行阐述。

46.在课程结构方面,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1)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2)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3)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4)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5)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47.能力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实践的经验以及个人主观的努力,都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1)先天素质:人的各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高级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特点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们是能力发展的直接物质基础。在心理学上,把这些造成人们之间天生差异的解剖、生理特点,称为素质。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决定着能力发展的潜力。(2)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学前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尤其是早期环境。学校教育对能力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48.(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正确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则,正确地组织直观,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3)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必要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素养。

【解析】此题要联系实际或举例说明。49.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首先,它只强调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而忽略了学生还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活动主动的参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对于教育影响,他们可能积极地接受,也可能消极地抵制。同时,在师生关系中,它过分夸大了教师的作用。其实,如果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把学生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自身的“舵手”作用也无法真正实现。总之,我们既不能忽略,也不能夸大学生的客体地位。要认识到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发展和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应使学生的双重地位统一起来。50.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的知觉特点。

(2)定式与功能固着。

(3)已有知识经验。

(4)情绪与动机。

(5)个性差异(能力、气质、性格)。

举例说明。

此题不难,答题要点明确,但要注意举例说明。51.正确。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学制中关于学校专业的设置,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的、学制年限、入学条件等要直接受统治阶级的有关方针、政策的制约,反映统治阶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