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高考适应性模拟检测(二)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届四川省高考适应性模拟检测(二)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届四川省高考适应性模拟检测(二)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届四川省高考适应性模拟检测(二)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届四川省高考适应性模拟检测(二)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页/共21页2023届高考适应性模拟检测试题(二)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具有自己的文化根基,这是中国古代逻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逻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诒让、梁启超等思想家开启了对墨家逻辑的研究,带动了人们对先秦诸子及其名辩之学的反思性研究。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对《墨经》逻辑体系及其他名辩思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丰硕成果,为当代中国语境下逻辑学话语体系建设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但由于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博大精深,再现中国古代逻辑学话语体系的完整样貌并使其得以广泛传播仍需不懈努力。其一,就时间线索而言,需要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历史考察时间追溯至先秦早期,使存在于各种史料中的逻辑智慧及其言说方式经过深入挖掘和脉络梳理得以清晰呈现,实现由自在向自为、由碎片向系统展开逻辑学话语体系建构,形成先秦逻辑学思想发展线索的完整轨迹,使以墨家逻辑为代表的先秦名辩之学的历史源头及演进动因得以凸显,更加充分、完整地重现中国古代逻辑学话语体系的来龙去脉,以及在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本土文化特征与世界逻辑体系相统一的发展走向。其二,从文献范围上看,先秦时期的文化典籍内容非常丰富,既包含了以《墨经》为代表的逻辑学说体系,也包括《周易》以及其他名辩学说等经典文献,同时,还有不应忽视的相关政治、军事及文化等各种史料中所具有的推理和论证的逻辑应用案例。因此,既要重视对名辩之学的经典文献研究,也要关注存在于其他史料中那些尚未形成体系的自发性逻辑学话语形态。在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脉络进行挖掘和整理的过程中,不仅要以儒墨等学派的文献为重点研究内容,而且要探求那些藏在非显学史料中的逻辑思想要素,最大范围地拓宽对囊括中国古代逻辑思想渊流的文本资料的搜集与研究,使中国古代逻辑学话语体系原貌框架的丰富性得以重现。其三,就研究方法来讲,无论是对集中反映中国逻辑史上第一个完整逻辑学体系文本《墨经》的研究,还是对中国古代其他名辩学说文献的解读,都需要进一步将其置于世界整体的逻辑思想体系中展开深度比较。从纵向比较中,系统梳理、全面呈现中国逻辑学话语体系的言说方式。从横向比较中,深入剖析中国逻辑思想生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因及其价值指向。通过进行深入比较研究,使人类思维活动中有关推理、论证的具体构成要素以及逻辑规律、规则等共性问题能够充分体现出来,从而明确逻辑的规范作用具有普遍性。同时,经过比较研究,揭示不同逻辑传统话语体系的独特性与系统性,将以墨家逻辑体系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逻辑学思想全貌展现给世人,推进中国逻辑学话语体系回归世界逻辑学研究视野,实现本土逻辑与世界逻辑之间的价值同构。(摘编自宁莉娜《逻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路径探索》)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博大精深,中国逻辑学话语体系建设,需要历代学人的不懈努力。B.重现中国古代逻辑学话语体系的来龙去脉,是为了让本土文化与世界逻辑体系统一。C.从文献范围看,其他史料中尚未形成体系的自发性逻辑学话语形态研究也不能忽视。D.逻辑研究需要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可使人类思维活动中某些共性问题体现出来。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从三个方面逐层递进地论述了逻辑学话语体系再现的具体办法。B.文章第三段以《墨经》《周易》等为例,论证了先秦时期的文化典籍内容非常丰富的观点。C.作者认为,比较法是中国逻辑学话语体系研究的主要方法,如纵向比较、横向比较等方法。D.除了道理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对比论证等方法,让专业性很强的逻辑学概念变得较易理解。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孙怡让、梁启超等思想家对墨家逻辑进行研究,可见《墨经》逻辑体系在中国古代逻辑学话语体系中最有代表意义。B.只要形成了先秦逻辑学思想发展线索的轨迹,就能凸显以墨家逻辑为代表的先秦名辩之学的历史源头及演进动因。C.再现中国古代逻辑学话语体系的完整样貌,需要最大范围拓宽对囊括中国古代逻辑思想渊流的文本资料的搜集与研究。D.置于世界的逻辑思想体系中展开比较,是对中国古代名辩学说文献解读的前提,因为中国逻辑学话语体系落后于世界。【答案】1.B2.C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是为了”强拉目的关系,原文是“更加充分、完整地重现中国古代逻辑学话语体系的来龙去脉,以及在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本土文化特征与世界逻辑体系相统一的发展走向”,注意“以及”,这是并列关系的复句;“本土文化”也有误,应该是“具有本土文化特征”。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逐层递进”错,“其一,就时间线索而言……其二,从文献范围上看……其三,就研究方法来讲”应是并列。B.《墨经》《周易》并非例子,也不存在论证;原文表述是“从文献范围上看,先秦时期的文化典籍内容非常丰富,既包含了以《墨经》为代表的逻辑学说体系,也包括《周易》以及其他名辩学说等经典文献”,只是提到了《墨经》《周易》,并非用它们做例子论证什么。D.原文无对比论证,主要是道理论证,如“从文献范围上看,先秦时期的文化典籍内容非常丰富……因此,既要重视对名辩之学的经典文献研究,也要关注存在于其他史料中那些尚未形成体系的自发性逻辑学话语形态”,运用了因果论证。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最有代表意义”于文无据,原文表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诒让、梁启超等思想家开启了对墨家逻辑的研究,带动了人们对先秦诸子及其名辩之学的反思性研究”,没有提到《墨经》“最有代表意义”。B.“只要……就能”太绝对,原文是“形成先秦逻辑学思想发展线索的完整轨迹,使以墨家逻辑为代表的先秦名辩之学的历史源头及演进动因得以凸显,更加充分、完整地重现中国古代逻辑学话语体系的来龙去脉”;“轨迹”错,原文是“完整轨迹”;D.“中国逻辑学话语体系落后于世界”,无中生有,原文没有比较,只是说“就研究方法来讲,无论是对集中反映中国逻辑史上第一个完整逻辑学体系文本《墨经》的研究,还是对中国古代其他名辩学说文献的解读,都需要进一步将其置于世界整体的逻辑思想体系中展开深度比较”。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和“人”可以说是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天人关系”问题则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司马迁说他的《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的书,宋朝的思想家邵雍说得很明白,“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对天人关系问题的认识有种种不同的理论,例如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道教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等等。但唯有“天人合一”学说影响最大,它不仅是一个根本性的哲学命题,而且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一种思维模式。在中国哲学史上,讲“天人合一”的哲学家很多。也许成书于公元前三百年前的《郭店楚简·语丛一》中的“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是关于“天人合一”思想最早最明确的表述。它的意思是说,《易经》是一部讲会通“天道”和“人道”的关系(即“天人合一”)的书。由《易经》开始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的思考、一种思维模式,或可对我们解决当前生态问题有所启发。我们不能把“人”和“天”看成是对立的,这是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人之始生,得之于天”。“人”不仅应“知天”,而且应该“畏天”。现在人们强调“知天”,只是一味用“知识”来利用自然,以至于无序地破坏自然,把“天”看作是征服的对象,而不知对“天”应有所敬畏,这无疑是“科学主义”极端发展的表现。“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这种统一表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的责任。我们不能把“天”和“人”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外在关系,这是因为“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人”离不开“天”,离开“天”则“人”无法生存;“天”离不开“人”,离开“人”则“天”的活泼的气象无以彰显。如果“人”与“天”是一种外在关系(即它们是相离且不相干的),那么“人”就可以向“天”无限制地索取,而把“天”看成敌对的力量,最终人将自取灭亡。“天”和“人”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存在着内在的相即不离的关系。所以说,“为天地立心”就是“为生民立命”,不可分为两截。“天”和“人”之所以有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皆因“天”和“人”皆以“仁”为性。“天”有生长养育万物的功能,这是“天”的“仁”的表现。“人”既为“天”所生,又与“天”有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那么“人”之本性就不能不“仁”,故有“爱人利物之心”。如果“天”无生长养育万物的功能,“人”如何生存,又如何发展?如果“人”无“爱人利物之心”,无情地破坏着“天”的“生物之心”,同样“人”又如何生存?因此,中国哲学认为,不能把“天”和“人”看成是不相干的两截,不能“研究其中之一能够不牵涉另一个”。“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体现着“天”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它不仅包含着“人”应如何认识“天”的方面,同样也包含“人”应该尊敬“天”的方面,因为“天”有其神圣性(神性)。故而,虽然中国哲学(主要是儒家哲学)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宗教(如基督教、佛教),但它却有强烈的宗教性,可以起着某种宗教的功能。中国哲学(主要是儒家哲学)强调“天”和“人”存在着一种内在相即不离的有机联系,“天人合一”不仅意味着“人”对“天”的认知,还强调“人”应在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过程中达到“人”的自我超越。无论如何,这样一种思维路径对我们走出“天人二分”(或“天人对立”)的困境是十分有意义的。从上述四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对解决“天人关系”无疑有其正面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它赋予了“人”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人”必须在追求“同于天”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身超越,达到理想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摘编自汤一介《论“天人合一”》,有删改)材料二:“天人合一”,语出张载《正蒙·乾称》。作为一种表达天人之间关系的特殊思想,它成熟甚早,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是儒家等学派所阐发的宇宙观之核心理念之一,从儒家的“四书”、《易传》,到道家的《老》《庄》等,无不以天人相和谐为其思想旨归。但何为天?何为人?又如何相合?则各呈异说、内涵丰富,构成了先秦诸子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天人合一”的思想,历经秦汉、隋唐、宋明,下至晚清,经历了极为复杂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就儒学之主流而言,大致有汉儒的天人感应说、汉唐间的自然论、宋明时期的“天理”以及性即理、心即理等,一直到近代西学传入,又有了科学诸解释。在现代学术研究的方式和视野之下,“天人合一”观念成为历史叙述的内容,同时也作为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的重要资源之一被重新加以理解和阐释。总的说来,在科学宇宙观和自然进化论已经成为常识,并为一般大众所理解和接受的情形下,再来谈所谓“天人合一”,其论说的前提必然包含了对科学知识的承认,也预设了现代性批判的眼光,即对迷信观念的鄙夷和对宗教信仰的排斥,以及知识的分类意识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等等。在此背景之下,对“天人合一”的阐释,一般是用中西文化比较的方式来进行的,有意模糊了传统儒、释、道的思想界线,从中国文化之总体特性来确立其现代意义。其现代诠释,大略可概括为三种模式:一是科学的理解;二是历史的解释;三是哲学的阐发。(摘编自景海峰《“天人合一”观念的三种诠释模式》,有删改)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与“人”的关系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易经》就开始涉及“天人合一”这一思想。B.“人”是“天”的一部分,应该“知天”“畏天”,人的生存得益于天的养育,应该像天一样以“仁”为本性。C.先秦诸子百家虽然各有主张,但在“天人合一”方面表述相同、理念相同,进而演变发展出复杂丰富的理论。D.在科学思想深入人心的今天,人们讨论“天人合一”,需要具有现代科学知识、批判的眼光和科学的研究方法。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学者对“天人关系”进行着孜孜不倦地探讨,有些甚至针锋相对,如司马迁与邵雍的认识。B.“天即人,人即天”,二者相即不离,“为天地立心”与“为生民立命”关联紧密,不能孤立理解。C.在对“天人合一”的认识上,儒家思想因其宗教属性而认为“天”具有神性,应该受到人们的尊敬。D.只有认识到传统儒、释、道思想并无本质区别,才能对“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进行现代化的阐释。6.请结合材料一古人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谈谈对我们当下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的启示。【答案】4.C5.B6.①人不仅应“知天”,而且应该“畏天”,对大自然存敬畏之心,不应肆意破坏自然;

②“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对大自然的破坏就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

③因为“天”和“人”皆以“仁”为性,天“仁”而养育万物,人也应从“仁”出发去护佑自然。【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C.“先秦诸子百家”扩大范围,材料二第一段可知,在“天人合一”理念上,材料中提到了儒家和道家,并没有说诸子百家。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有些甚至针锋相对,如司马迁与邵雍的认识”说法错误,依据原文“司马迁说他的《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的书,宋朝的思想家邵雍说得很明白,‘学不究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可知,司马迁提倡探究天人关系,邵雍也提倡探究天人关系,两者观点有一致性,并不是针锋相对的关系。C.“儒家思想因其宗教属性而认为‘天’具有神性”因果倒置,依据原文“因为‘天’有其神圣性(神性)。故而,虽然中国哲学(主要是儒家哲学)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宗教(如基督教、佛教),但它却有强烈的宗教性,可以起着某种宗教的功能”可知,“天”有其神圣性是原因,而它有强烈的宗教性,可以起着某种宗教的功能是结果,选项因果倒置。D.“只有……才能……”条件关系不成立,“认识到传统儒、释、道思想并无本质区别”说法错误,依据原文“在此背景之下,对‘天人合一’的阐释,一般是用中西文化比较的方式来进行的,有意模糊了传统儒、释、道的思想界线,从中国文化之总体特性来确立其现代意义”可知,原文是“有意模糊了传统儒、释、道的思想界线”,并非“认识到传统儒、释、道思想并无本质区别”,而且模糊传统儒、释、道思想和对“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进行现代学术研究并无条件关系。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依据材料一第四段“我们不能把‘人’和‘天’看成是对立的,这是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人之始生,得之于天’。‘人’不仅应‘知天’,而且应该‘畏天’”“‘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这种统一表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的责任”可知,我们人类应“知天”、“畏天”,对大自然要保有敬畏之心,不应肆意破坏自然;依据材料一第五段“‘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离开‘人’则‘天’的活泼的气象无以彰显”“如果‘人’与‘天’是一种外在关系(即它们是相离且不相干的),那么……最终人将自取灭亡。所以‘天’和‘人’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存在着内在的相即不离的关系”可知,“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如果人类向大自然无限制地索取,对大自然无休止的破坏其实就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最终人将自取灭亡;依据材料一第六段“‘天’和‘人’皆以‘仁’为性”“如果‘天’无生长养育万物的功能,‘人’如何生存,又如何发展?如果‘人’‘无爱人利物之心’,无情地破坏着‘天’的‘生物之心’,同样‘人’又如何生存”可知,“天”和“人”皆以“仁”为性,天“仁”而养育万物,人也应从“仁”出发去护佑自然,而不能去破坏自然。(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烟雨浮梁余江作为茶和瓷器同时盛名天下的地方,恐怕非江西省浮梁县莫属了,其实茶和瓷器从出生起就是形影不离的,而浮梁一直是绝美地匹配了它们。如果说对宋人彭汝沥送友人的咏瓷诗句“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不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白居易的名篇名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一定让我们会想起这个千年古镇。“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这是诗仙他们描写精美的瓷碗里浸泡着茶香的美文,更有婉约词人秦少游“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把茶、瓷和诗文写在一起,美得遍地。这些都是浮梁留在历史里隽美的文字,所以汤显祖盛赞它:“浮梁之茗,闻于天下;浮梁之瓷,莹如水玉。”浸泡在这样的字里行间、浸泡在天青雨疏的江南,我竟也有写几句的冲动,感觉再也仅有像在这样春夏之交的雨季,落脚于浮梁,更合我意、更令人心醉的了。一个人,漫步在江南第一县衙的府前,行走在千年以来的雨巷,穿梭于浮梁的青山绿水之间。雨,一半落在了浮梁,一半落在我身上;烟雾弥漫起。模糊了这山这水,也模糊了我的思绪。浮梁的雨如晶莹剔透的瓷,瑶里的风似山间清新的茶,一阵风雨。山河静默。就成了一段往事,如烟,悠悠。走进浮梁县瑶里古镇,首先看到的就是被当地人称为母亲河的瑶河。千百年以来,瑶河穿城而过,清澈透亮,人们至今依然临河洗衣洗菜。两岸的民居大多是白墙灰瓦,也有不少是红砖黑瓦。这些红砖因年代久了,历经风吹雨打,已经被岁月冲淡成斑驳的浅黄,而且很不均匀,甚至墙角上还苔痕累累,散发出老旧的气息。如果说浮梁以及瑶里古镇是瓷窑的历史存档,那么走出古镇,那青山碧水里就是浮梁山茶的天地了。其实都无需进山,即使在省道的两侧,就可以看到整片的茶园,那种整齐有序就像是植被,茂密地覆盖着山体;那些从半山腰一层又一层落下来的水稻梯田,是山区特有的风景。浮梁的山区,到处都是勃勃生机,一年四季大多是山峦滴翠,云雾缭绕,在这春风夏雨之中,那更是令人流连忘返的。细雨绵绵之中,满山遍野都罩着薄雾,整个山湿漉漉的,草木茶林也湿漉漉的,青翠欲滴。置身其中,你会觉得光阴都带着雨滴。古人说“高山云雾出好茶”,所以浮梁拥有江南最大的古茶树群落,原始森林里的古茶树,年年岁岁,青翠不改。难怪远在宋代,就有近百家茶行,户户门庭若市,车马不绝。现在许多人知道瓷都是景德镇,茶也盛名在西湖龙井、太湖的碧螺春等等。其实民国景德镇建市之前叫昌南镇,是浮梁县下辖的一个镇。民国十五年景德镇立市以后才反过来把浮梁县下辖于市。因此瓷器更早的发源地就是浮梁。浮梁东邻浙闽,西靠湖南,北连安徽,南下广东,我总感觉是江南的尽头,最内陆最南线的江南了。因为古代这里再南再西就是蛮夷之地了。王勃那句“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放在浮梁实在是再确切不过了。人们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认为,历史的才是永恒的。浮梁文化经历了历史的沉淀,千百年来日久弥新,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商业氛围,让深山茶、瓷、布艺、木雕等走出大山深处。新建的牌楼、祠堂仍保持过去统一的风格。在浮梁在瑶里,我们看到的是茶与瓷绝美的匹配。人与自然,历史与当下的和谐发展,秀美的自然风光,朝代各异的人文景观,浓郁的民俗风情,这些组成了一条文化之河,同样也浩浩荡荡,千年以来一直流淌在浮梁人的心田。如今也流进了大江大河,带着瓷和茶闪亮的文化符号流向了世界文明之海。不记得谁说过:“美,是不能造作的。”烟雨浮梁告诉我们,美,也需要自然生长,人工斧凿的痕迹过重就不美了,也经不住历史沧桑的考验。当下太多的地方在打造文旅产业,那些投入巨资凭空人造的景点,那些挖空心思臆造的历史故事,如何留得住千年?如何经得起历史的验证?甚至,我们一方面在造“古”,另一方面又在毁迹,凡十年上百年的老街、民居、校园被随意拆迁,难道北京元城墙拆除教训还不深刻吗?在人类传统文化面前,我们需要学养和情怀,少一点急功近利;在厚重的历史面前,我们首先需要停下来思考,然后再来发展。这些似乎正飘散在烟雨朦胧的古镇天空。(节选自《江河文学》2021年第5期,有删改)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围绕着“烟雨浮梁”,描写了浮梁茶和瓷器的文化及浮梁的自然风光等内容,充分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B.文中画线句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浮梁瓷器和茶文化历史悠久、环境静谧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浮梁的喜爱和赞美之情。C.文章先由茶和瓷器引入对浮梁的介绍,然后引用诸多古诗文来印证浮梁茶的芬芳和瓷器的精美,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D.文章语言优美,自然流畅,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感染力;文中多处采用长短结合的句式,形成参差错落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味。8.文章以“烟雨浮梁”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9.这篇散文的思想情感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答案】7.B8.①在内容上,交代了写作的对象和当时的天气情况;②在结构上,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③在表达效果上,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意境,暗含了浮梁文化历史的悠久。9.①文章通过对浮梁的瓷器文化和茶文化的叙述和描写,表达了对浮梁历史悠久的瓷器文化和茶文化的礼赞。②文章通过对浮梁风景的描写,表达了对浮梁秀美的自然风光的陶醉。③文章写浮梁悠久的文化和现代商业氛围的融合,写浮梁的瓷和茶文化走向世界,表达了对当下如何打造经得起考验的文旅产业的思考。【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文中画线句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错误。句中“山河静默”还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河”人的情态“静默”,所以不只是用比喻手法。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第一,在内容上,结合文章内容“一个人,漫步在江南第一县衙的府前,行走在千年以来的雨巷,穿梭于浮梁的青山绿水之间。雨,一半落在了浮梁,一半落在我身上,烟雾弥漫起,模糊了这山这水,也模糊了我的思绪”可知,我穿梭于浮梁的青山绿水之间,当时正在下雨,烟雾弥漫,可见交代了写作的对象和当时的天气情况。第二,在结构上,文章以题目“烟雨浮梁”为线索,描写了浮梁茶和瓷器的文化及浮梁的自然风光等内容,充分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第三,在表达效果上,结合“浮梁的雨如晶莹剔透的瓷,瑶里的风似山间清新的茶,一阵风雨,山河静默,就成了一段往事,如烟,悠悠”可知,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意境,生动地写出了浮梁瓷器和茶文化历史悠久、环境静谧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浮梁的喜爱和赞美之情。【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丰富意蕴的能力。第一,结合“浮梁的雨如晶莹剔透的瓷,瑶里的风似山间清新的茶,一阵风雨,山河静默,就成了一段往事,如烟,悠悠”可知,生动地写出了浮梁瓷器和茶文化历史悠久,表达了对浮梁历史悠久的瓷器文化和茶文化的礼赞。第二,结合“细雨绵绵之中,满山遍野都罩着薄雾,整个山湿漉漉的,草木茶林也湿漉漉的,青翠欲滴。置身其中,你会觉得光阴都带着雨滴。古人说‘高山云雾出好茶’,所以浮梁拥有江南最大的古茶树群落,原始森林里的古茶树,年年岁岁,青翠不改”可知,细雨绵绵之中,浮梁的草木茶林青翠欲滴,置身其中,会觉得光阴都带着雨滴。文章通过对浮梁风景的描写,表达了对浮梁秀美的自然风光的陶醉。第三,结合“人们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认为,历史的才是永恒的。浮梁文化经历了历史的沉淀,千百年来日久弥新,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商业氛围,让深山茶、瓷、布艺、木雕等走出大山深处”“在浮梁在瑶里,我们看到的是茶与瓷绝美的匹配,人与自然,历史与当下的和谐发展,秀美的自然风光,朝代各异的人文景观,浓郁的民俗风情,这些组成了一条文化之河,同样也浩浩荡荡,千年以来一直流淌在浮梁人的心田。如今也流进了大江大河,带着瓷和茶闪亮的文化符号流向了世界文明之海”可知,浮梁文化经历了历史的沉淀,也融入了现代的商业氛围,让深山茶、瓷、布艺、木雕等走出大山深处,带着瓷和茶闪亮的文化符号流向了世界文明之海。文章写浮梁悠久的文化和现代商业氛围的融合,写浮梁的瓷和茶文化走向世界,表达了对当下如何打造经得起考验的文旅产业的思考。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五谷尽收,则五味尽御于主,不尽收则不尽御。故凶饥存乎国,君朝之衣不革制,彻骖騑,涂不芸,马不食粟,婢妾不衣帛,此告不足之至也。今有负其子而汲者,队①其子于井中,其母必从而道之。今岁凶,民饥,道馑,此疚重于队其子,其可无察邪?为者寡,食者众,则岁无丰。财不足则反之时,食不足则反之用。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故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然而无冻饿之民者,何也?其力时急而自养俭也。故《夏书》曰:“禹七年水。”《殷书》曰:“汤五年旱。”此其离凶饿甚矣,然而民不冻饿者,何也?其生财密,其用之节也。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完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夫桀无待汤之备,故放;纣无待武之备,故杀。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皆灭亡于百里之君者,何也?有富贵而不为备也。故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且夫食者,圣人之所宝也。故《周书》曰:“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此之谓国备。(节选自《墨子·七患》)材料二: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注】①队:通“坠”。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库[A]无[B]备[C]兵[D]虽[E]有[F]义[G]不[H]能[I]征[J]无[K]义[L]城[M]郭[N]不[O]备[P]完[Q]不[R]可[S]以[T]自[U]守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骖騑,指驾车时两旁的马,与《滕王阁序》中“俨骖騑于上路”的“骖騑”意思相同。B.衣帛,指穿丝织服装,与《寡人之于国也》中“七十者衣帛食肉”的“衣帛”意思相同。C.应卒,指应对突发情况,“卒”与《荆轲刺秦王》中“卒起不意”的“卒”意思不相同。D.实仓廪,指充实仓库,“实”与“春华秋实”和“有名无实”的“实”意思都不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粮食是百姓生活所仰赖和用以供养君王的东西,发生饥荒时,君王也应节约衣食等方面的用度,以示与百姓同甘共苦。B.材料借用“队其子于井中,其母必从而道之”的事例,生动说明在发生灾荒时,君王应心怀愧疚并引导百姓积极自救。C.夏桀和商纣虽贵为天子,却因没有注意戒备和预防,最终亡于小国诸侯,因此做好准备防止祸患,是国家重要的工作。D.贤明的君王懂得吃饱穿暖是人之常情,所以会让老百姓从事生产,并且减轻赋税,增加储蓄,最终也就能够拥有人民。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2)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答案】10.DLQ11.C12.B13.(1)所以先民按农时生产财富,在巩固农本(根本)的基础上使用财富,那么财用就富足。(2)腹中饥饿却没有吃的,身上寒冷却没有衣穿,即便是慈母也不能留住她的孩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库里没有储备武器,即使是正义的也不能征讨不义的;内城和外城修得不完备,就不能自卫。“虽”表示转折关系,应在其前断开,故选D;“城郭”作下面的主语,与前句主语意思不一样,应在其前断开,故选L;“城郭不备完”“不可以自守”两句,前句为原因,后句为结果,其间应分开,故选Q。故选DLQ。【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句意:去掉车驾两旁的马匹/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B.正确。句意:婢妾不穿丝织的衣服/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C.“意思不相同”错误。两个“卒”都意为“突然、突发情况”。句意:就不能应付突然的事变/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D.正确。“春华秋实”的“实”意为“果实”,“有名无实”的“实”意为“实际的内容”。句意:以便充实仓库/指春天开花,秋天结实/表示空有虚名,而无实际内容。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君王应心怀愧疚并引导百姓积极自救”错误。原文“今有负其子而汲者,队其子于井中其母必从而道之。今岁凶,民饥,道,此疚重于队其子,其可无察邪”可知,君王应考察反省治理的问题。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以时”,按农时;“固本”,巩固农本(根本);“财”,财富。(2)“腹饥”,腹中饥饿;“肤寒”,身上寒冷;“虽”,即便;“安能”,怎能。参考译文:材料一:五谷,是百姓依赖它生活的东西,是君王用来作为给养的东西。所以百姓没有五谷,那么君王也就没有给养,百姓没有吃的,那么君王就无法使唤。五谷丰收,那么各种美味就能入于君王之口,五谷歉收,那么君王就无法全部吃到。所以国家遇到饥荒,君王临朝的衣服不改制新的,去掉车驾两旁的马匹,道路不加修治,马不喂粟米,婢妾不穿丝织的衣服,来表明用度不足到极点了。现有背着孩子到井边去打水的人,把孩子掉到井里,孩子的母亲一定会跟随到井中把孩子救出来。如今遇到凶岁,百姓挨饿,路上有饿死的人,这种痛苦比孩子掉到井里更为严重,难道可以不考察为政吗?劳作的人少,受供养的人多,就没有好年岁。财用不足就要反省(是否遵从了)农时,粮食不够就要反省用度的情况。所以先民按农时生产财富,在巩固农本(根本)的基础上使用财富,那么财用就富足。即使是古代的圣王,哪能使五谷年年丰收而不遭旱涝之灾呢?但他却没有挨饿受冻的百姓,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努力把农时抓得很紧而对自己的用度又很节俭。所以《夏书》说:“大禹时遭七年水灾。”《殷书》说:“商汤时遭遇五年旱灾。”这时他们遭受的灾害十分严重,但百姓没有受冻挨饿,这是为什么呢?是他们生产的财富多,他们的用度节俭。所以,仓里没有储备粮食,就不能面对灾荒,库里没有储备武器,即使是正义的也不能征讨不义的;内城和外城修得不完备,就不能自卫;思想上没有戒备的考虑,就不能应付突然的事变。夏桀没有防备商汤的准备,所以被放逐;殷纣没有防备周武王的准备,所以被杀。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他们都灭亡于小国诸侯,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有富贵却不(为灾难)做准备。所以准备是国家的重要工作;粮食,是国家的宝贝;武器,是国家的爪牙;城郭,是用来防卫自己的。这三样是国家必需具备的东西。而且粮食是圣人珍爱的东西。所以《周书》说:“国家没有(储备)三年的粮食,国家就不是他的国家了;家里没有(储备)三年的粮食,孩子也就不是他的孩子了。”这就说的是国家的准备。材料二:按人的实际情况一天不吃两顿饭就会饥饿,整年不做衣服就会受冻。腹中饥饿却没有吃的,身上寒冷却没有衣穿,即便是慈母也不能留住她的孩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贤明的君王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让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减轻他们的赋税,广泛地储蓄,以便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害,因此也就能拥有人民。(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八声甘州·寄参寥子①苏轼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②、雅志莫相违。西州路③,不应回首,为我沾衣。注:①参寥子:即作者友人诗僧道潜,元祐六年,苏轼因治理有功被召进京任职,临行作此词赠之。②谢公:指东晋重臣谢安,他渴望造大船以归东山,后因病重未如愿。③西州路:谢安去世后,其甥羊昙经过西州时忆及谢安,恸哭而去。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头,以风向多变以及潮水涨退等景象暗指世事的无常,表意比较含蓄。B.面对黄昏之景,诗人发出“谁似东坡老”的叹息,饱含盛年不再、壮志难酬之愁。C.共赏西湖、访春山之雅事,“空翠烟霏”之妙趣,都强化“诗人相得”的意味。D.诗中的情景涉及古代、往昔、眼前、来年等时间维度,气度恢弘,情感深挚。15.词的下阕如何抒发升迁之思?请结合内容分析。【答案】14.B15.①用典,②诗人升任京官,却希望自己不要像谢安那样归隐心愿落空,更希望朋友不要像羊昙痛哭谢安那样,③抒发了对仕途难料的担忧和弃官归隐的心愿。【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饱含盛年不再、壮志难酬之愁”错,结合“白首忘机”的语境可知,词人的态度是很乐观的。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词的下阕运用典故抒发对升迁的态度。据《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东山再起后,时时不忘归隐,但终究还是病死于西州门,未能实现其归隐的“雅志”。羊昙素为谢安所重,谢安死后,他有一次醉中无意走过西州门,觉而大哭而去。词人当时被召还,且被委以显官,但他“自首忘机”,志在归隐,因此,安慰友人,说自己一定不会像谢安一样雅志相违,使老朋友恸哭于西州门下。诗人升任京官,却希望自己不要像谢安那样无法归隐、更不要让朋友像羊昊那样痛哭故人,隐含世事难料、身不由己的担忧。(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出师表》中诸葛亮以“____”鼓励刘禅激发志士勇气,以“____”提醒刘禅要建立自信,这对跋涉在求学路上的当代学子具有启示意义。(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起笔便以“____,____”两句抒发江山依旧、英雄不再的感慨,这也告诫我们要珍视当下、奋发进取。(3)子规即杜鹃鸟,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往往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诗人常常通过子规来抒发思乡怀人之情,或倾诉悲苦哀怨之意,如“____,____”。【答案】①.恢弘志士之气②.不宜妄自菲薄③.千古江山④.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⑤.杨花落尽子规啼⑥.闻道龙标过五溪(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恢弘、宜、妄、菲薄、觅孙、溪、旦暮、晓、蝴蝶。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林斤澜知道自己的小说难懂,而且知道当下浮躁的读者很难(1)地阅读他的作品。既然如此,他会不会做出妥协,就和一下读者,把小说写得(2)呢?不会的,要是那样的话,林斤澜就不是林斤澜了。无论别人怎么看,他依旧“(3)”,想怎么写还怎么写。关于“不懂”,林斤澜与市文联某领导有过一段颇有意思的对话,他把这段对话写在《林斤澜小说经典》的序言里了。领导:“我看了你几篇东西,不大懂。总要先叫人懂才好吧。”林:“我自己也不大懂,怎么好叫人懂。”领导:“自己也不懂,写它干什么!”林:“自己也懂了,写它干什么!”听听,在这种让人费解的对话里,就可以听出林斤澜的执拗。有朋友悄悄对我说,林斤澜的小说写得难懂是故意为之,他就是在人为设置阅读障碍。这样的说法让我吃惊不小,又要写,①,这是何苦呢!后来看到冰心先生对林斤澜小说的评价,说林斤澜的小说是“努力出棱,有心作杰”,话里似乎也有这个意思——②。17.请在文中括号处依次填入恰当的成语。18.文中画横线句子里的“也”换成“已”,表意是否有变化?请简要分析。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17.①专心致志、潜心笃志、潜心涤虑。②通俗易懂、明白易晓、老妪能解。③我行我素、依然故我、刚愎自用、固执己见。18.有变化。使用“已”表达的意思是“自己懂得的东西没有写的必要”;使用“也”表达的意思是“自己和读者都懂得的东西没有写的必要”。19.①写了又让人摸不着头脑/写了让人看不懂;②说林斤澜有意追求曲高和杰出。【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能力。①语境强调“浮躁”,说明读者阅读很难心思专一,可用“专心致志、潜心笃志、潜心涤虑”。专心致志、潜心笃志、潜心涤虑: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②语境“就和一下读者”指小说容易理解,通俗明白,可用“通俗易懂、明白易晓、老妪能解”。通俗易懂: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明白易晓:形容明白清楚,容易弄懂。老妪能解:形容诗文明白易懂。③“无论别人怎么看”“依旧”表明林斤澜不顾及别人的看法,坚持自己,加了引号,没有贬义,可用“我行我素、依然故我、刚愎自用、固执己见”。我行我素: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依然故我:仍然是从前的老样子。形容没有变化。刚愎自用: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固执己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首先回答“有变化”。“自己也懂了,写它干什么!”画线句用的“也”,是副词,表示同样、并行的意思。从语境看,“也”关联两个人,是说自己和读者都懂得的东西没有写的必要。如果换成“已”,“已”是副词,表示过去。从语境看,“已”说的是一个人,就是“自己”,强调自己懂得的东西没有写的必要。【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前文说“林斤澜的小说写得难懂是故意为之,他就是在人为设置阅读障碍”,“这是何苦呢”是说写了却让人看不懂,应填:写了又让人摸不着头脑/写了让人看不懂。②“话里似乎也有这个意思”后面破折号是对前句冰心先生林斤澜小说“努力出棱,有心作杰”的解释,“努力出棱”是指追求高格,“有心作杰”是指追求杰出。应填:说林斤澜有意追求曲高和杰出。(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材料1:校门建筑是校园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交通和安保。它与校园内的教学楼、实验楼等一样,重要的是实用价值。因此,校门建筑首先应当注重实用。材料2:校门建筑是一所学校的“门面”,是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它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并努力体现该校的办学理念。因此,校门建筑首先应当彰显校园文化。你对校门建筑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答案】示例1:校门建筑的设计应秉持实用、简约、大方的原则。校门建筑是校园交通的门户,是校园安全的锁钥,实现这两大功能是校门建筑的基本要求。在此前提下,再讲求造型美观。因此,校门建筑要实用、简约、大方,而不应盲目攀比。那种一味追求高大、奢华,耗巨资建造校门的做法,不仅造成很大的浪费,还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示例2:校门在建筑造型和风格上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它不仅要实用美观,还应该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吻合。校门建筑是学校文化内涵的体现,是对该校历史文化积淀和办学特色的诠释。因此,它应该是校园建筑的点睛之笔,和学校的其他建筑相协调。这就要求我们,在校门设计上要讲究个性,不能千篇一律,应注重体现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谈观点、写评论的能力。试题提供的材料是一个现实生活中典型的现象——校门建筑是注重实用性还是文化性。材料一侧重校门的实用功能,认为它的主要功能是“交通和安保”;材料二侧重校门的文化特点,认为校门应当有文化内涵,并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试题明确提示“对校门建筑有何看法”,该题联系时代,和学生生活贴近,可以从现实角度谈支持或反对的理由。学生可以根据其中一个观点谈自己的看法,即支持校门的实用性或支持校门的文化性,当然把两者结合起来也未为不可,因为这两者并不矛盾,但要分出先后和主次,即先注重实用性,确保校门交通方便、安全,在此基础上再谈美观和文化内涵;其次,分析相对应的理由时,可以紧扣两种校门的不同特点、意义价值加以展开,拓展阐述的深度。比如肯定实用性,就要避免过度奢华,提倡僭越大方;注重文化内涵,就要结合办学理念,要求校门与校园其他建筑文化风格一致,并突出特色,成为校园的“点睛之笔”。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下列小题。材料一:庚辰本: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蒙府本: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识宝钗小惠全大体程乙本: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材料二:(探春理家做了两方面的改革,一是“节流”,严格财务纪律,禁止破例冒领;二是“开源”,将大观园里的田地、苗围、花木等给专人管理,除了按规定上交的,剩下的都归承包者所有。)……众婆子去后,探春问宝钗如何。宝钗笑答道:"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其利。"探春听了点头称赞……宝钗道:“断断使不得!你们这里多少得用的人,一个一个闲着没事办,这会子我又弄个人来,叫那起人连我也看小了。”……宝钗笑道:“不如问她们谁领这一份的,她就揽一宗事去。”……宝钗笑道:“虽是兴利节用为纲,然亦不可太音。纵再省上二三百银子,失了大体统也不像……凡有些馀利的,一概入了官中,那时里外怨声载道,岂不失了你们这样人家的大体?……只叫他拿出若干贯钱来,大家凑齐,单散于园中这些妈妈们。他们虽不料理这些,却日夜也是在园中照看当差之人,关门闭户,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们出入,抬轿子……一年在园里辛苦到头,这园内既有出息,也是分内应该沾带些的。”——《红楼梦》第五十六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21.《红楼梦》对于回目的用字颇为讲究。材料一中各版本对薛宝钗分别有“时宝钗”“识宝钗”和“贤宝钗”三种表述。你认为哪一种最合适?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答案】示例一:“时宝钗”。“时”有“迎合时宜”之意。探春在大观园中实行“责任承包制”,宝钗支持探春的改革,她也施行小惠,平衡各方的利益,减少各方的矛盾。薛宝钗洞察到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在任用人选上,主动避嫌,避免“唯亲是用”的闲言碎语,与人相处随和,大得人心。示例二:“识宝钗”。“识”有“见解”和“辨别力”之意。宝钗支持探春在管理大观园中实施开源节流的想法,也辨识出了改革的弊端,完善了探春的改革方案。她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让没承包到园子的人也享受到改革的红利,从而带动了她们工作的积极性,以减少改革带来的阻力,完善了探春的改革计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