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届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届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届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届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H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G七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为一种单质,D为碳酸钙B.可能涉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C.E、F的物质类别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H的浓溶液具有挥发性2.下列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臭氧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3.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燃烧条件之一: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氨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4.根据如图所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X=8时,该微粒是阳离子B.氯原子的核外共有3个电子层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D.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失去电子5.门捷列夫说:“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用石墨做导电性实验灯泡会亮,改用6B铅笔芯做实验灯泡不亮B.铜丝放在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固体颜色由黑色变成红色6.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7.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B.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氧原子个数不同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8.能源和环保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风能属于“绿色能源”B.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环境C.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会污染水D.大量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符合“低碳生活”理念9.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正确的是()A.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气体NB.通电后气体产生的速率相同C.气体M、N的质量比为1∶2D.检验M、N气体可证明水的组成10.下列实验中,根据有关现象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A.向某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出现蓝色沉淀,该溶液可能是烧碱溶液B.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C.向盛有少量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D.用烧杯罩住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物质。请从①一氧化碳;②活性炭;③尿素;④氢气;⑤氦气;⑥氧气中,选取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每种物质限选一次)。(1)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______;(2)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_;(3)可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______;(4)可用作化肥的是______;(5)充入灯泡内通电能发出有色光的是______;(6)用于工业炼铁且有毒的气体是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根据下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小林发现自家农田里的水稻生长不良,他根据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建议使用硝酸铵(NH4NO3)化肥。请计算:(1)硝酸铵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要配制300k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铵溶液,需要硝酸铵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k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写出以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利用新技术能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用它和棉纤维一起编织成性能优良的劳保防护服,这是利用了不锈钢的________(填序号)。A耐腐蚀性B延展性C导热性D导电性⑶市场上有一种含铁粉的麦片,食用后在胃酸作用下将铁粉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麦片必须真空保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探究铁和锌两种金属与酸反应的状况,将等质量的两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A甲是铁,乙是锌B甲是锌,乙是铁C图1表示稀硫酸足量,图2表示稀硫酸不足量D图1表示金属一定有剩余,图2表示金属一定没有剩余14.请根据下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T3℃时,在各加有甲、乙、丙30克固体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倒入50克水,充分搅拌后,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当温度降低至T1℃时,此三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在T2℃时,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①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②溶剂的质量可能不变③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众所周知,酚酞溶液遇溶液变红。但是,在分组实验中(如图所示),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有的溶液变红后褪色;有的出现白色浑浊物。分组实验中,出现意想不到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酚酞溶液由酚酞固体溶于酒精配制而成。Ⅰ.红色褪去,与溶液和空气中的反应有关。Ⅱ.红色褪去,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Ⅲ.出现白色浑浊物,与酚酞溶液的浓度有关。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向盛有2mL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0.5%的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2

1号试管红色褪去

2号试管5min红色褪去

3号试管30min红色明显变浅

4号试管120min红色无明显变化

3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水,……

酚酞溶液浓度/%

浑浊程度ZXXK]

5

大量浑浊物

2

少量浑浊物

无浑浊物

(解释与结论)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实验1的现象表明,猜想与假设1_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由实验2得出结论:出现“溶液变红后褪色”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实验3的操作步骤: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水,________。依据现有实验,为了确保红色不变,若酚酞溶液浓度为,建议选用NaOH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3得出“猜想与假设Ⅲ成立”证据不足,理由是_____。16.Mg(OH)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小林同学用氨水在实验室模拟制取该物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氯化镁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氨水易挥发),经过滤、洗涤得到Mg(OH)2晶体。为探究获得较高Mg(OH)2晶体转化率条件,小林进行如下对比实验:实验编号氯化镁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反应温度/℃Mg(OH)2转化率/%a10%3027.06b15%3056.77c15%4069.64d15%6054.30e20%6050.60(1)实验a和b的目的是_____。由实验可知,c组转化率最高,小林同学想探究与目前最佳转化率水平接近,但又能进一步节约药品和能源的反应条件,以下氯化镁溶质质量分数和反应温度组合中合理的为_____。A13%40℃B15%35℃C15%50℃D17%50℃在氯化镁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都是15%的情况下,60℃时Mg(OH)2的转化率比40℃时低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

根据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用作建筑材料,可以推断D是碳酸钙;根据C和D可以相互转化,则C为二氧化碳;根据A既可以转化成B,又可以转化成C,A既可能是碳,也可能是氧气,但由于题中A~G七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本题中这种元素只能是氧元素才能推出合理结论,因此A是氧气,B是一氧化碳;根据D是碳酸钙,E、F均可以转化为碳酸钙,则E、F都可以是可溶性碳酸盐或一种物质是可溶性碳酸盐,一种物质是氢氧化钙;根据D、E、F都可以和G、H反应,且G可以转化为H,在初中阶段可以推知G、H都是酸,且G是含氧酸,H不一定是含氧酸,在初中阶段可以推断H是盐酸,则G是稀硫酸。因为稀硫酸和粉末状的碳酸钙能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在不断搅拌时稀硫酸和块状碳酸钙也是能反应的),稀硫酸和可溶性碳酸盐、氢氧化钙都能反应,而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能生成盐酸,所以推断G是稀硫酸合理。【详解】A、根据题意A~G七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分析可知A是氧气,是单质。根据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用作建筑材料,D是碳酸钙。选项A正确;B、根据分析,题中反应可能有化合反应如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能有分解反应如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复分解反应如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但不可能发生置换反应,因为氧气转变成二氧化碳、氧气转变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转变成二氧化碳都不可能是置换反应,选项B不正确;C、因为E、F都可以是可溶性碳酸盐,也可能一种物质是可溶性碳酸盐,一种物质是氢氧化钙,所以E、F的物质类别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选项C正确;D、根据分析可知,H是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选项D正确。故选B。2、C【解析】

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故选:C。3、D【解析】

A、图示中实验的实验现象为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且进入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正确;B、图示中实验,乒乓球碎片、滤纸碎片均是可燃物、均能与氧气接触,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正确;C、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气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正确;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错误。故选D。4、B【解析】

A、当X=8时,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微粒是阴离子,故错误;

B、有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的核外共有3个电子层,故正确;

C、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单位是“1”不是“g”,故错误;

D、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阴离子,故错误。

故选:B。5、C【解析】

A、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用石墨做导电性实验灯泡会亮,6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改用6B铅笔芯做实验灯泡也会亮,选项A不正确;B、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面,铜丝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所以不会出现铜丝放在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的现象,选项B不正确;C、硫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因此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C正确;D、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粉末状的铁呈黑色,因此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现象应该是:固体颜色由红棕色变成黑色,选项D不正确。故选C。6、C【解析】

碱溶液中都含有OH-,所以各种碱溶液具有相似的性质。【详解】A、Ba(OH)2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是Ba(OH)2溶液中的OH-与石蕊发生反应所致,属于碱的通性;B、Ba(OH)2溶液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是Ba(OH)2溶液中的OH-与盐酸中的H+反应生成水,属于碱的通性;C、Ba(OH)2与Na2SO4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沉淀的缘故,与OH-无关,不属于碱的通性;D、Ba(OH)2溶液能与CO2反应生成水,与溶液中的OH-有关,属于碱的通性。故选C。7、C【解析】试题分析: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铁的含碳量为2%~4.3%,钢中的含碳量为0.03%~2%,A正确;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是由于质子数不同,B正确;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不是氧原子个数不同,C错误;硫在氧气中和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因为氧气含量不同,氧气浓度越大,物质燃烧越剧烈,D正确。故选C。考点:铁的合金,元素的概念,物质的性质8、A【解析】

A、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风能属于绿色能源,故A正确;B、化石燃料的使用会产生SO2、氮氧化物和粉尘,造成空气污染,故B错误;C、施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故C错误;D、大量使用天然气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符合低碳理念,故D错误。故选A。9、D【解析】

A、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气体较多,由图示可知应是M,选项A错误;B、通电后气体产生的速率负极快,正极慢,选项B错误;C、气体M、N的质量比即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选项C错误;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此检验M、N气体可证明水的组成,选项D正确。故选D。10、C【解析】

A、向某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出现蓝色沉淀,该溶液可能是烧碱溶液,烧碱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

B、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C、向盛有少量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锌等活泼金属,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烧杯罩住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一段时间后氧气耗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⑥;④;②;③;⑤;①【解析】(1)氧气用于急救病人,故选⑥;(2)氢气燃烧生成水,是最清洁的燃料,故选④;(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冰箱除异味,故选②;(4)尿素可用作化肥,故选③;(5)氦气充入灯泡内通电能发出有色光,故选⑤;(6)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可用于工业炼铁且有毒,故选①。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7∶1∶1215【解析】

(1)硝酸铵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2):4:(16×3)=7:1:12;(2)需要硝酸铵的质量为:300kg×5%=15kg。【点睛】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3CO+Fe2O32Fe+3CO2A、BFe+2HCl=FeCl2+H2↑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生锈而变质A、C【解析】

(1)以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2)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这是利用了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和延展性,故选A、B;(3)含铁粉的麦片在胃酸作用下将铁粉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这种麦片必须真空保存,原因是其中的铁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生锈而变质;(4)A、锌比铁活泼,和稀硫酸反应速率较快,反应需要时间短,最终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因此甲是铁,乙是锌,故A正确;B、根据A选项分析可知,甲是铁,乙是锌,故B错误;C、图

1

中金属锌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稀硫酸可能还有剩余(稀硫酸过量时),也可能没有剩余(锌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图1表示稀硫酸足量;图2中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表示稀硫酸不足量,金属足量,故C正确;D、图

2中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说明稀硫酸完全反应,铁一定有剩余,故D错误。故选AC。14、乙和丙乙=丙>甲②【解析】(1)根据T3℃时和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析解答;(2)根据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分析解答。(1)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别为90g、小于60g、小于30g,故T3℃时,在各加有甲、乙、丙30克固体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倒入50克水,充分搅拌后,形成饱和溶液的是乙和丙。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故当温度由T3℃温度降低至T1℃时,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当温度为T1℃时,丙的溶解度大于30g,且与乙的溶解度相等。当温度由T3℃降低至T1℃时,丙中未溶解的晶体溶解,仍为饱和状态,此时乙、丙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当温度降低至T1℃时,此三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2)①若采用增加溶质的方法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溶质的质量增大,错误;②若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溶剂的质量可能不变,正确;③由②知,溶液质量不变;若采用蒸发的方法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溶液的质量减小;若采用增加溶质的方法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溶液的质量增大,错误;④由②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错误。故选②。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2NaOH+CO2=Na2CO3+H2O不成立与NaOH浓度有关,浓度过高会使酚酞褪色分别向三支试管中滴加5滴5%,2%,0.5%的酚酞溶液0.5%没有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相等【解析】

(1)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