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解析】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_第1页
【知识解析】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_第2页
【知识解析】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_第3页
【知识解析】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_第4页
【知识解析】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注重明志崇尚气节讲究诚信勇于求新学习实践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注重明志是确立志向。在向理想彼岸的远航中,只有不畏艰险、不断进取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明志是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的第一推动力。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注重明志乘长风破万里浪宗悫是南北朝时著名将领,他少年时就有着远大的志向。一次,他的叔叔问他长大后做什么,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宗悫的回答表现出一种豪迈气概,令他的叔叔惊叹不已。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注重明志秦始皇南巡会稽时,车马仪仗浩浩荡荡,威风凛凛。在经过钱塘江时,大路两旁伫立着无数观看的百姓。少年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也在其中。这时,项羽忽然说了这么一句:“彼可取而代也!”意思是说:秦始皇算什么,我可以取代他。项梁听了项羽的话,大吃一惊,急忙伸手去捂住项羽的嘴说:“不要乱讲,这话是要犯灭族之罪的。”项梁心里暗暗称赞他这个侄儿志存高远,久后必成大器。

取而代之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气节指志气和节操,往往表现为坚持正义,在民族危急关头或强大压力面前不屈服的精神。气节是以廉耻之心为基础的,没有廉耻,就不能坚持道德原则。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崇尚气节苏武牧羊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当他即将完成任务时,发生了变故,匈奴首领逼迫他投降。苏武对下属说:“我是汉朝使者,如果丧失气节、违背使命,还有什么脸面回国呢?”后来,匈奴将苏武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边去放羊。没有粮食的时候,他就吃草根等充饥,但他一直没有屈服。等到匈奴准许苏武回国时,他已经在匈奴受了19年的磨难,胡须、头发都变白了。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崇尚气节文天祥的故事文天祥是南宋的一名文官,为了反对侵略,保卫国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战场。元朝派出大军,要消灭南宋,文天祥听到消息,拿出自己的家产,召募起5万壮士,组成义军,抗元救国。在南宋投降之后,文天祥仍然坚持抗战。他说:“救国如救父母。父母有病,即使难以医治,儿子还是要全力抢救啊!”不久,他兵败被俘,坚决不肯投降,还写下了有名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自己坚持民族气节至死不变的决心。他拒绝了元朝的多次劝降,最终慷慨就义。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失信不立”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讲究诚信范式赴约东汉时,范式与张劭同在京城洛阳读书,结下深厚的友谊。学业结束了,二人分别时,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我去看望你的父母和孩子。”然后他们约定好了日期。约定的日期快到了,张劭请母亲准备接待范式。母亲说:“这是两年前的约定了,况且我们两家相隔千里,你怎么可以当真呢?”张劭说:“范式是个守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失约的。”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范式果然赶到了。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讲究诚信曾子烹彘曾参是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求新是人格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求新就要与时俱进。没有求新,个人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会进步。求新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勇于求新胡服骑射战国时期,赵国和北方的少数民族之间战事频繁。由于传统的战车、战袍很笨重,赵国常常打败仗。赵武灵王从少数民族军队穿着简便合体的衣服骑马作战中受到启发,下令军人改穿像少数民族那样的服装,并学习骑马射箭。一些守旧人士以“古道”“古法”的名义反对,赵武灵王说:“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他坚决贯彻新法,终于使赵国强大起来。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人格修养离不开学习和实践。好学善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古人崇尚的精神境界。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学习实践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常因没有亮光而发愁。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隔壁人家的烛光透过来。县里有个名文不识的大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用书资助匡衡。在努力下匡衡成了西汉著名的学者,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

凿壁借光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学习实践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没有带兵打仗的实践经验,不过是纸上谈兵。后来,秦军来犯,赵军在长平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纸上谈兵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一个民族,没有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