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触电技术措施_第1页
防止触电技术措施_第2页
防止触电技术措施_第3页
防止触电技术措施_第4页
防止触电技术措施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止触电技术措施触电包括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直接触电是指直接触及或过分接近正常运行的带电体;间接触电是指触及正常时不带电而发生故障时带电的金属导体,对于不同种类的触电事故,应采取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一、直接触电防护措施对于直接触电,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绝缘即用绝缘的方法来防止触及带电体,不让人体和带电体接触,从而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应注意单独用涂漆、漆包等类似的绝缘来防止触电是不够的。2、屏护即用屏障或围栏防止触及带电体。屏障或围栏除能防止无意触及带电体外,还应能使人意识到超越屏障或围栏会遇到危险而不会有意触及带电体。3、障碍即设置障碍以防止无意触及带电体或接近带电体,但不能防止有意绕过障碍去触及带电体。4、间隔即保持间隔以防止无意触及带电体。凡易于接近的带电体,应保持在手臂所及范围之外,正常时使用长大工具者,间隔应当加大。5、安全标志安全标志是保证安全生产预防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6、漏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又叫残余电流保护或接地故障电流保护。漏电保护只用作附加保护,不应单独使用,动作电流不宜超过 30毫安。7、安全电压根据场所特点,采用相应等级的安全电压。二、间接触电防护措施对于间接触电,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自动断开电源这种措施是根据低压配电网的运行方式和安全需要,采用适当的自动化元件和连接方法,使发生故障能在规定时间内自动断开电源,防止接触电压的危险。对于不同的配电网,可根据其特点分别采取过电流保护(包括零接地)、漏电保护、故障电压保护(包括接地保护)、绝缘监视等保护措施。2、加强绝缘这种措施是彩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气设备。或者采用另有共同绝缘的组合电气设备,防止工作绝缘损坏后在易接近部分出现危险的对地电压。3、不导电环境这种措施是防止工作绝缘损坏时人体同时触及不同电位的两点。当所在环境的墙和地板均系绝缘体,以及可能出现不同电位之间的距离超过2M时,可满足这种保护条件。4、等电位环境这种措施是氢所有容易同时接近的裸露导体(包括设备以外的裸露导体)互相连接起来,以防止危险的接触电压。等电位范围不应小于可能触及带电体的范围。5、电气隔离这种措施是采用隔离变压器或有同等隔离能力的发电机供电,以实现电气隔离,防止裸露导体故障带电时造成电击。被隔离回路的电压不应超过 500伏;其带电部分不能同其它电气回路或大地相连,以保持隔离要求。6、安全电压也是根据场所特点,采用相应等级的安全电压。三、全面掌握防触电技术措施,还应了解以下知识:认真学习安全用电知识,提高自己防范触电的能力。注意电气安全距离,不进入已标识电气危险标志的场所。不乱动、乱摸电器设备,特别是当人体出汗或手脚潮湿时,不要操作电器设备。发生电气设备故障时,不要自行拆卸,要找持有电工操作证的电工修理。公共用电设备或高压线路出现故障时,要打报警电话请电力部门处理。按设计规范和操作规范施工,保证安装质量。不用质量低劣、破旧损坏的电线和电器设备。电器设备一定要有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装置。并经常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根据线路安全载流量配置设备和导线,不任意增加负荷,防止过流发热而引起短路、漏电。更换线路保险丝时不要随意加大规格,更不要用其他金属丝代替。修理电器设备和移动电器设备时,要完全断电,在醒目位置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安全标示牌。未经验电的设备和线路一律认为有电。带电容的设备要先放电,可移动的设备要防止拉断电线。使用中经常接触的配电箱、配电盘、闸刀、按钮、插座、导线等要完好无损。绝缘老化、损坏的要及时更换。8.机床工作灯、手提临时照明灯,要使用不超过 36伏的安全电压。雷雨天应远离高压电杆、铁塔和避雷针。避雷针要完好无损,并定期进行检测。10.各项施工中要避开高压线的保护距离。 2004年4月8日,广东揭阳石某公司 20多人抬铁架时触到空中的万伏高压电线,导致 12人死亡。此类血的教训一定要牢记。高压线落地时要离开接地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