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除杂-推断专练_第1页
中考化学除杂-推断专练_第2页
中考化学除杂-推断专练_第3页
中考化学除杂-推断专练_第4页
中考化学除杂-推断专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骄子教育中考化学除杂题专练编写:闫萧寒1.化学实验中要做粗盐提纯的实验,已知粗盐中含有少量泥沙,少量CaCl2,少量Na2SO4,请你设计具体步骤,最终得到较为纯净的NaCl。2.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写出除杂步骤和化学方程式。(1)CO中含有少量CO2?(2)CO2中少量CO?(3)N2中少量O2?(4)NaCl中的Na2CO3?(5)Na2CO3中NaOH?(6)CuCl2中的CuSO4?(7)Cu(NO3)2中的AgNO3?(8)CaCO3中少量CaO?(9)纯碱中含有小苏打?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其钙的化合物为Ca(HCO3)2,受热易分解,对其加热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一种难溶性的盐,它是水垢的成分之一。⑴〖提出问题〗探究Ca(HCO3)2受热分解的另外两种生成物。 ⑵〖猜想〗①小刚认为生成物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②你认为生成物中固体可能是()。⑶请你设计出简单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验证猜想①的方案验证猜想②的方案⑷如果小刚的猜想正现象应该是()。如果你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⑸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4.氨气(化学式为NH3)是无色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在通常状况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在实验室里,常用由氯化铵和碱石灰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来制取氨气。氨气是工业上生产硝酸的重要原料,在一定条件下(高温、雷电)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根据上面文字叙述,回答下列问题:⑴实验室制取氨气时,采用的发生装置与实验室制取___________(填O2或H2)的发生装置相同。请写出该发生装置所用的仪器名称(至少三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若要收集氨气,只能采用___________法,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3\*GB2⑶工业生产硝酸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写出化学式:甲()乙()(2)写出丙与E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D和A是组成元素相同的的化合物,写出D生成A和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粗盐中混有Mg2+、Cu2+、SO42—和泥沙,为了除去杂质在实验室中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⑴过滤;⑵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⑶加入适量的盐酸;⑷加过量Na2CO3溶液;⑸加过量的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⑸⑷⑵⑴⑶B⑴⑵⑶⑷⑸C⑸⑷⑶⑵⑴D⑴⑸⑷⑵⑶用Na2CO3、BaCl2(Ba2+有毒)、盐酸三种药品除去食盐中含有的Na2CO3、Na2SO4,得到纯净的NaCl溶液,则加入药品的合理顺序是。现有一包NaCl固体其中混有少量硫酸钠和氯化镁,可通过以下实验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NaCl请将正确合理的操作顺序填入括号中,并简要回答⑴~⑶题()在溶液里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然后过滤()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然后过滤。()将混有杂质的NaCl完全溶解于水。()在滤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的PH值等于7()蒸发结晶()在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然后过滤⑴为什么要加入稍过量的Na2CO3⑵为什么要加入稀盐酸至溶液的PH值等于7。⑶写出上述两步骤的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某粗盐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Na2SO4和泥沙,进行以下操作可将杂质除去,⑴过滤;⑵加适量盐酸;⑶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⑷加过量碳酸钠溶液;⑸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正确操作顺序是()A⑸⑷⑶⑴⑵B⑴⑵⑶⑷⑸C⑴⑸⑷⑵⑵D⑸⑷⑶⑵⑴要除掉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硫酸镁等杂质。现设计一个除杂质的方案:把盐溶液溶于水,过滤成澄清溶液,再进行下列各步骤的处理:①加入氯化钡溶液至沉淀完全;②用盐酸调节PH值至溶液呈微酸性;③加入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④过滤废弃滤出的沉淀;⑤加入碳酸钠溶液至沉淀完全;最后蒸发浓缩使NaOH晶体析出,对上述各处理步骤的顺序安排合理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⑤④②C②①③④⑤D②③⑤④①为了除粗盐中的氯化钙、硫酸镁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四项操作(同时过滤操作)⑴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⑵加加适量的盐酸⑶加过量Na2CO3⑷加过量NaOH溶液下列操作的顺序属于正确的是()A⑴⑵⑶⑷B⑶⑷⑴⑵C⑴⑶⑷⑵D⑷⑴⑵⑶欲用含有少量氯化钙的氯化钠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的氯化钠溶液,设计了下面所示的操作方案。根据方案中所示回答下列各问:⑴称量粗盐样品m克,在托盘天平左盘上放右盘上放。⑵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应,漏斗里不夜面应。⑶蒸发操作时应将液体放在中加热,等出现时即停止加热。⑷在样品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中作用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⑸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⑹配制a%的NaCl溶液时,加入水的质量是,配制时应在中进行。某厂排出的废液主要含硫酸锌和硝酸银,为了从回收金属银和硝酸锌,新民中学化学课外活动组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步骤⑴X、Y分别是什么物质?XY⑵固体A和滤液B、C的主要成分是什么?ABC⑶Y处进行的操作是什么?l有一种工业废水,已知其中含有大量硫酸亚铁和少量银离子,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一个即经济又合理的方法回收金属银和硫酸亚铁晶体。根据初中学过知识,可推测他们实验的步骤是:在废水中加入充分反应后,被加入的试剂仍有剩余;取过滤后的滤渣加入足量,反应完全后,再经过滤,得到的滤渣是将两次过滤后的滤液合并,经过操作,可得到该溶质的晶体。例10硝酸钠溶液中混有Mg2+、Ba2+、Ag+三种金属离子,现用NaOH、Na2SO4、NaCl三种试剂使它们成为沉淀分离出来,要求每加一种试剂,滤出一种沉淀,最后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则所加试剂正确的是()ANaCl、Na2SO4、NaOHBNa2SO4、NaOH、NaClCNa2SO4、NaOH、NaClDNaOH、NaCl、Na2SO4例11欲除去NaNO3溶液中含有的少量Ag+、Ca2+应先加入适量溶液,过滤后再加入适量溶液,再过滤最终得到溶液例12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至中性,得到氯化钙溶液,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应加入的试剂是A纯碱B生石灰C熟石灰D石灰石粉末例13下列括号内的气体是需要检验的杂质,检验方法合理的是例14欲验证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SO42—三种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选用⑴HNO3溶液⑵AgNO3溶液⑶Ba(NO3)2溶液三种试剂分别将三种离子检验出来,(要求每加一种试剂能够检验出一种离子),那么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为(填序号)答案提示[除杂题原则]:A不可引入新杂质B引入物质不能与原物质反应,但可以生成原物质C经济环保,容易实现1.分四个步骤:溶解过滤,滤液中滴加足量BaCl2,再过滤,再加足量Na2CO3,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干滤液,得到NaCl固体。BaCl2+Na2SO4=BaSO4↓+2NaCl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2HCl+Na2CO3=2NaCl+H2O+CO2↑2.(1)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O2+Ca(OH)2=CaCO3↓+H2O(2)通过加热的CuO装置CO+CuO=(高温)Cu+CO2(3)通过灼热的铜网2Cu+O2=(高温)2CuO(4)滴加稀盐酸足量,加热蒸发得到NaCl2HCl+Na2CO3=2NaCl+H2O+CO2↑(5)溶解通入适量的CO22NaOH+CO2=Na2CO3+H2O(6)先溶解,加入BaCl2适量直到不再产生白色沉淀为止,过滤蒸干BaCl2+CuSO4=BaSO4↓+CuCl2(7)加入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干Cu+2AgNO3=Cu(NO3)2+2Ag(8)溶解并过滤,洗涤后烘干CaO+H2O=Ca(OH)2(9)充分加热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3.⑵碳酸钙(3)验证猜想①的方案取样加热,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验证猜想②的方案取加热后生成固体少许,向其中滴加稀盐酸⑷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中有气泡生成⑸Ca(HCO3)2CaCO3↓+H2O+CO2↑4.(1)O2试管、铁架台、酒精灯(2)向下排空气法,氨气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3)4NH3+5O24NO+6H2O2NO+O2=2NO22NO2+H2O=2HNO3+NO5.(1)A;浓硫酸(2)硝酸银溶液或石蕊试液或碳酸钠溶液等(3)B;A6.(1)C2H5OH+3O2=点燃2CO2+3H2O(2)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装置C装置E装置是否有二氧化碳是否有一氧化碳甲同学有没有乙同学有可能有丙同学没有有(3)8.1g7.(1)H2CO(2)CH4+2O2=点燃CO2+2H2O(C2H5OH燃烧也可以)(3)H2O2(催化剂)Fe2O3=2H2O+O2↑(催化剂为Fe2O3或CuO)答案:1A2BaCl2NaCO3HCl3321564略4A5B6C7略8⑴X:ZnY:H2SO4⑵A:ZnAgB:Zn(NO3)2C:ZnSO4⑶蒸发9ZnH2SO4Ag蒸发中考化学推断题专练1.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红色固体红色固体③AB中考试卷EFCGY高温②X溶液过量稀盐酸①lO2加热④无色气体浅绿色溶液(1)A物质的化学式。(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物质固态时的名称,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的原因是,写出物质G和A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试回答下列问题:(1)无色气体D的化学式为,白色沉淀E的化学式为,钡盐B的化学式为。(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3.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据氯碱工业中精制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样品样品A溶液B滤液甲沉淀乙沉淀C滤液①水溶解③过量BaCl2溶液过滤②过量NaOH溶液过滤④过量Na2CO3溶液过滤丙沉淀D滤液⑤过量盐酸加热蒸发固体丁请根据上述除杂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沉淀甲是;滤液C中的溶质是;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的质量比原样品中NaCl的质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4.有A、B、C、D、E、F六种物质的稀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K2CO3、BaCl2、Ca(NO3)2、NaCl、H2SO4、AgNO3中的某一种溶液。下图为常温时上述溶液两两混合的部分实验现象,其中“↓”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体,“—”表示无明显现象或生成微溶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下图中的空格内用“↓”“↑”“—”表示出对应反应的实验现象。(2)F是__________。5.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最常见的金属,B是气体单质,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D_________,F_________。(2)写出C→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6.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3种是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写出你的推断结果:A,B,C,D,E。7.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稀溶液中的一种。某同学只用紫色石蕊试液就将这四种溶液鉴别出来了。实验现象为:(1)将紫色石蕊试液分别滴入装有A、B、C、D四种溶液的试管中,A变蓝,B不变,C、D变红;(2)另取A分别加入装有C、D溶液的试管中,C中无明显现象,D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上述实验可知,A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溶质为的溶液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该溶液呈___________性。若向B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已知A、B、C、D四种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是单质,B是黑色固体,C是红色固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如下转化关系:(1)A在不同条件下能够转化成B或C;(2)A和稀硫酸反应有D生成;(3)在高温条件下,B、C分别和无色气体E反应,都能生成A和另一种无色气体。根据上述信息,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C;D;E。9.氧化物、酸、碱、盐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初中自然科学中重要学习内容之一。现有如下所示的转换关系:请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G物质的化学式。10.有一种白色固体可能含有:BaCl2、NaCl、Na2CO3、Na2SO4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对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①取样,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②在白色沉淀A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③在无色溶液B中加入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2)实验①得到的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原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已知X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Z是不溶于水的固体,X、Y、Z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Z和稀盐酸反应生成Y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重要的化学思想。气体X、Y都含有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元素,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不同。请举出X、Y性质不同的一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A、B、C、D、E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所含的相同元素是_______A铜B碳C铁D钙ABCABCDEF(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有一无色液体A,在通电条件下,可以产生B和H两种单质气体。其它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②②+E△①通电+黑色固体GGGGG△④+黑色固体G,点燃⑤ABH黑色固体D高温③红色固体E+气体H△FA(1)写出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是________________,G是___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最常见的金属,B是气体单质,D为浅绿色溶液,C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D,F;(2)写出C→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16.已知难溶于水的碱受热易分解.如:.A、B、C、D、E五种物质之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填写下列空白:(1)物质A的化学式________;(2)反应①的化学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17.下图中物质是你在初中化学中见过的物质。除①外,其他反应的条件均已略去。⑴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如果E为单质或者氧化物,D都是同种物质,则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如果E为单质或者酸,D都是同种物质,则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如果E为单质或者酸,F都是同种物质,则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⑶当E为单质时,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⑷当E为酸时,反应③可能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18.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3种是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写出你的推断结果:A,B,C,D,E。19.某固体可能由Na2SO4、NaCl、Na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实验如下:试回答:(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无色气体D的化学式为。(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3)为检验上述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一定存在,某同学又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②取滤液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结论。在上述某同学的实验方案①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的目的是。20.现有Cu、CuO、CuSO4、C、CO、CO2六种物质,它们的反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每个字母分别代表上述六种物质中的一种)。(1)请利用初中所学知识推断图中Y、Z、W、N分别对应物质的化学式:Y_________、Z_________、W_________、N_________;(2)写出M→N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3)写出X→W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21.“三酸两碱”是几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下图是它们与其他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已知:①是工业上常见的三大强酸,是正盐,是碱。②是食盐的主要成分,且中含有相同的金属离子。③白色沉淀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二氧化碳,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请回答:(1)有关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可能的化学式(写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A、B、C、D、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D是盐,E是酸。它们相互间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① ② ③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某工厂有甲、乙、丙三个车间,各自排放的污水中均无沉淀物,各车间的污水分别含有以下六种物质中的各两种:(注意与不能共存)。为防止污染水源,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配合工厂进行污水检测,结果如下表。可确定丙车间排放的污水中含有______________。为变害为利,化学兴趣小组与工厂研究设计如下图污水处理方案。问:沉淀A、沉淀B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各步处理均完全反应,最终排放液C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在农业上它可用作复合肥料。24.根据以下图推断(假设能发生反应的均反应完全)(1)若B是水,则A是;(填化学式)(2)若B是酸溶液,则A是;(填化学式)(3)写出C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5.下图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已知甲、乙为化合物,丙为单质。根据图示关系回答:(1)与物质丙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2)请你推出物质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甲的名称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一个有X生成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有A、B、C、D四种化合物,A是硝酸盐,B是酸,C是碱,D是含+3价元素的氯化物。以上物质间发生下列反应:①A、B的溶液相混,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②B、C的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食盐溶液。③C、D的溶液相混,出现红褐色沉淀。试推断写出A、B、C、D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被誉为“江南小三峡”的南京胭脂河是明代初年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因其“石有胭脂色”而得名,胭脂河沿岸的那些红色石块的成分是什么?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取一小块这种红色石块A,粉碎后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记录如下图所示。请你根据实验推断:A中含有的原子团是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B中肯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写出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28.A、B、C、D四个试剂瓶中分别盛碳酸钠、硝酸银、烧碱、稀硫酸四种稀溶液中的一种,取四种溶液各少量,依次滴入物质X的溶液和稀硝酸,发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ABCDX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无现象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沉淀消失有气体产生沉淀不消失无现象回答:(1)物质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2)物质B是_______________,加入X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加稀硝酸后,沉淀消失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进一步区别A和C,可根据置换反应的原理进行实验,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选择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填入图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