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招考试试题_第1页
教师公招考试试题_第2页
教师公招考试试题_第3页
教师公招考试试题_第4页
教师公招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公招考试试题一一选择题

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A)

A.2岁B.4岁C.6岁D,8岁

2.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B)

A.1岁B.3岁C.5岁D.7岁

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

进入新单元的学习?(D)

A.50%—60%B.60%—70%C.70%—80%D.80%—90%

4.人格的核心是(C

A.能力B.智力C.性格D.气质

5.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

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C)

A.刺激分化B.消退C.刺激泛化D.获得

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D)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

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B)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欲望内驱力

8.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A)

A.避免失败者B.力求成功者C.自我实现者D.追求荣誉者

9.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B)

A.顺就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具体迁移

1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

是适当地运用了(D)

A.命题B.案例C反例D.正例

11.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C)

A.位置记忆法B.关键词法C.缩简法D.视觉想象

1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

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

1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C)

A.行为成分B.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D.理智成分

14.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B)

A.初一B.初二C.初三D.高一

1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D)

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

1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D)

A.关系转换理论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D.形式训练说

17.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D)

A,类属学习B.总结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

1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D)

A.42B.52C.62D.72

19.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称为(B)

A.学习计划B.学习策略C.学习方法D.学习规律

20.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D)

A.关注发展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生存阶段

1.以儿童中心主义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是(C)

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杜威D.布鲁纳

2.校园文化的核心是(B)

A.学校的物质文化B.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D.学校的非正规

文化

3.作为人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是(D)

A.学校教育B.个体实践活动C.成熟、环境D.遗传素质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C)

A.保证学生身体的正常发展B.促进现代大工业生产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

5.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B)

A.授受关系B.民主平等的关系

C.相互促进的关系

D.师道尊严的关系

6.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是(G)

A.制定课程目标

B.制定教学计划

C.课程设计

D.明确培养目标

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A)

A.课程实施

B.教学过程

C.课程评价

D.课程标准

8.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怫不发”的教学要求,符合以下哪条教学原则:(B)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作业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0.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11.道德认知模式首先是由哪位学者所提出?(D)

A.加涅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12.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B)

A.学生会

B.班级

C.小组

D.团委

13.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从下列哪一种角度来进行划分的?(C)

A.从课程功能的角度

B.从教育阶段的作用

C.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

D.从课程核心组织角度

14.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D)

A.德育

B.班级活动

C.教研活动

D.教学

15.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属于(B)

A.谈话法

B.讲授法

C.演示法

D.讨论法

16.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叫做(D)

A.道德行为标准

B.德育内容

C.思想教育

D.德育目标

17.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班级管理是(A)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18.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A)

A.新授课和巩固课

B.讲授课和练习课

C.单一课和综合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19.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20.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作品《爱弥尔》是由以下哪位教育家所著(B)

A.捷克的夸美钮斯

B.法国的卢梭

C.美国的杜威

D.法国的赫尔巴

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B)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D)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感觉前具体形式)

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

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C)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B)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A)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C)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

验?(D)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

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C)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9.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D)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1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

知识保持和:(C)

A.知识巩固

B.知识运用

C.知识提起

D.知识迁移

1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

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率。这是运用了:(B)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交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12.学习策略中的一种一一元认知策略、包括制定认知计划(计划策略)、监视计划执行(监

视策略)和:(A)

A.调节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实施策略

D.价值性

13.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交通性、独创性和:(C)

A.多样性

B.迅速性

C.流畅性

D.价值性

1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B)

A.道德理念

B.道德行为

C.道德品质

D.道德意识

15.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创优,即依从、认同和:(A)

A.内化

B.行为

C.实行

D.反馈

16.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

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B)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17.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

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A)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18.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种:(A)

A.吸引的人际关系

B.合作的人际关系

C.沟通的人际关系

D.平等的人际关系

19.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叫做:(B)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

20.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叫做:(B)

A.教学测量

B.教学测验

C.教学评估

D.教学检查

1.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业余教育

D.职业教育

E.社区教育

答案:ABE

4.家长要全面关心孩子的()。

A.思想品德和文化学习

B.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C.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D.智力开发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E.营养

答案:ABCDE

5.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A.忽视儿童智力开发

B.家长不重视孩子教育

C.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

D.不能全面关心子女发展

E.家长不能把孩子摆在恰当的位置上

答案:CDE

7.下列关于家庭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儿童成长起主导作用

B.它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C.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D.对教育对象影响时间最长

E.最具开放性和群众性

答案:BCD

18.一个国家完整的教育体系应包括()。

A.学校教育

B.成人教育

C.社区教育

D.家庭教育

E.高等教育

答案:ACDE

19.人类教育史上先后出现的几种教育形态包括()。

A.学校教育

B.高等教育

C.社区教育

D.成人教育

E.家庭教育

答案:ACE

20.要使孩子身体健康,家长就要关心孩子的()。

A.营养

B.自立能力

C.自主意识

D.锻炼身体

E,文化学习

答案:AD

1.学生同样具有人类社会成员的基本特征,即具有()0

A.主观能动性

B.以学习为主要活动

C.个性

D.可塑性

E.与他人情感交流中提高认识水平

答案:ACE

2.《儿童权利公约》提出的儿童少年社会权利原则有()。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提早自立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无歧视原则

E.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答案:ACDE

3.我国宪法与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有()。

A.平等娱乐权利

B.受教育的权利

C.受尊重的权利

D.安全的权利

E.生存的权利

答案:BCDE

5.小学生的认识能力一般包括()o

A.感知能力

B.思维和言语能力

C.记忆能力

D.注意能力

E.想象能力

答案:ABCDE

6.小学生的言语能力包括()。

A.口头言语能力

B.宣传能力

C.内部言语能力

D.理解能力

E.书面言语能力

答案:ACE

7.产生男女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原因有()。

A.生理因素

B.教师的原因

C.学校教育的不足

D.家长的原因

E.传统观念的影响

答案:ACE

8.良好的先天素质是发展的前提,但形成早慧的主要因()。

A.优良的环境

B.性别

C.主体的爱好

D.精心的教育

E.人际关系

答案:AD

9.培养智力超常学生的关键问题是要注意()。

A.早期发现

B.教育目的改革

C.教育制度改革

D.及早培养

E.教育内容和方法改革

答案:AD

10.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

A.动机

B.意志

C.情感

D.兴趣

E.性格

答案:ABCDE

11.我国宪法与法律规定,少年儿童享有()。

A.生存权利

B.完全的政治权利

C.受教育权利

D.受尊重权利

E.安全权利

答案:ACDE

12.我国保证儿童受教育权利的法律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E.《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CDE

1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由()决定的。

A.学校的使命

B.师生关系

C.教育法律法规

D.学生的条件与任务

E.教师的条件与任务

答案:ABDE

14,学前期阶段主要包括()。

A.乳儿期

B.童年期

C.婴儿期

D.少年期

E.幼儿期

答案:ACE

15.小学生身体发育的特点有()。

A.身高体重增加较为平稳和均匀

B.心肺功能较为完善

C.骨骼外形增长,但骨化过程未完成。

D.脑重量接近成人

E.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

答案:ACD

21.同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表现为()。

A.身体发育普遍较好

B.思想品德较好

C.学习成绩较好

D.智力发育普遍较好

E.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答案:ACDE

22.针对独生子女的不足,在学校教育中特别要加强()o

A.集体主义教育

B.智力开发

C.卫生保健教育

D.劳动教育

E.知识教育

答案:AD

1.学校教育内容按活动的途径可分为()

A.课程内容

B.劳动技术教育内容

C.课外活动内容

D.课堂教学内容

E.校外活动内容答案:CDE

2.学科课程的优点是它的()特点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巩固知识

A.综合性

B.系统性

C.实践性

D.逻辑性

E.简约性答案:BDE

3.下列课程中属于活动课程的有()

A.物理实验

B.语文

C.手工制作

D.绘画

E.辩证唯物主义答案:ACD

4.潜在课程主要包括()

A.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

B.学生在学校各种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

C.校内、班风

D.开发学生各种潜能的内容

E.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物质文化影响答案:BCE

5.实用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A.布鲁纳

B.杜威

C.赫尔巴特

D.怀特海

E.克伯屈答案:BE

6.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

B.赞可夫

C.杜威

D.怀特海

E.瓦•根舍因答案:ABE

7.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有()

A.课时分配

B.学科顺序

C.学科设置

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E.其他和附录答案:ABCD

8.教学大纲具体规定了某一学科的()

A.学年编制

B.教学内容范围、体系

C.教学进度

D.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E.教学目的、任务答案:BCDE

11.美育的主要内容有()

A.心灵美

B.艺术美

C.自然美

D.社会美

E.科学美答案:BCDE

13.学科课程的特点有()

A.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B.知识比较简约

C.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巩固知识

D.易于造成学科分离

E.注重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答案:BCDE

1.人的自然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人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社会遗传

B.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

C.人具有生物属性和生理属性

D.人具有相互依存性

E.人具有道德性和交往性答案:BC

2.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为()

A.主体活动的创造性

B.主体活动的计划性

C.主体活动的预见性

D.主体活动的目的性

E.主体活动的选择性答案:ABCDE

3.人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表现为()

A.个性包含共性

B.个性排斥共性

C.个性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D.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E.共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答案:AE

4.身体的发展包括()

A.个性特征的发展

B.体质的增强

C.肌体的正常发育

D.社会性的发展

E.成熟程度答案:BC

5.人的心理成熟的表现为()

A.独立思考能力形

B.性机能成熟

C.较稳定的自我意识形成

D.身体发育正常

E.个性形成答案:ACE

6.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表现为()

A.同一方面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不同

B.不同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不同

C.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

D.不同儿童的个性心理倾向不同

E.不同时代儿童成熟年龄不同答案:BCD

7.下列哪些现象属于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A.盲人一般听觉灵敏

B.数学成绩好的儿童语文成绩却很差

C.失去双手人的人可以用口来写字

D.早慧的儿童常常晚年平常

E.坚强的意志能帮助人战胜肢体残缺答案:ACE

8.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发展的()

A.方向

B.范围

C.各个方面

D.性质

E.程度答案:BE

9.社会关系影响人发展的()

A.方向

B.范围

C.程度

D.速度

E.性质答案:AE

10.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有()

A.洛克

B.华生

C.格塞尔

D.康德

E.高尔登答案:AD

第1组题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A.对B.错答案:B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A.高难度原则B.高速度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答案:C

3.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答案:A

第2组题

1.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

导的教学观。

A.对B.错答案:B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A.心理过程B.信息过程C.认识过程答案:C

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

C.等速的D.匀加速的答案:A

第3组题

1.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A.对B.错答案:A

2.“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B.知行统一的原则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的原则

答案:C

3.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

A.生理与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答案:D

第4组题

1.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A.对B.错答案:B

2.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C.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

选择性

答案:A

3.“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B.激情C.应急D.理智答案:C

第5组题

1.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

段。

A.对B.错答案:A

2.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答案:B

3.“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种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答案:B

第6组题

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A.对B.错答案:B

2.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教育途径是()

A.课外校外教育B.各科教学C.班主任工作答案:C

3.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下列哪一选项的干扰()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单一抑制D.双重抑制答案:A

第7组题

1.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A.对B.错答案:B

2.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

A.主导地位B.主体地位C.被动地位答案:B

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能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性格B.气质C.能力D.兴趣答案:C

第8组题

1.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A.对B.错答案:B

2.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

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最近效应答案:B

3.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自小学一年级开始设置,

每周平均—课时。()

A.必修33B.必修11C.选修33D.选修34答案:A

第9组题

1.解决复杂问题,中等偏低的兴奋水平比较有利。

A.对B.错答案:A

2.“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品德评价答案:A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答案:B

第10组题

1.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

A.对B.错答案:A

2.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答案:B

3.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A.胆汁质B.粘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答案:A

第11组题

1.智力年龄的概念是比纳提出的。

A.对B.错答案:A

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示范性B.复杂性C.主体性答案:A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A.原型B.原型启发C.问题情境D.问题对象答案:A

第12组题

1.良好的记忆力是天才的特征之一。

A.对B.错答案:A

2.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教育学B.教育心理学C.教学论答案:A

3.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答案:D

第13组题

1.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A.对B.错答案:B

2.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

A.原始社会B.古代社会C.资本主义答案:B

3.野战部队身穿迷彩服以达到与周围背景相混淆的效果,这主要是利用知觉的()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答案:B

第14组题

1.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A.对B.错答案:A

2.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A.观察力B.想象力C.思维力答案:C

3.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答案:D

第15组题

1.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对人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

A.对B.错

答案:A

2.“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复杂性、创造性B.主体性、示范性C.长期性、间接性答案:B

3.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A.原型B.定势C.迁移D.原型启发答案:B

第16组题

1.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先天遗传起决定作用。A.对B.错答案:B

2.“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答案:C

3.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

A.自然适度B.克服羞怯C.真实坦诚D.留有余地答案:A

第17组题

1.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智慧只停留在动作水平。

A.对B.错答案:A

2.“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答案:C

3.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答案:A

第18组题

1.记忆是一个被动保持信息的系统。

A.对B.错答案:B

2.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A.主体性B.创造性C.示范法答案:C

3.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

为()

A.宽大效应B.晕轮效应C.中心品质D.刻板印象答案:B

第19组题

1.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

答。

A.对B.错答案:B

2.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A.教育现象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答案:A

3.智力测验中解释测验结果的依据是()

A.信度B.效度C.智商D.常模答案:D

第20组题

1.行动研究法的操作步骤和程序一般是计划一行动一考察一反思。

A.对B.错答案:A

2.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

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虚拟直观答案:B

3.活动方式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在执行方面能达到高度的完善和自动化的阶段是()

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答案:D

第21组题

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A.对B.错答案:A

2.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A.《大学》B.《中庸》C.《春秋》答案:A

3.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称为()

A.心境B.应激C.激情D.热情答案:B

第22组题

1.教学设计中、教师了解不同的学生特定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改进教学设计质量。

A.对B.错答案:A

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上课B.备课C.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答案:A

3.在全人类中,智力呈()

A.常态分布B.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负偏态分布答案:A

第23组题

1.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唯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

结性评价相结合。

A.对B.错答案:B

2.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答案:B

3.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答案:A

第24组题

L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

A.对B.错答案:A

2.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答案:C

3.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活动的()

A.个性心理条件B.心理过程

C.生理条件D.个性倾向性答案:A

第25组题

1.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

A.对B.错答案:A

2.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A.自觉性B.独立性C.创造性答案:C

3.一般地,教学中的感知可以区分为如下方式()

A.学习感知、生活感知B.课内感知和课外感知

C.直接感知、间接感知D.形象感知、抽象感知

答案:C

第26组题

1.“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能。

A.对B.错答案:A

2.“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答案:C

3.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B.应激C.心境D.热情答案:C

第27组题

1.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

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A.对B.错

答案:B

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B.课外教学C.课堂教学

答案:C

3.“矫正错误”是注意的()

A.选择功能B.整合功能

C.维持功能D.调节和监督

答案:D

第28组题

1.在知识、技能、行为方面的临时性变化也是学习。

A.对B.错

答案:B

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答案:C

3.“灵感或顿悟”是()

A.创造思维B.再现思维

C.分析思维D.直觉思维

答案:D

第29组题

1.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A.对B.错

答案:B

2.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A.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答案:A

3.鲁班发明锯是借助()

A.定势B.变式C.问题D.原型启发

答案:D

第30组题

1.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唯一的结论。

A.对B.错

答案:A

2.课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师生共同参加的

B.学生自愿选择的

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答案:C

3.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

A.感觉B.知觉C.表象D.后像

答案:B

第31组题

1.负强化就是惩罚。

A.对B.错

答案:B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A.连续性B.创造性C.长期性

答案:C

3.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

A.自我反思B.同伴互助C.专业引领

D.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答案:D

第32组题

1.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加以培养。

A.对B.错

答案:A

2.气质类型()

A.有好有坏B.都是好的

C.无好坏之分

答案:c

3.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是()

A.基于学校B.在学校中C.为了学校

D.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

答案:D

第33组题

1.家长具有很强的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

A.对B.错

答案:A

2.少年早慧和大器晚成表现了()

A.能力类型差异B.能力水平差异

C.能力表现早晚的年龄差异

答案:C

3.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答案:A

第34组题

1.看见武器的人比没有看见武器的人具有更强烈的攻击性行为。

A.对B.错

答案:A

3.智力的高级表现是()

A.创造能力B.抽象概括能力C.观察力

答案:A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

答案:B

第35组题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模式改善了原先心理咨询较为被动的工作方式。

A.对B.错

答案:A

2.当个体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的,更不合意

的要求,这叫做()

A.“登门槛”效应B.低球技术C.留面子效应

答案:A

3.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A.连续性特点B.创造性特点

C.长期性特点D.示范性特点

答案:B

第36组题

1.认知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

A.对B.错

答案:A

2.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书B.育人C.教书育人

答案:C

3.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的过程。

A、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B、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C、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为学服务

D、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写,我抄

答案:B

第37组题

1.营造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

A.对B.错

答案:A

2.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B.形成了正确舆论

C.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开展了班级工作

答案:B

3.人的情绪与情感是以什么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A.需要B.动机C.态度D.认知

答案:A

第38组题

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A.对B.错

答案:A

2.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答案:c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

A.心理现象及其规律B.心理过程

C.认识过程D.心理特征

答案:A

第39组题

1.语言的发展进程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的。

A.对B.错

答案:A

2.教学的中心任务是()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使学生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C.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

答案:B

3.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答案:B

第40组题

1.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A.对B.错

答案:A

2.主体教育在教学领域里的实践,最相关的一项是()

A.主体性教学B.尝试教学C.反思教学

答案:A

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答案:C

第41组题

1.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后天环境起决定作用。

A.对B.错

答案:B

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

A.教育B.环境C.遗传

教育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D)的发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B)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B)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

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C)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

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C)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

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B)

A.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

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B)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9.(C)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

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D)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

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C)在课程中地

位的重视。

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

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

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A)

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

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C)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

立的课程理论是(D)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

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D)。

A.分层教学B.合作学习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

17.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

属于(A)

A.非指导教学模式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D.最优化教学模式

18.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B)

A.泰勒B.夸美纽斯C.裴斯塔洛齐D.凯洛夫

19.“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A)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

2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C)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校文化的内容有(ABCDE)

A.教育的理想和追求B.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

C.对个性的理解D.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E.对集体的看法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