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_第1页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_第2页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_第3页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_第4页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2021/10/101主要内容赖祖亮@小木虫1什么是引流?2引流管的一般护理3我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4管道脱落的原因及预案2021/10/102

引流:是通过引流管将体内的积聚的血液、脓液、消化液、分泌物、渗出物、尿液等排出体外。引流2021/10/103人体常见的引流管2021/10/104

引流管的一般护理要点一般护理防止感染观察引流液引流通畅妥善固定1234固定好引流管,留足长度防止牵拉,防止引流管脱出。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反折、受压,经常挤捏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堵塞。引流袋应低于引流管口,防止引流液逆行感染,操作过程应加强无菌操作。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处理。2021/10/105腹腔及脏器内引流管的护理

一般护理注意观察引流物的性质(举例:胆道引流管)正常的胆汁为金黄色或黄褐色。红色或血样的胆汁示胆道出血白色胆汁示胆道梗阻,肝功能不良的尿样胆汁转为墨绿色示肝功能逐渐恢复色2021/10/106腹腔及脏器内引流管的护理

一般护理注意观察引流物的性质(举例:胆道引流管)正常的胆汁无臭味,有腥味如有粪臭味,高度警惕厌氧菌感染味2021/10/107腹腔及脏器内引流管的护理

一般护理注意观察引流物的性质(举例:胆道引流管)正常的胆汁,黏稠,清亮胆汁稀薄,无黏液丝示肝功能不全,黏液性质恢复是肝功能恢复的征兆胆汁内有泥沙或结石示肝胆管残留结石的存在,胆汁内有脓液或胆汁浑浊示胆道感染,胆汁中有菜汁、牛奶示胆肠瘘的存在或胆肠反流质2021/10/108腹腔及脏器内引流管的护理

一般护理注意观察引流物的性质(举例:胆道引流管)T管引流的胆汁约300-1000ml/d,肝胆管结石,胆肠内引流术后胆汁约可少于300ml/d或大于1000ml.如胆汁量减少,检查导管是否扭曲或折叠,在排除外界因素的情况下,胆汁量突然减少应及时报告医生,查明原因;如果腹腔引流管胆汁增多或有腹痛发热,提示胆漏、胆汁性腹膜炎的存在若引流量大于1000,注意观察引流液性状。随着肠蠕动的恢复,胆汁量会逐渐减少,而无胆漏则是良好的征兆量2021/10/109腹腔及脏器内引流管的护理

一般护理

对引流管要标明导管的部位如胆总管T管,胆肠吻合内支撑管等妥善固定,防止脱出,要充分认识脱出的严重性,并告诉家属陪护注意引流管的通畅,防止导管扭曲、折叠2021/10/1010

一般护理引流管周围皮肤的护理:每日清洁消毒引流管周围皮肤1次,并覆盖无菌纱布,如有胆汁渗漏,应及时更换纱布,可使用康惠尔隔离膜,该膜具有主动吸收伤口渗液及有害的毒素,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促进伤口愈合的保护作用2021/10/1011临床常见的引流管膀胱造瘘管12021/10/1012膀胱造瘘管主要用于需要长期导尿的病人,膀胱造瘘管相对尿管有利于降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减少尿道括约肌损伤,并可以观察自主排尿情况。2021/10/1013护理1.心理护理: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将手术的目的、必要性及术后可能取得的效果,向病人解释清楚。术后心理指导:应鼓励病人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保持造瘘口无异味,尿袋妥善放置。2.

观察尿液及尿量变化,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利冲洗尿路。3.观察瘘口处有无尿液渗漏,保持局部切口干燥。4.每日应用消毒液消毒膀胱造瘘口处皮肤。5.拔除造瘘管后,如有漏尿,应留置导尿数日,待造瘘口愈合后,再行拔管。6.造瘘管不宜持续放尿,持续放尿可使膀胱逼尿肌废用性萎缩,最终引起膀胱痉挛,一般2~3h放尿1次,以维持膀胱的自律功能。7.每周更换引流袋,定期更换造瘘管。8.造口的护理:严密观察预防造口早期并发症的发生,保护造口周围皮肤干燥,肠造口粘膜的正常颜色为红色或粉红色,表面光滑湿润,如颜色苍白或呈暗红色,变黑提示有缺血换死及时通知医生处理。2021/10/1014

胸腔闭式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气胸——排气减压血胸——引流淤血、渗出液有利于肺扩张,减轻呼吸困难。2021/10/1015保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体位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并记录拔管指征及拔管后观察脱管处理健康宣教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要点2021/10/1016搬运病人中下床活动中2021/10/1017体位术后常置病人予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除,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2021/10/1018妥善固定

将留有足够长度的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上病人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并保持密闭搬运病人前,双钳夹闭引流管,将引流瓶放在病床上以利搬运2021/10/1019

保持引流通畅

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min1次避免引流管受压、折曲、阻塞、滑脱2021/10/1020观察记录观察水柱波动范围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量、颜色、性状隔日更换水封瓶并做好标记2021/10/1021引流观察开胸术后病人引流液的颜色变化为由深红色转为淡红色或血清样,以后逐渐趋于淡黄色。正常者术后5小时内每小时少于100ml,24小时少于500ml若引流量每小时>100ml,持续3小时,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易凝固,提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性状:若为胃内容物,提示有食管-胃吻合口瘘;若为乳白色浑浊液体,提示为乳糜胸全肺切除---常规夹闭胸管:根据情况可作短暂开放,以了解和调节胸腔内压力,防止纵隔移位,因此也称调压管2021/10/1022活动性出血乳糜胸正常胸液2021/10/1023水柱与水平面静止不动:提示水柱上的管腔有漏气,使之与大气相通或管道打折、受压水柱在水平面上静止不动:多提示肺已复张,胸腔内负压建立水柱在水平面下静止不动:提示胸腔内正压,有气胸水柱波动过大:超过6~10cmH2O,提示肺不张或残腔大深呼吸或咳嗽时水封瓶内出现气泡:提示有气胸或残腔内积气多几种常见的异常水柱波动分析2021/10/102448-72h后引流液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检查肺膨胀良好、无漏气听诊呼吸音恢复病人无呼吸困难拔管指征2021/10/1025观察病人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仔细交接班向病人及家属做好宣教,若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拔管后观察2021/10/10261.水封瓶损坏或连接处脱落:脱管处理

立即用2把血管钳夹闭软质的引流管立即更换新的无菌引流装置2.引流管脱落

应及时用手指捏压伤口,消毒后以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进一步处理绝不可擅自将脱出的引流管再插入胸膜腔内,以免造成污染或损伤2021/10/1027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放置管道意义及维护的相关注意事项:床上翻身、坐起等活动时要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滑脱、打折、扭曲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并保持密闭,摆动幅度不可过大大便时要双折引流管,引流瓶低于胸腔出口平面,避免引流液返流;但对有气体逸出的患者,需始终保持引流管通畅,绝不可随意夹管加强营养,若无禁忌症可予高蛋白饮食加强深呼吸功能锻炼,鼓励咳嗽咳痰、吹气球训练教会患者及家属管道滑脱的应急措施指导患者肢体功能锻炼健康宣教2021/10/1028

胆道T管的护理要点1、妥善固定:防止牵拉,防止脱出。2、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受压、反折,经常挤捏引流管,防止残余结石堵塞。3、防止感染:引流袋应低于引流口,防止逆行感染;每日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采用淋浴,可用塑料薄膜覆盖引流管处,避免感染。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正常胆汁:800-1200ml,黄色或黄绿色,无杂质。胆汁混有红色时,提示胆道内有出血;胆汁混有脓性或泥沙样时,提示胆道感染及引流出残余结石。5、注意保护引流管周围的皮肤,局部涂氧化锌软膏。2021/10/1029胆道T管T管引流的目的:

引流胆汁引流残余结石支撑胆道进行T管胆道造影进行二次取石术

2021/10/1030

胆道T管的护理要点6、T管的拔管:

T管一般放置2周左右,但由于胆道术后胆道窦道的形成需要一个月,因此临床T管置管30-40d。当T管引流出的胆汁色泽正常,引流量逐渐减少,可试行夹管1-2日。夹管期间若无发热、腹痛、黄疸等症状,可进行T管造影。T管造影证实胆道通畅后,持续引流出造影剂,再次夹管2-3日。体温正常、食欲增加、大便颜色正常、黄疸消失、无腹痛症状、T管造影证实胆道通畅,即可拔管。拔管后用凡士林纱布填塞1-2日,窦道可自行闭合。2021/10/1031

腹腔、盆腔引流管腹腔、盆腔引流的目的:引流出腹腔、盆腔内积血、积液、渗出物,防止继发感染。2021/10/1032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要点1、妥善固定:防止牵拉,防止脱出。2、保持引流通畅:经常挤捏引流管,防止管道堵塞、反折、受压。3、防止感染:引流袋应低于引流口,每日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如引流液为鲜红色且流速快时,提示活动性出血,及时报告处理。5、拔管:引流液较少或无引流液时,病人无其他不适时,可考虑拔管。6·

超过3天往往引流不畅,如需引流需更换胶管引流2021/10/1033加强护理观察

在引流管上做清楚标识,更清楚的了解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关系。如:腹腔引流液出现金黄色或黑绿色提示胆漏;腹腔引流液出现稀薄的肠内容物或粪便类的臭味或渗出物提示肠漏;放置胰周的引流管出现透明、清凉或大米汤样液体提示胰漏;术后48h内观察出血情况,出血的标准是:出血>300ml/h或12h出血量>3000ml,如无引流物引出可能管道被堵塞,如引流液为血液且速度快或多,并观察脉搏细速提示有出血现象。观察出现以上现象均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置,必要时做好二次手术准备。

定时更换引流袋

:更换前应先夹闭引流管,倾倒引流液。更换时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引流袋更换原则;检查引流袋有效期、有无漏气,将引流袋接头处保护帽取下,检查引流袋接头处是否通畅,连接无菌引流袋,更换完毕再次挤捏引流管,使引流液能够顺利通过接头处流入引流袋标示引流管有效。2021/10/1034盆腔引流管

1、观察引出液的颜色和量,一般为淡红色,逐渐转为淡黄或无色。

2、注意防止脱落,改变体位(比如坐起)时要注意勿牵拉引流管。

3、保持通畅,注意引流管勿扭曲和受压。

4、膀胱切除小肠代膀胱(回肠膀胱术),可以通过引出物的量和性质,推断出吻合口的愈合情况。如果3天后,盆腔引流量未见减少,且引出物混浊则有吻合口瘘的可能,告知医生。

2021/10/1035拔管后护理

:拔管24h内应指导患者健侧卧位,注意观察敷料是否清洁、干燥,观察局部有无渗出、出血、血肿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置。2021/10/1036

留置导尿管留置导尿的目的:引流出膀胱内的尿液,解除尿潴留;行膀胱冲洗;灌注药物;2021/10/1037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要点1、妥善固定:防止牵拉,防止脱出损伤尿道。2、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反折、受压、堵塞。3、防止感染:每日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两次;引流袋低于引流口,防止尿液逆流引起感染;每周一、四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鼓励多饮水,以自然冲洗尿道。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正常尿液:呈淡黄色,1500-2000ml/d;多尿:>2500ml/d;少尿:<400ml/d。当出现尿量增多、减少、颜色异常或混浊时,应及时报告。5、拔管:拔管前需夹管,训练膀胱功能,每隔3-4h开放一次。拔管后8h内注意有无自行排尿,观察尿液是否正常。2021/10/1038

术后常规放置肾造瘘管,应妥善固定。告之患者家属,翻身、活动时,勿牵拉造瘘管,以防造瘘管脱出。勿折叠造瘘管,保持引流管的通畅。一般不做冲洗,如管道欠通畅,及时检查有无折叠、成角等,必要时低压少量冲洗(发现引流不畅时,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但压力宜低,每次冲洗量不超过10ml)。观察引流管液的颜色、性质、量等,并做好记录。

如造瘘管引流液成鲜红色血性,应考虑出血,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经皮肾镜是微创手术,但患者仍有1个或2个肾造瘘口。注意观察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渗湿,立即更换;如伤口敷料血性渗出多,应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拔除肾造瘘管后,指导患者健侧卧位6h,促进引流口愈合,减少渗液。肾造瘘管的护理2021/10/1039输尿管内支架管(双J管)双J管的护理:放置的“双J管”通行输尿管的全长,上端位于肾盂,下端位于膀胱,“双J管”本身有许多侧孔,在输尿管内放置双J管,其目的是起支撑输尿管及内引流的作用,有助于保护和恢复肾功能,有利于肾积水、积血的引流。经常检查手术区域有无渗液,对留置导管有强或较强刺激者,经变换体位后症状可减轻或缓解;如症状无改善者,考虑导管移位或放置不当引起,报告医生处理。指导患者置管期间预防便秘,避免用力咳嗽等腹压增大动作,不做剧烈弯腰、下蹲动作及重体力活动等,避免双J管移位,以及“双J管”刺激输尿管黏膜发生出血。另外,置“双J管”后,病人由于膀胱输尿管抗反流的机制消失,尿液容易随着膀胱与输尿管、肾盂的压力差反流,导致逆行感染,故术后指导患者多饮水、不憋尿。于术后1个月复查时,在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2021/10/1040主要目的:利用负压作用,将胃肠道中积聚的气体、液体吸出,减轻胃肠道内压力。用于消化道及腹部手术,减轻胃肠胀气,增加手术安全性;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协助诊断。胃肠减压术2021/10/1041护理措施:(1)胃肠减压期间应禁食、禁饮,一般应停服药物。如需胃内注药,则注药后应夹管并暂停减压0.5~1小时。适当补液,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2021/10/1042(2)妥善固定:胃管固定要牢固,防止移位或脱出,尤其是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胃管一般置于胃肠吻合的远端,一旦胃管脱出应及时报告医生,切勿再次下管。因下管时可能损伤吻合口而引起吻合口瘘。2021/10/1043(3)保持胃管通畅:维持有效负压,每隔2~4小时用生理盐水10~20ml冲洗胃管一次,以保持管腔通畅。2021/10/1044(4)观察引流物颜色、性质和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液总量。观察胃液颜色,有助于判断胃内有无出血情况,一般胃肠手术后24小时内,胃液多呈暗红色,2~3天后逐渐减少。若有鲜红色液体吸出,说明术后有出血,应停止胃肠减压,并通知医生。引流装置每日应更换一次。2021/10/1045(5)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以保持口腔和呼吸道的湿润及通畅。(6)观察胃肠减压后的肠功能恢复情况,并于术后12小时即鼓励病人在床上翻身,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2021/10/1046(7)胃管通常在术后48~72小时,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拔胃管时,先将吸引装置与胃管分离,捏紧胃管末端,嘱病人吸气并屏气,迅速拔出,以减少刺激,防止病人误吸。擦净鼻孔及面部胶布痕迹,妥善处理胃肠减压装置。2021/10/1047一类导管:胸管、T管、口鼻插管、动脉置管、脑室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等等。二类导管:负压管、造瘘管、三腔管、深静脉置管等等。三类导管:胃管、尿管、吸氧管等等。管道分类2021/10/1048导管滑脱的危害可能造成患者损伤重插管率增加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住院时间延长、患者花费增加危急患者生命导致死亡2021/10/1049导管滑脱发生的原因1导管因素2医护因素3患者因素2021/10/10501.导管的理化特性2.导管的置入位置3.导管置入的固定方法4.导管的标识导管因素2021/10/10511.知识缺乏2.舒适度差3.无法与医务人员有效沟通患者因素2021/10/1052导管评估能力不足护理观察不到位交接班不到位专业知识及技术缺乏医疗护理操作不当镇静、约束不当未能满足患者舒适宣教沟通不到位医护因素临床提供的导管滑脱知识不充分约束器具提供不足镇静药品备用不足工作过程中受到干扰医疗流程不规范护理人员编制不足人员安排不合理岗位职责不清护士培训考核不到位2021/10/1053原因:导管能力评估不足,护理观察不到位加强床旁交接班评估患者有无拔管倾向加强巡视2021/10/1054原因:专业知识及技术缺乏,医疗护理操作不当措施:掌握防止导管滑脱的方法1妥善固定、明确标识2严格遵守护理流程:(1)变换体位(2)与导管相关操作2021/10/1055原因:健康宣教不到位介绍导管的重要性,目前的治疗措施及患者需要如何让配合等知识加上非语言交流方法关注和分析患者对置管的感受2021/10/1056患者导管滑脱鱼骨图分析

物理因素

管理因素

重力因素

风险管理培训不到位

人员配备不足

防范措施不完善

年龄体质问题

疾病影响

家属重视度不够

与疾病有关的知识欠缺

防范意识差

患者情绪不稳定

健康教育不到位

措施及观察不到位

对患者病情掌握不够

责任心不强

风险防范意识欠缺

医护患沟通不到位

导管

滑脱

肺已膨胀未拔管

气温过高

督导检查不到位

2016年9月

置管或插管后缝合固定不到位

2021/10/1057【防范措施】(1)所有管道必须妥善固定,由置管者做好标记,详细记录管道名称、留置时间、部位、长度,观察和记录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