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_第1页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_第2页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_第3页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_第4页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线上听--"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自家经验分享~~把采访精华上传给大家参考看看~~全文很长,要有点耐心才能看完..

就像持续陪孩子阅读,最需要的也是耐心~~^^~~

用对方法让孩子爱上英文...采访直接听网址如下

/8FIY2DAE/

【汪培珽-胡绮恩】

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MBA,在银行工作九年后,成为全职妈妈的汪培珽,用心陪伴一对儿女成长的过程中,看到孩子满足喜乐、热中学习、与人为善的表现,深觉在亲职教育上「用对方法」的重要性。...

“It`sspoilinghotoutthere”酷热的暑假,几乎整天开着冷气,刚好请小三的女儿帮忙去没有冷气的后阳台拿衣服,这是她钻回冷气房的第一句话。

「什么?妳说什么……spoil-ing?」学了三十年英文的我,惊讶得不知如何是好。「妳-妳-妳怎么会用这个字?」热就热嘛,妈妈顶多只会加「very」来形容「非常」热,压根儿没想到还有别的字可以用。

女儿回道:「『JunieB.Jones』上面就有啊!」一副「妈妈,妳的英文要好好加油啊」的偷笑模样。这是一本英语系国家约为小学中年级程度的系列章节故事书。

仔细一想,「spoil」这个字根本就是课本教过、字典查过、联考考过的东西嘛!再怎么说,我也到美国念了硕士回来,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但是,今天如果不是孩子给妈妈上了这一课,可能我活到八十岁,都不会将这个字用在日常生活上。因为妈妈那一代受的英文教育,英文是学来考试的,不是学来讲话的。

说到对孩子的教养,妈妈没钱没闲没知识,不要紧,重点在-有心。只要有心,对孩子的教育就可以聚少成多、聚沙成塔;只要有心,就能细心观察、因材施教。一个孩子的养成,是慢慢累积起来的,无论在哪一方面,包括好的、坏的。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就是一个不能「一蹴可及」的故事。

以我们五、六十年次这一代父母所受的英文教育来说,学了十几年的英文,却根本不能、或是不敢开口的比比皆是。该惭愧吗?我甚至没有责怪自己不努力、不用功。以我们每个人花的时间和力气来计算,如果能配合更好的英文启蒙教育,早就不用「老大徒伤悲」了。

「好的英文启蒙教育在哪里?」不想让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又不能等待大环境的教育政策改变,我必须-先下手为强。

于是,我和孩子的英文故事书之旅就此开启,至今十年。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这本书,其实是《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的续集。当然,它们是可以被独立阅读的两本书,不过它们谈的也都是同一件事-故事书,只是主角从中文故事书换成了英文故事书而已。然而,《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呈现的是我所有教育理念的主轴-阅读和爱,也就是强调「理念」和「热情」;而续集《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则是着重于「方法」与「原则」的阐释。

当然,光有方法而没有理念和热情,事情是很难持之以恒的;而持之以恒又是聚沙成塔的基本马步,马步不蹲好,怎么能期待打出好拳呢?所以,正在看这本书的爸爸妈妈们,如果还没有看过《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建议你们可以从基本做起,先回头看看这本书,培植起自己的理念与热情,这样一来,相信你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更多体会与想法。

英文不是才艺,它与音乐、绘画完全不同,甚至与美育没有多大关连。英文只是语言、只是工具,与世界接轨的语言工具。所以,应该倾其一生来学英文吗?英文,这个人生所需众多工具中的一项,到底应该让孩子花多少童年时光在上面呢?

这是我们这一代父母,应该细细思考的问题。

教育是急不得的,我坚持用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力气的方法-念故事书,去「等」出孩子的英文能力。

「当自己已经很疲倦时,要如何鼓励自己加油,继续念故事书陪孩子?」这是一位认真妈妈的问题,看得我心惊胆战。想必,她一定常常觉得力不从心。

念故事书给孩子听,绝不是轻松、不花力气的事,尤其是光念中文故事还不够,竟然连英文的也要念,真是累死妈妈不偿命吗?

妈妈需要的不是「加油」,而是「休息」;我要给妈妈的是「幸福」,而不是「罪恶感」。成就孩子不是父母唯一的工作。没有目的,就是爱着他,捏捏他的小脚、亲亲他的小手、念念他喜欢的故事,就是最美的人生。

当父母的心态轻松了,不再只是挂记着孩子的竞争力、学习力,而是尽情地优游在这个和孩子心灵相系、情感相通的美好时空里,爱孩子也爱自己的幸福感觉,就会在不预期的角落等着你。

「以后每个星期六和星期日,可不可以帮孩子念一本故事书?」事隔五、六年,我又对孩子的爸爸提出这样的建议。

孩子还小时,每当妈妈忙不过来或是想喘口气,爸爸就只好赶鸭子上架帮孩子念故事书,但常常一念起来,又开始乱编故事、胡说一通,惹来孩子抗议:「爸爸念得不好听!」结果一阵嬉戏打闹之后,爸爸才又恢复正常的语调念故事。别看孩子似乎不习惯爸爸不按牌理出牌的念故事法,可是,他们到底爱不爱听爸爸念故事呢?

爱啊!当然爱!而且,这会是孩子对爸爸的爱和温暖,一辈子最深刻的记忆之一;也会是有一天当孩子走出父母羽翼、面对人生起伏时,很关键的情感支持力量。

「好!」爸爸一口答应。虽然孩子已不再那么幼小,他的事业也更重更忙了,但他或许已经发现:孩子的童年,也就是父母最幸福的时光,稍纵既逝,再不把握,只是自己人生的损失。

妈妈为什么要请已经辛苦赚钱养家的爸爸,念故事书给孩子听呢?不是因为她累了,而是因为-妈妈爱爸爸,不希望看到爸爸只忙着赚钱养家活口,当个摇钱树过一生。那种陪伴孩子成长的宁静、单纯的幸福感觉,人生怎能错过!事实上,养育和教育孩子的工作量并不轻,真的需要父母两人,一起同心协力才能成功。

希望天底下有愈来愈多的爸爸,也愿意花时间念故事书给孩子听,不论是中文故事书、还是英文故事书。

「妈妈,不是『spoiling』,是『boiling』哪,就是『煮开水』那个字哪!」正在写这篇序文时,稿子散落一地,无意间女儿主动拿起来帮我「校对」,竟冒出了这样一句。顿时,我五雷轰顶,好似国中时猛背英文时态、文法的情景,又穿越时空来到眼前。印象中,好像只要是英文老师特别强调、要我们不能搞混的英文用法,我到现在还是从没弄懂过,总觉得不强调还好,愈强调好像就愈容易搞混。

「真的假的?好险哦。」我发自内心感激孩子。如果等书印好,都到了书店才被发现,真是会让妈妈伤脑筋一辈子。

原来-孩子是生来帮忙父母长大的。

书摘》第一章

用英文故事书,打造英文环境

不论专家说过什么,以下两项是我对语言学习的想法,要以成见待之也无妨:

●如果准备让孩子学习一种语言,愈早接触愈好。●不论生来是什么人种,孩子置身在某种语言环境里,就会自然习得这种语言。

第一项的时间点我可以控制,但是第二项-环境呢?我们家又没有说英文的爸妈,要如何给孩子语言的环境呢?不妨看看生活周遭那些跟爸妈说国语、跟阿公阿妈说闽南语的孩子就知道了,对孩子来说,那种「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自然转换本领,就是环境影响语言学习的最好见证。

十年前,当专家们还在琢磨什么是教孩子英文的最好方法时,我的第一个孩子呱呱落地。当我开始为襁褓中的孩子念第一本中文故事书时,也就灵机一动地,发明了一个给孩子英文环境的最好方法-念英文故事书。

我知道,如果家里有一个人的母语是英文,只要跟孩子说话,就根本不用担心孩子的英文口语能力。但是,我根本不敢拿自己的英文口语程度来跟孩子对话。即使我说出来的文法没有错误、发音语调也不差,可是我却不能确定真正的英文日常对话里,到底有没有人这样用呢?因为我自己听到英文的经验太少了,在听得不够多的情况下,我讲出来的英文,自己都觉得像是在翻译国中英文课本里的句型。

然而英文故事书-也就是外国原版的英文故事书,怎么说都比我的英文强多了,不论是在句型、文法或字汇等各方面。我照着念,念多了,孩子自然就能学会这种语言,没有一百分、也有七十分,不是吗?我和孩子的英文故事书之旅,就在妈妈这种试试看的心态下展开啰!

婴儿时期

对婴儿来说,中文和英文有差别吗?

这段时间,笼统来说,应该是指孩子还听不懂国语之前。此时不管是中文、英文、法文、日文、阿拉伯文……,任何一种语言对婴儿来说,通通都差不多。于是,我在帮孩子念中文故事书的同时,也念英文故事书。

当时我对故事书的态度是:看到国语念中文,看到ABC念英文,维持原汁原味。「孩子听得懂英文吗?」反正,这个年纪的孩子只会咿咿啊啊地对你笑,没人知道他们到底听进去了什么,中文英文有什么差别吗?其实,父母不要斤斤计较「孩子到底学到了什么?」事情往往就在顺其自然的轻松心情下,偷偷进行着。

幼儿时期

故事书也要随着孩子慢慢长大

孩子是慢慢长大的,孩子的英文故事书也会慢慢长大。从文字少的,变成文字多的;从文意简单的,变成文意复杂的。

以下介绍的这本故事书,我依稀记得是孩子一岁半时,全家出国旅游所带的随身书。这个年纪的他还只会叫「妈妈」、「爸爸」,连国语都还不会说,怎么听得懂那么多文字的英文故事书呢?

《OliverPigAtSchool》-TheFirstDay

"Wakeup,Oliver,"saidmother."Doyourememberwhatdayitis?""Yes!"saidOliver.Thiswasthedayhe`dbeenwaitingfor,thefirstdayofschool.Oliverjumpedoutofbed.Heputonhisnewstripedshirtandhisnewredoveralls.(我从来不知道「overalls」是什么意思,这时Oliver穿的是一件吊带裤。)"HowdoIlook?"heasked."Allgrownup,"saidmother."Andhandsome."……

事实告诉我,孩子可以从头听到尾,绝不走开;我三不五时就拿这本书念给他听,他也不感厌倦。

但是,请注意一个事实,这是我念给他听的「第二十几本」英文故事书。而且,这本之前的每一本,本本都已经被他听得滚瓜烂熟。

入幼稚园前

「妈妈念」加上「孩子自己听」

我让孩子到了五岁才上学,也就是幼稚园中班。之前,孩子最主要的活动就是:每天早、中、晚加宵夜,听妈妈念故事书。

大约在孩子四岁时,我开始加上英文故事书的原版录音带,变成「妈妈念」加上「孩子自己听」。有一回,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那天晚上-

四岁的儿子拿了故事书,坐到录音机前、放进录音带,开始有板有眼地翻书。令人不敢相信的是,他不是光听,而是跟着录音带的速度,完全同步念着整个故事。以下这本《SamtheMinuteman》,就是当时可以被他完全背诵的故事书之一,大意是叙述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前,一个小男孩克服恐惧,与大人一起争取自由的勇敢故事。

Abouttwohundredyearsago,aboynamedSamBrownlivedwithhisparentsonafarminLexington,Massachusetts,nearBoston.Atthattime,Americawasnotacountryofitsown.ItbelongedtoEngland.Thefarmwassmall,andtheearthwasrocky……

请注意-

我们家里的日常对话只有国语。

孩子从未被教过任何英文发音。

孩子没用过任何语文教学教材。孩子甚至连ABC是圆的还是方的,都不知道。

只见儿子一字不漏地念着,而每当录音带在故事书换页的当口,「嘟」地一声以示提醒,他也会有板有眼地跟着翻页,乍看之下,真的会以为他看得懂那些字呢。我还记得当时赶紧召集全家,躲在不被发现的角落偷看他煞有介事念书的专注模样,那个可爱的小小背影,从未在我脑海中消失过。只是转眼间,这个背影已经小学二年级了。

幼稚园时期

听英文,就像听国语一样轻松

孩子读幼稚园中班、大班这两年,我依然循着往常的步伐前进,完全没有因为其他事而影响念故事书这项亲子活动。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我念的英文故事书不只是字数增多,故事内容也愈来愈多样。

经过这个时期,几乎书店的外文童书绘本,随手拈来一本,孩子都可以听得津津有味。而这时对他们来说,英文「听」的能力,已经与听国语并无二致了。

如何只靠父母,就能让孩子听英文像听国语一样轻松?

答案就是:持续地为孩子念英文故事书。

就这么简单吗?

没错,不要怀疑,就是这么简单。

除了念英文故事书之外,我什么也没做。

小学一年级

选书时,不要低估孩子对书本的接受度

女儿刚升小一时,听朋友推荐,有一套在美国极受小学生欢迎的系列故事书「MagicTreeHouse」,有三十多本作品,以冒险故事为基调。由于作者在故事中设计了一个时间转换器,所以这个系列的故事可以从恐龙时代跳到美国南北战争,场景也可以从爱斯基摩人生活的北极变成登陆月球的太空之旅。

听起来煞是有趣的书,等我找到机会去书店一瞧后,「哎哟!吓我一跳,几乎都是文字的章节故事,一路听绘本长大的孩子,哪里听得下去。」当下,我便马上缩手把书放回书架-放弃,等孩子大一点再说吧。

然而我一直强调:选书时,不要低估孩子对书本的接受度。这其实就是我自己在反覆摸索中学到的经验。

没多久,在一次书店的短暂停留中,我随手拿起这个系列的第一集《DinosaursBeforeDark》念给女儿听,用十分钟念完一个章节,当我正准备再次把书放回去时,心里想的是:「刚开始只是好奇吧,后面还有九个章节,字多图少,女儿不可能有耐心听完的。」

但这时女儿提议了:「妈妈,我喜欢,妳要不要买?」「妳喜欢?」即使心里有些犹豫,但一向用「买书绝对不会浪费」来鼓励自己花钱买书的我,此时心一横、付了钱,还是把书带回家了。反正,孩子会长大,即使现在不适合,总有用得着的一天。

结果……

当天晚上,一口气念完整本书,花了我一个半钟头的时间。当时左边坐的是小一的女儿、右边坐的是幼稚园中班的儿子,妈妈真伟大,拚死拚活也要念完它吗?才没有,是一个章节接着一个章节,孩子欲罢不能,没念完根本不肯放我走。我又一次低估了孩子。什么「姊姊不能接受?」,连小姊姊两岁半的弟弟都听得目不转睛,兴奋地直想知道后面的情节如何发展呢。至此,这套章节故事书一发不可收拾,一本接一本,孩子听到第二十一集才打住。

小学二年级

从只听故事、只看绘图,到主动阅读文字

经过一年的时间,在无预期的情况下,我突然发现原本只用耳朵听故事、用眼睛看绘图的女儿,竟然主动地开始阅读英文故事书里的文字(认字的基本技巧是从幼稚园学来的)。

「大乖,妳会读字啊?妈妈都不晓得。」「对啊!家里这种字比较少的书,我全都读过了。」其实,孩子是有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程度的书来看的。

日积月累,没过多久,家里的绘本全被她读完后,她就主动读起了章节故事。我猜想,孩子大概觉得等妈妈念太慢了,不如自己读来得痛快些。所以,这就是为什么「MagicTreeHouse」只念到第二十一集的原因-接下来,妈妈只要负责买书就好。

自此之后,我这个妈妈的工作就是上书店挑书、买书,而女儿对英文故事书的兴趣,和中文故事书没有两样。

小学三年级

「妈妈,什么时候买《哈利波特》第五集?」

故事书念着念着,已经迈过了九个年头。这一年到美国探亲过暑假,美国的大型连锁书店,对两个「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来说,简直媲美玩具反斗城,只要大老远见着,就兴奋地吵着要进去,常常因此阻碍妈妈的大好血拼计画。老实说,我对美国书店的兴趣没有孩子高,况且里面又没有我爱的中文书,对英文非母语的我来说,若不是也有要事在身,是很难久留的。

什么要事?-就是帮孩子添购家中日渐被消化的英文故事书。

所以,孩子悠游于书海里看书;妈妈也悠游于书海里选英文故事书和录音带。选着选着,「咦?《哈利波特》也出版有声书啊。」而且还是请英国非常有名的演员JimDale原声录制,他甚至因为录制第四集《火杯的考验》而赢得葛莱美奖。

我虽然很想买,却又想到自己只读过《哈利波特》第一集,第二集则看了五分之一就看不下去了,而且还是中文的翻译本呢。这一系列的书,字都小得密密麻麻、又厚如字典,而我当时犹豫的是:「掂掂自己的英文能力,我是不可能有兴趣帮孩子念这书的。可是,直接丢给孩子录音带,他们听得下去吗?」「大乖,想要买《哈利波特》的录音带吗?」我试探性地询问,希望从孩子的答案中寻得蛛丝马迹,以便帮忙下决定。

「哇!我最喜欢《哈利波特》的电影了。要买!要买!」「可是,有六卷录音带,一共是八小时耶,跟看电影不一样哦,妳会有兴趣吗?」我还在千方百计、旁敲侧击地进行确认工作。

「会啊!会啊!妈咪,妳放心,我一定没问题。可是,弟弟我就不敢确定了。」我早该知道,故事可以给孩子极大的心灵满足感,所以他们一向来者不拒。将录音带买回家的一个星期里,因为手边只有一台随身听,姊弟俩在一人只能听一只耳朵的「艰困」情况下,把六卷录音带通通听光光。

「好不好听啊?你们真的听得懂吗?」我知道,这是自己的英文能力无法胜任的事。

「妈妈,什么时候可以买第二集呢?」孩子对故事的渴求,永远跑在大人前面。至今,第一集,六卷八小时;第二集,六卷九小时;第三集,七卷十二小时;第四集,十二卷二十小时;总共三十一卷四十九小时,他们俩可以从前面听、从后面听、从中间听,百听不厌。甚至到现在,孩子还不死心地继续在问:

「妈妈,什么时候可以买第五集呢?」

两年后……

第五集的《哈利波特》录音带,妈妈还没买,因为家里的录音带已经堆积如山了。喜欢睡前窝在床上看书的小四女儿,一天看着看着,早已超过了妈妈的熄灯时间。「妈妈数到三,快把书收起来,我要关灯了。」女儿心不甘情不愿阖上的故事书,就是《哈利波特》第五集,英文版。

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却让我猜不透:「这么小的年纪,为什么看得下这书呢?」「她是怎么办到的?七百多页耶!」

「我-好-想,一口气就把它看完哦。」这是她钻进被窝前发出的一句深深的感叹。

那份浓得化不开的热忱和渴望,就是孩子成长里最好的养分。

每本念熟了,再加下一本~~好文共賞

孩子的英文启蒙书之一《HappyBirthday,DannyandtheDinosaur》,反覆被我念着的时间,就长达一年。当然,不是一整年只读这本书的意思。大约三个月后,我就发现同一位作者SydHoff的其他作品,于是便再加了一本到孩子的书架上;等第二本也念熟了之后,再加第三本、第四本……

当时,我还是个早出晚归、认真投入工作的职业妇女,从未想过会有离开职场、回家专心带孩子的一天,可想而知当时的我,帮孩子买新故事书的进度也是非常缓慢的,可能一整年,就是中、英文故事书加起来不到三十本的反覆念着。或许,就是这样「缓慢」的进度,打下了日后孩子习惯听英文故事书的基础。

如何决定念的频率和时数?

这是我在演讲中曾经被问到的问题,乍听之下,一时间还真不知如何回答。如果发问的是老师,或许我还能义正辞严地说说「早上十点念三十分钟,下午两点念三十分钟」之类的理论。然而,如果是父母呢?

「孩子上小学前,我大约每天念四十分钟,而这四十分钟并不包括中文故事书的部分。」我只能据实以告自己的情况。每个家庭的环境都不相同,旁人是很难有具体建议的。

至于什么时候念呢?我是有空就念、高兴就念、没事做就念,每次念多久也是顺其自然。印象中,没有一次帮孩子念故事书,不是我先喊停,就好像我如果是一部能被孩子操控的随身听,一定会被孩子听到没电才肯罢休似的。

「我是职业妇女,没办法照三餐讲故事给孩子听,但睡前故事一直没断过。不过每天只有念一次,效果会不会打折扣?」我很想撒个善意的谎言来抚平这位家长的忧虑,但我必须说实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效果当然不会一样。

但是,教育孩子先不要只想着如何和别人一样,而是要先帮孩子立定「对的方向」。至于目标何时达到,可能只是早一点或晚一点的问题。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无论如何,父母为孩子念的「睡前床边故事」,或许是千古不变的有效法则吧。

念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先查字典,确认发音

书单上的每一本书,在第一次念给孩子听之前,我都会像在准备大学联考一样,逐字念过,不懂的字再查字典确认。甚至有些很简单的字,一直以来都是被含混地念着,现在可不能再「误人子弟」了,一定要先查字典确认发音。

真人发音的电子字典应该是不错的工具,虽然我没用过,但是对英文发音较没信心的父母来说,绝对是个有效率的好帮手。

所以,不论是第一阶段的娃娃书、或是最后阶段的章节故事,每一本我都会先逐字看过,确认每一个字的发音。初阶书多半没几个生字,两三下就能解决;但是到了后面的阶段,有些绘本如果生字太多,光是我自己读过加上查字典,少说也要花掉四十分钟。唉!教育孩子的点点滴滴,真的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自己先大声念几次,练习一下

虽然我的英文听说能力不具水平,但只是照本宣科地念英文,我还颇具信心。所以查完字典之后,我就直接念给孩子听了。

如果您对自己「念英文」的信心不够,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先大声念几次吧。初阶的故事书文字都不多,三两下就好,并不会花太多力气。

帮孩子念英文故事书时,如果遇到了无法一口气念出来的字,我会先停下来,然后在心里默念到对的发音之后,再一口气将它念出来。千万别在孩子面前练习英文发音,咿咿啊啊、吞吞吐吐地一个字试了好几种不同的念法,这样叫孩子要怎么知道哪个才是对的呢?

不要忽略尾音、气音

这是我自己的「痛」,相信也是我这一代所接受的英文教育上的盲点-说英文时没有尾音和气音。语文教育不重视孩子「听」的机会,只是在黑板上讲解语音的结构,要孩子如何在日后有自信地开口说话呢?

t、d、k、m对我来说,即使到现在,遇到说英文的场合,能够「辞要达意」就不容易了,根本无暇顾及说话时尾音有没有发出来。常常英文字只说了一半,另外一半的音都藏在嘴巴里,好像怕被人听到似的。

孩子的耳朵灵敏得可怕,如果我们念英文字时就常常没有发出尾音,以后孩子开口说话,也不会有尾音。为了不让我这个坏习惯「遗传」下去,帮孩子念英文故事书时,我会特别提醒自己,尾音要记得发出来。

如果想知道孩子的英文学得如何,听听孩子说英文的尾音还在不在,就可以略知一二了。孩子听的是故事,不是英文~~好文共賞

第一个故事:《Stanley》

作者:SydHoff(书单第一阶段)

这是我选给孩子的英文启蒙书之一。"Alongtimeagotherewerenohousesandpeopleliveincaves."(很久很久以前,还没有房子,人是住在山洞里的。)可是有一个山顶洞人叫Stanley,他不喜欢山洞,因为山洞好冷,睡在石头上好硬(这时书上画的就是Stanley将头枕在石块上,一副愁眉苦脸的表情)。有一天Stanley问其他的山顶洞人︰"Whycan'twefindabetterwaytolive?"(我们为什么不想办法过更好的生活呢?)可是其他人却说山洞已经够好了,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每个山顶洞人都拿着狼牙棒,一副不友善的样子。Stanley却与众不同,他喜欢种花、画画,不只对人有礼貌,连对动物也很友善(这时插图画到他轻拍着一种动物的头-那竟是一只红色大恐龙)。

其他山顶洞人很看不惯Stanley的举止,就对他说︰"Can'tyouactmorelikeacaveman?"(你不能更像个山顶洞人一点吗?)好像Stanley丢了山顶洞人的脸似的。结果,择善固执的Stanley就被同伴丢石头赶走了……一直找不到新家的他,最后开始盖起了房子,直到一切都就绪,书上那一页写着的是:"Helovedhishouse.Buthewaslonesome.'Iwonderhowmyfriendsare,'hesaid."(他喜欢他的房子,但是他很寂寞。Stanley说着:「不知道我的朋友还好吗?」)原先盖好房子的骄傲表情,顿时一扫而空。

结局呢?有时候孩子们的故事,结局是什么一点也不重要。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故事,再简单不过的文字、每页不超过三句话,却都包含无限的人生智慧在其中。所以我才会说-是故事,不是英文。

第二个故事:《WinnieinWinter》

作者:KorkyPaulandValerieThomas(书单第二阶段)

好冷好冷的冬天,女巫Winnie住在一栋黑色的大房子里。一切都令人不舒服的冬天,使Winnie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她查了查魔法书,用魔棒一指,开始大喊奇怪的咒语(只见故事书的跨页出现大大的「ABRACADABRA」这个字,当时为一两岁的孩子念到这里,我总是夸张地「啊八嘎搭拔」乱喊一阵,让孩子目瞪口呆、兴奋不已)。

"Andsomethingmagicalhappened!"(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结果,冬天变成了夏天,Winnie马上脱掉她的毛外衣,而且还拿出了夏天用的海滩椅,很享受地躺在院子里喝鸡尾酒。

可是,紧接着竟有一大群人蜂涌而至,把Winnie的家当成渡假圣地,玩水的玩水、看书的看书、唱歌的唱歌。只见Winnie一脸无奈地抱着大家脱下来堆成一个小山的衣服,当她的忍耐终于快到极限时,又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声音-卖东西的叮当铃声,竟然有人在她的院子里卖起冰淇淋来了,而且还大排长龙……

结果呢?你很想知道结果吗?孩子也是,那就是故事的力量。

为什么一本故事书,孩子可以听三十遍也不厌倦?这本书的绘图丰富而仔细,但一页的文字不到三十秒就念完,孩子往往还没把图看个够就翻页了,所以每每再念一次时,孩子都会指指点点从绘图中找出之前没注意到的新发现。这也是孩子喜欢听父母念绘本的另一乐趣所在。

先会听、说,再学读、写

学习母语,是从听和说开始

「我们是怎么学会母语的?」如果能静下来想想其中的过程,就应该不难理解,在学英文或是第二种语言时,「先听、再说,再读、后写」,才是最符合人类语言学习的自然法则。

当孩子呱呱落地到会开口说话,少则一年半、多则两年;而真正能够表达无碍,总要到三岁、甚至四岁了。所以这之间的静默期,也就是什么也不说、光是「听」的时间,就长达两年。

再来看看,「孩子什么时候开始读字呢?」如果撇开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喜欢偷跑的习性,孩子真正开始读字,应该算是七岁上小学了。我个人很不赞成七早八早就让孩子学认字,中文英文都一样。父母为孩子念故事绘本,让孩子在一旁只用耳朵听、只用眼睛全心全意欣赏绘图的时间没有多少年,大人何苦赶着孩子早早离开这个艺术欣赏的美妙境地呢?

一听二说三读四写,是人类学母语的次序,也是语言学习的自然法则。连我们最亲密、最常接触的母语,都是在酝酿了七年之后,孩子才开始有「读」的动作;如果有其他学习方式可以选择,父母何苦要在孩子一开始接触英文时,就把他们推入一个违反自然常态的境界,要他们从读和写学起呢?英文名字好难念,怎么办?~~好文共賞

刚开始选故事书的时候,常常被故事主人翁的名字吓着。不是那么常见的一些外国名字,有时好长一串,根本不知道怎么发音。甚至有些书名,就大剌剌地放着一些顿时令父母不知所措的字眼,例如:Rumpelstiltskin、TheJosefinaStoryQuilt、Grizzwold、SylvesterandtheMagicPebble……

「这些名字怎么念呢?」父母别就此裹足不前,因为一整本故事书,往往就是那个名字最难,其他都不是问题。后来我针对吓人的名字,想出了一个临危不乱的对应方法-如果字典查得到的字,当然不成问题;要是字典查不着呢?我就照着字面上的字母尽力拼音,再维持每次都念得一样,不要变来变去就好。

其实,很多外国名字都并非墨守成规,不是只有Mary和John。后来看到孩子国际学校里那些印度、日本、苏俄、韩国同学的名字,才更是吓人。每次有人自我介绍时念起这些名字,我的耳朵就会自动关起来,好像早就知道听了也是白听,根本记不住。

就拿《TikkiTikkiTembo》,如果因为这怪怪的书名而错过这本书,那真是太可惜了。你相信吗?这个书名就是故事主人翁的名字,而且他的名字其实接下来还有九个音节长,书名只列了前三个音节而已。全书重心就围绕在小小主人翁掉进一口井里,弟弟帮忙求救时,因为哥哥名字太长而耽误救援时间所带来的紧张感、以及那份潜藏而深刻的幽默感。在整本书里,这个名字一共出现过十二次,花这么多时间念名字,还来得及救人吗?如果连做父母的大人都很想知道结果,更何况是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的孩子呢?

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关键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这件事要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就是-父母能持之以恒地先念完本书102页「私房英文书单」上的前二十本故事书。

其实我认为,父母念的不是我书单上推荐的书也不要紧,重要的是有没有恒心,持续地帮孩子念故事书。只要跨过这一步,我们就会发现孩子的成长-刚开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