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共150分钟,分值150分。2.请在答题卡规定区域作答,其他区域作答一律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在内。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了近代。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使之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九点,而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中国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來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物与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廂房、遊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摘编自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有删改)材料二艺术素材依托于时代,艺术素材来源于生活。生于封建社会的曹雪芹因早年生活在北京、江浙两地,所以其笔下的《红楼梦》就体现了许多中国建筑的显著特征。《红楼梦》中的建筑体现了一种秩序美。这些建筑犹如封建社会的秩序一样,有长幼尊卑的区别,有君臣、父子的严格界限,不可有丝毫的逾越。例如,门在《红楼梦》中就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其中,大门用于正规的礼仪。元妃省亲的时候是将“銮舆抬入大门”。还有一些重要的仪式和节日大门也会开;贾家除夕祭祀“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宝玉娶亲时也是“大轿从大门进”,贾府赏中秋开夜宴时也是“园子正门俱已大开”,礼乐精神在“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建筑的组合来讲,《红楼梦》中的建筑,无论是个体或群体,都具有强烈的中轴线平面布局、用对称的布置体现一种严谨规整的效果,呈现出对称之美。中国古代建筑,为强调“尊者居中”、等级严格的儒家之“礼”,其平面常作中轴对称均齐布置。正因如此,《红楼梦》中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中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这种布局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体现出明显的差别,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布局原则。《红楼梦》中的建筑还渗透着含蓄曲折美。含蓄就是“隐”,“隐”能使作品内容深刻,耐人寻味,而建筑的含蓄则能给人遐想的空间。《红楼梦》中府邸的入口处的影壁和穿堂的屏风就是“隐”在建筑上的表现。它们使整个建筑具有丰富的层次感,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空间变换的感觉。大观园里的建筑有的没有明显的轴线、基本造型是曲线形,以“含蓄”为标准,展现了曲折幽深、藏而不露的神韵。在“大观园试才题匾额”这一回中,大观园的山石水木,楼阁亭榭,曲廊画桥或是“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或是“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鹰”;或是“粉垣环,,绿柳周垂……两边尽是游廊相接”,厅堂轩馆,楼阁台榭,处处可见曲势,时时显得优美,尤其是曲廊,人行其中,幽静深邃,可以使人产生广阔的联想,给人以美的享受。(摘编自黎书文《<红楼梦>中的建筑与中国传统美学》,有删改)材料三(黛玉)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建筑具有自己丰富的“词汇”,如梁、柱、枋、檩、门等都组成了中国建筑的“文法”。B.中国建筑的“文法”是经由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C.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出中国建筑中轴线平面对称的布局原则。D.中国的传统建筑虽然讲究规则、对称;但建筑中的风景却也有着不规则、不对称的美,通过造型的起伏形成曲折有致的境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的建筑体系是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它不仅在地域上分布范围广泛,而且形式上都大同小异。B.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既有极大的“拘束性”,呈现出统一性特征,又在一定程度上注重灵活创新,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C.《红楼梦》中秦可卿和尤二姐的丧事皆由正门出灵,可见府第大门反映着古代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儒家的礼仪规范。D.《红楼梦》中的建筑不仅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多种特征,而且映射了中国传统美学。3.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中国建筑具有“藏而不漏的神韵”一项是(3分)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B.密锁重关掩录苔,廊深阁回此徘徊。C.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D.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4.材料一在语言运用方面很有特点,请举例进行分析。(4分)5.材料三描写的“荣国府”体现出中国建筑的特征,请结合材料二的观点加以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雷雨(节选)曹禺选段一周朴园(点着一枝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吗?鲁侍萍(看着他)大概是的。周朴园(拿起看看)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鲁侍萍嗯。周朴园(看她不走)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吗?鲁侍萍(看着他)不知道,老爷。周朴园你是新来的下人?鲁侍萍不是的,我找我的女儿来的。周朴园你的女儿?鲁侍萍四凤是我的女儿。周朴园那你走错屋子了。鲁侍萍哦。——老爷没有事了?周朴园(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鲁侍萍哦。(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周朴园(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站一站,(侍萍停)你——你贵姓?鲁侍萍我姓鲁。周朴园姓鲁。你的口音不像北方人。鲁侍萍对了,我不是,我是江苏的。周朴园你好像有点无锡口音。鲁侍萍我自小就在无锡长大的。周朴园(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鲁侍萍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周朴园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鲁侍萍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周朴园(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鲁侍萍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周朴园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鲁侍萍哦,好地方。周朴园你三十年前在无锡吗?鲁侍萍是,老爷。周朴园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鲁侍萍哦。周朴园你知道吗?鲁侍萍也许记得,不知道老爷说的是哪一件?周朴园哦,很远的,提起来大家都忘了。鲁侍萍说不定,也许记得的。周朴园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想打听过。可是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活着的多半是不知道的,或者忘了。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鲁侍萍姓梅的?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鲁侍萍不敢说。周朴园哦。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周朴园哦?你说说看。鲁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周朴园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鲁侍萍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周朴园(苦痛)哦。鲁侍萍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周朴园(汗涔涔地)哦。鲁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选段二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周朴园怎么?鲁侍萍这个人现在还活着。周朴园(惊愕)什么?鲁侍萍她没有死。周朴园她还在?不会吧?我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鲁侍萍不过她被一个慈善的人救活了。周朴园哦,救活啦?鲁侍萍以后无锡的人是没见着她,以为她那夜晚死了。周朴园那么,她呢?鲁侍萍一个人在外乡活着。周朴园那个小孩呢?鲁侍萍也活着。周朴园(忽然立起)你是谁?鲁侍萍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周朴园哦。(有删改)6.下列对戏剧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朴园看到鲁待萍以为她是“新来的下人”,但是看到她关窗户的动作非常自然,又忽然觉得她很奇怪。B.周朴园慌忙地问:“你——你贵姓”,从语气中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慌乱,已怀疑眼前的老妈子可能是当年的梅侍萍。C.周朴园说无锡是“好地方”,深层指年轻时他和“梅小姐”之间的美好回忆,可见其对过去的眷恋怀念。D.周朴园夸梅侍萍“很贤慧,也很规矩”而鲁侍萍却自贬,表现了曾经的悲惨遭遇对侍萍的打击之大,内心怨恨之重。7.下列对戏剧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侍萍关窗户引发周朴园的询问,而周朴园的询问又引出下文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相认,以此推动了情节的发展。B.节选部分巧妙运用“回顾”与“穿插”的方法,把现实和过去交织起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展示了人物之间的多重关系。C.节选部分明线是鲁侍萍与周朴园过去的矛盾;暗线是鲁侍萍以局外人的口吻诉说自己的苦难经历,揭露周朴园的虚伪、冷酷。D.鲁侍萍在对话中既有意隐蔽身份,又在语言动作中不断地表露出自己的特征,这正是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8.戏剧人物的用语、语气都各有特色,有时通过同一个字也能探知人物不同的内心活动。请根据选段一两处画横线中的“哦”字简要分析。(4分)9.某个剧本对选段二的部分文字作了增删:(1)增添了一个字“就”:那(就)用不着了。(2)删除了“哦,救活啦?”与“(忽然立起)”两处。有人认为增添的十分巧妙而删除的明显不足,请就此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材料二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良年少,未宦事韩。秦破韩,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沛公之从洛阳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威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北至蓝田,再战,秦兵竟败。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张良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隙;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夫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县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改编自《史记·留侯世家》)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使良授齐王信印/B.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使良授齐王信印/C.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使良授齐王信印/D.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使良授齐王信印/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尹,古代官职名,令尹的辅佐,地位相当于丞相,与之相对应的有右尹。B.婚姻,与现代汉语的“婚姻”含义有所不同,文中指刘邦和项伯结为儿女亲家。C.汉元,以汉之元年为起点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纪元,文中指刘邦正式称帝的年号。D.崩,是指帝王、天子、太后之死。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项伯夜访张良,劝他离开,因为他们交情友好,以告密来报答张良的救命之恩,这使迫在眉睫的战争出现了转机。B.张良年少之时胆略非同一般,家族世代相韩。当韩被秦灭亡后,他用尽自家财产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报仇。C.刘邦与各路诸侯约定共同追击项羽,诸侯不至。刘邦采用张良计策,各路诸侯到来,最后楚军战斗失利,坚守固陵。D.刘邦封赏张良,张良婉言拒绝。韩信却自立为王,给刘邦以威胁和压力。从中可见张良的洞察秋毫,淡泊名利和忠诚。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2)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4分)14.高帝曰“夫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结合材料二简述子房之功。(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诗人昔日仰慕洞庭名胜,暮年终于登上岳阳楼,实现了目睹名湖的愿望。“昔闻”“今上”表达了登楼的感慨。B.颔联通过描写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的壮阔之景,体现出了洞庭湖广袤无边、气势磅礴的特点。C.颈联诗人由登楼观景转写个人处境,意境由开阔变为压抑,在个人沧桑中蕴含着无限感慨。D.全诗从大处着笔,将复杂的情感与洞庭水势融合,将江山的壮阔与个人胸襟的博大相映衬,吐纳天地,悲怆苍凉,催人泪下。16.本诗与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同为洞庭湖观景抒怀之作,但所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自信地说,即便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自己治理三年即可大有改观。(2)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描写了词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词句是“▲,▲。”(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说六朝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时只剩凄凉秋色,反映词人吊古伤今的情绪的诗句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我想这些鲤鱼“科学家”会对那些提出在水池之外还存在有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鱼()。它们认为,唯一真实存在的事物就是鱼儿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水池就是一切。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池水表面变得混乱,水中的睡莲在汹涌不息的水波冲刷下摇摆不定。在它们看来,睡莲似乎是自己在运动,没有任何东西冲刷它们。因为就像我们看不见我们周围的空气和空间一样,鲤鱼们也看不见它们赖以生存的水,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我常想,我们就像()地在池中游动的鲤鱼。我们的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以为我们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我们()地拒绝承认就在我们的宇宙跟前存在有别的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而这些都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如果我们的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那仅仅是因为他们不能用眼检验出无法看见的充满于我们周围空间的各种振动的原因。一些科学家视更高维数世界的说法,是因为他们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它。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冷嘲热讽自鸣得意自以为是验证B.反唇相讥自以为是自鸣得意论证C.反唇相讥自鸣得意自以为是论证D.冷嘲热讽自以为是自鸣得意验证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4分)20.文中画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1),但它们在此产生的基础上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先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依据这条发展的途径,让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其中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2),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3)。这样的主要结构方法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的“文法”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D.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根瘤菌若不为豆科植物提供氮素,豆科植物就无法很好地生长;豆科植物若不给根瘤提供糖类,根瘤就无法生存。自然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利已与利人并不矛盾,它们可以统一起来。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A(偷换概念。梁、柱、枋、檩、门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而“文法”是指运用这些构件建造时沿用的惯例法式。)2.D(A,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B,表示程度的副词使用不当。应是“一定的拘束性,极大的灵活性。”C,秦可卿为宁国府儿媳妇,尤二姐为妾,她们出殡不能由正门出。根据材料二第二段“有长幼尊卑的区别,有君臣、父子的严格界限,不可有丝毫的逾越。”)3.C(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运用夸张手法既写出了滕王阁居高临远之势,又写出了滕王阁如今冷落寂寞的情形。)4.(1)逻辑严密。运用“或是……或是……”“因而”“无论……都……”“但”“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等表关联的词语,使文章条理清晰。(2)准确恰当。“至迟”“已经”“基本上”等词语,语言简洁、严谨。(3)生动形象。“文法”“词汇”“文章”“大文章”“小文章”等词语,运用比喻使论述生动活泼,易于理解。评分参考:共4分,每点2分(特点概括、具体分析各1分),任写2点满分。5.(1)黛玉进荣国府时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体现中国建筑的秩序美。(2)“正面上房”与“两边厢房”体现中国建筑平面常作中轴对称均齐布置的对称美。(3)荣国府穿堂放着大插屏,穿山游廊厢房的设计体现了中国建筑渗透着含蓄曲折美。评分参考:共6分,每点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6.B(“已怀疑眼前的老妈子可能是当年的梅侍萍”理解有误)7.C(明暗线的说法有误)8.(1)周朴园对面前老妈子的回答表示惊奇(惊讶);(2)周朴园良心受到谴责、做贼心虚的尴尬与惶恐不安。评分参考:共4分,每点2分.9.(1)增添的“就”是副词,起加强语气作用,更好突出鲁侍萍对周朴园惺惺作态的反感;(2)删除“哦,救活啦?”不能突出周朴园因吃惊而重复鲁侍萍语言的神情;(3)删除“(忽然立起)”不能表现周朴园极度恐慌的心理,不能更好地突出他对眼前如此熟悉那段往事的人表示怀疑。评分参考:共6分,每点2分,结合文本分析符合情理即可。10.D(句意:目前汉军处境不利,怎么能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趁机册立他为王,很好地待他,让他自己镇守齐国。不然可能发生变乱。”汉王也醒悟了,就派遣张良前往,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宁…乎”,固定句式,前后断开,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汉王亦悟”,主谓结构,前后断开,排除A。)11.C(刘邦此时并未正式称帝,同时年号是汉武帝首创,汉元并非年号。)12.C(是汉军战斗失利,坚守固陵,而非楚军。原文“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13.(1)之所以派遣官兵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变故发生。(得分点:“所以……者”:表示原因;“出入”:偏义复合词,偏指“入”;“非常”:古今异义词,意外事故;语句通顺1分)(2)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得分点:“何不”:为什么不;“示”,告示;固:稳住;语句通顺1分)14.(1)设疑兵之计,以利诱敌,打败秦军;(2)火烧栈道,消除项羽忧虑;(3)举荐良才,共建功业,击败楚军;(4)授齐王印,稳定内部局势;(5)献计促成诸侯之会。(写出任意三点即可满分。)参考译文: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张良当时年纪轻,没有在韩国做官。秦灭亡韩国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的弟弟死后没有厚葬,而是用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因他祖父、父亲历任韩国五代国君之相的缘故。沛公从洛阳向南穿过轩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峣山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驻留营垒,派一部分人先出发,给五万人准备粮饷,在周围的山上多张挂旗帜,作为疑兵之计,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接受他们。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于是向北追敌到蓝田,交战两次,秦兵终于崩溃。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了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派人请领汉中地区。项王就答应了。张良趁机劝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项王因此消除了西面对汉王的忧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齐国。到了下邑,汉王下马倚着马鞍问:“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捐送给别人,不知谁可以和我共建功业呢?”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马上就可以使用。而汉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打算捐弃关东之地,就送给这三个人,楚军就可以打败了。”最后击败楚军的,正是靠了这三个人的力量。汉四年,韩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暗中踩汉王的脚,凑近汉王的耳朵说:“目前汉军处境不利,怎么能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趁机册立他为王,很好地待他,让他自己镇守齐国。不然可能发生变乱。”汉王也醒悟了,就派遣张良前往,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这年秋天,汉王追击楚军到了阳夏的南面,因战斗失利而坚守固陵,诸侯们到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张良劝说汉王,汉王采用了他的计谋,诸侯们才都来到。汉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帝说:“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决战取胜在千里之外,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高帝驾崩。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侯。15.B16.(1)杜诗: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老病孤独飘零的悲叹;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2)张词:沉稳泛舟的豪迈;超然物外的旷达;高洁被贬的愤慨。(评分参考:共6分,每点1分,思念、悲叹、担忧、豪迈、旷达、愤慨)17.(1)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2)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3)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18.A19.那仅仅是因为他们不能用眼检验出充满于我们周围空间的无法看见的各种振动。评分参考:共4分,一点2分。一处句式杂糅、一处语序不当)20.(1)构成:“困惑不解”赋予鲤鱼以人的情态,把鲤鱼当作人来写。(2)表达效果:这一修辞使语言表达形象可感,生动活泼。说明鲤鱼和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认识是有限的,启示我们要克服思维定式。评分参考:共4分,构成2分,表达效果2分。21.C(A.直接引用,B.表讽刺、否定,C.表特殊含义,和例句相同。D.表强调。)22.①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或“虽原先是在木材结构基础上产生的”);②所不同的是;③但木框架仍然为主要结构方法(或“但木框架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评分参考:共6分,每点2分。23.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由自然界的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关系告诉我们:利已与利人并不矛盾,它们可以统一起来。一、审题本次写作是引导考生正确理解“利已”与“利人”的关系,这就要求考生对“利己”和“利人”的关系进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思考个人与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激发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材料中根瘤菌若不为豆科植物提供氮素,豆科植物就无法很好地生长;豆科植物若不给根瘤提供糖类,根瘤就无法生存,这体现了利己和利人的辩证关系——二者是相互成就的。“利已”:是指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把个人利益看作高于一切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其特征是:从极端自私的个人目的出发,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地位和享受。“利人”:也是“利他”,主张把仁爱心作为道德的基础和标准,要求人们完全无私的关怀别人,及为别人的利益着想。现在有不少人认为利己和利人是完全对立的,利人无法利己,甚至会牺牲自己的利益,所以独善其身才是正解。“利人”与“利己”不是两个对立的方面,而应该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利人”对他人及自己都会有好处,而“利己”却只对个人有益。真正的利人,一定也是利己的,哪怕一时不利已,从长远看是利已的,哪怕局部不利已,从总体看是利己的;真正的利己,一定也是利人的。所以只有利人利己,平等互利,才能获得人格上的尊严,事业上的成功。参考立意:(1)利人就是利己;(2)利人才能利己;(3)利人者,人恒利之;(4)利人的同时也可以利己;(5)在利人的枝头开出利己的花;(6)利他之水润己之心。写作任务中的“你”提醒考生,要有自己的身份意识,要写出自己的独特“感悟和思考”,不能蜻蜓点水,简单演绎文题。写作要求强调“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行文时须自选角度,着重写一个或两个方面,这样才能写得深入透彻。文体不限意味着考生可以发挥自己写作特长,选择最擅长的写作形式。但无论选择何种文体均应符合相应的文体特征;若选择应用性文体应充分体现具体交际情境,完成交际目的。二、评分(一)判分原则作文阅卷要公正公平,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综合衡量,精准量分。需注意的是:若出现具有个性化文体样式的作文,如杂文、剧本、故事新编等,只要形式、内容均恰当,要敢打高分。(二)评分等级本次评分为四等七类。一等卷48~60,其中一等上54~60,一等下48~53;二等卷36~47,其中二等上42~47,二等下36~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