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_第1页
中南大学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_第2页
中南大学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_第3页
中南大学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_第4页
中南大学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南大学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学理论》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由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1年7月7日通过。I.考试性质《新闻传播学理论》是2012年新闻与传播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四门科目之一。《新闻传播学理论》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科学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客观地测评考生在新闻与传播学的基本知识素养,以有利于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传媒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治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II.考查目标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新闻学概论

约40%传播学概论

约40%中外新闻事业史

约20%Ⅳ.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20分(5小题,每题4分)简答题30分(3小题,每题10分)案例分析20分(2小题,每题10分)论述题30分(2小题,每题15分)写作题50分Ⅴ.考查内容第一部分新闻学概论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3、新闻活动的渠道4、新闻的基本特点5、两种新闻定义6、新闻本源7、新闻要素8、新闻类别9、新闻与信息10、新闻与宣传11、新闻与舆论12、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13、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14、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15、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特殊性16、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17、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18、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19、读者的需要促使报纸多样化20、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21、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22、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23、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24、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25、新闻事业的阶级性26、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27、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28、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29、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29、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30、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31、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32、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33、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34、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程序的争论35、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36、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37、传播学的主要学派38、传播学与调查研究39、抽样调查法40、内容分析法41、控制实验法第三部分中外新闻事业史(一)中国新闻事业史1、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渊源2、传教士与中国近代报刊的诞生3、鸦片战争后近代报业的发展4、国人办报的兴起5、维新变法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6、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7、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8、民国初期自由新闻体制建立9、新闻事业的职业化10、《新青年》等与新文化运动11、新闻业务工作的重要改进12、新闻教育的发展新闻学研究的奠基13、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14、中国共产党党报报系的建立15、国民党的新闻体制16、国统区的新闻事业17、文革前的新闻事业18、新时期的新闻事业19、港澳台新闻事业(二)外国新闻事业史1、口语传播时代2、文字传播时代3、印刷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5、网络传播6、英国的新闻传播事业7、法国新闻传播事业8、德国新闻传播事业9、意大利新闻传播事业10、俄罗斯地区新闻传播事业11、东欧各国新闻传播事业12、美国新闻传播事业13、加拿大新闻传播事业14、日本的新闻传播事业15、朝鲜半岛的新闻传播事业16、印度的新闻传播事业17、东盟及西亚主要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18、埃及的新闻传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