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第九章糖代谢2课件_第1页
刘老师第九章糖代谢2课件_第2页
刘老师第九章糖代谢2课件_第3页
刘老师第九章糖代谢2课件_第4页
刘老师第九章糖代谢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组织中添加碘乙酸或氟化物等,葡萄糖仍可以被消耗,这说明什么?四、磷酸己糖旁路(hexosemonophosphateshunt,HMP)-------磷酸戊糖途径

phosphopentosepathway,PPP)

糖酵解和TCA循环是机体内糖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实验研究表明:在组织中添加酵解抑制剂如碘乙酸或氟化物等,葡萄糖仍可以被消耗,这说明葡萄糖还有其它的代谢途径。其中,磷酸戊糖途径,也称为磷酸己糖旁路是较为重要的一种分解代谢支路。参与该途径的酶都分布在细胞质中,动物体中约有30%的葡萄糖通过此途径分解。一)HMP的主要反应可分2个阶段:

1、氧化脱羧阶段:2、非氧化阶段:分子重排1)异构化2)通过转酮及转醛反应与EMP途径连接1、氧化脱羧2)通过转酮酶和转醛酶与EMP连接转酮酶转酮酶转醛酶经一系列反应:6C65C5+6CO2

总反应:6(G-6-P)5(R-5-P)+6CO2+12NADPH3)、维护红细胞及含巯基蛋白的正常还原型谷胱甘肽作用:1)保护某些巯基酶或蛋白质免受过氧化物(H2O2、O2˙¯等)的损害。维持谷胱甘肽(glutathione)还原状态:G-S-S-G(氧化型)(还原型)2G-SH

NADPH+H+

NADP+2)维持红细胞膜的完整性:红细胞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磷酸戊糖途径受阻NADPH+H+G-SH膜蛋白受损膜破裂溶血黄疸蚕豆病(胡豆黄)蚕豆病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者进食蚕豆后发生的急性溶血性贫血。本病与遗传有关,90%为男性,多见于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起病急,在吃蚕豆几小时至几天内突然发病,表现为头昏、心慌、乏力、食欲不振、腹泻、发热、黄疸及贫血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昏迷、抽搐、血红蛋白尿,甚至休克,偶然可以致死。蚕豆中的裂解素、锁未尔使谷胱甘肽氧化,多巴胺能激发红细胞的自身破坏。遗传性6-磷酸葡萄脱氢酶糖缺乏者,由于不能重新还原氧化型的谷胱甘肽來保护红血球细胞膜,导致红细胞大量溶解而发生蚕豆病。5、为许多物质的合成提供原料。如:4-P-赤藓糖芳香族氨基酸五、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cycle)此循环是许多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醋酸杆菌、固氮菌)氧化分解获能的一条途径。它是三羟酸循环的一条支路和补充,由于是乙醛酸为中间代谢物,故称为乙醛酸循环。含乙酰CoA合成酶的微生物可利用乙酸为唯一能源和碳源:乙酸乙酰CoA乙酰CoA合成酶植物中,乙醛酸循环主要存在于乙醛酸循环体中。细胞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基质细胞质丙酮酸氧化脱羧肝脏(肝糖原:血糖的来源,维持血糖浓度)肌肉(肌糖原: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储存器官:糖原的合成糖原生成作用:(glycogenesis)糖异生作用:(glyconeogensis)以单糖为原料(G、果糖)以非糖物质为原料(乳酸、甘油、丙酮酸、某些氨基酸)一、糖原生成作用:(glycogenesis)反应场所:主要细胞质中需要的3种酶:1)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2)糖原合成酶:3)分支酶:反应过程:糖原的合成GATPADPG-6-PG-1-PUTPPPiUDPG焦磷酸化酶UDPG糖原(引物)n(n≥2)糖原合成酶UDP糖原(引物)n+1(α-1,6)葡萄糖激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①②③④⑤葡萄糖供体重复m次分支酶UDPUTPATPADP二磷酸核苷激酶分支形成:分支酶(branchingenzyme):将6-7个G与邻近糖以α-1,6糖苷键连接,形成支链结构。分支形成的意义:1)增加水溶性;2)使分解或合成的速率大大加快。糖原合成的反应特点1.糖原合成过程中,直链的长度在6个以上葡糖单位,才能被转移形成新的分支。二个分支之间相距至少4个以上葡糖单位。2.糖原合成是UDPG在糖原引物上,从糖基的非还原端开始进行合成的。3.糖原合成是耗能的过程,糖原分子中每增加一个葡糖单位需消耗2ATP.糖异生的证据:用整体动物做实验,禁食24小时,大鼠肝脏中的糖原由7%降低到1%,饲喂乳酸、丙酮酸或三羧酸循环代谢的中间物后可以使大鼠肝糖原增加。根皮苷是一种从梨树茎皮中提取的有毒的糖苷,它能抑制肾小管将葡萄糖重吸收进入血液中,这样血液中的葡萄糖就不断的由尿中排出。当给用根皮苷处理过的动物饲喂三羧酸循环中间代谢物或生糖氨基酸后,这些动物尿中的糖含量增加。糖尿病人或切除胰岛的动物,他们从氨基酸转化成糖的过程十分活跃。当摄入生糖氨基酸时,尿中糖含量增加。二、糖异生作用概念: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原料:乳酸、甘油、丙酮酸和生糖氨基酸等部位:主要在肝脏的细胞质中(肾在正常条件下异生能力只为肝脏的10%,长期饥饿或酸中毒时肾脏糖异生能力可大大增强)。1、糖异生的生理意义:糖异生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合成葡萄糖的途径。红细胞和脑几乎完全靠血糖作能源,成人每天约需要160克葡萄糖,其中120克用于脑代谢,而糖原的贮存量是很有限的(只能维持12小时),所以需要糖异生来补充糖的不足。在饥饿或剧烈运动造成糖原下降后,糖异生能使酵解产生的乳酸、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以及生糖氨基酸等中间产物重新生成糖。这对维持血糖浓度,乳酸的再利用,满足组织对糖的需要是十分重要的。糖异生可以促进脂肪氧化分解供应能量,当体内糖供应不足时,机体会大量动员脂肪分解,此时会产生过多的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而酮体则必须经过三羧酸循环才能彻底氧化,此时糖异生对维持三羧酸循环的正常进行起主要作用。2、糖异生的途径:

糖异生途径基本上是糖酵解途径的逆过程。糖酵解途径与糖异生途径的多数反应是共有的,多数酶也是共同使用。但有两方面不同:1、糖酵解途径中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所催化的反应不可逆,在糖异生途径中必须有另外的反应和酶代替。2、糖酵解在细胞质中进行,糖异生则分别在线粒体和细胞质中进行。G-6-P磷酸酶丙酮酸激酶该酶主要存在于肝脏中,而肌肉或脑组织中没有此酶存在,因此糖异生作用主要在肝脏中进行。二磷酸果糖磷酸酶底物循环(substratecycle):催化单向反应的酶所催化的两个底物互变的循环称为~。F-6-P激酶-1

膜的障碍是通过OAA转变为苹果酸、天门冬氨酸来完成。线粒体TC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沿酵解途径逆向反应生成1,6-二磷酸果糖。这个过程要逾越一个能障,即从3-磷酸甘油酸转变成1,3-二磷酸甘油酸的过程中需要消耗一个ATP。此途径克服了两大障碍:能量的障碍及膜的障碍。使糖酵解进行逆转,非糖物质转变成糖。能量使用:丙酮酸→草酰乙酸:

-1个ATP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个GTP甘油酸-3-P→甘油酸-1,3-BP:

-1个ATP

∴2丙酮酸→葡萄糖:-6个ATP糖异生作用的总反应式:

2丙酮酸+4ATP+2GTP+2NADH+2H++6H2O→葡萄糖+4ADP+2GDP+6Pi+2NAD+

三、糖原的代谢的调节一)糖原的分解与合成的调节二)糖异生的调节一)糖原的分解与合成的调节调节点:磷酸化酶糖原合酶共价调节和变构调节两种方式级联放大系统(cascadesystem):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将激素信号放大的连锁反应1.共价修饰调节(肝)(有活性)(有活性)糖原合成糖原分解2.变构调节糖原磷酸化酶AMP、A激酶Ca2+抑制G-6-PATP激活糖原合成酶AMP、A激酶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