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的制定课件_第1页
教学目标的制定课件_第2页
教学目标的制定课件_第3页
教学目标的制定课件_第4页
教学目标的制定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样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一、依据语文要素和课后练习题,制订教学目标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最大的变化之一便是“双线”组元,每单元不仅有人文主题,还有语文要素,“语文要素”就是本单元语文学习的重点。每单元的语文要素在导语页上具体提出,在课后练习题中具体分解落实。教学参考书上的教学目标,就是紧扣语文要素和课后练习题制订的。现以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分析如何依据语文要素和课后练习题制定教学目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古诗词三首》意在让学生初步知道景物描写中有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四季之美》让学生具体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鸟的天堂》一文,让学生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月迹》是篇略读课,让学生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在交流平台中,总结归纳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词句段运用”中的第二题,让学生把一幅画面写具体,意在让学生通过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把画面写具体;单元习作题目是“即景”,要求学生观察一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进行描写,且能写出动态变化,这是由读到写、读写结合的具体体现。这便是第七单元各个板块对“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语文要素的具体落实。为了更好地落实教材的编排意图,备课时,教师一定要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后练习题,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一般说来,教学目标的制订可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是常规教学目标,落实课文承担的识字、写字、积累词语等常规性内容;第二是单元重点目标,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第三是学段或学期目标,落实教材在本学段或者本学期所承担的目标。根据语文要素和课后练习题,《鸟的天堂》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1.认识“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0个字,会写“陆续、白茫茫”等9个词语。2.朗读课文。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3.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古诗词三首》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1.认识“榆、畔”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会写“孙、泊”等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3.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4.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四季之美》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教学目标:1.认识“袅、嫦”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悄、累”。2.默读课文,能说出月亮的足迹出现在哪里。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对于统编教材来说,“语文要素”直接指向本单元的语文学习重点,使得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清楚、明了,因此,备课时,教师一定要紧扣“语文要素”和“课后练习题”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二、结合人文主题,把握教材定位《“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则中蕴含的感情”,这篇课文的学习提示的内容是内容是这样的:“默读课文,想想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巴迪长大后,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如何看待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针对这一学习提示,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却是这样的:1.认识“誊、励”等7个生字。2.默读课文,了解父母对同一首诗不同评价的原因。3.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对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的看法。同样,对于课文中的古诗词,大多也是按照“人文主题”元素进行编排的。例如,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保护环境”,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这一单元编排了《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等四篇文章。其中,《古诗三首》编排了《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等三首古诗,这三首古诗和“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就没有一点关系,把三首古诗安排在这一单元,是紧扣“保护环境”这一人文主题的,因此,教学时,就不需要考虑语文要素。当然,如果古诗词和语文要素有关,就可二者兼得了,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古诗词三首》编排了《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四时之趣”,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三首诗中,个别语句就是典型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因此,制订教学目标时,就既可以顾及人文主题,又可以考虑语文要素了。三、紧扣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制订教学流程。如果说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地,那么,合适的教学内容、合理科学的教学流程就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途径。那么,在确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流程时,又容易出现什么现象呢?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会出现“两张皮”现象:目标是目标,教学内容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没有教学环节落实;教学环节凭空出现,没有教学目标做依据。下面以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岛》一课为例,阐释这个问题。三、紧扣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制订教学流程。《小岛》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写的是一位将军到我国南海的一个小岛视察,意外发现守岛战士居然在寸草难生的小岛上种了一块中国形状的菜地,吃晚饭时,战士们特意为将军准备了一盘小白菜,将军舍不得吃,最后将这盘小白菜倒进锅里和战士们一起分享的故事。这篇课文的“学习提示”的内容是:默读课文,用将军的口吻,讲述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结合资料,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说说你对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三、紧扣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制订教学流程。根据这一学习提示,我们制订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认识“瞒、域”等11个生字。读准“哼”1个多音字。3.结合资料和关键语句,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围绕这一目标,有教师设计出以下教学流程:1.初读课文,随文识字,制作“小岛资料袋”。2.体会将军和战士的人物形象。3.以将军的口吻讲述故事。4.结合资料,了解海防战士的生活。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对教学流程进行了这样的修改:1.初读课文,随文识字,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梳理故事主要情节。2.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军的心理历程。3.互助合作,用将军的口吻讲好故事。4.结合资料,了解海防战士的生活,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总之,以往教材以“人文主题”组织单元结构,导致的结果是过于关注人文性而忽略了语文学科的基本规律,语文教学中多易出现目标虚化、内容泛化等情况。而统编教材,按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努力构建符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