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方案-方案一_第1页
农业种植方案-方案一_第2页
农业种植方案-方案一_第3页
农业种植方案-方案一_第4页
农业种植方案-方案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综合利用篇1资源概况1.1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1.1.1地形地貌贵州兴电兴义市白碗窑40MW光伏电站项目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白碗窑镇品德村,占地面积约72.839hm2(含管理区),站址西南距白碗窑镇政府3.5km,东北距离兴义市14km,东北距离贵阳市257km。站址中部被村道穿越,进站道路利用原有村道,站址对外交通运输十分便利。站址海拔高程在1698m~1916m之间,地貌类型为高山~丘陵地貌,地形开阔、坡度较平缓。地表植被发育,植被以农草本为主,局部有灌木。1.1.2气候特征兴义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日照长。大部分地区年均气温在15o~18o之间,一月平均气温7.1℃,七月平均气温22.2℃。雨热同季,年降水量在1300~1600毫米之间,无霜期在275~334天之间,终年温暖湿润。由于昆明静止锋的影响长达全年的二分之一时间,使得兴义天气气候不同于省内其它市州,而与云南东南部气候相近,但又由于纬度偏南,海拔低于昆明,高于贵阳,因此,其气候又有独特性和优势,兴义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暖夏凉、阳光和煦、空气清新滋润、气候舒适宜人”。1.1.3农业光伏发电实施条件(一)土地利用条件站址海拔高程在1698m~1916m之间,场地北高南低,主要平缓的南向坡和偏南向坡组成。场地内土壤为红黏土,平均覆盖厚度约500mm,适宜农业种植。(二)灌溉水源灌溉水源引自附近村庄。前期施工时修建一个200m3水池,施工完后用作灌溉储水池。(三)生产运输条件各场区进场道路满足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物资和农业产品运输要求。(四)农业种植条件对应该本规划的两种农业光伏方案均有多种农业种植方案选择,具体方案需要通过试验,由专业的农业技术单位确定。建议结合光伏电站的特点、工程区土壤、气候条件,种植光照需求量不高,且容易成活的作物,充分发挥土地的使用价值。2农光互补实施方案2.1农业光伏实施方案本工程按“农业种植+光伏发电”的方案进行设计。光伏电站方阵区是农业光伏集中实施的区域,光伏电站方阵的布置应为方阵区提供农业种植的基本条件。最根本的条件是太阳电池方阵支架的布置为农业种植留有合理的空间,保证农业种植能够正常进行。一般而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光伏组件一般贴地建设,以节约建设的成本。但是在农业光伏等综合利用项目中光伏方阵支架有别于一般地面光伏支架。太阳电池方阵支架方案分为两个方案:两列柱斜顶支架方案及单支柱斜顶支架方案。建议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优方案。本工程采用高支架方案,利用光伏组件支架与地面的高度,进行第二次土地利用,增加土地可利用空间,产生额外的价值收益。光伏组件支架最低端距离地面1800mm,最高点超过3m,已高出一般成人的身高,在垂直方向上腾出的高度空间,满足部分植物的生长空间。同时相邻光伏方阵之间的距离大于常规的地面光伏方阵之间的距离,平均不小于3.35m,以方便在光伏方阵之间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

马铃薯是高产作物,需要肥料较多。肥料充足时植株可达最高生长量,相应块茎产量也高。试验表明,每生产500公斤块茎,需从土壤中吸收氮2.5--3.0公斤;磷0.5—1.5公斤;钾5.6—6.5公斤。在氮、磷、钾三要素中马铃薯需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氮对产量增加效果明显,并维持到很高的施用量水平。因为氮肥对马铃薯植株茎的伸长和叶面积增大有重要作用。适量施氮,马铃薯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的积累,对提高块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有很大作用。但氮肥过多。特别是生长后期迫施氮肥,易引起植株徒长,延迟结薯而影响产量。枝叶徒长造成枝叶柔嫩,易感染病害。氮肥施用量宁可基肥、种肥少施,苗期追氮,切忌基肥、种肥氮素过多。在全氮含量为0.136%—0.161%、碱解氮含量为0.0111%—0.012%的高产田,不宜增施氮肥,否则会显著减产。而在全氮含量小于0.1%、碱解氮含量为0.0069%--0.0097%的一般田块,增施氮会显著增产。磷肥虽然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需求量少,但确是植株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肥料;磷能促进根系的发育,磷肥充足时幼苗发育健壮,还可促进早熟、增进块茎品质和提高耐贮性作用。磷肥不足时,导致马铃薯植株生长缓慢、茎杆矮小、叶面积小光合作用差,影响马铃薯产量。缺磷时,块茎内薯肉出现褐色锈斑,缺磷越严重,锈斑相应扩大,蒸煮时,锈斑处不烂发脆,影响商品品质。

钾元素是马铃薯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尤其苗期,钾肥充足植株健壮,茎杆坚实,叶片增厚,抗病力强。钾对光合作用和淀粉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钾元素可以延缓叶片的衰老,促进体内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及糖类的合成,虽使成熟期延长,但块茎大,产量高。植株缺钾表现为生长缓慢、节间变短、叶片变小,叶片后期出现古铜色病斑,叶缘向下弯曲,叶面缩小,叶脉下陷,叶尖及叶缘由绿色变为暗绿,继而变黄,最后呈古铜色。颜色的变化由叶尖的边缘逐渐扩展到全叶,有时叶面出现紫纹,植株基部的叶片同时枯死,而新叶则呈正常状态。植株易受寄主病菌的侵害。块茎变小,品质变劣,块茎内部呈灰色状。

除氮、磷、钾三要素之外,在马铃薯生长发育中还需硼、钙、镁、锌、硫、铜、铁、锰等微量元素。在发棵与开始旺盛结薯交替的时候,硼和铜对提高净光合生产率有特别的作用。铜是含铜氧化酶的重要组成成分,有增强呼吸的作用,提高蛋白质含量,对增加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增强抗病能力有良好作用。所以,马铃薯是喜铜作物,在花期喷铜和硼的混合液,有增产作用,并兼收防病和治病的效果。植株缺钙时,幼叶变小,颜色淡绿,叶缘卷起,逐渐枯死,侧芽死亡,块茎短缩、变形、失去经济价值。块茎内呈现褐色分散斑点即坏死斑。缺镁时,基部老叶的叶尖及叶缘发生失绿现象,逐渐沿叶脉间扩展;最后叶脉间的组织填满褐色坏死斑向上卷起,叶脉间部分突出且厚而脆,病叶最后死亡脱落。病症以基部叶片最重,逐渐向上部发展。缺硼时,生长点或顶芽枯死,侧芽迅速生长,节间缩短,从而使植株呈矮丛状,叶片增厚,叶缘上卷,叶子中积累大量淀粉。如果长期缺硼,则根部短粗且呈褐色,根尖死亡,块茎变小,表皮有裂痕。因绝大多数土壤中这些微量元素不缺乏,如发现有缺素症状,一般叶片喷洒微量元素肥料给予补充。4)土壤

马铃薯对土壤适应的范围较广,最适合马铃薯生长的土壤是轻质壤土。因为块茎在土壤中生长,有足够的空气,呼吸作用才能顺利进行。轻质壤土不粘重,较肥沃,透气良好,对块茎和根系生长有利,还有增加淀粉含量的作用。这类土壤种植马铃薯,一般发芽快、出苗整齐,生长的块茎表皮光滑,薯形正常。粘重的土壤种植马铃薯,最好高垄栽培,有利于排水、透气。由于此类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强,只要排水通畅,马铃薯产量往往很高。这类土壤的管理要点是中耕、除草和培土以保持肥料。因这类土壤保水、保肥力最差。种植采取平作培土,适当深播,不宜浅播垄栽。因垄作一旦雨水稍大,把沙土冲走,很易露出块茎和匍匐茎,不利于马铃薯生长,反而增加管理上的困难。砂质土生长的马铃薯块茎整洁、表皮光滑、薯形正常、淀粉含量高、便于收获。

马铃薯喜pH5.6—6微酸性土壤,发芽期需土壤疏松透气,土面板结则影响根系发育,推迟出苗时间。第二、第三段生长过程中,要求土壤见干见湿,经常保持土壤疏松透气状态,有利于根系扩展和发棵。如果土壤板结,会引起植株矮化、叶片卷皱和分枝势弱等长相。对于偏碱性土壤,种植马铃薯要选择抗病品种并施用酸性肥料。因为在偏碱性土壤中,放线菌活跃,马铃薯易感染疮迦病。2.2.3马铃薯种植方案1)选择地块:适合栽培马铃薯的地块,要土质疏松,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丰富,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灌方便。2)合理轮作:马铃薯不宜连作,因为连作能使土传性病虫害加重,容易造成土壤中某些元素严重缺乏,破坏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使根系分泌的有害物质积累增加,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前茬作物可以是水稻、玉米、葱蒜、瓜类等。3)合理施肥:施肥最好采用平衡施肥(配方施肥)。按马铃薯的需肥规律施肥,试验证明,亩产块茎1000公斤时,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5.6公斤、磷2.2公斤、钾10.2公斤。马铃薯对肥料三要素的需要以钾最多,氮次之,磷较少。氮、磷、钾的比例为5:2:9。不具备平衡施肥条件的地方,中等地力每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含钾量高的三元复混肥7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