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设计要点_第1页
地下车库设计要点_第2页
地下车库设计要点_第3页
地下车库设计要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2014-07-15

點右側加我

建筑结构地下车库结构困难,一旦设计存在失误,返工量和更改难度均较大,所造成的无效成本数额也巨大。总结了万科、中海地下车库设计方面特殊有价值的18项关键技术措施供参考。1、地下车库平面布置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应尽可能设计成半地下室形式,且地下停车库宜集中布置。半地下车库尽量减小地下部分埋深,并利用顶板上部绿化覆土荷载,削减或不接受抗拔桩,节约地下工程量。全地下车库设计时,应尽量综合利用水浮力和上部荷载取值的平衡,削减桩基础抗浮,并限制绿化种植、综合管线埋设要求的最小覆土厚度,削减地库埋深。2、地下车库适应的柱网尺寸考虑停车效率和工程成本、车型适应范围,综合性最优柱网8.1m*8.1m,建议高档项目接受。经济柱网7.8m*8.1m,为节约成本,建议大部分项目接受此种尺寸,同时另设10%大型尺寸停车位,解决大型车停车问题。依据项目的实际状况可以接受短跨小柱距的结构方案,尤其是杭州、宁波等对停车位尺寸要求高的城市。虽然理论上停车效率较7.8m*8.1m方案,单车面积上升1.5平方米左右,立柱数量增加近50%,但立柱对总成本影响甚微,且优点是层高可以降低200~300。在地质状况困难、水位较高且基坑维护条件较差的项目中,可以节约相当的开挖量和基坑支护费用,成本节约显著。但此柱网选用,须经过结合具体地库方案的经济性比较后接受。3、地下车库面积优化设计集中地库面积优化设计方法:(1)运用效率最高的高效停车单元进行组合设计。高效单元是经设计探讨优化的车道面积最小、停车效率最高、面积是4000平方米(一个消防分区)的设计模数单元。方案规划设计阶段,增加地库适应性方案比较,运用地库停车标准,进行地库概念方案设计,调整住宅楼栋间距避开出现车辆单排布置、被动利用塔楼地下空间、支护间距预留不够等等问题。(2)停车库端头优化停车布置设计:近端式停车布置,在近端的两跨比循环式布置可多停车7辆。因此,在满足规范50辆停车分组及防火间距要求的状况下,应尽量接受尽端式布置。(3)规整地库外轮廓,削减无效建筑面积。(4)充分利用地库角部空间,布置机房及竖向交通口。(5)在满足分组(50辆)布置停车的状况下,尽量削减竖向通道数量;鱼骨状排列为最经济布置方式。4、车道宽度(1)一般直线车道:单行车道宽度4米为宜,如考虑停车,车道最小宽度为5.5米;双行车道宽度6米,停车方式为垂直式后退停车。(2)车库出入口宽度:单行车道宽度为4米,双行车道宽6米。(3)直线坡道:一般单车道宽4米;防火疏散用单车道4米;双行车道宽6米,防火疏散用双车道7米。(4)曲线坡道:一般单车道宽4米,双行车道宽7米。5、车库出入口设计(1)车库出入口宽度,国家规定最小宽度为单行车道3.5米,双行车道6米,万科项目设计常用数据,单行车道4米,双行车道宽6米。(2)车库出入口数量,停车数量≤50辆,设置一个单车道出入口。51~100辆的地下车库或51~150辆的地上车库(含半地下车库),一个双车道出入口,或者两个单车道出口。大于100辆的地下车库,两个单车道出口。6、转弯半径设计车库汽车环行道的最小内径:一般取3.9~4.2米即可。7、车库坡道设计在计算坡道坡度时,确定预选考虑缓坡要求。直线坡道:单行道为4米,双行道宽为6米,防火疏散用双车道宽7米。曲线坡道:一般单车道宽4米,防火疏散用双车道宽7米。一般坡道的结构参数:8、停车效率限制指标注:车位平均面积计算标准为地下总建筑面积除以总停车数9、车库楼面的基本设计(1)基本结构参数一般停车库的楼面活荷载取值为4kN/㎡,板厚取值为h=110~120,在合理跨度的状况下,配筋基本接受构造配筋。框架梁高一般接受1/10~1/12足够,次梁接受1/12~1/14的跨度。(2)面层和找坡一般停车库的面层和找坡应一起考虑,对于双面停车的车库楼面,一般接受1%上下都斜的同厚度结构找坡。面层做法最多为50,面层中需配Φ4@150x150~200x200的钢丝网片,提高面层的耐磨性和抗开裂。10、地下车库埋深及标高限制小高层、高层住宅地下室埋深一般为地上建筑高度的1/15~1/30,约3.3至4.0米;半地下车库埋深一般在1.5至2.0米;全地下车库埋深因考虑绿化种植、管线综合及场地设计,一般在4.2米至5.0米。地库埋深深度应尽量减小,以限制地下水浮力并减小开挖量;高层地下室埋深和地下车库埋深应进行协调,综合计算高层结构增加成本和基坑支护节约成本之间关系,达到最佳经济性。11、地库主体结构含钢量指标12、地库主体结构混凝土量指标13、地下室顶板(1)顶板厚度:顶板厚度和顶板所处的位置、顶板的覆土、跨度等有关(2)顶板梁高:依据顶板的覆土、是否做人防而定,可或许估算:注:为降低层高,也可考虑接受宽扁梁,但会增加一些造价。一般不接受将大部分顶板梁上翻形成“水池”,如的确要上泛,上泛高度至少≥300,并应在梁上合适位置预留Φ50的过水洞,洞底标高同板面。(3)顶板排水找坡:对于双面停车的车库顶面,一般接受≥2%的上下都斜的同厚度结构找坡。面层做法详景观设计要求。14、基坑支护成本限制基坑支护的大原则是依据基坑开挖深度、地质状况、四周环境实行合适的支护形式保证基坑平安。依据基坑形态,从支护形式角度看,狭长基坑运用内支撑较好;方形或圆形基坑接受外支撑较好。从基坑面积大小角度看,基坑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接受逆作法或外支撑比内支撑,便于施工并节约成本。从深基坑角度,用连续墙较平安,逆作法比大开挖平安;四周有重要建筑物或地下管线,对变形要求严格的,接受逆作法较好。15、地库排水优化设计地库排水设计主要有明沟和地漏排水两种:(1)埋深较浅的半地下车库,地下水位较低的条件下,可以接受地漏排水方式,优点是可以节约200厚左右垫层高度。缺点是地漏内卫生问题,简洁造成异味散发、虫、鼠害等,且因全部水平管线均在底板下,清理疏通和修理均较困难。(2)明沟式排水方式一般接受车库底板上做200~300厚垫层,垫层厚度主要由明沟长度确定。优点是明沟构造简洁,清理修理便利,无虫、鼠害,无车库内异味等卫生问题。明沟设计布置,尽量沿停车位后部墙边或两排车之间进行。在华东区条件较好的项目外,应尽量接受明沟排水方式,地面找坡限制在0.1%;排水沟坡度限制在0.3~0.4%。16、地库底板成本优化方法优化排水明沟布置方案,削减集水井数量。据统计现有项目,每百平方米地库面积集水井数量差别在一倍以上,合理数量应在0.15左右。优化结构设计方案,削减后浇带长度。选择合理适当的柱网尺寸,以削减防水板厚度。17、地库排风优化设计地下车库接受通风采光窗或庭院设计,通过自然补风,可以削减或取消机械补风系统设置,并可进一步减小机房面积。一般通风面积为地库地面面积的1%,或每个防火分区40㎡。自然补风设计结合诱导风机系统,可最大限度地削减成本投入和维护费用。18、地下车库室内排管优化设计限制(1)排管设计以尽量避开或削减管线交叉为原则,且全部主管线尽可能集中在地库公共区域内排布,以便利修理。(2)风管应尽可能按直线布置,削减转弯和分流,以减小风管尺寸。(3)接受标准长度的直线管段,将各种变径管和接头的数量减至最少;只要安装空间范围允许,建议接受螺旋圆风管。(4)建议低成本项目,接受镀锌铁管穿线,明装强、弱电管线。投入成本最低且便于检修和维护。(5)为节约成本,明沟式排水可仅在行人道、车行道宽度位置设置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