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深度教学的问题及策略分析_第1页
小学数学课堂深度教学的问题及策略分析_第2页
小学数学课堂深度教学的问题及策略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课堂深度教学的问题及策略分析【摘要】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深度教学还存在教学目标较低、教学内容预设过度、忽视学生积极体验、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更好地实施小学数学课堂的深度教学,需要教师把握知识内在联系,构建“结构化,,知识网络;找准学生视角范围,设计深度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提高作业设计有效性;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开展持续性评价活动。【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教学;问题;策略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落实到每个学校。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尽管如此,还是有部分数学教学工作没有契合当前新课改的要求,部分数学教师还不能深刻地理解、领悟新课改精神,导致小学数学课堂中还存留着许多亟须改进的问题。下面以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就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归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实施策略。一、小学数学课堂深度教学的问题分析(一)教学目标:尚停留于低阶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有序开展的重要依托,能明确教学方向,规定教学重难点,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前提和重要条件。数学教师要根据实际学情,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但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却总是局限于表面的、低阶的目标,忽视了数学能力提升的本质,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通过动手体验、亲自感悟、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自己“踮起脚尖”获取更高阶的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更新”大脑,制定更高思维、更高质量的教学目标,引领学生更深入地学习。以五年级上册“位置”为例,“位置”属于比较简单的知识体系,很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仅仅希望学生懂得用数对表达位置。但这样的学习是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参照物的改变会引起位置的改变;已知一个人位置的数对表示,其前后左右位置列行的变化;灵活运用数轴表示数对等。而事实上,很多教师都会忽略这个问题,将教学目标设定在低阶阶段,造成学生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以更高水平、更深远的目光制定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效率。(二)教学内容:预设过度开放性低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充当课堂的绝对领导者,以绝对权威的身份“一手包办”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沿着事先预设的教学内容前进,学生的任务也只剩下听和记,无法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数学是灵活性、逻辑性并存的学科,中规中矩、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已经不适合不断发展更新的时代。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数学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深度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道“风景线”,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核心素养,让课堂成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提升数学能力的活动阵地,而不是沦为束缚学生思维,限制学生想象的无趣课堂。纵观小学数学课堂,很多教师的教学内容仍旧以传统的课本为主,讲解表面理论知识,缺少开放性的题目、知识,难以推动学生深度思维的发展。三)教学策略:忽视学生积极体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珍视学生深度学习的独特感受,引导和促进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提高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增强学生课堂体验。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和教学思想的束缚,很多小学数学课堂并没有注重学生的知识体验,而是习惯让教师提前备好课堂内容,将知识全盘输出,学生只需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无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甚至会认为数学是枯燥无趣的,也无法让学生掌握更深层的数学知识,且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无法亲身体验知识,不利于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使用相关知识。教师应当分析自身的教学方式,找出存在的不足之处,重视学生的体验,通过亲身体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四)教学评价:单一知识评价为主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是对当堂课的教学进行整体检验和价值判断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学评价具有很高的课堂价值。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的教学评价都较为单一,内容也较为简单。数学教师需要明确:教学评价不止单一的知识评价,还包括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学成效等多方面的评价。只有全面评价,才能从整体上看出课堂教学效果。单一的知识评价较为片面,只能看出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二、 小学数学课堂深度教学的问题归因(一) 学生积极主动性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方式积极性是推动学生深度学习的主要动力,只有学生从内心想学,才能从根本上将数学学好。但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定力也不够强,再加上数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就无法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这会打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甚至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方式是影响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二) 教师对学情关注不高,忽略了学生的主体诉求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中,教师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往往会将教学内容作为课堂的重点,甚至是全部。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教师会认为只要将教学内容输出即可,并不注重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掌握所教知识。教师往往选择站在师者的角度去俯视课堂,忽视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是接受知识的对象,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循教学相长的原则和规律。数学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诉求,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三)学校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忽视关键能力的培养学校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引领着全校师生的前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制定教育总目标,学校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分支,学校的培养目标往往决定着教师的培养方向、培养方式。然而,很多小学制定的培养目标存在范围广、定位模糊、不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等问题,这会使教师无法精准落实培养目标。三、 小学数学课堂深度教学的实施策略一)把握知识内在联系,构建“结构化”知识网络数学学科的知识点关联紧密,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应该关注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将已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内化,使其成为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师可以通过渗透与新知相关的知识文化背景,辅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究验证结论。很多数学知识点都是一节紧扣一节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堂的探索研究,找出之间的关系,得出数学规律,从而构建新的知识结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综合性、多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新知解决数学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数学知识结构。以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例题6为例,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角的个数并量出大小。当学生得出四个角都等于90。时,教师趁机引出“内角和”这个概念,并让学生说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性的共性,即都是平面图形。接着出示三角形,引导学生想办法求出三角形内角和。有了刚才的铺垫,学生能很快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再相加,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师通过感知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内角和测量方法,引出新知,把握了知识的内在联系,能帮助学生构建平面图形内角和的知识体系。(二)找准学生视角范围,设计深度学习活动习题是验证学生所学,沟通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有效手段。科学合理的数学练习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并通过练习发现问题,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不断优化,并进行二次探索,更深层地把握知识的纵横联系,对知识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认知结构,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发展思维,提升数学涵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站在学生的视角,设计合适的练习,要结合学情,使练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仍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为例,当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后,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答以下问题:(出示大、小三角形)你认为它们的内角和相同吗?如果把一个三角形分为两个或多个三角形,或将两个三角形合成一个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会发生变化吗?通过思考这些问题,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高数学能力。再如,六年级上册“圆面积的综合应用”的教学中,例3要求学生掌握两个知识点:在外方内圆和外圆内方的图形中计算圆和正方形之间的部分的面积。很明显,外方内圆的推导比外圆内方简单,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自己观察图形,寻找解决方法前,应该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组。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观察相对较难的外圆内方,以更有挑战性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相对较为简单的外方内圆则可以交给基础稍微差一些的学生观察,以有效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需要,找准学生视角范围,向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套餐,争取将教学效果最优化。(三) 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提高作业设计有效性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检验课堂教学的效果,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还能帮助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以及运用。以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4种题型。L认真思考,准确填写。原创:如果a(a手0)是一个奇数,那么与它相邻的两个奇数分别是()和()O2.反复比较,精心选择。原创:已知ab=c(a、b、c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OA.a是因数B.c是倍数C.a和b是因数D.a和B是c的因数3•动手操作,精细作图。改编:请在提供的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面积为15的长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图略),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4.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原创:有一列数为1,1,2,3,5,8,13,21■■■■■■照此下去,第100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说说你的理由O这份作业设计发挥了深度教学的增值作用,在形式上,能深入学生的文化蕴涵;在内容上,能激活学生学习观的转变;在本质上,不浮于问题情境的浅层操作。实践性和探究性相得益彰;调查性和专题式相辅相成。数学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对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师要认真探索,努力钻研,针对当今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实施提高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策略。(四)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开展持续性评价活动小学是训练学生数学能力,提升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启蒙期,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今后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任重而道远。教学是一场终身性的活动,每一个阶段知识点的学习都能为今后的深远学习打下基础,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素养,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让学生在每一阶段的学习中都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在评价学生的数学作业时,数学教师要用欣赏、尊重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用赏识性、激励性的语言去评价他们,使学生的信心在教师的激励中得到增强,让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激励中得到启发。教师应该本着公正评价、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