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与不良反应应对_第1页
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与不良反应应对_第2页
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与不良反应应对_第3页
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与不良反应应对_第4页
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与不良反应应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与不良反应应对2023/4/2第1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CONTENTS目录1.中药注射剂滥用现状及其原因2.常用中药注射剂种类3.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4.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其成因5.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对第2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01中药注射剂滥用现状及原因第3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滥用现状及原因截止2009年,中药注射剂产业年销售额已经超过200亿元,每年有4亿人次使用中药注射剂,在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抗病毒以及一些急症的治疗领域,正在发挥着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第4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滥用现状及原因中药注射剂存在滥用现象堪比抗生素综合性医院重于中医院。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70%的中成药是由综合医院的西医医师开出。西医乱开中成药也成为中成药滥用的原因之一。。现状第5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滥用现状及原因药商促销药物说明书弱化证型,适应症太宽泛禁忌不明确原因第6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滥用现状及原因功能主治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症(感染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等);也可用于阳虚(气虚)所致的惊悸、怔忡、喘咳、胃痛、泄泻、痹症等。功能主治平补肝肾,益精壮骨。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亦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神经衰弱和更年期综合症等。第7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滥用现状及原因药商促销药物说明书弱化证型,适应症太宽泛禁忌不明确原因第8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02常见中药注射剂种类A清热类B补益类C活血类D抗肿瘤类第9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最常用的中药注射剂种类清热类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注射剂,数量多,多用于抗细菌和病毒感染。如双黄连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第10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最常用的中药注射剂种类补益类具有补益作用的中药注射剂,主要用于虚证。如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鹿茸精注射液、注射用脑心康、肾康注射液等。第11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最常用的中药注射剂种类活血类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等。如丹参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

第12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最常用的中药注射剂种类抗肿瘤类对肿瘤的治疗侧重于抑制肿瘤生长和提高机体免疫力两方面,作为抗癌的辅助治疗药。如艾迪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得力生注射液、猪苓多糖注射液等。第13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最常用的中药注射剂种类祛风类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如穿山龙注射液、当归寄生注射液、丁公藤注射液、黄瑞香注射液、雪莲注射液、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祖师麻注射液等。第14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03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第15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常用的中药注射剂种类药物治疗的效果-风险比,临床上要求药物治疗获得最大治疗效果,而承受最小风险指药物产生预期的效果指尽可能用低的医药费用支出,取得尽可能好的治疗效果,强调临床治疗的疗效与费用的相对关系。用药方法药简便易行基本原则有效安全经济简便第16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1.用中药注射剂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选择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必须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的应加强监测。2.辨证施治,严格掌握功能主治。临床使用应辨证用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出功能主治的用药范围。3.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卫医政发2008年71号第17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4.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5.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6.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7.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前30分钟,如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救治措施救治患者。卫医政发2008年71号第18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与时间的关系第19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活血化瘀类注射剂使用基本方针瘀——舌有瘀点、瘀斑

;面、唇暗紫

;血流变异常;动脉斑块形成体质——寒性体质-川芎、红花、三七、灯盏细辛热性体质-丹参、地龙、水蛭、葛根、脉络宁第20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活血化瘀类丹参制剂-复方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冠脉综合征效佳、对脑血管慎用、可用于周围血管红花制剂-心、脑血管差,对周围血管效佳,伴血脂高者川芎制剂-川芎嗪注射液脑血管供血有帮助、心血管、周围血管三七制剂-血塞通、血栓通

心、脑、周围血管灯盏细辛、灯盏花素葛根制剂-葛根素注射液脑血管、内听动脉、伴高血压水蛭、地龙制剂-疏血通-血栓银杏制剂-舒血宁

脑血管脉络宁-玄参、牛膝、石斛、金银花周围血管第21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补益类中药注射剂使用基本方针疾病的性质热性体质-参麦、生脉寒性体质-参附、黄芪、刺五加黄芪注射液病毒性心肌炎、心衰、高血压;提高免疫力生脉饮注射液休克参麦注射液低血压参附注射液低血压、强心利尿刺五加降粘、抗疲劳第22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04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成因第23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成因葛根素注射剂(2003)鱼腥草注射液(2006)刺五加注射液(2008)茵枝黄注射液(2008)双黄连注射液(2008)香丹注射液(2009)清开灵注射液(2009)……第24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成因截止2009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整体中药病例报告的72.64%,其中严重不良反应占中药严重病例报告的76.57%。2009年,国家启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达69万余份,中药占总报告的13.8%,其中中成药占99.7%,中药注射剂占50.9%,饮片不足0.4%。中成药报告数量排名前20位的品种中,中药注射剂有17个品种。前3双黄连、清开灵、参麦中成药的严重报告中,中药注射剂占87.2%2013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中药注射剂报告12.1万例次,与2012年相比有大幅上升——不良反应的现状第25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成因——原因分析功能主治是说明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超功能主治用药是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包括两个方面:①未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临床用药②超出说明书西医诊断的疾病范围用药。未按说明书用法使用给药途径或给药方式不当配制溶剂用量不足导致输注药物浓度过高给药速度过快药物的使用剂量不当(超剂量用药)

违反配伍禁忌与其他药物混合配伍使用联用时一定要慎重,在不了解药物间相互作用的情况下不能盲目合用。如在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领域的联合应用。中药蟾酥注射液结构与地高辛相似,具有洋地黄强心作用。这两个药合用可导致地高辛样中毒。超功能主治用药中药注射剂联合应用第26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多发性和普遍性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特点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不良反应的不可预知性批与批之间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第27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多发性和普遍性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特点几乎所有的中药注射剂,肌内、静滴,均出现过不良反应。绝大多数由静脉给药引起。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类多于扶正补益类,使用频相关。注射剂发生ADR的例次比口服制剂、外用多而且重。第28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特点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涉及多系统、多器官报道较多: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粘膜和神经系统损害。变态反应多见2/3以上为变态反应,表现形式多样,可发生于任何系统和器官。多表现为典型的Ⅰ型变态反应,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第29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成因第30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特点不良反应的不可预知性由于中药成分中过敏反应物质的不确定性及过敏种类众多无法通过预试验减少,因而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存在不可预知性。第31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特点批与批之间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由于工艺技术条件和药材质量、制剂质量标准控制水平的制约,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中药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可能不同,无法做出确切的结论。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报道就与生产的批次有关。第32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44篇复方丹参注射液发生ADR的91例患者,结果发现: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特点绝在性别上ADR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高龄大于低龄。在应用时间上,首次用药后发生ADR者占57.14(在给药时间2小时出现反应者62.86,静滴毕24小时内发生ADR者占23.21%),表明复方丹参注射液引起的ADR以速发型为主。在ADR类型上,变态反应者占76.42(皮肤反应37.4%,药物热占16.26%,过敏休克占14.63%),而其它的ADR虽然是各种各样的但毕竟是少数,表明变态反应占复方丹参注射液中的大多数。第33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特点分析了复方丹参注射液的68篇文献中的104例,结果发现:这与该组人群各脏腑功能开始减退,药物代谢的速度减慢,容易引起ADR;在ADR出现的时间上,首次用药者占90.38,这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主要适应症有关;在器官损害上,过敏性反应最高,且ADR中以过敏性休克对机体的危害性最大(其中5例死亡),其它损害还有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其它特殊性损害。第34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特点而过敏休克则依次为双黄连注射液(19例)、清开灵注射液(12例)、复方丹参注射液(11例)。在过敏反应中以双黄连注射液(173例)为最多,其次为清开灵注射液(38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32例);第35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05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对第36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对提倡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西医医师没有学习过中医理论,一般不主张使用中药注射剂。应在有过敏性休克等紧急情况抢救的条件下使用。

一般不主张在卫生院使用中药注射剂。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概括。如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肝阳上亢证等等。中药注射剂需要辨证吗?第37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对中药注射剂也是中药,也应辨证。临床中,辨证失误、用药不当,甚或不经辨证、随意滥用,是导致中药注射剂ADR原因之一。热证误用温热药物,易导致耗损阴津;寒证乱投寒凉药物,易导致损伤阳气。第38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对

例如:

参附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人参、附子提取物。该组方用于回阳救逆,脉绝暴脱之亡阳症。其药性辛热,宜用于阳虚证:畏寒、四肢冷、甚则冷汗淋漓,伴神疲乏力、气短、语音低微等。禁忌症为阴虚证,表现为烦热、盗汗,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少等。

第39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对

临床不按照中医理论辨证用药,而是将中药的功能、主治生搬硬套在西医的疾病诊断和症状表现,造成不合理用药。化学研究模式的中药药理作用与客观层次的中药功能是有区别的,不能一律套用。

药物研究的同质化,适应症的同质化第40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对寒证与热证的鉴别:寒证:恶寒喜暖、面色白、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迟或紧。热证:恶热喜凉、喜渴冷饮、面色红赤、四肢灼热、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脉数。第41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对阳虚:畏寒肢冷,面色苔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气阴两虚: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烦渴欲饮,午后潮红,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体瘦薄,苔少而干,脉虚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第42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对注意剂量中药注射剂有其安全用量范围,随意加大剂量也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医务人员应对剂量给予足够重视,临床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或规定的剂量给药。中药注射剂的量效关系和最佳剂量的确定需要药效、药代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第43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对注意疗程说明书上一般有给药的疗程,临床遵照执行时也要把握“中病即止”的原则。中药注射剂的优势在于快速取效,适用于急症处理,对于慢性病证,风险比口服用药大。病情缓解后,可改用口服制剂,避免长期使用注射剂带来的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第44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请输入标题溶媒溶媒是小容量中药注射剂输入静脉的载体。药液被溶媒溶解或稀释时,药液内微粒会剧增,而不溶性微粒可引起静脉炎、热原反应、过敏反应、局部组织坏死等。溶媒的选择对于保证药物成分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第45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对例1:清开灵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的PH质控在6.8~7.5;其在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微粒数差异显著,在后者中比在前者中微粒数明显少.第46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对例2:葛根素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质控PH3.6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的混合液PH变化较小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PH值下降2左右。

第47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对

例3:复方丹参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水溶性邻苯二羟基类化合物和脂溶性的丹参酮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某些有效成分、微量杂质的溶解度变小,或发生氧化、聚合形成新的微粒析出结晶。主张使用大容量的单剂量复方丹参注射液制剂,避免与其他注射液配伍,引起混合液不溶性微粒增加。

第48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对例

4:刺五加注射液刺五加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为异嗪皮啶,属香豆素类.与葡萄糖溶液配伍较与生理盐水配伍的微粒数少.

第49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对参麦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等宜选5%葡萄糖注射液(5%GS)复方苦参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宜选用0.9%氯化钠(NS)。第50页,共5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对规范操作-配液配液时应注意药液配制顺序、加药方法,尤其是粉针剂,应注意先将药物充分溶解后,再加入常规注射溶媒中;如果直接用溶媒溶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