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情考试题_第1页
贵州省情考试题_第2页
贵州省情考试题_第3页
贵州省情考试题_第4页
贵州省情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情

一、填空题:

1、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2、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期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发育地貌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1.9

)%。

3、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级阶梯,自中部向(北、东、南

)三面倾斜,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

4、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北部有(大娄山),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东北部有(武陵山),是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西部有(乌蒙山),是北盘江、乌江、赤水河、牛栏江的分水岭。中部有(苗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5、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的(威宁),平均海拔(2166

)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的(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148)米。

6、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年平均气温(15)℃左右。极端最高气温曾经出现在(铜仁),最高达(42.5)oC;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威宁,最低达(-15.3)oC。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雨水最多的地区分别是苗岭南坡的(晴隆)、(丹寨)和武陵山的(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赫章)。

7、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北盘江)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8、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万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2.5)%。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

9、贵州森林资源丰富。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草山草坡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

10、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全省煤炭资源远景储量超过(2400)亿吨,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五位)位。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和毕节地区

)。

11、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总蕴藏量居全国(第六位)位。若按单位土地面积占有量计算,则居全国(第三位)位。

12、贵州的史前文化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

13、贵州随唐时期的“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14、为了扭转“大跃进”造成的被动局面,从1961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15、1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航天)、(航空)和(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16、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5年12月31日共设了(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8)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18、人口的自然构成是依人口的生理属性来划分的,主要有(性别

)构成和(年龄)构成。

19、贵州省2005年末总人口为(3931.12)万人,人口密度为(

)人/平方千米。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有所下降。根据抽样调查,贵州(铜仁地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最高,(贵阳)最低。

20、国际上一般将(65)岁及以上人口称为老龄人口,一个国家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0%),成为该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

22、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贵州省共有56个民族成分。世居民族包括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等18个民族。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7.8)%。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苗族)。

23、贵州在建立民族民主政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目前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

)、(个)、回8个民族。截止2004年全省共有(3

)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和(253

)个民族乡,覆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5)%。

25、在贵州目前的自治州中唯一的一个自治县是(山都水族)自治县。

26、目前遵义市管辖的2个自治县是(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安顺市管辖的3个自治县是(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和(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27、目前铜仁地区管辖的4个自治县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玉屏侗族)自治县。毕节地区管辖的1个自治县是(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29、贵州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首先是在农村全面推行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0、贵州的生产力布局各具特色,贵阳市以(高新技术产业)、(航天航空工业)、汽车、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烟草、食品、医药、电力、轻纺等为主,是(黔中)产业带的核心;遵义市以(航天工业)、电力、煤炭、(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烟草、医药等为主,是(名酒)之乡;六盘水市以(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为主,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毕节地区以煤炭、(电力)、(化工)、有色金属、轻工、烟草等为主,是贵州工业发展(较快)地区。

31、目前贵州共有2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是(

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省级开发区包括(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和(黎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以及白云、都匀、顶效、红果、钟山、凯里、大龙等经济开发区。

33、贵州的工业布局主要在(黔中)地区,以贵阳为中心,以遵义、安顺、(六盘水

)、都匀、凯里为次中心,沿(黔桂)、湘黔、(川黔)、贵昆铁路干线展开,形成各具特色的6个工业区。

34、贵州工业总产值虽然在全国排名较后,但许多行业却有突出之处:(国防科技工业)整体实力仅次于四川、陕西,居第三位,(其中航空航天)工业规模全国最大;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三大(磷矿及磷化工业)基地之一、十大(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之一;有规模最大的(铝)厂、钛厂、钎钢厂、钢丝绳厂、锰系铁合金厂、人造金刚石磨具磨料厂等,许多产品名列全国前茅。

35、2005年,贵州原煤产量首次突破(亿

)吨。煤炭工业的分布,省属煤矿主要在(六枝

)、(盘江

)、(水城

)和(林东

)4个矿区,地县煤矿及乡镇煤矿分布在所有产煤地。

36、贵州电力工业2001∽2005年以(黔电送粤)为主,实施“西电东送”战略,水火并举,建设了一批大型企业和输电线路。

37、贵州水电主要分布在(乌江)及其支流,呈梯级分布;(南北盘江)等河流也建有大中型水电站。火电主要分布在(黔中)、(六盘水)和毕节地区。

38、贵州的化学工业主要布局在4个工业区,(贵阳)以磷煤化工、橡胶、涂料工业为主;(安顺)以重化工为主;(遵义)以化肥、精细化工为主;(黔南)以化学矿山开采、化肥工业为主。

39、贵州(酿酒、特色食品等传统特色产业

)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还形成了绝招绝活。大大增强了市场的竞争能力。

40、贵州的交通运输网络已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

高速公路)、(一级二级)公路、(

电气化)铁路为骨架,县乡公路、支线铁路、内河航运、民用航空相结合,连接渝、湘、桂、滇、川和全国各地,并辐射省内各地州市县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和西南南下出海通道。

41、贵州的公路建设目前基本形成以(贵阳)为中心,以(高速公路

)、

(一级

)和(二级)公路为骨架,横连东西、纵穿南北的公路网。

42、目前贵州铁路网络已形成以(贵阳)枢纽为中心、(六盘水)枢纽为次中心,以(电气化铁路)为骨架,连接周围(

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西横贯连接华中、华东,南北纵接长江、南海,省内连接(

9)个市(州、地)的格局,在西南地区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44、贵州旅游网络是西南地区旅游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与华中华南相联。贵州境外东有(张家界)风景区、南有(桂林山水)、西有(路南石林)、北有(长江山峡),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45、在城乡规划方面,贵州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加强对城镇和风景区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

46、贵州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小城镇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47、贵州文化构成形态复杂,文化的(多元并存),(共同发展),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

48、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含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

49、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50、1996年国务院确定(深圳)、(宁波)、(青岛)、(大连)4个计划单列市对口帮扶贵州。

51、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

)、(荣辱共存)”的方针。

52、中共贵州省委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

53、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