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神经系统_第1页
外周神经系统_第2页
外周神经系统_第3页
外周神经系统_第4页
外周神经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周神经系统第1页/共218页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周围神经中枢神经抑制药:镇静催眠药等中枢兴奋药:咖啡因等传出神经系统药传入神经:局麻药传出神经:感受器

中枢神经

效应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局麻药传出药物交感副交感运动神经第2页/共218页外周神经系统(支配效应器)自主神经非自主神经:运动神经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传入神经第3页/共218页概述传出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根椐支配的效应器不同而分心肌,平滑肌,腺体骨骼肌根据传出神经末梢释放递质不同而分胆碱能神经---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去甲肾上腺素全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运动神经,全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汗腺,骨骼肌血管舒张)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第4页/共218页一、传出神经的解剖分类传出神经分类模式图

Ach:乙酰胆碱NA:去甲肾腺素第5页/共218页二、传出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交感神经末梢分为许多细微的神经分支,其分支都有连续的膨胀部分,呈稀疏串珠状,称为膨体(varicosity)。每个神经元约有3万个膨体。膨体内有线粒体,每一个膨体内约有1000个囊泡,囊泡内可合成递质,贮存递质。第6页/共218页第7页/共218页突触:节前纤维与次一级神经元的连接;神经末梢与效应器的连接。突触是传出神经系统完成传递信息的重要结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第8页/共218页突触前膜:神经末梢靠近间隙的细胞膜称突触前膜,前膜是神经递质合成、贮存、释放的部位,前膜存在受体。突触后膜:效应器或次一级神经元的细胞膜称突触后膜,后膜上有与递质相结合受体。突触间隙(synapticcleft):前膜与后膜间的空隙,间隙宽约有15~1000nm,间隙内存在有递质及灭活递质的酶。第9页/共218页三、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递质(transmitter):当神经冲动到达末梢时,从末梢释放的一种化学传递物称为递质.递质传递神经的冲动和信号,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递质是由神经末梢膨体内合成、贮存、前膜释放,释放的递质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或被酶所灭活。

第10页/共218页

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A)传出神经系统递质第11页/共218页(一)、NA的生物合成、贮存、释放和消失过程1.NA的合成

囊泡胞浆酪氨酸多巴胺-羟化酶多巴脱羧酶多巴多巴胺酪氨酸羟化酶NAAD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第12页/共218页2.NA的贮存NA与ATP和嗜铬颗粒蛋白结合,贮存于囊泡中,一个囊泡内约含有10000分子的NA。第13页/共218页3.NA的释放(1)胞裂外排(exocytosis):当神经冲动到达末梢时,Ca2+进入末梢,Ca2+降低胞浆粘稠度,促进囊泡向前膜移动,囊泡与前膜融合,形成裂孔,NA排入突触间隙。第14页/共218页(2)量子化释放(quantalrelease):每一个“量子”相当一个囊泡的释放量,一个“量子”释放不引起动作电位,数百个“量子”释放才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及效应。(3)从囊泡中溢出、置换出NA。第15页/共218页4.NA的消失(1)摄取(uptake)①摄取-1(uptake-1)或神经摄取(neuroalup-take)或贮存型摄取。释放到间隙的NA约有75~90%被神经末梢摄取到囊泡内贮存重新利用。主动转运机制。不能摄取ISO。

第16页/共218页②摄取-2(uptake-2)或非神经组织摄取(non-neuroalup-take)或代谢型摄取。心肌、血管、肠道平滑肌摄取NA,摄取的NA很快被COMT和MAO代谢。对ISO的摄取能力最强。第17页/共218页(2)灭活①摄取-1的NA,部分未进入囊泡可被胞质中线粒体膜上的单胺氧化酶(mono-anineox-dase,MAO)破坏。②摄取-2的NA被细胞内的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actechol-O-ethyltransferease,COMT)和MAO所破坏。(3)释放的N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产生效应。第18页/共218页(二)、Ach的生物合成、贮存、释放及消失1.Ach的合成第19页/共218页2.Ach的贮存Ach合成后进入囊泡,与囊泡内的ATP及蛋白结合,贮存于囊泡中。每一个囊泡内约含1000~50000分子的Ach。第20页/共218页3.Ach的释放胞裂外排和量子化释放。4.Ach的消失Ach释放到间隙后,被间隙内的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所水解。每一分子的AchE1min内可水解105分子Ach。作用迅速,一到几毫秒即可灭活。其水解产物胆碱可以进入神经末梢,作为合成Ach的原料。第21页/共218页四、传出神经按递质分类根据神经末梢所释放的递质不同,将传出神经分为胆碱能神经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此外目前研究发现还有:多巴胺能神经肽能神经嘌呤能神经第22页/共218页1、胆碱能神经(cholinergicnerve):兴奋时神经末梢能释放Ach的神经。(1)全部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2)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3)运动神经;(4)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汗腺、肾上腺髓质、骨骼肌血管。2、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神经末梢能释放NA的神经。包括:绝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第23页/共218页五、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一)、受体命名根据递质选择性与受体结合的不同命名。1、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receptor):能选择性与Ach相结合的受体。2、肾上腺素受体(adrenoceptor):能选择性与NA、AD、ISO相结合的受体。第24页/共218页(二)、受体分型1、胆碱受体(1)M胆碱受体(毒蕈碱受体,Muscarinereceptor,M受体)用药理学方法,以配体对不同组织M受体相对亲和力不同,将M受体分为五种亚型,称为M1、M2、M3、M4、M5。而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M受体也有五种亚型,分别用m1、m2、m3、m4、m5命名。这两种亚型M受体的分布、效应基本相对应。

第25页/共218页M1:中枢皮质、海马:中枢兴奋。突触前膜:激动时抑制Ach释放。神经节:神经节除极化。胃粘膜壁细胞:胃酸分泌;胃肠活动。瞳孔括约肌、睫状肌。M2:中枢、突触前膜:激动时抑制Ach释放。心脏:窦房结、心房,房室结、心室,激动时抑制。第26页/共218页M3:外分泌腺: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胃肠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膀胱逼尿肌兴奋收缩。血管平滑肌扩张中枢抑制M4:外分泌腺、平滑肌、中枢神经M5:中枢神经第27页/共218页M受体小结M受体:心脏:抑制,四负。腺体:汗腺、唾液腺、胃腺、呼吸道腺。分泌增加。眼睛:瞳孔、睫状肌收缩。胃肠平滑肌:兴奋时收缩,蠕动增加,括约肌松弛。膀胱逼尿肌:兴奋时收缩,蠕动增加,括约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兴奋时收缩。第28页/共218页(2)N胆碱受体(烟碱受体,Nicotinereceptor)N1(NN)受体:神经节N受体N2(NM)受体: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N受体第29页/共218页2、肾上腺素受体(1)受体1

受体:皮肤、粘膜血管,内脏血管血管收缩冠状血管收缩胃肠平滑肌松弛第30页/共218页突触前膜:激动时负反馈抑制NA的释放。

2受体

突触后膜(20%):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胃、肠平滑肌松弛,脂肪分解。

第31页/共218页(2)

受体1受体:心脏,1受体激动时心脏兴奋性增加,心收缩力加强,传导加快,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第32页/共218页2受体:支气管平滑肌、冠状血管、骨骼肌血管的2受体激动时均表现为扩张。骨骼肌收缩。糖原分解、糖异生、脂肪分解。第33页/共218页突触前膜受体:激动时促进NA释放。中枢受体:激动时交感神经活性增加。第34页/共218页3、多巴胺受体(DA)(1)中枢DA(2)外周DA:肠系膜血管、肾血管、冠状血管扩张。第35页/共218页研究进展1突触前受体2同一组织中不同受体的共存第36页/共218页(三)、受体反应的分子机制递质、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如何产生物效应,至今了解较少。目前认为存在几种偶联方式。1、受体与离子通道的偶联

M受体和受体与Na离子通道偶联

N2受体属于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N2受体是一种脂蛋白,分子量为25万,由4种5个亚基组成,包括两个亚基,分子量为40,000;一个亚基,分子量为50,000;一个亚基,分子量为57,000和一个亚基,其排列方式是:。第37页/共218页这5个亚基均贯穿细胞膜,围绕成圆筒状,中间形成离子通道,在两个亚基上各有一个Ach结合位点,当Ach与亚基结合后,促使门控离子通道开放,胞外Na+、Ca2+进入胞内,产生动作电位,导致肌肉收缩。第38页/共218页图5-5N2烟碱受体5个亚基各含约450个氨基酸,此5个肽链形成一个跨膜的环,在细胞内固定于细胞骨架上,每一肽链跨膜4次,N端和C端都位于胞外部(如亚单位剖面所示)。肽链在胞外被糖基化,在胞内被磷酸化,导致受体脱敏,2个单位各有一个Ach结合点,两者都结合1分子Ach后,钠离子通道开放,细胞除极兴奋。第39页/共218页2、受体与酶的偶联(1)M受体与G-蛋白(鸟苷酸结合调节蛋白)偶联M受体激动后,通过G-蛋白激活磷脂酶C(phospha-LipaseC)增加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基甘油(DAG)的形成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第40页/共218页

G-蛋白位于细胞膜内侧,由、、三个亚单位组成的三聚体。兴奋性G-蛋白(Gs):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使cAMP增加。

G-蛋白抑制性G-蛋白(Gi):抑制AC,使cAMP减少。

M受体激动时,抑制AC,激活K+通道而抑制Ca2+通道产生效应。

第41页/共218页(2)1受体与兴奋性G-蛋白(Gs)偶联1受体,通过Gs激活磷脂酶C,增加第二信使IP3和DAG的形成,而产生作用。(3)2受体与抑制性G-蛋白(Gi)偶联2受体,通过Gi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减少而产生作用。第42页/共218页(4)2受体与(Gs)偶联2受体,通过Gs激活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增加,而产生作用。第43页/共218页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许多信息分子参与。细胞外的信息分子,将信息从某一细胞传递至另一细胞,即为第一信使,包括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等;细胞内的信息分子,即为第二信使,包括cAMP、IP3、Ca2+、DAG等,则承担将细胞接受的外来信息转导至细胞内,最终引起相应的生物效应,其信息传递过程一般为:第一信使受体第二信使效应蛋白质

生物效应

第44页/共218页六、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胆碱能神经兴奋心脏:兴奋抑制血管:收缩扩张胃肠平滑肌:舒张收缩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收缩膀胱逼尿肌:舒张收缩瞳孔:散大缩小唾液:稠稀汗腺:手心脚心分泌全身分泌骨骼肌:收缩(2受体)收缩第45页/共218页七、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

基本作用及分类(一)基本作用1直接作用于受体:药物直接与胆碱受体或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产生的效应与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效应相似,称为激动药。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不产生或较少产生拟似递质的作用,并妨碍递质与受体结合,从而产生递质相反的作用,称为阻断药或拮抗药。第46页/共218页2.影响递质(1)影响递质释放①促进递质释放如麻黄素,间羟胺等。②抑制递质释放如可乐定,碳酸锂等。(2)影响递质转运和贮存如利舍平,去甲丙咪嗪等。(3)影响递质的转化如AchE抑制药:新斯的明,有机磷酸酯类等。第47页/共218页(二)、分类拟似药拮抗药1、胆碱受体激动药1、胆碱受体阻断药(1)M,N受体激动药:卡巴胆碱(1)M受体阻断药(2)M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①非选性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3)N受体激动药:烟碱②M1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2、抗AchE药:新斯的明③M2受体阻断药:拉碘胺3、肾上腺受体激动药④M3受体阻断药:(1)受体激动药hexahydrosiladifenidol①

1

2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2、AchE复活药:解磷定②

1受体激动药:去氧肾上腺素3、肾上腺受体阻断药

第48页/共218页③

2受体激动药:可乐定(1)受体阻断药(2)

、ß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①

1

2受体阻断药:酚妥拉(3)ß受体激动药明②

1

受体阻断药:哌唑嗪②

ß1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③

2受体阻断药:育亨宾①ß1、ß2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2)ß受体阻断药③

ß2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①ß1、ß2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②

ß1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③

ß2受体阻断药:布他沙明

(3)

1、

2、ß1、ß2受体阻断药:拉贝洛

第49页/共218页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分类作用环节药物应用拟胆碱药M、N受体氨甲酰胆碱新斯的明促进胃肠蠕动肌无力、促进胃肠蠕动M受体毛果芸香碱促进胃肠蠕动、缩瞳抗胆碱药M受体阿托品解痉、解毒、散瞳、制止腺体分泌N2受体琥珀胆碱肌肉松弛拟肾上腺素药α去甲肾上腺素休克β异丙肾上腺素平喘、休克αβ肾上腺素心脏骤停、过敏反应等其他麻黄碱平喘抗肾上腺素药α酚妥拉明血管舒张、休克β普萘洛尔抗心率失常第50页/共218页第一节胆碱受体激动药(cholinoceptoragonists)

M胆碱受体激动药:临床药物较多,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胆碱受体激动药

N胆碱受体激动药:主要有尼古丁,对N1、N2受体均有激动作用,无实用价值,仅具有毒理学上的意义。

第51页/共218页一、M胆碱受体激动药

(一)、胆碱酯类(M、N受体激动药)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

[来源]1.内源性:Ach为胆碱能神经递质。2.人工合成:药用的Ach为人工合成品。Ach脂溶性差,口服不吸收,也难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胃肠道的Ach易在AchE的作用下迅速水解失效,只有当大剂量静脉注射时才能出现药理作用。第52页/共218页M样作用:iv小剂量,相当于全部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兴奋所产生的作用,表现为:心脏抑制,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支气管、胃肠道与泌尿道等平滑肌兴奋,扩约肌松弛,汗腺、唾液腺等分泌增加,眼虹膜括约肌和睫状肌收缩。第53页/共218页N样作用:剂量稍大时,产生的相当于运动神经和全部植物性神经节兴奋产生的效应,包括肾上腺髓质兴奋释放肾上腺素。(副交感为主)第54页/共218页由于Ach在体内作用广泛,选择性差,无临床实用价值。Ach主要作为药理学研究的工具药。第55页/共218页氨甲酰胆碱极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耐高温。药理作用:1具有M样和N样作用;唾液、胃肠液分泌增加2作用最强而持久(不易被水解);3对胃肠道、膀胱、子宫平滑肌作用较强。第56页/共218页应用:1胃肠弛缓、积食;肠便秘。(鼓气)2子宫弛缓、胎衣不下、子宫蓄脓。(少)注意:1不能im或iv。只能皮下注射。2药效较剧烈,禁用于机械性肠梗阻。第57页/共218页

(二)、生物碱类(M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pilocarpine,匹鲁卡品)[药理作用]作用机制:选择性(直接)激动M受体,产生M样作用。对眼睛和腺体以及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明显,对心血管的影响小。第58页/共218页第59页/共218页1对眼睛的作用兴奋瞳孔虹膜括约肌上的M受体,使虹膜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第60页/共218页2对腺体作用皮下注射10~15mg毛果芸香碱,可明显增加汗腺、唾液腺的分泌。3对胃肠平滑肌,有强烈的兴奋作用

[临床应用]1.青光眼毛果芸香碱是青光眼首选药物。特点:作用快、温和、短暂,刺激性小,渗透性好。

第61页/共218页青光眼是眼科一种疑难病,种类很多,常见的分急性和慢性两类,其中女性急性充血性青光眼较多,是一种眼内压增高且伴有角膜周围充血,瞳孔散大、眼压升高、视力急剧减退、头痛、恶心呕吐等主要表现的眼痛。危害视力功能极大,是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病必须紧急处理采用手术较好。第62页/共218页2.虹膜炎(马等大动物)与扩瞳药交替使用,防止虹膜与晶状体粘连。3.胃肠弛缓、不全阻塞性肠便秘(神经性泻药)第63页/共218页[不良反应]眼科局部用药无明显不良反应。剂量过大或口服给药时可出现M受体过度兴奋的症状。可用阿托品对抗。第64页/共218页毒蕈碱(muscarine)第65页/共218页二、N胆碱受体激动药烟碱(Nicotine,尼古丁)烟碱是烟叶(tobacco)中的主要成分。国产晒烟中含烟碱3~8%,经加工制成烤烟后含烟碱1~2%。第66页/共218页[毒性作用]烟碱在临床上无实用价值,但在毒理上有很大的意义。烟碱剧毒,急性中毒死亡快,与氰化物相似。成人致死量约为50mg,一支烟卷约含半个致死量的烟碱(20~30mg),一支雪茄烟含烟碱量100~150mg。烟碱在粘膜极易吸收,吸收后80~90%在体内破坏,少部分以原形从肾排出。第67页/共218页[药理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1、对N1受体兴奋2、对N2受体兴奋3、长期吸烟与许多疾病有关:肿瘤、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第68页/共218页第七章抗胆碱酯酶药

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

乙酰胆碱酯酶(真性胆碱酯酶,

acetylcholinesterase,AChE)ChE

假性胆碱酯酶(pseudocholinesterase)

第69页/共218页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等抗胆碱酯酶药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有机磷酸酯类药

(农药,沙林毒气)抗胆碱酯酶药第70页/共218页

新斯的明(neostigmine)[体内过程]1、本品具有季胺基团,不通过血脑屏障,无中枢作用;不透过角膜,对眼睛无明显作用。2、口服吸收差,口服剂量比皮下注射剂量大10倍以上。临床可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有一定危险性。注射后5~10min起作用,维持2~4h。3、新斯的明在体内部分被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水解,部分以原形肾排。第71页/共218页[药理作用]1、抑制AchE,使Ach增加,产生M和N样作用。2、直接激动N2受体。3、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Ach。第72页/共218页新斯的明对骨骼肌的兴奋作用最强,对胃肠平滑肌及膀胱平滑肌的兴奋作用较强,对心血管、腺体、眼睛及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较弱。第73页/共218页[临床应用]1、重症肌无力(犬、断奶母猪)2、箭毒中毒、眼镜蛇毒中毒3、术后腹腔胀气和尿潴留4、非除极化肌松药过量中毒的解救5、胃肠弛缓、子宫收缩无力6、缩瞳药第74页/共218页[不良反应]胆碱能危象(cholinergiccrisis):重症肌无力的病畜,短时间内反复给药,造成剂量过大所致。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心动过缓、肌震颤和无力。本品禁用于机械性肠梗阻和泌尿道梗阻的患畜。第75页/共218页吡斯的明(pyridostigmine)主要用于重症肌无力,也用于术后腹胀和尿潴留。特点:作用弱、起效慢、维持久(6~8h)

抗胆碱酯酶的作用强度是新斯的明的1/20,药理作用强度1/4,持续作用时间长。2不良反应少,安全范围大。很少引起胆碱能危象。第76页/共218页拟胆碱药胆碱酯酶抑制药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胆碱酯酶复活药有机磷酸酯类DDVP(敌敌畏)、乐果、敌百虫DFP(异氟磷)等战争毒气:Sarin,Tabun等本类化合物毒理为不可逆抑制ChE农药第77页/共218页拟胆碱药胆碱酯酶抑制药有机磷酸酯类中毒中毒症状:中毒解救:M受体阻断药胆碱酯酶复活药瞳孔缩小、视力模糊、眼痛流涎、多汗、呼吸道泌↑恶心、腹痛,呼吸困难、尿失禁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骨胳肌震颤、血压↑、心率↑M样症状N样症状CNS症状不安、头痛、头晕、昏迷等第78页/共218页拟胆碱药胆碱酯酶抑制药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PAM,派姆)

PAM→PAM+磷酰化AChE→

磷酰化PAM+AChE氯解磷定(PAM-Cl)

作用与PAM相类似,不良反应较少。第79页/共218页Tabun塔崩(一种神经性毒剂)

thefirstknownnerveagent,synthesizedbyGermanchemistsin1936;ahighlytoxiccombustibleliquidthatissolubleinorganicsolventsandisusedasanervegasinchemicalwarfare

第80页/共218页第七章胆碱受体阻断药

(cholinoceptorblockingdrugs)

M胆碱受体阻断药胆碱受体阻断药

N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81页/共218页阿托品(atropine)阿托品是从颠茄植物或曼陀罗中分离出的生物碱,为消旋莨菪碱。现已人工合成。第82页/共218页抗胆碱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含阿托品类生物碱的主要植物颠茄Belladonna第83页/共218页抗胆碱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含阿托品类生物碱的主要植物曼陀罗第84页/共218页抗胆碱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含阿托品类生物碱的主要植物茛菪第85页/共218页抗胆碱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含阿托品类生物碱的主要植物东茛菪第86页/共218页[药理作用]作用机制:阿托品为竞争性M胆碱受体阻断药,对M胆碱受体有高度的选择性及有较强的亲和力,阻断Ach对M胆碱受体的激动作用。阿托品与M胆碱受体结合后内在活性很小,一般不产生激动作用。由于体内NA能神经继续发挥作用,结果出现拟交感神经样作用。第87页/共218页抗胆碱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类生物碱第88页/共218页阿托品对M胆碱受体亚型的选择性较低,对M1M2M3受体均有阻断作用。小剂量使唾液腺、气管及汗腺(马除外)分泌减少。中剂量扩瞳及增加心率大剂量阿托品对N1(神经节)胆碱受体有阻断作用。同时减少胃肠及尿道活动再大剂量则减少胃液及胃酸分泌。第89页/共218页1.腺体阿托品阻断M胆碱受体抑制腺体分泌,唾液腺、汗腺对阿托品最敏感,抑制作用最强,0.5mg阿托品可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对泪腺及呼吸道腺体的分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第90页/共218页2.眼扩瞳第91页/共218页3.平滑肌阿托品阻断平滑肌的M受体,对多种平滑肌产生松弛作用,尤其是过度活动或痉挛状态的平滑肌松弛作用更为明显。第92页/共218页4.血管与血压治疗量阿托品对血管与血压无明显影响,大剂量阿托品可解除小血管痉挛,增加组织灌注量,改善微循环。阿托品对皮肤血管扩张作用明显,出现潮红、湿热。第93页/共218页5.中枢作用较大剂量(1~2mg)可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大脑皮层。此作用可用于有机磷中毒呼吸抑制作用的解救。中毒剂量(10mg)可出现明显中枢中毒症状,如烦躁不安,多言,幻觉,运动失调,惊厥等。第94页/共218页[临床应用]1.解除平滑肌痉挛(仔猪拉稀)—不科学,引申2.抑制腺体分泌(1)用于全身麻醉前给药(2)用于严重的盗汗及流涎症3.虹膜睫状体炎4.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5.抗休克6.解除有机磷酸酯中毒第95页/共218页[不良反应]1.口干、皮肤干燥(0.5mg),心率加快、瞳孔散大、视力模糊(1mg)。2.阿托品中毒(5~10mg),致死量:成人80~130mg,儿童10mg。3解救:毒扁豆碱或新斯的明第96页/共218页

山莨菪碱

(anisodamine,654-2)1.扩瞳作用及抑制腺体分泌作用为阿托品的1/20~1/10。2.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及血管痉挛作用比较明显,临床主要用于感染性休克及内脏绞痛。3.本品不通过血脑屏障,中枢兴奋作用很少。第97页/共218页东莨菪碱(scopolamine)特点:1.东莨菪碱易进入中枢,中枢抑制作用强,小剂量镇静,较大剂量催眠。2.麻醉前给药3.抗晕动病4.治疗帕金森病禁忌症同阿托品第98页/共218页第七章N胆碱受体阻断药

N1胆碱受体阻断药

(神经节阻滞药)N胆碱受体阻断药

N2胆碱受体阻断药

(骨骼肌松弛药)第99页/共218页骨骼肌松弛药(skeletalmuscular

relaxants)除极化型肌松药骨骼肌松弛药非除极化型肌松药第100页/共218页除极化型肌松药(depolarizingmuscularrelaxants)作用机制:药物与神经肌肉接头后膜N2受体结合,产生与Ach相似的,较持久的除极作用,使N2受体对Ach不起反应而使骨骼肌松弛。常用于野生动物捕捉(例)、动物的保定等第101页/共218页琥珀胆碱(司可林,scoline)[药理作用]1.肌松作用作用快、短,易于控制。iv,10~30mg琥珀胆碱后,1min出现作用,2min达高峰,5min作用消失。琥珀胆碱在体内被血浆AchE水解。第102页/共218页2.肌松作用顺序及恢复顺序颈部肩胛腹部四肢面部舌咽喉咀嚼肌呼吸肌3.肌松作用强度以颈部及四肢松弛最明显,其次为面部、舌、咽喉、咀嚼肌。第103页/共218页[临床应用]1松弛咽喉肌,以利于插管。支气管镜、食管镜检查。2肌松性保定药(鹿茸,西部牛仔?)3浅麻醉辅助用药,利于肌肉松弛,有利于手术的进行。4捕抓野生动物作用快、持续时间短、要十分注意。与医院内感染的相关性?第104页/共218页非除极化型肌松药

(竞争型肌松药,

competitivemuscularrelaxants)

作用机制本类药物与Ach竞争神经肌接头的N2受体,阻断Ach对N2受体的激动作用而使骨骼肌松弛。特点:抗AchE药新斯的明能解除其肌松作用。因本类药物代谢不受AchE的影响。第105页/共218页

筒箭毒碱(d-tubocurarine)肌松顺序及恢复顺序眼部肌肉四肢肌躯干肌肋间肌膈肌特点:(刘例)1.本药静注后3~6min起效,持续20~40min。2.安全性比较小,因作用时间较长,其作用不易逆转(呼吸肌松弛),目前临床少用。第106页/共218页第107页/共218页第九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adrenoceptoragonists)又称为:拟肾上腺素药

(adrenomimeticdrugs)

拟交感胺类药物

(sympathomimeticamines)第108页/共218页拟肾上腺素药adrenergicdrugs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与交感胺相似的一类药物,亦称拟交感胺类药(symphathomimeticamines)基本化学结构儿茶酚胺类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3,4位为OH基非儿茶酚胺类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麻黄碱、沙丁胺醇等第109页/共218页Definition:aminesubstancescancausephysiologicresponsesimilartothoseevokedbytheendogenousadrenergicmediatorsepinephrineandnorepinephrine.Theirpharmacologiceffectsmimicsympatheticnervoussystemactivity.Catecholamines(CA,儿茶酚胺类):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苯环上C-3、C-4位上都有羟基形成儿茶酚(catechol),故统称儿茶酚胺类。第110页/共218页儿茶酚胺的结构与药物作用强、弱及时间长、短有关。儿茶酚胺药物作用强,维持时间短,易被COMT灭活;非儿茶酚胺药物作用弱,维持时间长,不易被COMT灭活。碳原子上的氢被-CH3取代后,不被MAO灭活,作用时间长,易被神经末梢摄取,并促进递质释放。如间羟胺、麻黄碱。第111页/共218页胺基上的氢被不同基团取代后,药物对、受体选择性产生改变。H原子被-CH3取代后,为肾上腺素,对1受体有活性。H原子被异丙基取代后,为异丙肾上腺素,对1、2受体有活性,对受体无活性。第112页/共218页肾上腺素受体Adrenergicreceptorsα1:主要存在于平滑肌(血管、虹膜、消化道括约肌、尿道等)。引起平滑肌收缩。a2:主要存在于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对NE的释放起负反馈作用。此外,血管平滑肌及中枢也有a2受体存在。第113页/共218页

β1

receptors:主要存在于心脏

(SAandAVnode,atria&ventricles,His-Purkinjesystem),引起兴奋性效应。

b2receptors:存在于多数平滑肌(uterus,bronchi,GI,bladder),引起平滑肌松弛。肝细胞\胰岛细胞b2receptors兴奋引起血糖↑、脂质代谢↑、组织耗氧量↑等。第114页/共218页兴奋心脏(b1)血管:皮肤粘膜血管(a1),

内脏血管(a1,b2),

骨骼肌血管(b2

)血压↑支气管平滑肌舒张(b2)代谢:血糖↑(b2)突触前膜(α2)第115页/共218页Classificationα-receptoragonists(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α、β-receptoragonists(肾上腺素、麻黄碱)β-receptoragonists(异丙肾上腺素、克仑特罗)第116页/共218页

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norepinephrine,NE)[体内过程]本品口服不吸收,在碱性肠液中易破坏;不宜皮下及肌内注射;也不宜静脉注射,一般采用静脉滴注给药。第117页/共218页[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对受体具有强大的激动作用(无选择性)对1受体激动作用较弱对2受体无作用激动突触前膜2受体,负反馈抑制NA的释放。第118页/共218页1.血管激动血管1受体,使血管收缩,主要是小动脉、小静脉血管收缩。血管收缩强度顺序是:皮肤、粘膜血管肾脏血管脑、肝、肠系膜血管骨骼肌血管第119页/共218页冠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1)心脏兴奋,心肌代谢产物腺苷增加,腺苷具有很强的冠状血管舒张作用。这是由于心脏兴奋后,代谢加速,局部组织O2分压降低,心肌细胞内的ATP分解成ADP和AMP5`核苷酸酶腺苷。(2)血压升高,提高了冠脉灌注压力。(3)激动突触前膜2受体。第120页/共218页2.心脏激动心脏1受体,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传导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大剂量可引起心率失常。3.血压小剂量NA兴奋心脏,收缩压升高,血管收缩不明显,舒张压不变,脉压差变大。大剂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脉压差变小。第121页/共218页[临床应用]1.神经源性休克(急性)2.药物中毒性低血压,如氯丙嗪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3.临床上与酚妥拉明合用,抵消效应,而保留效应第122页/共218页休克系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神经源性休克:由于麻醉或损伤和强烈的疼痛抑制交感神经缩血管功能,引起一过性的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

第123页/共218页

间羟胺

(metaraminol;阿拉明,aramine)

为人工合成品第124页/共218页作用特点:1间羟胺收缩血管作用及升高血压作用比NA弱,因不被MAO灭活,故升压作用持久。为NA的代用品,用于各种休克的早期。21受体兴奋作用弱,不引起心率失常3为人工合成品第125页/共218页、受体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

(adrenaline,AD;epinephrine)肾上腺髓质:Ad85%,NA15%NA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AD药用AD为肾上腺髓质提取或人工合成品第126页/共218页[体内过程]AD口服吸收很少,口服后在碱性肠液、肠粘膜及肝内破坏。皮下注射吸收较慢,维持1h;肌内注射吸收较快,维持10~30min。0.25~0.5mg/次。第127页/共218页[药理作用]作用机制:激动1受体和1、2受体,对受体激动作用强度相等。1.心脏激动1受体,心脏兴奋性增加,心收缩力加强,传导加快,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剂量大或静脉注射过快时,可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第128页/共218页2.血管激动1受体,皮肤、粘膜、肠系膜、肾血管收缩。激动2受体,骨骼肌和肝血管扩张。

冠状血管扩张。

第129页/共218页3.血压小剂量AD:收缩压升高:心脏兴奋,心输出量增加。舒张压不变或下降,脉压差变大,这是因为骨骼肌血管扩张,抵消或超过皮肤粘膜血管收缩。大剂量AD:收缩压、舒张压升高,脉压差变小,这是因为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超过骨骼肌血管扩张。

第130页/共218页4.支气管激动支气管平滑肌2受体,使支气管扩张,并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激动支气管平滑肌1受体,粘膜血管收缩,通透性降低,消除粘膜水肿。5.胃肠平滑肌张力降低。6.血糖升高:激动

受体,促进糖原分解;降低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抑制胰岛释放。第131页/共218页[临床应用]1.心脏聚停,麻醉过度、煤气中毒、溺水。心室内注射(三联针:NA+AD+ISO)2.过敏性休克:AD首选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支气管收缩,粘膜水肿,过敏介质释放,呼吸困难。AD:激动1、1受体,血压升高。激动2受体,支气管扩张,抑制过敏介质释放,呼吸困难改善。仔猪疫苗过敏第132页/共218页4.与局麻药配伍目的:收缩血管,减少局麻药吸收,延长局麻作用时间,减少局麻药吸收中毒。局麻药中AD的浓度为1:25000(一次用量不超过0.3mg)。5外用局部止血(鼻血、齿龈血)第133页/共218页

麻黄碱(ephedrine)麻黄碱是从中药麻黄中提取的生物碱,还提取出伪麻黄碱、和麻黄油等,前者为麻黄碱的立体异构体、后者具有发汗作用,麻黄碱现已人工合成。麻黄碱甲基化后生成甲基苯丙胺,是生成摇头丸、冰毒的原料作用机制:1.直接作用:激动1、2、1、2受体。2.间接作用:促进神经末梢释放NA。第134页/共218页麻黄草第135页/共218页作用特点(与Ad比较):1.化学性质稳定,口服有效。2.对心脏、血管、血压及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弱、慢、持久(维持3~6h)。3.易通过血脑屏障,中枢兴奋作用明显,表现为精神兴奋,不安和失眠。4.快速耐受性,与受体饱和及递质耗竭有关。第136页/共218页[临床应用]1.防治轻度支气管哮喘,对重症急性发作明显无效。临床有人将麻黄用于猪的呼吸系统综合征,效果较好,剂量控制严格,搅拌一定要均匀。2.消除鼻粘膜充血引起的鼻塞,0.5~1%溶液滴鼻。(泰诺中含有伪麻黄碱)第137页/共218页3.PPA,盐酸去甲麻黄碱、盐酸苯丙醇胺,早期康泰克中的成分,主要副作用包括:易引起头昏、头痛、眩晕、心悸、血压升高,还有诱发心脏早搏、诱发癫痫发作等,有增加出血性中风危险的新的副作用第138页/共218页感冒药常用的组方搭配:

a、解热镇痛药:退热和缓解头痛、关节痛等症状,例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等。

b、鼻黏膜血管收缩药:减轻鼻窦、鼻腔黏膜血管充血,解除鼻塞症状,例如苯丙醇胺、伪麻黄碱。

c、组胺拮抗剂:使下呼吸道的分泌物干燥和变稠,减少打喷嚏和鼻溢液,同时具有轻微的镇静作用,例如氯苯那敏(扑尔敏)和苯海拉明等。第139页/共218页

d、中枢兴奋药:有些制剂中含有咖啡因,一是为了加强解热镇痛药的疗效,二是抵消抗组胺药所引起的嗜睡作用。

e、抗病毒药:抑制病毒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并抑制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如金刚烷胺、吗啉胍。第140页/共218页受体激动药

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体内过程]1.口服吸收无效,口服后在肠粘膜与硫酸基结合而失活。2.气雾剂吸入给药,吸收较快。3.舌下给药,舌下静脉丛吸收。4.静脉滴注给药,因不被MAO所代谢,作用时间较长。第141页/共218页[药理作用]作用机制:激动受体,对1、2受体无选择性,强度相等;对受体无作用。1.心脏激动1受体,其作用比NA、AD强。第142页/共218页2.血管激动骨骼肌血管2受体,血管扩张;冠状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3.血压兴奋心脏,收缩压升高;骨骼肌血管,舒张压下降,总体反应为血压下降。4.激动支气管平滑肌2受体,支气管舒张;抑制过敏介质释放。第143页/共218页[临床应用]1.支气管哮喘,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舌下或气雾给药。2.心脏聚停,比AD作用强,心室内注射。3.感染性休克,应补足血容量。第144页/共218页[不良反应]1.心悸、头晕。2.心律失常,严重时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禁用于冠心病,心肌炎及甲亢。第145页/共218页沙丁胺醇Salbutamol药理作用主要激动b2受体舒张支气管、血管平滑肌应用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不良反应量大亦可引起心律失常第146页/共218页克仑特罗作用特点:对2受体具有选择性的兴奋作用,能显著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呼吸困难。舒喘宁。盐酸克仑特罗,瘦肉精,大剂量使用,能够增加动物组织的蛋白质合成作用,增加中大猪的瘦肉率。组织蓄积残留,对人体造成危害——禁用!(例)莱克多巴胺(美批准,欧禁?)第147页/共218页资料β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克仑特罗、沙丁胺醇、西马特罗等)可通过加速脂肪分解,促进蛋白质合成,实现动物营养再分配,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增加动物酮体瘦肉率。饲喂克仑特罗的生猪臀部丰满,毛光皮亮,肉质红嫩,瘦肉率高,好销售,市场价格好。但有明显瘫软症状,四肢严重颤抖或卧地不起。由于该类药物停止使用后,不能维持其作用,因而需要长期使用,如没有休药期,则内脏器官残留量高,如人食用了残留有高浓度药物的脏器就会中毒。

第148页/共218页资料

中毒症状:肌肉震颤,心动过速、心悸、神经过敏、头晕、头痛、甲状腺机能亢进,重者死亡等。研究表明,长期食用,会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在机体内蓄积情况:眼球含量最高,其次肝、肺、肾脏等内脏,然后肌肉。该类药物性质稳定,加热至172℃才分解,故蒸馏无法破坏其毒性。

第149页/共218页

1990年和1991年西班牙和法国由于牛肝中高水平β-激动剂残留而引起进食者严重中毒事件。

1998年5月17日香港市民食用内地供港猪内脏后中毒;

1999年10月浙江嘉兴市57名村民因误食有“瘦肉精”的水磨粉后中毒;

2001年1月浙江余杭63人因食用含有盐酸克仑特罗猪肉而中毒;

2001年11月广东河源市发生因误食含有盐酸克仑特罗猪肉而造成400多人集体中毒事件;中毒事件:第150页/共218页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adrenoceptorblockingdrugs)又称为抗肾上腺素药(antiadrenergicdrugs)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第151页/共218页Definition:caninteractwithadrenergicreceptorsandbyoccupyingthesesitesdonotallowanadrenergicagonistaccesstothereceptor,preventreceptoractivationandtherebyreducesympatheticactivity.Classification:-receptorblockingagents(酚妥拉明)-receptorblockingagents

(普萘洛尔)第152页/共218页受体阻断药

受体阻断药能选择性与受体结合,阻断递质或受体激动药与受体的表现结合,拮抗它们对受体的兴奋作用,而产生抗肾上腺素的作用,表现为动静脉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

第153页/共218页

1、2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苄酚明

受体阻断药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为降压药2受体阻断药育亨宾,为科研工具药

第154页/共218页

短效类酚妥拉明

(phentolamine;立其丁,regitine)酚妥拉明生物利用度低,口服吸收差,口服给药的疗效只有注射给药的20%,口服后30min疗效达高峰,维持3~6h;肌内注射维持30~50min。第155页/共218页[药理作用]作用机制:选择性阻断1、2受体,对受体无作用。酚妥拉明与受体结合较松散,易于解离,为竞争性受体阻断药。1.血管: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具有明显的AD翻转作用)。直接血管扩张作用和阻断1受体作用。第156页/共218页2.心脏心脏兴奋,心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其原因是:(1)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反射性兴奋心脏。

(2)阻断突触前膜2受体,促进前膜释放NA,激动心脏1受体。3.拟胆碱样作用,兴奋胃肠平滑肌。4.组胺样作用,胃酸分泌增加,皮肤潮红。第157页/共218页[临床应用]适用于感染性、心源性和神经性休克。目的: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血液灌注,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输出量,降低肺循环阻力,防止肺水肿发生。用药前必需补足血容量与NA合用目的是阻断受体,保留受体作用。第158页/共218页

受体阻断药

(-adrenoceptorblockers,

-adrenoceptorantagonists)

本类药主要阻断NA、AD与受体结合,为典型的竞争性受体阻断药。第159页/共218页

普萘洛尔(propranolol,心得安)特点:1.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吸收率大于90%,1~3h血浓达高峰,t1/2为2~5h。2.首过消除强,60~70%;生物利用度低,仅为30%。3.蛋白结合率大于90%。易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第160页/共218页4.典型受体阻断药,对12受体无选择性。临床常用于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甲亢等。第161页/共218页第十章局部麻醉药

(localanaesthetics)局部麻醉药简称为局麻药局麻药是指在用药局部能暂时地,完全和可逆性地阻断神经的冲动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局部的痛觉和感觉消失的药物。全麻药与局麻药的区别;镇痛药与局麻药的区别。(场合?)第162页/共218页1.局麻作用(1)局麻药在治疗量(低浓度)时,能选择性阻断感觉神经的冲动和传导,使感觉和痛觉均消失,产生麻醉作用。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第163页/共218页(2)高浓度(大剂量)的局麻药对各类神经纤维均有阻断作用,如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运动神经及中枢神经系统;此外对心血管、胃肠平滑肌、骨骼肌均有麻醉作用,此作用为局麻药所不需要的作用。第164页/共218页(3)局麻药对神经纤维的作用是:提高神经纤维的兴奋阈(或电剌激阈),降低兴奋性及动作电位幅度,延长不应期,直至动作电位、兴奋性、传导性、痛觉和感觉全部丧失而产生麻醉作用。第165页/共218页在混合神经中,根据神经纤维粗细的作用顺序是:痛觉冷觉温觉触觉压觉运动神经第166页/共218页2.作用机制局麻药的作用机制是:稳定细胞膜,降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阻断Na+通道,阻滞Na+内流,阻止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而抑制冲动、传导。第167页/共218页局麻药是怎样阻断Na+通道,阻滞Na+内流的?胺基在细胞膜内侧与Na+通道闸门的磷脂结合形成横桥关闭Na+通道。第168页/共218页局麻药在体内以两种形式存在,而两种形式存在受pH的影响。

第169页/共218页一般制成盐酸盐,进入微碱性的组织中,可以缓慢水解,发挥局麻作用。发生急性炎症的组织,作用减弱。第170页/共218页[吸收作用及不良反应]局麻药所需要的作用是局部作用,不希望药物吸收,如果局麻药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循环,称吸收作用。吸收作用可引起全身反应,这实际上是局麻药的不良反应。第171页/共218页为防止局麻药的吸收及延长局麻药的作用时间,常在局麻药液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

第172页/共218页[局部麻醉方法]有五种麻醉方法1.表面麻醉(surfaceanaesthesia)

将药物涂于粘膜表面,使粘膜下神经纤维麻醉。用于眼、鼻、咽喉、气管、食道、生殖器粘膜浅手术的麻醉,一般持续时间短。丁卡因(地卡因)第173页/共218页2.浸润麻醉infiltrationanaesthesia

将药物注射到皮下、肌肉或手术切口部位组织,使局部的神经纤维麻醉。普鲁卡因、利多卡因

第174页/共218页3.传导麻醉(conductionanansethesia)

将局麻药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使该神经支配的区域麻醉。四肢、腹腔麻醉,用药量少但麻醉范围较广

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第175页/共218页4.硬膜外腔麻醉(epiduralanaesthesia)

将药物注射到硬脊膜外腔,通过扩散,使脊神经根麻醉。常用于剖腹产、后躯手术。第176页/共218页5封闭疗法:将药液注射于患部周围或神经通路,以阻断病灶不良冲动向中枢传递。适用于动物的机械性损伤,以减轻疼痛,改善患部营养。(问)不疼,精神松弛,血管扩张,有利于代谢废物的运输和营养物质的传递。第177页/共218页[常用局麻药]普鲁卡因(procaine,奴佛卡因,Novocaine)特点:1.亲脂性低,粘膜穿透力弱,不能用于表面麻醉。第178页/共218页2.常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硬膜外麻醉、封闭疗法。药液中常加肾上腺素(十万分之一),只能维持30~45分钟(短效)。3.本品毒性小,安全范围大。因为普鲁卡因进入血循环后,很快被血浆假性AchE水解成氨苯甲酸(PABA)和二乙氨基乙醇。第179页/共218页丁卡因(tetracaine,地卡因,dicaine)特点:1.作用强、持久(长效),用药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