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物理达标检测卷及答案_第1页
初中八年级物理达标检测卷及答案_第2页
初中八年级物理达标检测卷及答案_第3页
初中八年级物理达标检测卷及答案_第4页
初中八年级物理达标检测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达标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地一种重要方法,考试时,小丽同学对所涉及地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合理地是()A.一支新地2B铅笔地长度约为18B.一支考试用地新中性笔地质量约为10kgC.一张中考物理试卷地面积约为1.5m2D.一张草稿纸平铺对桌面地压强约为100Pa2.新型膨胀式安全带(如图)紧缚力达到一定地值,藏在安全带里地气囊就会快速充气,迅速形成气囊袋,对驾乘人员起到更好地保护作用。下列关于膨胀式安全带说法正确地是()A.该安全带会使人地惯性减小B.该安全带可以使人所承受地力减小C.当车加速时,该安全带就会自动充气D.该安全带充气后增大与人体地接触面积,减小压强,可避免人员被勒伤3.如图所示,用力F把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木块静止。以下说法正确地是()A.木块只受重力,压力与摩擦力B.木块受到地摩擦力随F增大而增大C.木块对墙面地压强随F增大而增大D.木块受到地重力与压力是一对平衡力4.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地是()①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地深度有关②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地密度有关③液体是否对容器地底部产生压强④液体是否对容器地侧壁产生压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如图所示,完全相同地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相同地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这两点受到液体地压强pA,pB大小关系为()A.pA<pBB.pA>pBC.pA=pB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6.水下考古队员从沉船上将明代瓷碗打捞出水面,碗在水里上升地过程中()A.水只对碗地外壁有压强B.水只对碗地内壁有压强C.水对碗地压强逐渐变大D.水对碗地压强逐渐变小7.如图为盆景地一个自动供水装置。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地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地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地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盘中地水位可以保持一定高度。使水不会全部流出而能保留在瓶中地原因是()A.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B.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水地压强C.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地压强D.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地压强与水地压强之与8.天与核心舱内适宜三位航天员工作生活地气压约为()A.100PaB.1000PaC.10000PaD.100000Pa9.物理老师在实验室做"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地演示实验,图甲所示地是由粗细不同地三节塑料管A,B,C连接而成地装置,三节管中分别接有三个相同传感器地探头,传感器与电脑相连。老师将抽气机与C管右端相连后开始抽气,电脑绘制出地三节管中地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地p­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地是()A.抽气过程中,三节管中地气体流速相同B.实验室地大气压为101.0kPaC.0~4s,C管中地气体压强变化最大D.图象③是A管中地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地图象10.甲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乙同学采取下面哪个措施可以改变这个高度差()A.往水银槽内加少量水银B.用粗一些地玻璃管做实验C.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但不出水银面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11.中国南极泰山站采用轻质材料装配而成,为避免被南极强横风吹得移位,其独特地支架悬空形状发挥了作用。泰山站地悬空形状接近于下列图中地()12.川航重庆至拉萨3U8633航班曾在飞行期间出现风挡玻璃碎裂,导致驾驶舱处于高空低温失压状态,在空管与机组人员地冷静处理下,飞机安全迫降于成都双流机场。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地是()A.飞机正常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B.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被"吸出"舱外与惯性带来地危害C.风挡玻璃碎裂后,驾驶舱内地气压突然变为零D.飞机在迫降过程中运动状态始终保持不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13.如图甲所示,把一个硬质塑料瓶装满水,把乒乓球放在瓶口处按住倒置,松开手后,乒乓球在________地作用下不会下落;如图乙所示,去掉瓶底,把乒乓球放入瓶内,若从瓶口处用力向上吹气,由于气体流速越大地位置,压强越________,所以乒乓球不会上升。14.一根有刻度地细玻璃管两端开口,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溶液地玻璃瓶,制成一个简易气压计,如图所示,细玻璃管内地液柱是由于瓶内地气压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外地大气压而形成地。把气压计从山上拿到山下,细玻璃管内地液柱高度会__________。15.探究压力地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地关系时,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地两种方法。用两只手地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________地方法不合理,该方法未控制__________相等。图甲中,铅笔笔尖面积是0.5mm2,两手指均用2N地力对压铅笔两端,则笔尖对手指地压强为____________Pa。16.如图所示为负压救护车地工作原理图,车内空间为负压舱,它能有效地防护病毒再传播。这个装置主要部分是一个抽气机,被污染地空气经过消毒,杀菌处理后用抽气机________(填"抽出"或"抽入")车内,使车内大气压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车外气压,所以称之为负压救护车,这样就能让清洁地空气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并使空气由清洁区(医务人员区)流向感染源区(病人区)。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17.在"探究影响压力地作用效果地因素"地实验中,小明与小华设计了图甲,乙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甲,乙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地作用效果越明显"地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地压力作用效果不明显,如图丙所示,通过对图甲,丙地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地作用效果越不明显"地结论。则:(1)设图乙中小桌对海绵地压强是p乙,图丙中小桌对木板地压强是p丙,则p乙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p丙。(2)比较图乙与图丙可知,根据压力地作用效果比较压强地大小需要满足地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所用地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地大小与液体深度与液体密度地关系"实验中,所用地器材有U形管压强计,烧杯,刻度尺,足量地酒精,水与盐水,已知ρ酒精<ρ水<ρ盐水。(1)如图是U形管压强计。实验前,为了检查探头与U形管之间是否漏气,小明用手轻压探头地橡皮膜,同时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______________。(2)在探究液体压强地大小与液体深度地关系时,记录地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实验次数液体密度液体深度h/U形管两侧液面地高度差Δh/液体压强地大小1相同32.7a265.8b398.9c①请将表格中a,b,c三处空缺地信息补充完整: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②根据表中信息可得出地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洋洋同学家地卫生间下水道堵塞了,它爸爸利用吸盘很快就将下水道疏通了,如图所示。为此它突然联想到所学过地大气压知识,于是,洋洋与瑞瑞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地实验方案。方案设计(1)用刻度尺测出吸盘地直径D。(2)将吸盘四周蘸上水,挤出里面地空气,压在光滑地水平地面上。(3)用力竖直往上拉吸盘柄,直到吸盘脱离地面,根据经验估测拉脱吸盘所需拉力地大小F。(4)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评估交流洋洋同学说:我们地实验原理是________,操作过程规范,较方便地估测出了大气压强。瑞瑞同学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尽管我们地操作规范,但估测地结果误差较大,洋洋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地意见,然后,它们继续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方案,尽量减小测量误差。根据洋洋与瑞瑞同学地实验记录及自我评估情况可知,测出地大气压强p=________(用字母表示);实验时洋洋同学将吸盘四周蘸上水,这样做地目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综合运用题(每题9分,共18分)20.为了倡导绿色出行,衡阳市投放了大量地共享自行车,小明在水平地面上匀速骑行900m,所用时间为3min,人与车总质量约为60kg,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约为0.01m2,g取10N/kg。求:(1)自行车行驶地速度。(2)自行车对地面地压力。(3)此时自行车对地面地压强。21.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空玻璃杯,它地底面积为0.01m2,在玻璃杯中装入1kg水后,水对杯底地压强为900Pa,求水地深度,并通过计算推测出玻璃杯地大致形状是图中甲,乙,丙地哪一种。(水地密度ρ=1.0×103kg/m3,g取10N/kg,杯壁地厚度可忽略)

答案一,1.A2.D: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系安全带不会改变人地惯性,故A错误;该安全带不能使人所承受地力减小,故B错误;题中有"紧缚力达到一定地值,藏在安全带里地气囊就会快速充气,迅速形成气囊袋",由惯性知识知,只有当车辆迅速减速或紧急刹车时,安全带才会紧缚人体,才会自动充气,故C错误;该安全带充气后增大与人体地接触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从而避免人员被勒伤,故D正确。3.C4.B:在容器两侧倒入深度不同地同种液体,观察橡皮膜地形变,可以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地关系。在容器两侧分别倒入深度相同,密度不同地两种液体,观察橡皮膜地形变,可探究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地密度有关系。橡皮膜不在容器地底部,故无法利用该装置探究液体对容器底部地压强。在容器一侧倒入液体,观察橡皮膜地形变,可探究液体是否对容器地侧壁产生压强。5.B:两烧杯中液体密度ρ相同,A点所处地深度大,由公式p=ρgh可知,pA>pB。6.D:水地深度越小,压强越小。7.D8.D9.D:在图甲地装置中,当用抽气机抽气时,在同一时间内,通过每个管子地气体总量相同,细管内气体流速大,粗管内气体流速小,故A管内地气体流速最大,C管内地气体流速最小,A错误;由图象可知,t=0s时,实验室地大气压为101.3kPa,B错误;因为A管内地气体流速最大,C管内地气体流速最小,由流体压强与流速地关系可知,C管压强最大,A管最小,C错误;在相等地时间内,图象③地压强变化最大,由上述分析可知气体压强变化最大地是A管,即图象③是A管中地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地图象,D正确。10.D:大气压随高度地增加而减小。11.A12.B二,13.大气压;小14.大于;降低:设题中玻璃瓶内液面上方液体地压强为p液,有p液+p外=p内,可见瓶内气压p内比外界大气压p外大。把气压计从山上拿到山下,p外增大,p内不变,故p液变小,故液柱高度会降低。15.乙;压力;4×106:为探究压力地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地关系,应当控制压力大小不变,而题图乙中铅笔竖直放置时,由于铅笔地重力会导致下面手指受地压力增大,无法控制压力相等,故乙地方法不合理。笔尖对手指地压强p=eq\f(F,S)=eq\f(2N,0.5×10-6m2)=4×106Pa。16.抽出;低于三,17.(1)等于(2)形变物体要相同,且压力地作用效果容易观察(3)控制变量法;转换法:(1)图乙,丙所示地实验中,压力与受力面积均相同,由公式p=eq\f(F,S)知,两种情况下压强相同。(2)根据压力地作用效果比较压强地大小时,形变物体要相同,并且压力地作用效果容易观察。18.(1)是否出现高度差(2)①小;中;大;②液体密度一定,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1)用手轻压橡皮膜,若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则装置不漏气。(2)由表中数据可知,U形管两侧液面地高度差越来越大,则液体压强越来越大。由此可见,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19.p=eq\f(F,S);吸盘中地气体挤不干净(不是真空);拉脱吸盘所需力地大小估测不准;eq\f(4F,πD2);防止外面地气体进入吸盘四,20.解:(1)自行车行驶地速度v=eq\f(s,t)=eq\f(900m,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