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支队综合指挥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初步设计方案-2_第1页
边防支队综合指挥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初步设计方案-2_第2页
边防支队综合指挥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初步设计方案-2_第3页
边防支队综合指挥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初步设计方案-2_第4页
边防支队综合指挥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初步设计方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边防支队综合指挥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初步设计方案

项目概述项目背景推进信息化建设、警务实战应用是科技强警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提升边防部队维护社会治安和预防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中央军委、部、武警总部(队)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边防支队先后建成金盾工程、边防视频监控系统和110接处警指挥系统等信息化系统,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完善,初步形成了边防部队信息化的框架体系,并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治安管理、队伍建设、服务群众等工作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初见成效。2015年6月部党委会议暨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九次(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警务实战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级机关要“着眼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问题导向,锐意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化建设和警务实战化建设,着力完善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积极推动构建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公共安全体系,进一步提高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能力水平”。“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对警务实战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重点围绕维稳处突、打击犯罪、治安治理三项任务,紧紧抓住指挥处置、侦查办案、巡逻防控三个环节,牢牢把握情报信息、专业训练、警力装备三大支撑,强化实战引领,注重机制创新,大力推进一体化运作的情报指挥机制、合成作业的侦查办案机制、立体常态的巡逻防控机制和实用实效的警务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机关整体战斗力”。为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市边防支队以出台建设意见为契机,全面启动市边防支队综合指挥平台建设项目,大力推进新技术应用,强化机制创新,有效提高边防部队管边控边和维护边海防安全稳定能力,推动工作信息化水平再上新台阶。建设目标基于边防设防区域偏远、治安形势复杂、兵员流动性大、应急处突和救援任务重、走私贩毒偷渡和涉外涉边案件多的特点,整合支队、省边防总队、市局和的PGIS、视频监控、电子卡口、110接处警、应急通信等基础服务和信息数据,建设一套集兵员管理、装备管理、警力报备、兵力动员、兵力部署、训练演练、能力评估、警务联勤、作战指挥、治安管控、巡逻防控、精准打击、应急救援等警务活动的信息化作业于一体的综合指挥平台,以二维/三维可视化电子地图进行可视化展示和操作,能够大力提高支队和各边防派出所的勤务作战和应急处突能力,弥补边防队伍兵员流动性带来的作战能力的不足。建设内容市边防支队综合指挥平台的建设内容包括:1、建立一套边防作战能力信息化管理体系,利用信息化技术从兵员目录、武器装备、作训演练、技能考评、兵力动员等各个方面来提升和检验、评估作战能力,做到知彼之前先知己;2、以长乐四所一队为试点,建设一套兵力实时调度指挥系统,利用PDT应急通信系统的GPS/北斗定位功能,实现对车辆、单兵的实时定位和扁平化的调度指挥,为应急处突和兵力动员提供动态化、可视化的;3、以长乐四所一队为试点,建立一套联防联勤机制,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各边防派出所的兵力协同和联勤作战,在治安巡控、兵力部署和联勤作战、联动指挥;4、建设一套边防辖区全方位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支队辖区内防护目标、重点设防布控区域、重点单位、治安场所、社区村居、重点关注对象、重点人员关系网络、重点防控案件、WiFi热点等社会化信息,在电子地图上进行分层、分类展示,为入伍新兵提供快速熟悉辖区情况,快速进入战备状态提供帮助;5、建设针对走私、贩毒、偷渡组织和违法犯罪人员的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重点犯罪人员的跟踪布控和精准打击;6、整合总队、支队、各边防所队和全球眼的视频监控图像资源,新建基于手机的图像即时传送系统,为日常治安巡控、案件侦查和应急救援指挥提供可视化支撑;7、建设辖区治安态势分析研判预警系统,对接市局110接处警数据,对辖区内历史案件进行分类统计,生成不同时段、不同区域、不同案事件类别的热力图,从中找出案件发生的规律和未来的治安态势,以此来动态调整兵力部署和勤务工作;8、建设多媒体电子执法证据保全系统,按照案事件、时间、处警人等维度对电子执法证据进行统一归档,与市局电子支付证据数据共享,并支持不同维度的信息检索;9、在长乐四所一队配备PDT应急通信终端,为联防联勤机制提供可靠的应急通信保障;10、软件系统运行所需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基础设施。项目现状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市边防支队是部和地方党委、政府、机关双重领导下的一支执法武装力量,驻扎在市沿海地区和口岸,是国家实施边海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现役部队和警察的双重属性,具有军事性、性和涉外性。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队积极开展科技强警工作,先后建成了金盾工程、边防视频监控系统和110接处警指挥系统等信息化系统,这些系统的建设,对于边防工作起到了很大的科技支撑作用,大大的提高了边防维护社会治安和预防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警务实战应用是科技强警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2015年6月部党委会议暨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九次(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警务实战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级机关要“着眼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问题导向,锐意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化建设和警务实战化建设,着力完善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积极推动构建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公共安全体系,进一步提高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能力水平”。“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对警务实战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重点围绕维稳处突、打击犯罪、治安治理三项任务,紧紧抓住指挥处置、侦查办案、巡逻防控三个环节,牢牢把握情报信息、专业训练、警力装备三大支撑,强化实战引领,注重机制创新,大力推进一体化运作的情报指挥机制、合成作业的侦查办案机制、立体常态的巡逻防控机制和实用实效的警务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机关整体战斗力”。为进一步提供机关的战斗力,加快警用装备的升级改造,部在《关于推进350兆数字集群通信专网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要求各级机关根据《<全国装备建设“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建设任务书》的要求,以警用数字集群(PDT)标准为技术体制建设350兆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十二五”末初步建成全国联网的无线数字应急指挥网。为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党中央、国务院也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和深度应用。按照科技引领、信息支撑的思路,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平安建设信息化综合平台。在确保信息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前提下,提高系统互联、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程度。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应用,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主动预防和打击犯罪的能力。将社会治安防控信息化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充分运用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传感、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创新社会治安防控手段,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打造一批有机融合的示范工程。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要推动集成应用,运用数据挖掘、人像比对、车牌识别、车牌识别、智能预警、无限射频、地理信息、北斗导航等现代技术,在充分考虑技术成熟度的基础上,加大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集成应用力度,提高视频图像信息的综合应用水平。现状分析辖区现状市边防支队边防辖区点多、线长、面广,全市海岸线长983.68千米,辖区涉及沿海乡镇(街道)33个、行政村257个、自然村665个,常住人口70.8万。辖区面积825.05平方千米,岛屿190个(有人岛18个),港口32个、澳口161个、码头144个。共有沿海船舶11469艘,占全省沿海船舶总数的23.7%;渔船民21267人,占全省渔船民总数的21.1%;设有船管站51个,船管员138人。市边防支队一体化实战勤务指挥平台现状基于PGIS的实战勤务指挥平台已在全国各地警务实战、治安管理、重大活动安保、创新社会管理等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市边防支队未建设一体化实战勤务指挥平台,基于PGIS业务应用和本地边防警务创新改革工作存在不足,对全省边防管控形势缺乏分析研判,对实际警情、边防警力资源分布缺乏具体空间感知,警力管理职能相对薄弱。GPS/北斗现状现有的GPS/北斗定位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由市局统一在各警用车辆上安装了GPS/北斗双模定位终端设备,通过GSM短信方式主动或被动的把车辆定位信息发送到市局指挥中心,在PGIS电子地图上可以实时显示每个车辆的具体位置、行驶方向和行驶速度,也可以对某台车辆的历史行驶轨迹进行查询和回放,用于对警用车辆的实时调度指挥和行驶路线的监督复查。二是由市局统一建设的移动警务系统,通过移动警务终端的GPS/北斗定位模块和APP将佩戴干警个人的位置信息通过4G网络传输到网内部平台上,通过PGIS电子地图可以实时监控佩戴干警的具体位置,查询回放干警的历史运动轨迹路线,用于对干警的指挥调度和行为监督。三是由市局统一建设PDT警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通过对讲机/车载台的GPS/北斗双模定位获取设备的实时位置,通过数据通道上传到市局指挥中心,在PGIS电子地图上可以实时显示每个佩戴干警、车辆的具体位置、行驶方向和行驶速度,也可以对某个干警、某台车辆的历史行驶轨迹进行查询和回放,用于对干警和警用车辆的实时调度指挥和行驶路线的监督复查。PDT通信基站现状由市局和省厅统一部署了一套PDT警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全市共建设了24个通信基站,其中可以覆盖在市边防支队辖区的范围建设了18个应急通信基站,我们委托了海能达公司对边防支队辖区的通信覆盖和通话效果进行了现场勘测,基本覆盖了长乐市辖区,本次项目先在长乐四所一队装备PDT通信设备,以后根据需要再装备其他所队,并增设相应的通信基站。信息专网现状全国机关早已建成了连接部、省厅、市局、县(市、区)分局和各派出所(中队)的信息专网,用于承载内部信息数据的传输。同时为加强与外部网络的互通,在省市机关还配置了专用的安全交换系统设备,在满足物理隔离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了外部网络数据向内网的摆渡。PGIS平台现状省厅和市局都已经在网上建成了PGIS平台,并提供了基础图层地图数据,该平台符合部的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并提供API应用接口,为各类警务信息化系统提供可视化的信息展示和操作界面。总队监控现状省边防总队建成了两套视频监控平台:一套在网上,主要汇聚了全省各边防支队、大队、中队和派出所自建的视频监控系统,其中隶属于市边防支队辖区的共计汇聚了830图像;一套在互联网上,主要汇聚了各运营商建设和运营的1659路社会面视频监控图像。全球眼监控平台现状由省电信公司承建和运营的“全球眼”视频监控服务平台,该平台运行在互联网上,汇聚了电信公司在城市公共区域和企事业单位安装了部分视频监控图像,其中隶属于市边防支队辖区的可用图像目前约有1659路,电信公司专线拉到各大中队和派出所监控中心,各监控中心通过其授权的“全球眼”视频监控客户端进行视频图像的调取显示。市局接处警平台现状市主城区采用一级接处警机制,由市局110指挥中心统一接警后直接调度警力出警。各县级机关由县(市)局110指挥中心接警后,直接调度警力处警。主要业务应用系统现状目前分别通过网、政务网、互联网、建成辖区和部队内部监控、高清视讯、3G无线图传、车船GPS等辅助指挥系统,共享使用了部分机关和涉海部门开发的治安卡口、船舶AIS等系统。但各个系统分别独立运行,没有很好的整合,没有形成一整套的勤务作战指挥系统,使用起来极不方便。基础设施现状2013年,在机关办公楼8楼新建一层钢结构用房作为新型指挥中心,建筑面积约580平方米,总投资800多万元,共分为指挥区、值班区和办公区、休息区等多个区域,建成集各种通信、调度、监控手段的现代化的指挥中枢。视频监控设施目前主要有三套视频监控系统,分别运行在三个独立的平台上。一是由各村镇出资,与各大中队、派出所直接联网的边防视频监控系统,全市共有1200个监控点;二是通过省厅、省边防总队监控平台整合的社会视频监控系统,共有900个视频监控点;三是由电信投资建设的“全球眼”视频监控,通过专线拉到各个大中队和派出所监控中心。无线通信指挥系统目前尚在使用的是市局统一建设的常规无线通信系统,通话质量较差,可用信道数量较少,只能进行简单群呼,没有分组和保密通话等功能,在同时处置多起事件、执行多个任务时无法进行调度,特别是在执行特殊任务无法做到保密。中心机房与服务器市边防支队现有中心机房一个,面积60平米,其中服务器可用面积40平米。现有各业务系统应用服务器6台,数据存储18TB,现在服务器和存储资源已基本上满负荷运行,已无多余的服务器和存储空间。已占用机房面积不足10平米,尚有30平米面积可用,本项目所用服务器、存储设备只需要1个42U/19英寸标准机柜的空间,现有机房完全可以满足。存在问题分析“十三五”期间,国内改革正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维稳形势日趋复杂,各种风险因素明显增多,边防部队面临的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服务群众的任务将更加艰巨,迫切要求走信息化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然而,面对形式发展变化提出的新挑战,面对边防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部队信息化建设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信息化基础设施难以适应云计算、大数据条件下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要求在基础运行环境方面,市边防支队信息中心现有的技术架构难以有效应对数据资源海量化、结构复杂化带来的挑战。在基础通信网络建设方面,网络基础带宽、地址和管理等无法充分满足业务工作需要;以模拟系统为主的无线通信网无法加密和漫游,警务终端配备不足,制约了应急指挥调度能力的发挥;高清图传网络、卫星网不能实现组网互通,频率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不利于通信资源整合共享和一体化协同指挥。(2)内外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不足和综合应用不够难以适应信息化深度应用的要求机关及边防业务信息应用复杂,信息系统两条线(总队对支队、市局对支队)加剧了“条块矛盾”,影响了支队信息化的整合集成。同时,缺乏统一的信息共享机制和综合性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信息共享的范围有限,影响了支队信息化应用的持续深化。此外,全市边防部队获取、共享涉海部门及其他有关机构的社会信息难度较大,社会信息资源整合利用不足。(3)技术部门引领信息化建设的旧格局难以适应现代警务要求信息化工作思路、要点主要由技术部门提出,业务部门的参与度不够,不能较好的把握信息化技术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特别是利用信息化推动改革创新现有警务模式的水平较低。信息化工作要点及规划主要以信息化部门为主提出,业务部门意见建议较少。软件开发流程主要以技术部门牵头,业务部门积极性不高。此外,既懂业务又了解信息化相关项目建设的人才缺乏,难以将业务与技术较好地融合。(4)基础信息采集难以适应动态化条件下边防工作的需要由于现有业务信息系统繁杂,缺乏内部整合,“条条相隔”问题突出,且基础信息标准不统一,一方面造成信息采集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维护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另一方面重复采集问题突出,制约了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的提升。(5)视频监控体系不能满足沿海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需求沿海高清监控探头覆盖面不够广,社会治安管理及沿海高清渔港视频监控系统存在覆盖范围不广、布局不够合理、联网数量不足、共享程度不高等问题,且经费不足,资金筹集难度大,维护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视频图像信息深度应用,制约了立体化防控能力的提升。(6)指挥通信系统难以适应实战指挥调度要求由于经费保障不足,对讲机等基础指挥装备配备不到位,造成应急通信指挥不顺畅。此外,技术体制和相关标准不统一,在实施跨层级、扁平化指挥调度时,支队通信系统存在整合互通和信息支撑不足、自动化程度和通信质量不高、快速部署能力不强等问题,难以适应一体化、扁平化、可视化应急指挥调度的需要。项目的意义和建设必要性项目建设意义市边防支队立足于边防工作特点,大胆开展集成应用创新工作,整合视频监控、PGIS、350M警用数字集群通信(PDT)等基础信息系统,创新性的提出了建设多维可视化勤务作战系统的建设要求,通过可视化来整合各类信息资源,为机关治安防控、打击犯罪、安全保卫、反恐防控等勤务工作服务。本项目建设主要有如下意义:(一)能够大大提高基层所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本项目以基层所队的信息化应用为立足点,着重解决基层所队在场所、村居社区、重点单位、重点人员、重点目标、警务资源等各个方面的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管理。(二)能够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合成作战能力。本项目将整合视频监控、警用GIS、110接处警、数字集群通信、移动警务、现场执法记录、车辆/单兵定位等各类信息资源,实现对多维度信息的综合研判和预警,充分发挥多维度信息资源融合应用和多警种、多层级、多技术合成作战能力。(三)能够大大提高支队、大中队、派出所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通过警用PGIS、三维电子地图、视频监控等可视化技术,将各类信息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直观展示和操作,提高决策指挥效率。同时配备专业的警用数字集群通信设备,实现对警力资源的全呼、组呼和单呼通信指挥和灵活调度。(四)能够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提高依法执法执政水平。通过对执法记录信息的集中管理,能够及时发现未按规定佩戴执法记录设备、未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录音录像、为及时上传执法记录信息的各类违规行为,以强有力的科技手段督促警务执法人员依法执法。项目建设必要性本项目建设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全面深化改革、构建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对警务实战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重点围绕维稳处突、打击犯罪、治安治理三项任务,紧紧抓住指挥处置、侦查办案、巡逻防控三个环节,牢牢把握情报信息、专业训练、警力装备三大支撑,强化实战引领,注重机制创新,大力推进一体化运作的情报指挥机制、合成作业的侦查办案机制、立体常态的巡逻防控机制和实用实效的警务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机关整体战斗力。(二)边防工作新形势、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在新国际、国内经济和政治形势影响下,边防治安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边境人口成分日益复杂,走私、偷渡、黄赌毒、涉黑涉暴、恐怖袭击等违法犯罪行为日益猖獗,治安形势日益严峻。沿边沿海的社会治安不仅仅关系到本辖区的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内陆区域的安全。在这样的形势和警力资源受限的前提下,必须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对社会治安管控能力和对违法犯罪行为的精准快打击能力,确保边防海防安全。(三)能够大大提高基层所队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水平和成效边防派出所是市、县机关直接领导的派出机构,是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服务人民群众、保卫一方平安的基层综合性战斗实体,是勤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基层所队的科技和信息化应用水平代表了机关的整体水平。但一直以来,由于在认识上的误区,科技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应用一直以市、县(分)局一级为主体,忽视了基层所队的信息化应用需求。本系统建设主要立足于基层大中队和派出所的勤务作战需求,从根本上弥补基层所队在信息化勤务工作方面不足。(四)能够大大提高对突发性事件的快速响应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领导下,我们迎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将面对深化改革、政治经济社会巨大变革所带来的各种不确定的社会安全风险,同时境内外分裂势力相互勾结,群体性事件、恐怖袭击、涉暴涉黑等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突发性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如果处置不及时、不得力,将会造成事态的进一步扩散、蔓延,酿成更大的社会性事件。本系统的建设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提高我机关对各类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快速响应能力。需求分析业务需求分析实现边防在治安防控、重大活动安保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勤务作战指挥的高效性、便捷性、灵活性。警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依托350M市局警用数字集群通信网络,建设覆盖全辖区的350M警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并具备GPS/北斗卫星定位功能。既能够实现对支队下辖各大中队、派出所、检查站的统一调度指挥,又能够与市局及其兄弟部门即时沟通,从而构建一套新型的通信指挥系统。挂图作战指挥能够通过二维、三维电子沙盘相结合方式,直观显示所辖区域的地形地貌、道路、场所、设施、监控点位、警力动态分布等情况,实现挂图作战指挥。基础信息资源成效能够对辖区内的村镇、单位、场所、重点目标、重点人口、警力资源、社区治安力量、WiFi热点等基础信息进行采集、录入和可视化呈现,提高基础信息数据的利用成效。大数据动态分析和预警能够利用大数据对辖区内社会治安形态进行动态分析和预警,包括不同区域、不同时段治安和刑事案件的发案率与案件特点,指导日常治安防控工作的部署和开展。应急指挥调度预案演练能够在电子沙盘上制作巡逻、安保和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调度的预案,包括巡逻路线、时间间隔、警力部署、资源调度、包围圈、应对策略、视频联动、信息分屏显示等方案,能够在电子沙盘上进行模拟推演;通过预案来启动和指挥、执行治安巡控、活动安保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调度等工作任务,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忙而不乱。三级联动和扁平化指挥支持支队、大队、中队/派出所三级联动和扁平化指挥,在重大活动安保任务和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支队指挥中心能够直接指挥调度一线警力。执法证据管理系统和考核相结合能够实现对执法证据的统一存储、归档、管理、查询和应用,并对执法记录的质量、完整性、上传归档的及时性进行考核。系统对接需求分析与警用数字集群通信专用无线网络对接依托市局建设的警用数字集群通信专用无线网络,通过在全区布设通信基站,为车载电台、手持对讲机等通信终端设备提供全方位的网络覆盖。信息专网覆盖信息专网,属专用的保密网络。可视化勤务指挥作战平台部署在该专网上,为支队、大中队和派出所提供应用服务。与全球眼视频监控网络对接全球眼视频监控网络实现了社会视频监控资源的联网,可以为边防机关提供社会上的视频监控图像应用资源。与公共服务网络的对接运营商的公共服务网络,包括互联网和公共移动通信网络,作为信息专网和警用数字集群通信专用无线网络的补充,在专用网络难以覆盖的个别死角,通过公共网络进行延伸覆盖。主机系统需求分析主机系统是应用支撑平台的关键设备,是业务系统建设的核心设备,是构建各种应用软件、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的依托,其作用是为应用系统提供硬件运行环境。对于主机服务器设备的选型首先要满足业务系统的运行,要考虑采用当今业界的流行技术,选用在众多关键领域中已经得到充分验证的产品,以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和可用性;在充分满足业务性能的同时,考虑最优的性价比;系统部署要避免任何的单点故障,以保证系统的可靠和数据的安全;采用标准化和开放的技术体系以保证系统相兼容;系统设计要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满足未来业务增长的需求。本项目共需要4台服务器,其中视频监控服务器1台,用于与省边防总队监控平台和全球眼平台对接,实现视频数据的转换和转发;应用服务器2台座双机热备,为支队、大中队和派出所提供系统管理和综合应用服务;三维电子沙盘引擎服务器1台,提供三维电子地图数据的解析图层控制服务。系统安全需求分析系统的安全性是关系系统生命力的决定性要素。本项目我们将根据要求,结合国家保密、机要、、卫生和安全部门对安全保密的有关法定要求,充分考虑安全级别和应用安全性的特殊需要,分别从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用户等多个层面进行安全设计。机房需求分析由于重要的数据和核心应用设备都存放在机房中,所以对机房环境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本项目无需单独建设机房,可直接使用市边防支队现有的计算机机房。总体设计边防总队“十三五”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通过全力打造边防信息化的升级版,努力形成建设集约化、应用平台化、数据集群化和服务整体化的信息化新格局,提升动态化条件下的基础信息化水平,基本实现信息化与部队工作的深度融合,不断推动传统警务向现代警务的根本转变,全面提升边防部队沿海管控的能力和水平。1.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全面升级。围绕基层、面向实战,打造承载高效、立体覆盖、安全可靠、适度超前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满足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需求,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提供公共技术环境和服务支撑。2.信息资源共享实现重大突破。汇集整合部队内外部海量信息资源,构建信息高度共享的大数据和物联网服务体系,推进信息资源的深度整合和综合利用,为各级部队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支撑服务。3.应急通信体系逐步健全完备。适应沿海管控实战化、常态化形势,建设面向实战的新一代部队应急通信指挥体系,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边境空中管控能力。4.信息化深度应用取得重大进展。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信息化应用架构,以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警用地理信息平台、视频联网综合应用平台为重点,推动条线业务系统全面整合;以移动警务应用为主线,为官兵提供高效集成、联通共享、智能灵活的信息化应用手段,不断推进基层基础信息化建设。5.综合指挥能力持续提升。加强语音、视频、数据等多种通信手段整合和综合应用,推动部队勤务指挥和日常管理的可视化、扁平化、集成化指挥手段的发展,提升边防综合指挥能力。通过视频会议、视频监控等资源整合,实现视频传输一张网、视频应用一朵云、视频会议统一调度;基于统一通信技术体制,在综合集成实现的硬件互通基础上,形成统一的通信管理调度系统,提升边防部队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6.立体化防控体系全面拓展。构建围绕边境管理和边防检查业务,推进从边境到口岸、从地上到空中、从陆地到近海的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边防管理水平。基于视频监控、雷达、北斗、光电跟踪等物联网技术,加强边境可视化智能管控,加强重点目标动态掌控,实现对沿海一线的智能预警和动态管控,逐步实现“全面感知、智能管控、软硬融合、集成互通”的全方位边境智能防控。7.信息化安全保障水平显著加强。按照“多层次、全网络、全方位”的要求,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于部的视频安全接入标准,进行专网、移动网络的视频安全接入平台建设;进一步升级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边防信息网络安全水平。8.信息化维护应用水平全面提高。加强信息化运行维护、标准规范、科技攻关、人才队伍建设等各项保障支撑。推进运维中心的计算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将基础软硬件系统集中到统一运维平台,提高运维管理保障水平;基于边防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开展边防警务管理、出入境管理、情报分析研判等领域研究;提高部队官兵信息化应用水平。建设内容分析边防部队的使命和面临的形势任务需要,“十三五”边防部队信息化的主要建设内容是优化“四类基础设施”、构建“四张网”、完善“三类保障体系”。(一)强根基,优化“四类基础设施”。一是优化升级网络基础设施,二是优化指挥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优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四是优化安全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二)提能力,升级“四张网”。一是升级“基础信息网”,优化升级基础采集平台,采用大数据和数据挖掘技术,深入挖掘分析武警边防部队业务数据,发掘数据价值,为智能化边防业务应用提供支撑。二是升级“应急通信网”,构建新一代应急通信网络,升级指挥平台,进一步提高完善边防预案管理体系和应急通信手段,提高部队快速反应和应急指挥能力。三是升级“沿海防控网”,以信息科技为支撑,着力打造完善全天候、全方位、全要素和纵横贯通、体系严密、运转高效的沿海防控体系。四是升级“安全防护网”,基于完善的运维体系及安全防护技术,推动部位内部管理、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安全防护手段全面升级,确保部队内部安全稳定。(三)能持续,完善“三类保障体系”。一是完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标准规范体系,促进信息化工作科学发展。二是完善边防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三是完善统一的、规范的边防信息化运维保障体系。信息化建设设计要求全面推进边防基础应用服务体系建设1.完善基础信息采集机制手段。完善信息采集机制及系统,建立基础数据录入、审核制度,推广移动警务平台的应用,提高采集系统的便捷性、易用性和可靠性。在重点方向、敏感地区、重点场所建设高清人车抓拍识别和身份证信息读取等电子数据采集设备,提升源头数据的自动化获取水平。同时,为基层配备一批手持智能终端、生物信息采集仪等设备,提升一线基础信息采集效能。2.推广WiFi热点数据采集系统。开发基于WiFi热点名称的多点综合环境数据采集系统,按照“先试点、后铺开”原则,选取各支队公交站场、交通要道、大型商场等人员聚集场所为试点单位,架设“WIFI围栏”设备,采集网民上网数据、设备标识和位置信息,充实网安信息库。3.拓展边防一体化平台功能。在部局一体化平台的框架下,开发适合总队业务的子模块,严格按照全省统一的数据采集、业务规范和交换标准,满足基层民警信息采集、业务办理、综合查询、研判分析的多重应用需求。4.推进大数据资源深度整合和应用。按照“内部业务系统整合、对外实现联通共享”的原则,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服务工作,不断推动信息化应用深度发展。立足数据资源的高度共享与深度应用,基于云的理念,加强数据资源的整合集成、智能应用、服务管理和安全监督,继续大力推进机关、涉海部门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减少基层民警登录系统数量,降低采集录入工作的压力以总队和省海洋与渔业厅共建协作机制为范本,继续深化与海关、海事、海洋渔业等职能部门的合作共享。重点推动政务外网与网的安全接入平台建设,打破网络壁垒,实现跨部门的信息系统整合,拓展社会数据来源,建立完善社会信息资源更新获取机制。5.提升情报信息研判效能。依托部局边防情报应用系统及省厅大情报平台,健全背景联查、全文检索、综合查询等通用模型工具集,为对台情报研判平台提供通用的情报服务接口。同时,升级改造重点人口管控、重大事件预警功能,制定出台重点人口动态管控工作规范,将涉台的重点人口、工作对象等依托“大情报”平台进行动态管控,全面构建“资源深度整合、信息高度共享、打防控一体化、合成作战联动化”的“情报主导警务”警务运行模式。6.完善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十三五期间,完成一体化平台PGIS功能改造升级,深化“智能图”应用。开展警用标准地址库建设与应用,建立地理空间信息数据采集更新的工作机制;努力开展云PGIS平台的探索与实践,实现基于PGIS的云搜索服务;开展与接处警系统、执法办案系统、社区警务系统等业务系统开展警情案件标注、业务专用地理数据采集工作;开展基于移动警务的PGIS应用;开展与治安、消防、交警指挥调度等关键信息系统的对接与数据共享工作;面向社会,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公众化PGIS服务平台开发,提高服务创新能力和水平。7.开展互联网警务平台建设。积极应对社会对边防业务的新需求、新期待,开展互联网警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在部局、省厅网上办事大厅的框架下,实现部队业务的网络窗口化,开展网上咨询、业务受理、投诉建议等系列服务措施,开发移动终端服务软件、喜闻乐见的APP软件,方便群众问事、办事,提高工作效率。8.试点推动信息化技战法研究。由业务部门确定研究专题,选择业务量较大、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单位,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管控手段、服务流程的创新应用,通过数据分析、情报研判等传统技战法与信息化手段的结合,总结研究图侦、情报等专项信息化技战法,在全省推广应用,进一步推动业务模式从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充分发挥“大数据”应用的效能。全面建强实战化指挥调度体系建设1.升级完善无线通信手段。积极向部局、省厅及地方政府申请经费支持,分期分批建设数字集群(PDT)主干网,实现全省边防实时语音通信,并与地方机关互联互通。对接车载、船载动中通卫星站、便携式卫星站,建立覆盖沿海的卫星通信网络,提升处置沿海维稳、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事件中应急指挥通信能力。到2020年底,边防辖区数字集群信号覆盖率达90%以上。2.构建快速部署指挥通信体系。基于边防卫星通信网、海事卫星网、北斗卫星网、3G/4G/5G网,构建车辆、船艇以及事件现场指挥所与上级指挥中心的通信链路,依托视讯会议、监控及语音通信手段,实现实时会议与指挥。3.开展新一代融合智能移动警务系统建设。升级完善移动警务应用,搭建移动警务平台,并为基层民警及机动部队配备基于4G/5G的移动警务终端。开展LTE无线宽带网在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的建设,实现任意区域基于LTE技术的自组网,满足应急处突的需要。4.推动警地通信系统对接整合。针对当前350集群等通信系统与各地通信系统不兼容的现象比较突出,不利于各项勤务的组织开展及协调指挥的问题,由总队牵头,以各地市为单位,对通信指挥系统进行整合对接,实现“一对二(总队——边防支队、地市机关)”或“二对二(省厅、总队——边防支队、地市机关)”等方式的无缝对接。5.推广应用北斗定位系统。根据部局的统一部署,推进部队北斗试点建设工作,开展边防车辆定位系统北斗化改造,全面替代GPS定位终端。结合业务需要,改造现有定位平台,接入北斗定位信息,实现对警用电台、车辆、船艇和人员的快速定位、查询、监控以及部队管理、业务系统与北斗应用的高度共享互通,为警务实战化提供服务支撑。到2020年底,北斗车载、船载终端配备率达100%,单兵系统配备率达90%以上。6.深化应用一体化实战指挥平台。继续深化边防一体化实战指挥平台应用,在总队、支队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至各支队级单位。继续采集边防辖区及沿海地区的高分辨率影像、矢量、海图数据,全面展示边防辖区的主干道、港澳口、码头等重要地点信息以及重点行业、重点人员的分布情况,并整合车辆、船艇、单兵GPS定位以及营区、辖区、重点海域及海防监控信息,建成基于地理信息的时空大数据分析体系。到2020年底,所有边防辖区高分辨率影像全部导入地理信息系统,辖区重点目标采集率达100%。7.推进边检勤务指挥平台建设。深度应用边检海空港勤务综合指挥系统,全面整合各类系统业务数据,综合利用视频监控、大数据等技术,优化口岸动态、勤务管理、人员管理、警情研判等功能模块,通过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自动分析,强化信息研判精确预警、前后台智能支撑等功能,实现出入境人员数据采集、关联比对、风险预警、轨迹分析、动态跟踪,全面提升边检查缉、动态管控能力。深化应用总队边检信息化“三大平台”,优化系统功能,完善业务模块,强化海港勤务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实现勤务扁平化、精确化指挥,不断提升系统建设应用水平,真正使系统成为推进勤务改革创新的工作平台,进一步提高边检机关服务和管控的能力。着力构建智能化勤务管理体系1.规范执法行为记录。对接新出台的《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为基层执法单位配备执法记录仪采集工作站,搭建智能化管理平台,有效采集和整合视频监控、取证装备视频资料、人员信息等各种信息服务,并实现执法资料自动录入存储,自动校准取证设备时间,规范证据时间,充分发挥电子证据价值。2.完善移动执勤车配备。充分利用4G、5G网络,在拥有海港业务的边检站推广边检移动执勤车,整合梅沙无线验放系统、车载无线图传系统、超短波通信系统及网无线接入笔记本,实现边检业务前移至港口第一线,实时开展边检查验及移动执法执勤、办证等工作,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3.强化执法执勤监督管理。推广应用省厅执法办案系统、执法监督平台及总队执法全过程监管平台,明确执法办案信息化流程,拓展网上执法办案范围,规范网上执法办案行为,构建“全程化、立体化、精确化、智能化”的执法监督体系,实现对官兵执法行为的动态化、智能化管理。总体建设思路以市边防支队警务工作需求为方针、以基层所队勤务实战要求为立足点、以具体警务工作场景应用为切入点,以实战牵引、应用端发力,以实战应用来整合基础设施资源,以小博大,以软带硬,通过软件整合硬件资源,充分发挥已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应用价值和成效,通过“软工程”打造“硬实力”的创新工作思路,综合利用PGIS二维电子沙盘、重点防控区域、场所和检查站三维电子沙盘、GPS/北斗实时定位、计算机仿真视觉技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高清视频监控技术的有机结合,打造多维可视化集成实战指挥作战平台,实现勤务“可视化”、管理“网格化”、操作“便捷化”和重大活动安保与案事件处置指挥调度“扁平化”,为边境社会治安、反恐防控、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等勤务和应急工作提供高效、简便、快捷的信息化技术支撑。设计原则软件工程原则在平台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工作。自始至终考虑到平台的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目的性、时间性和环境的适应性。用户第一的原则平台设计的逻辑模型必须符合用户的要求,完成平台提出的目标和功能。先进性和实用性原则采用先进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尽量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使本系统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先进水平。采用先进技术,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用户着想的原则,系统的建立以用户的需要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求得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统一,获取最佳效益。可靠性原则系统设计应确保系统运行的正确性和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在硬件的选型和配置、软件的组织和设计方法的选择、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及系统的运行和管理等方面都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和恢复由内在因素和危机环境造成的错误和灾难性故障,确保系统获取可靠性。开放性原则系统设计开放性原则是指软硬件的互连,系统升级、扩充和更新,应用目标和功能变化,以及对外界环境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即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系统可以不作修改或作少量修改就能在新环境下运行。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是指系统应尽量便于用户的理解、学习、掌握和使用,人机界面友好,方便操作和维护。标准规范项目建设将遵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以及组织系统制定的业务和技术规范,包括信息资源标准、数据交换标准、项目管理标准等几个部分。信息资源标准表5-SEQ表5-\*ARABIC1信息资源标准标准号标准名称ISO/IEC11801-95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GB/T15538-1995软件工程标准分类法数据交换标准表5-SEQ表5-\*ARABIC2数据交换标准标准号标准名称ISO16022-2000数据交换标准规范(ISO16022-2000二维码标准)GB12904-2003数据交换标准规范(GB12904-2003通用商品条码)EPCC1G2数据交换标准规范(EPCC1G2(RFID标准)项目管理标准表5-SEQ表5-\*ARABIC3项目管理标准分类标准号标准名称软件分析标准GB/T9385-1988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待定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软件开发标淮GB/T8566-19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T8567-2006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规范GB/T8567-19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16680-1996软件文档管理指南待定JAVA编码技术规范“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二版第五部分支撑技术”中涉及本次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标准接口定义规范(本项目定义)Web服务标准及服务安全标准界面设计标准规范(本项目定义)软件测试标准GB/T9386-1988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GB/T17544-1998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GB/T15532-1995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GB/T18491.1-2001信息技术软件测量功能规模测量软件维护标准GB/T14079-1993计算机软件维护指南GB/T12394-93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14394-2008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维护性管理GB/T20157-2006信息技术软件维护信息安全标准表5-SEQ表5-\*ARABIC4信息安全标准标准号标准名称GB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T22240-2008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22239-2008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安字[2007]10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信安秘字[2009]059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GB/T20282-2006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GB/T20269-2006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20271-2006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A163-1977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分类原则GA216.1-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部件第1部:安全功能检测GB/T17900-1999网络代理服务器的安全技术要求GB/T18020-1999信息技术应用级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GB/T18336.1ISO/IEC15408-1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第1部分简介和一般模型GB/T183336.2ISO/IEC15408-2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第2部分安全功能要求GB/T183336.3ISO/IEC15408-3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第3部分安全保证要求待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二版第六部分信息安全”中涉及本次工程的标准和规范质量管理标准表5-SEQ表5-\*ARABIC5质量管理标准标准号标准名称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dtIS09000:2008)GB/T12504-1990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16260-1996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GB/T13016-1991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CMMI-L3软件能力成熟度集成CMMI-L3软件工程标准表5-SEQ表5-\*ARABIC6软件工程标准标准号标准名称GB/T15539-1995软件工程标准分类法GB/T8566-2001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12505-1990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13502-1992信息处理程序构造及其表示的约定GB/T18234-2000信息技术CASE工具的评价与选择指南GB/T18492-2001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GB/T18493-2001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总体联网结构系统总体联网结构分为边防支队、边防大队和派出所(大队)三个层级。纵向上与总队视频监控平台对接,从总队获取自建视频监控资源;横向上与市局PGIS平台、市局110接处警系统、市局PDT调度系统对接,从市局获取PGIS地图服务、PDT终端设备坐标定位数据和接警信息,实现与警情的联勤联动、视频资源的整合以及车辆/单兵定位。系统总体联网结构如下图所示:图5-SEQ图5-\*ARABIC1总体联网结构图系统共分为应急通信网、信息专网和全球眼监控网络等3个网络。应急通信网上的PDT单兵和车载终端的定位数据通过市局网的安全边界设备接入到网的PDT调度系统,综合指挥平台从市局PDT调度系统上获取实时定位数据,同时连接省总队监控平台、市局PIS平台和市局接处警平台,获取视频监控、PGIS地图服务和接警信息;综合指挥平台和各大中队、派出所的客户端部署在信息专网上、连接综合指挥平台实现指挥业务应用,操作界面投放到各监控中心的电视墙上显示;全球眼监控网络上的全球眼监控图像经全球眼监控终端直接接入到各监控中心的电视墙上显示,全球眼监控网络和信息专网没有网络层的连接。总体技术架构采用三层框架,分别为基础资源层、应用支撑服务层和应用交互层。(1)资源层提供对可视化指挥调度应用的基础资源,包括用于可视化场景展示和交互的二维电子地图服务和三维电子沙盘引擎,用于现场图像监控和远程决策指挥的视频监控系统,用于警力定位和调度的单兵/车辆通信与定位系统(PDT警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用于现场执法证据采集的执法记录仪,以及警务资源、社会资源等基础信息数据库。(2)应用服务支撑层通过对基础资源的统一管理、处理、整合与融合,从而形成各个可视化的专业应用功能,包括视频巡查巡控、对车辆和单兵的定位、安保可视化的指挥调度、应急可视化的指挥调度、以及警务资源的管理、巡逻路线的管理、安保预案的管理、警卫预案的管理和应急预案的管理。(3)应用交互层在触控屏、大屏和电脑终端上,展示可视化的操作交互界面,使得信息展示更加直观、信息交互更加便捷、指挥调度更加方便快速。总体技术框架如下图所示:图5-SEQ图5-\*ARABIC2总体技术框架图系统建设基于J2EE的SOA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采用B/S结构,充分利用对象/组件开发等技术,遵循SOA理念进行设计、架构。本项目建设充分运用流程引擎、中间件、XML、WEBSERVICE、事务处理等成熟技术,可根据负载变化进行分布式、集中式或集群部署,使系统具有先进性、前瞻性、扩充性。本次项目的应用系统基于J2EE的MVC应用框架来实现;同时,系统建设采用成熟的JAVA构件如Struts、Hibernate等,实现系统的快速开发和部署。支持多种主流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如Oracle、mysql、SqlServe等;支持多种主流应用服务器中间件,如tomcat、IBMWebSphere、BEAweblogic、等主流应用中间件。客户端支持操作系统Windows2000、WindowsXP,浏览器版本IE9.0及以上。各个系统相互间独立,系统间的信息交换统一使用XML作为数据表示语言、支持SOAP数据打包和HTTP传输协议,使其成为高内聚,低耦合的一个整体。建设方案子系统与模块划分可视化勤务指挥系统共分为作战能力管理子系统、联勤作战指挥子系统、边防辖区数字化可视化管理子系统、重点人员动态信息管理子系统、视频巡控与侦查作战子系统、治安态势研判子系统、多媒体证据保全子系统、三维电子地图子系统、应急通信装备子系统、应用软件运行支撑子系统、配置管理子系统等共11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下划分为若干模块和功能子模块,模块划分如下表所示:表6-SEQ表6-\*ARABIC1子系统和模块结构表序号子系统模块1.1作战能力管理子系统兵员信息管理1.2作战单位信息管理1.3武器装备信息管理1.4兵力动态报备管理1.5勤务统计管理1.6作训演练方案管理1.7作训演练评估管理1.8实战技能测评管理1.9社会兵力管理1.10兵力动员管理1.11兵力部署可视化呈现2.1联勤作战指挥子系统联勤组织管理2.2联勤作战指挥2.3联勤巡防管理2.4车辆与单兵定位2.5联勤方案地图可视化展示3.1边防辖区数字化可视化管理子系统重要防护目标管理3.2重点治安场所管理3.3重点设防区域管理3.4涉外关系管理3.5WiFi热点管理3.6电子地图可视化呈现4.1重点人员动态信息管理子系统重点人员基础信息管理4.2重点人员涉案信息管理4.3重点人员社会关系信息管理4.4重点人员活动规律管理5.1视频巡控与侦查作战市局监控平台接口5.2市局PGIS接口5.3省总队监控平台接口5.4全球眼平台对接5.5视频资源管理5.6视频分组管理5.7视频应急预案管理5.8流媒体转发5.9实时视频播放5.10多画面分割控制5.11录像查询、回放5.12视频巡查路线管理5.13视频远程巡查5.14视频侦查作战5.15卡口过车记录查询5.16卡口数据分析5.17手机视频传输实时传送6.1治安态势研判子系统110接处警系统数据接口6.2分区域案件统计分析6.3分类别案件统计分析6.4分时段案件统计分析6.5案件热力图分析6.6发案规律分析研判6.7接处警考核统计7.1多媒体证据保全子系统多媒体文件上传、存储7.2多媒体证据档案管理7.3多媒体证据查询、下载7.4多媒体证据在线审核7.5多媒体证据统计8.1配置管理子系统机构和部门管理8.2用户管理8.3角色与权限管理8.4日志管理8.5视频监控设备管理9.1应用软件运行支撑子系统服务器9.2存储9.3操作系统9.4数据库10.1应急通信装备无线通信系统调度台10.2小型化数字集群对讲机10.3数字集群基地台10.4移动警务终端作战能力管理子系统图6-SEQ图6-\*ARABIC1作战能力管理子系统功能结构图兵员信息管理包括姓名、编号、职务、级别、血型、出生年月、入伍时间、服役期限、所在单位、手机号码、警用装备编号(数字对讲、执法记录仪等)、业务特长等信息。图6-SEQ图6-\*ARABIC2兵员信息管理效果示意图作战单位信息管理按照支队、大队、中队/派出所、边防检查站、社区兵营等对作战单位进行信息化管理,包括单位的名称、人数、装备、从属关系、驻防地点、驻地坐标数据等,并在地图上显示其分布。图6-SEQ图6-\*ARABIC3作战单位进行信息=管理效果示意图武器装备管理各大中队、派出所、警务室所拥有的车辆、枪械、通信设备、盾牌、防弹衣等警用装备。图6-SEQ图6-\*ARABIC4武器装备管理效果示意图兵力动态报备由各职能部门和基层所队在平台上报备和随时更新所兵力和装备动态,包括备勤、离岗、巡逻、执行任务、训练、外调,以及佩戴的装备等。图6-SEQ图6-\*ARABIC5兵力装备动态效果示意图1图6-SEQ图6-\*ARABIC6兵力装备动态效果示意图2勤务统计管理对各作战单位兵力备勤、离刚、外调、执行作战任务、作训等勤务情况进行统计,形成月度、年度报表。作训演练方案管理由作训处负责制订作训演练方案,包括训练时间、地点、内容、形式、参加训练的单位、人员、考核标准,可上报支队或下发到各大中队/派出所。作训演练评估管理对作训演练的效果、各作战单位、兵员的成效进行评估,并录入到评估考核表中,形成作训演练成效评估记录。实战技能测评管理对每个兵员的各项实战技能进行定期考核测评,记录其测评成绩,作为兵力动员的重要参考依据。社会兵力管理对非单位、社区治安联防组织进行集中管理,包括各社会单位、社区、村居的安保人员分布、数量、负责人、联系方式、对讲机编号。图6-SEQ图6-\*ARABIC7社会兵力管理效果示意图兵力动员管理根据各作战单位的兵力、装备、日常作训、兵力动态和兵员实战技能等信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作战任务制订相应的兵力动员方案。在面对不同特点的作战任务时,能够快速调度最适合的兵力去执行任务。兵力部署可视化呈现在客户端电子沙盘上显示辖区的警力分布和警力资源,包括各大中队、派出所所在位置以及警员和车辆、枪支、防暴器材等警用装备的数量,在勤务调度和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时能够做到知己知彼,快速的调度警力。图6-SEQ图6-\*ARABIC8电子地图警力分布显示效果示意图联勤作战指挥子系统图6-SEQ图6-\*ARABIC9联勤指挥作战子系统功能结构图联勤组织管理对联勤作战机制下的组织机构和层级关系进行管理,如司令部、参谋部、基层作战单位以及其隶属关系、职责权限等。联勤作战指挥通过对预案编制、预案维护、预案审核以及预案模板管理的规范化,减少事件发生时决策时间,以精细化的任务分配、流程管理、资源配置,以及形象化的动态推演、评估反馈,确警力响应到位、处置得力。各类警务资源均可实现与应急预案各节点的关联,在应急预案页面就可以查看相关应急资源的基本图属信息,电子地图上同步展示应急资源的分布状态。图6-SEQ图6-\*ARABIC10联勤作战指挥流程效果示意图可视化调度指挥流程图6-SEQ图6-\*ARABIC11可视化调度指挥流程图联勤巡防管理建立联勤一体化巡防机制,包括巡防区域、巡防路线的设定,指定巡防单位和定期巡防时间,以及在巡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联勤处置方案等。车辆与单兵定位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划定区域内的警用车辆和单兵分布、运动状态等信息,也可以查询车辆和单兵在过去某个时间段内的运动轨迹。图6-SEQ图6-\*ARABIC12车辆定位效果示意图图6-SEQ图6-\*ARABIC13单兵定位示意图联勤方案可视化展示在重大活动保卫、警卫和应急处置任务时,可以电子沙盘上制订预案,划定活动核心区域和外围管控区域,设置警力部署方案等。通过电子沙盘能够自动生成安保监控分组,分配远程监控工作任务。图6-SEQ图6-\*ARABIC14联勤方案地图可视化展示效果示意图边防辖区数字化可视化管理子系统图6-SEQ图6-\*ARABIC15边防辖区数字可视化管理子系统功能结构图重要防护目标管理对各大中队、派出所辖区内的重点防护目标进行管理,包括目标分类、防护等级、名称、地址、经纬度坐标、单位负责人、联系方式、基本情况、治安责任人。重在发送突发事件时,能够非常方便的在电子沙盘上调出这些基础信息,方便对警情的分析、研判和警力调度指挥。图6-SEQ图6-\*ARABIC16防护目标管理效果示意图重点治安场所管理各大中队、派出所辖区内的各类场所分类、名称、地址、经纬度坐标、单位负责人、联系方式、经营范围、营业面积、营业规模、治安隐患、治安责任人等信息。图6-SEQ图6-\*ARABIC17重点治安场所管理效果示意图重点设防区域管理根据历史案事件发案情况,对案事件易发区域,在电子地图上划定封闭区域,以不同颜色表示其发案率的高低,并录入该区域所属派出所、易发案事件类别、重点防控对象等信息。涉外关系管理对辖区内具有涉外关系的人员及其海外关系进行信息化管理,在发生走私、偷渡等涉外案件时,能够全面掌握涉外关系信息。WiFi热点管理对各大中队、派出所辖区内的公共场所的WiFi热点名称、位置、经纬度坐标、所属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进行管理。图6-SEQ图6-\*ARABIC18WiFi热点管理效果示意图电子地图可视化呈现在客户端电子沙盘上显示防护、重点单位、重点治安场所、重点设防区域、重点人员、WIFI热点等信息,在勤务调度和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时能够实时显示,快速协调指挥调度。图6-SEQ图6-\*ARABIC19电子地图可视化呈现效果示意图重点人员动态信息管理子系统图6-SEQ图6-\*ARABIC20重点人员动态信息管理子系统功能结构图对各大中队、派出所辖区内的涉嫌刑事犯罪前科、重大案件前科、贩毒、吸毒、走私、偷渡、拐卖人口等人员(组织)的姓名、基本情况、户口坐在地、常驻处所、经纬度坐标、日常活动规律等动态信息进行管理。重点人员基础信息管理录入由边防掌控的重点人员的基础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类别、性别(涉恐、前科、涉案在逃、维稳对象等)、籍贯、户籍所在地、居住地点、职业、宗教信仰、文化程度、身高、体态、体型等基础信息;图6-SEQ图6-\*ARABIC21重点人员基础信息管理效果示意图重点人员涉案信息管理对重点人员的涉案类别和所涉及的案件信息进行管理。重点人员社会关系管理对重点人员的主要社会关系进行管理,可以对通过排查、走访以及其他技术措施得到的社会关系额变化进行实时更新。重点人员活动规律管理对重点人员的主要活动规律进行动态管控,如每天、每周、每月、每年中有规律性的活动,和违反常态的一些活动。视频巡控与侦查作战子系统图6-SEQ图6-\*ARABIC22视频巡控与侦查作战子系统功能结构图市局监控平台接口与市局平台对接接口主要包括平台注册、登录、权限获取、监控目录获取、实时点播、媒体解码、PTZ控制、录像检索、回放控制等,接口逻辑图如下:图6-SEQ图6-\*ARABIC23市局监控平台接口逻辑图市局PGIS接口与市局PGIS平台对接接口主要包括:平台注册、登录权限认证、获取基础地图数据、图层控制、对象操作、PDT终端定位数据获取等。接口流程如下图所示:图6-SEQ图6-\*ARABIC24市局PGIS平台接口逻辑图省总队监控平台接口与总队平台对接接口主要包括平台注册、登录、权限获取、监控目录获取、实时点播、媒体解码、PTZ控制、录像检索、回放控制等,接口逻辑图如下:图6-SEQ图6-\*ARABIC25省总队监控平台接口逻辑图全球眼平台对接各级监控中心通过全球眼互联网专线和全球眼客户端来获取监控图像,再通过大屏控制器在电视墙上显示。对接结构如下图所示:图6-SEQ图6-\*ARABIC26全球眼平台对接结构图视频资源管理监控点位信息管理模块通过视频共享平台,获取联网的监控点位数据,并在地图上标注、显示和操作,当需要调取视频信息时,由系统发起指令到视频服务器,调取相应的视频流。图6-SEQ图6-\*ARABIC27监控点位信息管理模块效果示意图视频设备管理模块视频设备管理模块包括有批量添加、导入导出、添加、删除和修改等功能。图6-SEQ图6-\*ARABIC28视频设备管理模块效果示意图1图6-SEQ图6-\*ARABIC29视频设备管理模块效果示意图2视频分组管理支持用户自定义的业务分组,用户可根据其所访问的权限和岗位职责,建立自己部门或岗位的监控组,通过监控组来组织和管理视频。视频应急预案管理包括预案名称、事件类型、地理位置等信息,通过视频应急预案,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自动将监控图像投到电视墙上显示,或自动轮巡显示应急图像组。在重大活动保卫、警卫和应急处置任务时,可以电子沙盘上制订预案,划定活动核心区域和外围管控区域,设置警力部署方案等。通过电子沙盘能够自动生成安保监控分组,分配远程监控工作任务。区域划分基础预案用鼠标在电子沙盘上画出一个多边形封闭区域,点击鼠标右键,选择“设定安保区域”菜单,打开安保区域定义窗口。图6-SEQ图6-\*ARABIC30安保区域定义示意图在安保区域定义窗口,输入区域名称,选择所属的安保预案,输入有效时间等信息,右边栏内将自动罗列出区域内的监控摄像点位及其所在该区域的方位,系统会根据方位自动进行精细化分组。图6-SEQ图6-\*ARABIC31安保区域定义域视频监控分组示意图监控分组基础预案平台根据在地图上设定的安保区域,自动筛选出该区域内的视频监控点位,在根据视频监控点位所在的具体位置,自动按照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共8个方位进行分组。分组顺序为:安保预案——区域——方位,分组后的监控界面如下图所示:图6-SEQ图6-\*ARABIC32监控分组基础预案效果示意图预案一键启动通过启动勤务安保和突发事件,自动调用相应的预案,并通过视频解码矩阵和大屏控制接口,将对应内容显示到对应的屏幕上。电子沙盘上显示安保和突发事件的具体位置、警力部署、车辆和单兵移动定位、监控摄像头分布等信息;两边LED屏分别显示各个警力点的联系方式和处置预案,如下图所示:图6-SEQ图6-\*ARABIC33预案一键启动效果示意图流媒体转发支持流媒体转发的实时视频的点播。实时视频播放支持C/S,B/S架构客户端的实时视频点播。多画面分割控制支持实时图像点播1,4,6,9,12,16,25窗口多画面分割布局。录像查询、回放可通过时间、监控点来在线检索、回放录像资料。视频巡查路线管理在电子地图上绘制巡查路线,自动关联路线上的视频监控点,形象视频巡查路线监控分组,通过分组进行远程视频巡查。可以由支队指挥中心和基层所队治安领导分配和下达视频巡查任务,操作人员在电子沙盘上设定并绘制视频巡查路线,通过该路线串联起所有的监控摄像头,利用视频监控进行远程巡查。可制订多个视频巡查路线,包括视频巡查路线的名称、视频巡查路线轨迹、巡查视频监控分组、要求巡查时间、执行人等。用鼠标在地图上画出一条连接各个监控点线路,然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设定视频巡查线路”,进入视频巡查线路编辑窗口,界面如下:图6-SEQ图6-\*ARABIC34视频巡查路线管理效果示意图1图6-SEQ图6-\*ARABIC35视频巡查路线管理效果示意图2视频远程巡查在线视频巡查在视频巡查分组中监控点的顺序也是按照巡逻路线的顺序自动编排,可以多个监控点画面(4/6/9/12等)同时监控巡查,并按照巡查线路的次序自动翻屏。在多屏同步巡查时,发现某个监控图像有可疑线索和案事件现场等情况时,单机该画面后即可单画面显示该图像,也可进行“即时回放”操作,马上能够回放前面设定时间的录像进行回看。视频巡查界面如下:图6-SEQ图6-\*ARABIC36电子沙盘视频巡查示意图图6-SEQ图6-\*ARABIC37监控窗口视频巡查示意图巡查案事件上报由基层所队监控中心负责本辖区的远程巡查,在视频巡查过程中发现案事件和嫌疑人能够马上抓拍、录制现场的图像,录入案事件现场相关信息,上传到中心服务器进行存档,同时通知勤务警力进行现场处置。图6-SEQ图6-\*ARABIC38视频巡查案事件上报示意图视频巡查记录同时,系统能自动记录视频巡查的轨迹、时间,形成视频巡查记录,作为对干辅警视频巡查任务考核的依据。图6-SEQ图6-\*ARABIC39视频巡查记录示意图视频侦查作战利用视频监控录像、卡口抓拍等信息进行案事件的侦查,把涉及到不同案件、不同嫌疑人的监控图像按照不同的地点、不同时间在地图上进行多维度时空展示,从中找出案件和不同嫌疑人之间的关联性,从而为寻找案件侦查的方向和突破口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卡口过车记录查询通过对接市局平台,获取车辆卡口的数据,根据案件研判的需求,提供各种不同条件下的综合查询。对已知车牌车辆行驶轨迹的查询对于已经明确其车牌的车辆,直接输入其车牌号码,查询其在某个时间段的卡口通行记录,在电子地图上描绘其通行轨迹。图6-SEQ图6-\*ARABIC40已知车牌车辆行驶轨迹的查询效果示意图1在卡口车辆记录中,可以对每一条记录的详细信息进行查看,并显示其抓拍图片和车牌号码、通过时间、车辆速度和限制的最高速度等信息,并能直接对嫌疑车辆生成案件线索,保存到治安案件档案库中。直接生成案件线索,归档直接生成案件线索,归档图6-SEQ图6-\*ARABIC41已知车牌车辆行驶轨迹的查询2对于可疑车辆,可以在电子地图(GIS)上展示其行驶轨迹,掌握其行进路线和可能的犯罪事实,并能实时调阅其行驶路线附近可用的视频资源,扩大线索来源。行驶路线上的视频资源行驶路线上的视频资源图6-SEQ图6-\*ARABIC42已知车牌车辆行驶轨迹的查询3模糊号牌+车型的轨迹查询对于只知道部分号牌和车型的车辆,可输入已知的部分号码,选择所属的车型,查询在某个时间段的卡口通行记录,在电子地图上描绘每台满足条件车辆的通行轨迹。如在案件侦查工作中,目击者无法提供全部的号牌,只能记住其中几个字符和车型的,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查询,界定嫌疑车辆的排查范围。图6-SEQ图6-\*ARABIC43模糊号牌+车型的轨迹查询效果示意图模糊号牌+已知轨迹的车辆查询目击者只能提供嫌疑车辆的部分号牌信息,而嫌疑车辆必然会在某个时间段经过某个卡口的情况下,可通过这种组合查询查找可能的涉案车辆。图6-SEQ图6-\*ARABIC44模糊号牌+已知轨迹的车辆查询效果示意图对已知行驶轨迹的车辆查询不知道嫌疑车辆的任何信息,但根据案件的分析,能够确定涉案车辆应该会在某些时间段经过哪些卡口的情况下,可采用轨迹倒查的方式来查找可能的涉案车辆,界定和缩小嫌疑车辆的排查范围。根据出现次数给出可疑车辆根据出现次数给出可疑车辆图6-SEQ图6-\*ARABIC45对已知行驶轨迹的车辆查询效果示意图卡口数据分析车辆通行流量统计针对某个卡口,可以统计其在某个时间段的车辆通行数量,或者对所有卡口的某个时间段的车辆通行数量进行统计和排序,便于掌握交通路口的车辆通行状况,处置突发事件时,为出警路线和警力调度提供交通参考。机动车信息关联查询模块通过对接市局平台的机动车信息数据库,可以在线查询车辆的登记信息,特别是在能够确定车辆品牌/型号、已知部分号牌号码的情况下,能够很快界定嫌疑车辆的排查范围,提高侦查效率。机动车卡口布控治安防控实战平台对可疑车辆给出两种布控方式:临时布控和黑名单;设定车辆布控后,可疑车辆信息加入到中心数据库中,采用数据库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当有新数据加入/改变时,系统会将信息通知布控系统。同时系统还可以定时(或实时)检查有无新的数据(可以检查本地,也可以检查指定的远程数据库),如果发现新的数据亦可通知接收端来取。黑名单车辆的布控/撤控可以在下发端完成。在黑名单报警比对时,只需要提供黑名单车辆的车牌号码与车牌种类,当车辆在卡口经过时,即可比对成功并报警。可疑车辆实时布控当对某嫌疑车辆进行实时布控,可根据目击者提供的部分车牌号码、车型、车辆颜色等信息对车辆进行布控,当该车辆被任何一个卡口捕捉到时,能即时报警给某个监控中心和某个部门、人员。图6-SEQ图6-\*ARABIC46可疑车辆实时布控效果示意图车辆黑名单布控根据不同的信息来源和性质,维护黑名单库。黑名单信息可以是可疑车辆、盗抢车辆、逃逸车辆、未检验车辆、违法未处理车辆、布控车辆等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