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5.15北伐战争教案1_第1页
八年级上册5.15北伐战争教案1_第2页
八年级上册5.15北伐战争教案1_第3页
八年级上册5.15北伐战争教案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北伐战争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北伐战争中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知道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情感目标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技能目标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北伐战争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三、教学法指导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材料阅读、多媒体展示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国民革命歌》歌词: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讲授新课]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原因:京汉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2、中共三大的召开时间:1923年6月内容: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中共三大确定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为国共合作提供了条件。3、国民党一大的召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国民党一大召开的相关信息。时间1924年,广州参会人员孙中山主持,李大钊、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内容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多媒体展示新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4、黄埔军校的成立掌握黄埔军校成立的时间、地点、全称、领导和历史功绩。思考: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出示材料:“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二、北伐的胜利进军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北伐胜利进军的相关信息。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总指挥蒋介石主战场湖南、湖北重要战役汀泗桥之战、贺胜桥之战北伐路线①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南京②福建——浙江——上海2、多媒体展示《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到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的位置。3、北伐战争的结果:北伐军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先后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部主力,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思考:北伐军为什么在短期内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呢?一是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二是国共两党齐心协力;三是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多媒体展示叶挺图片及其介绍5、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表现在:农民协会组织和会员数前所未有;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很大发展说一说: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北伐战争的进行有力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工农运动的发展又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北伐的胜利进军。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出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及原因。原因: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标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间:1927年4月地点:南京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3、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汪精卫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公开反共,成为反革命的中心人物。国共合作完全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思考: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因为北伐虽然打垮了旧军阀,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又出现了。新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4、再次北伐和东北易帜教师提问: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的目的是什么?最终结果是什么?学生回答:统一中国。最终结果是1928年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五、巩固总结中山为救国危亡,国共合作建黄埔北伐对象吴孙张,湖南湖北主战场铁军归功独立团,汀泗贺胜和武昌蒋汪政变举屠刀,国民革命惨遭殃六、教学反思七、板书设计条件:中共“三大”确定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国共合作的实现实现:中国国民党“一大”合作:黄埔军校的建立条件: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广州国民政府建立北伐战争目标: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北伐战争北伐胜利进军主要战场:湖南、湖北,汀泗桥、贺胜桥之战结果: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各地工农革命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