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3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_第1页
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3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_第2页
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3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_第3页
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3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_第4页
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3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3:课内外文言文对照阅读(一)(2018?徐州市中考)阅读文言文语段,达成5~9题。(16分)【甲】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因此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因此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可是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可以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选自《墨子?公输》)【乙】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何尝有坚明拘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冒犯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商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可以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此厚待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选自《史记

?廉颇蔺相如传记》)5.以下句子朗诵逗留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吾请无/攻宋矣B

)(3分).何尝有坚明/约束者也C.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D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6.解说以下加点的词语。(4

分)⑴公输盘诎.

⑵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⑶左右或欲引相如去⑷卒廷见相如..7.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①别有用心不在酒.

②公输子之意可是.欲杀臣B.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D.①男有分,女有归.

②间至赵矣.②毕礼而归之.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解说。(4分)⑴虽杀臣,不可以绝也。..⑵不如因此厚待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9.墨子止楚攻宋,蔺相如物归原主,他们都表现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2分)5.(3分)C.(4分,每词1分,意思对即可)⑴通“屈”,理屈,理亏。⑵入侵,入侵,侵略。⑶拉、牵。⑷终于,最后,最后。.(3分)B(实在).(4分,每句2分,要点词语解说正确,句子通畅即给分。)⑴即便杀了我,也不可以杀尽(宋国的抵挡者)。⑵不如趁此给他优厚的待遇,让他回赵国,赵王怎么能因为一块璧玉的缘由欺诈秦国呢?9.(2分)不畏强权、无所恐惧、英勇无畏、不慌不忙;有勇有谋、聪慧机智、智谋过人、机智灵巧(二)(2018?临沂市中考)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11~15题。(15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认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嶇,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伯然不动,做尔远逝,来往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行知其源,坐潭上,四周竹树环合,寥寂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深。以其境过清,不行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①在焉。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②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③。有老树④,中空火出,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⑤,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⑥,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⑦。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⑧刺泼⑨,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悠闲宁寂,毋乃⑩静燥关其老小耶?(节选自袁中道《西山十记》之《记四》【说明】①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②罅:裂痕。③涵澹;水波激荡的样子。④有老树,中空火出:泉水从一棵空心老树中如喷火般激溅而出。⑤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荡起哗啦啦的水声。⑥匝池红酣:满池的鱼高兴地游动。⑦清慧可怜:样子俊秀灵巧引人喜欢。⑧跳达:同“佻达”,此处指鱼儿高兴游动的样子。⑨刺泼:鱼击水声。⑩毋乃:表揣摩,相当于“恐怕”“只怕”。解说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心乐之乐:认为乐不行久居居:逗留不里许许:大概12.以下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D)A.①其长尺许者②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①乃记之而去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B...(C.①或投饼于左②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D.①以其境过清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5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分)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波折,像蛇那样曲折前行,时隐时现。然其跳达刺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2分)译文:但是在水中高兴游动发出刺泼声响的鱼儿,都是身长只有几寸的鱼儿。以下六个句子分为四组,所有下于间接描绘水清亮的一组是B)(2分)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③激聒石渠,下见文砾金沙。④写影潭底,清慧可怜。⑤下深丈许,了若径寸。⑥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A.①②⑥B.②③④C.③⑤⑥D.①④⑤【甲】【乙】两文各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感情?(3分)答:【甲】文抒发了作者谪居荒野之地的孤寂、凄凉悲伤的感情。【乙】文表现作者西山游乐的欢愉心情。(2018?锦州市中考)阅读下边【甲】【乙】两个语段,达成11—15题。(12分)【甲】王曰:善。乃命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车水马龙;数月以后,不时而间进;期年以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厉王虐,国人谤王。召通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①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②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③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④。(《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节选)【说明】①弭(mǐ):除去。②鄣:堵塞。③壅(yōng):拥塞。④彘(zhì):晋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11.解说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⑴不时面间进().()⑶厉王虐.()()12.选出以下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分)A.能谤讥于市朝受任于败军之际..B.车水马龙愿为市鞍马..C.乃不敢言若无兴德之言..D.于是国人莫敢出言问今是何世..13.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4分)⑴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⑵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⑵期年以后..⑷国人谤.王()(214.【甲】文中邹忌以家比国,劝谏齐威王;【乙】文中召公用“,”(请用原文语句作答)形象地说明广开言路的重要性。(2分)15.【乙】文中周厉王的做法,带给你什么启迪?(11.(2分)(1)有时(2)满一年(3)残酷(残暴)(4)

2分)谴责(每题0.5分)(2分)A(4分)(1)燕、赵、韩、魏四国听闻这件事,都来朝见齐国。(2分)国都的人没有敢说话的,在路上遇见只用眼神表示。(2分)(2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每个空1分)(2分)参照示例: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并能虚心地接受他人的建议或建议。文言文比较阅读(2018?郴州市中考)【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以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乙】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尝谓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①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②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③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狂风有隧,贪人坏蛋。’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④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以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⑤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这样之流,何可胜记!朕今以蜀王为元龟⑥,卿等亦须以延年为覆辙也。”(选自《贞观政要》)【说明】①禄秩:俸禄秩爵。②规:贪求。③公仪休:公仪,复姓。休,名。战国时鲁相。④秦惠王:即秦惠公。⑤大司农:官名。汉武帝时置大司农,掌钱谷之事。⑥元龟:本指大龟,这里引申为可做借鉴的前事。11.解说文中加点的字。(4分)()臣之妾私臣()地方千里1.2.(3)性嗜鱼(4)师随而伐之..1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1)由此观之,王之弊甚矣。(2)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13.甲乙两文分别运用了设喻和举例的说理方式,请联合原文进行简析。(4分)14.请依据甲乙两文分别谈谈从两文中分别获取的启迪。(4分)11.(1)独爱,(2)方圆(或:面积)(3)喜欢(4)攻打12.(1)由这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做君王的贪财,定会丧失他的国家;做臣子的贪财,必定会扔掉他的性命。甲文:邹忌用自己经历设喻,而后拿齐王的现状进行类比,使齐王理解纳谏的重要性。乙文:唐太宗从正反两面列举了公仪休、蜀王、田延年的案例,来警告大家戒贪:示例:甲文启迪:人要懂得自省。(或:与人沟通要讲究方式。)乙文启迪:人要懂得自律。(二)(2018?鄂州市中考)阅读下边两篇短文,达成11—15题(共分)【甲】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容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天,徐公来,孰视之,自认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以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命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车水马龙;数月以后,不时而间进;期年以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越王勾践栖①于会稽之上,乃命令于全军曰:“凡我父兄昆②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医生种③进对④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⑤皮,冬则资?⑥,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帮凶之士⑦,不行不养而择也。比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而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医生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注】①栖:退守。②昆:兄。③种:指文种。④进对:进谏。⑤资:存储,准备。⑥(chī):细葛布。⑦帮凶之士:指英勇的将士。请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比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解说以下句中加点的词。(4分)(1)朝服衣冠(2)皆以美于徐公(3)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4)乃命令全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的句子。(4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苟得闻子医生之言,何后之有?以下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C.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不求闻达于诸侯D.数月以后,不时而间进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15.【甲】文中邹忌和【乙】文中文种在进谏方式上有着相像之处,二人都是经过▁▁▁▁▁▁的方式委宛进行劝谏。文种以商人夏季就要存储皮货,冬季就要存储细葛布等“以待乏也”,表示君王平常就要▁▁▁▁▁▁▁▁▁▁▁▁▁▁。(2分)12.(4分)服:穿着知:管理

以:认为

乃:于是,就(共4分)(1)所有的大臣、官吏、老百姓能够当面谴责我的过失的人,可得上等奖励。(2)假如能够听到您的这番话,又有什么迟的呢?14.B15.(2分)以事设喻(类比或设喻说理);招揽和培育谋士和猛士三、(2018?达州市中考)(每题3分,共9分)【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只,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乙】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②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可以自举也。剖之认为瓢,则瓠落③无所容。非不呺然④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⑤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认为洴澼⑥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可是数金;今一朝而鬻⑦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

⑧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难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认为大樽⑨,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⑩也夫!”(《庄子·逍遥游》)【说明】①瓠(hù):葫芦。②实:结的葫芦。③瓠落:很大很大的样子。④呺(xiao)然:宏大而又中空的样子。⑤掊(pǒu):砸破。⑥洴澼(píngpì):漂洗(丝绢)。⑦鬻(yù):卖,销售。⑧裂:划分出。⑨樽:本为酒器,这里指形似酒樽,能够拴在身上的一种凫水工具,俗称腰舟。⑩有蓬之心:喻指见解浅陋不可以精通大道理。8.以下加点词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D)A.或谓惠子曰(或:有人).

B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国都).善为不龟手之药者(龟:皮肤受冻开裂)C.

.吴王使之将D.(将:将领)【分析】

D.将:带领军队(动词)9.以下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A.而:①聚族而谋曰.(《唐雎不辱使命》)

②长跪而谢之曰..于:①搜于国中三日三夜B.于死(《鱼我所欲也》).

②令人之所恶莫甚C.以:①以盛水浆,其坚不可以自举也.父子相保(《因祸得福》)

②此独以跛之故,.D.为:①我世世为洴澼.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②吴广素爱人,士【分析】A.两个“而”表示一种承接关系,没有详细意义。B.①介词,在;②比;C.①用来;②依靠,因为。D.①做;②被。10.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D)A.甲文中庄子去探望惠子,惠子第一反响庄子是来抢夺相位的,于是大动兵戈在城里进行大搜捕。惠子的行为也表现出庄子的过人材能。B.甲文中庄子讲鹓雏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惠子一朝得志,便恃强凌弱,为非作歹的丑态,形象生动,富裕兴趣性。C.乙文中惠子用大葫芦盛水浆,一不当心,葫芦掉地上摔烂了,惠子感觉自己不擅长使用大东西。D.乙文揭露出一个道理:相同的东西,因为目光和见解不一样,它所发挥的作用也就不相同。【分析】A.甲文要点表现惠子醉心于富贵荣华且无端猜疑他人的丑态。B.甲文庄子借鹓雏的故事,表示自己唾弃富贵荣华的立场和志趣;C.表述与内容不符,葫芦是惠子自己砸破的。第Ⅱ卷(共50分)四、(17分)11.给乙选文画线句子区分节拍。(划两处)(2分)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12.翻译句子。(5分)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2分)译文:此刻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2)何不虑认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3分)译文: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2018?沈阳市中考)阅读选文,达成7~10题。(14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乙】见足下①题字,认为是必磊落人也。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边耳。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辈学识,而偏亲②鹤发,不得已而.从仕。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因此衰懦不.,.进,到现在落诸公以后也。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认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故意于德义经术当不只此耳。非敢谓足下今天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先人,故为足下惜这天力③耳。(节选自《黄庭坚集·答李几仲书》,有修改)【说明】①足下:敬称,您。②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③日力:光阴。下边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窘于衣食皆以美于徐公A...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公问其故B...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识贫乏者得我与C..D.有亲认为之依归吾谁与归..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5分)(1)见足下题字,认为是必磊落人也。(2)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边耳。请用“/”给下边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春秋未三十若故意于德义经术当不只此耳。【甲】【乙】两文都出自文学长辈写给年青人的文字。依照选文回答以下问题。(4分)(1)【甲】文表现了宋濂如何的优异质量?(请用自己的话归纳)(2)【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_______,对他提出的希望是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归纳)7.D(1)我看见您题写的宇,认为这必定是光明正大的人(写的)。(2)像这样已经过了一年,(我)很遗憾没有和您会面。春秋未三十/若故意于德义经术/当不只此耳。(1)宋濂:勤劳勤学;诚信。(2)学业上没有先人优异;珍惜时间(努力学习)。(2018?淮安市中考)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达成7—11题。(20分).【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致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神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栏杆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真相大白”,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乙】沪邑元宵灯火,以伞灯为最。灯作伞形,或圆,或.六角,咸以五色锦笺缀成,磨薄令如蝉翼,上镂人物、花鸟,细若茧丝。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百金不惜,但伞灯之出最迟,每俟诸灯兴阑,于百花诞辰前后始盛。多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折枝花灯,偶缀禽、鱼、蝉、蝶,飞舞若生。又扎彩为亭,高可三四丈,名曰“抬阁”,.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鳞甲,上下透明,光照数丈;或二层,或三层,每层以纹绣孩童,饰演杂剧,常扮《长生殿·玉环拜月》,兽炉中香烟一缕,烟际现月宫,姮娥立殿左,左右侍女,各执宫扇,肩上立牛女二星,望之如在霄汉也。每灯过处,绵亘数里,绚烂如昼。笙箫鼓乐声通宵不停。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同里张秋浦茂才《岁事衢歌》有“月夜笙箫步绿塍,珠常垂处小楼凭。吴绫输与谈笺纸,妙擅江乡算伞灯。”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雨苍氏曰:杂事耳,而插一叹想句,便寓绝大感触。【说明】①锦笺,雅致华丽的纸。②兴阑,兴尽。③绫,比绸缎还薄的一种丝织品。④抬阁:一种民间的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小阁里有人扮饰戏曲人物,由他人抬着游行。⑤姮娥,嫦娥。⑥茂才:秀才。⑦塍:田埂。⑧擅:独揽,独占。(选自毛祥麟《墨余录》,有修改)请用“/”标出下边句子的朗诵逗留。(只标—处)(2分)笙箫鼓乐声通宵不停解说文中加点词语。(4分)①为宫室.②罔不因势象形.③或六角.④高可三四丈.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尝贻余核舟一。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③每灯过处,绵亘数里,绚烂如昼。请简要谈谈【甲】文画线部分是如何表现“奇巧”二字的。(4分)联合【乙】文内容,谈谈“雨苍氏”有哪些感触。(4分)7、笙箫鼓乐声/通宵不停8、①刻成,雕琢成。②依据③有的④大概9、①以前赠予给我一个桃核雕琢成的小船。②船重新到尾有八分多长。③每种灯火经过时,(前后)连绵数里(远),照得夜里如同白日(相同亮)。10、画线句主要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单能够开关,并且上边刻了春联,共十六个字,可见雕工的精美;“启窗而观”,还有“栏杆相望”,更显出雕琢家构想的奇妙。11、有与外国通商后不再有“元宵灯火”兴隆的感触,有对制作伞灯时谈笺价钱高昂的感触。阅读下边文言文,达成9-12题。(16分)(2018?盐城市中考)【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涛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居神清气爽,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乐融融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夕阳,烟水苍莽中,竟然米家父子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悠闲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照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瘗鹤铭》在雷轰石下,惊天动地,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实无不幸也。【注】米家父子:米芾父子。眇:树梢。《瘗鹤铭》:六朝摩崖石刻。披剔尽致:认真而详细的地阅览、赏析。解说文中加点的词。(4分)(1)春和景明

__________

(2)神清气爽__________(3)悉成明霞

__________

(4)得踏危石__________10.以下句子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A.于潮汐汩没之中.亭记》)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B.而或长烟一空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C.不以物喜

能够一战(《曹刿论战》)D.悠闲有遗世之想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译文:(2)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译文:填空和解答。(6分)(1)依据乙文内容填空。(2分)游焦山四件快事:______________——晚望月孝然祠外——______________——晓起观海门日出(2)甲乙两文都描绘了明媚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企图有所不同,请简述。(4分)答:(1)日光(2)快乐(3)全,都(4)能够10.D(1)水面上调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就像一块沉在水中的玉璧。(2)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略微露出红色的光辉,突然间跳跃而起几千丈高。12.(1)观返照吸江亭听晚梵声出松杪(2)甲文描绘了明媚壮阔之景,引出后边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志向做铺垫。乙文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欢之情。文言文阅读(14分)(2018?孝感市中考)【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可以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味道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此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乙】予少时念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风趣(1)喝酒者游。旬朔(2)之间,把卷无几天。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3)数年来,颇发奋自惩艾(4),而聪慧衰耗,殆不如曩(5)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6)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7)。故虽有刻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8)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勒(9)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10)以此补之。(秦观《<精骑集>序》有修改)【说明】(1)风趣,比喻能说会道。(2)旬朔,十天或一个月。(3)比:近来。(4)惩艾:惩办,惩戒。(5)曩:以前。(6)寻绎:推求探究。(7)省:记。(8)孙搴,人名。(9)勒:此处译为编写。(10)庶几:或许,差不多。10.选出以下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主人日再食子墨子起,再拜..烨然若神人吴广认为然B...久而乃和而聪慧衰耗C...然负此自放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D...为文中画波涛线的语句,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2分)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选出以下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序”是一种文体,亲朋分别,赠言劝说,属赠序,如甲文;陈说创作要旨、经过等,属书序,如乙文。甲文意在鼓励青年人珍惜优异的念书环境,专心治学;乙文意在交代《精骑集》一书编写及命名的由来。C.甲文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念书之“苦”,与“同舍生”生活的富裕作对照,表现自己从念书中感觉到的乐趣。D.乙文写自己少时念书不勤劳,以后治学时用勤劳来惩戒自己,可是不可以坚持太久,简单忘掉自己的目标。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有何异同?(3分)12.(1)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觉吃的穿的不如人。(2)年长后简单忘掉,或许能够用这个来填补吧。13.D14.同:都感觉勤劳很重要。异:宋濂向来勤劳勤学,不畏困难,不着重吃穿,享受念书带来的欢乐。秦观在少时记忆力突出而不勤劳,年长后记忆减退,用勤劳来填补。(二)(8分)(2018?东营市中考)(甲)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来宾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喊“火起”,夫起大喊,妇亦起大喊。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喊,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可以名其一处也。于是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林嗣环《口技》(乙)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迈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朝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既而支撑格拒,李不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还没有尽吾能也。”李由此以武名,游览南北,罔①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其中人,不妨一戏。但两相会心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②不可以起。尼笑谢曰:“孟浪迕客,幸勿罪!”李舁③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旧事。僧惊曰:“汝大鲁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否则,股已断矣!”——蒲松龄《武技》注:①罔,无。②蹶仆,摔倒。③舁,共同用手抬。10.解说以下句中加点的词。(2

分)①不可以名其一处也.③馆之客舍.

名:馆:

②有薄技,请以相授.④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以:易:11.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3分)12.在为学、行事、成才等方面,你从两文身怀技艺者身上获取了如何的教益?(3分)10.答案:①说出②把③安排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