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50分)1.“中华文明两个标志性的成果,一个是长城,一个是运河。”今天我们申遗,既有实际的应用作用,也有象征意义,它是一种文化的凝聚。隋朝大运河“实际的应用作用”主要指()A.实现了南水北调B.满足了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D.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2.武则天684年下令,“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予以升奖;“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必加惩罚。这体现了武则天()A.重视惩治腐败B.注重选拔人才C.大力发展科举制D.重视农业生产3.《贞观政要》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此处的“吾”应是()A.唐太宗B.唐玄宗C.明太祖D.宋太祖4.“唐朝的社会风气显示出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下列文物能支撑该观点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5.要想了解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可以阅读()A.《金刚经》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史记》6.日本奈良唐招提寺见证了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该寺内供奉的中国古代人物像是()A.玄奘B.鉴真C.张骞D.班超7.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A.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B.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C.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D.黄河流域政权的频繁更替8.“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所描述的古代帝王是()A.隋炀帝B.唐太宗C.宋太祖D.元世祖9.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确的是()A.B.C.D.10.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11.“群山转翠半已春,岳王庙前渐游人。风波亭外臣子恨,西子湖畔武穆魂。重整河山终是梦,精忠报国只羁身……”下列事件与诗中“臣子”有关的是()A.澶渊之盟B.宋夏议和C.郾城大捷D.宋金和议12.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A.金灭北宋B.金灭辽C.金灭西夏D.蒙古灭北宋13.“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出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南宋时期 D.明清时期14.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A.都护府 B.市舶司 C.澎湖巡检司 D.理藩院15.下列对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首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阿骨打建立金B.阿保机建立契丹国C.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D.成吉思汗建立元朝16.我国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台湾省 B.琉球府 C.夷洲县 D.澎湖巡检司17.下图是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繁荣与开放B.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C.经济重心的南移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8.王安石在《元日》中写进:“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描述的节日是()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冬至19.元朝最著名的文学艺术形式是元曲。以下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A.白朴B.郑光祖C.马致远D.王实甫20.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指()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火药21.下列所示内容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A.中央集权弱化B.地方权力加强C.皇权高度膨胀D.社会秩序动荡22.“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歌谣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岳飞抗金B.文天祥抗元C.戚继光抗倭D.康熙帝抗俄23.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24.1616年,下列哪一位人物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

)A.阿骨打B.阿保机C.努尔哈赤D.皇太极25.“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主要讽刺批判了()A.焚书坑儒B.明朝八股取士C.独尊儒术D.清代的文字狱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26.政治篇(14分)自秦朝开始,我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作出了很多大胆的尝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皇帝(秦)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学家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玉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1分)为了巩固统治,“新皇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1分)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2分)试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体现这一政策的史实一例。(2分)材料三: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3)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管辖和治理,元朝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同时为了对边疆地区实行有效的管辖,在西藏和台湾分别设立了什么机构?(4分)(4)综合概括指出秦朝、唐朝和元朝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2分)27.交往篇(20分)中外交往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材料一:美国学者谢弗评价说:“在唐朝统冶的万花筒般的3个世纪中,几乎亚洲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哪座城市汇聚亚洲各国人,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2分)材料二:宋元时期是我国海外贸易发展的鼎盛阶段,南宋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在北宋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正如学者葛金芳在《南宋手工业史》一书中所说:“在宋室南渡、定都临安之后,南宋朝廷依赖外贸,面向海洋的发展倾向表现得更为强烈。”(2)材料二中“南宋朝廷依赖外贸、面向海洋”的科技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三: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最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一一(新加坡)李先耀(3)材料三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明朝政府推行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2分)材料四: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朝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地对外通商……这种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导致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一一《中国历史十五讲》(4)材料五: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将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5)据材料五,指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体现了哪些文化认同精神?(2分)(6)综合上述材料,通过比较我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你认为这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2分)28.文化篇(16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某学校某班级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方案,请你参与(文字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诏书发至桂林,出现了当地人不认识的情况。文字的不统无疑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令的畅通,因此秦始皇下令推行“书同文,车同轨”。⑴这里的“书同文”指同什么“文”?(2分)(文学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了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内在美。⑵在众多唐诗人中,有一位诗人的诗歌达到了通俗的最高境界。这位诗人是谁?(2分)⑶在中国的“四大名著”中,有一部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刷溃的历史命运,这部小说的名称是什么?(2分)(制度篇)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⑷唐太宗通过什么方式让“英雄入吾彀中”的?(2分)(科技篇)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⑸材料中的“文学方面”指宋朝的什么?(2分)这“三种东西”再加上哪一发明合称为“四大发明”?(2分)⑹中医在世界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什么?(2分)⑺通过以上问题探究,请谈谈当代青年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2分)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1-5.C.D.A.A.B6-10.B.A.CB.C11-15.C.A.C.B.D16-20.D.B.A.D.A21-25.C.C.C.C.B26.(1)秦始皇郡县制(2)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或西北地区的各部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3)行省制度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在台湾设立澎湖巡检司(4)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意思正确即可)27.(1)开放的对外政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