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倦怠期的心理疏导_第1页
职业倦怠期的心理疏导_第2页
职业倦怠期的心理疏导_第3页
职业倦怠期的心理疏导_第4页
职业倦怠期的心理疏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职业倦怠期的心理疏导第一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小测验第二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A从不

B偶尔(一年几次)

C经常(一月几次)

D频繁(一周几次)

E每天第三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4A从不

B偶尔(一年几次)

C经常(一月几次)

D频繁(一周几次)

E每天第四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5A从不

B偶尔(一年几次)

C经常(一月几次)

D频繁(一周几次)

E每天第五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6A从不

B偶尔(一年几次)

C经常(一月几次)

D频繁(一周几次)

E每天第六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7总分的计算和解释A-1分;B—2分;C—3分;D—4分;E—5分序号为5、7、10、11、12、16—25的分数计算为6-N得分在50分以下,工作状态良好;得分在50-75分,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需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得分在75-100分,建议休假,离开工作岗位一段时间进行调整;得分在100分以上,建议咨询心理医生或辞职,不工作,或换个工作也许对人生更积极。第七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8

职业人不能顺利应对长时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在情感、态度和行为上的衰竭状态,是个体面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什么是职业倦怠第八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案例一何云女30岁公务员在别人看来,何云拿着稳定的薪水,干着一个好差事,可何云形容自己的工作是一潭死水。四年前,大学刚毕业的何云考入政府某机关,主要负责处理文件写材料。她最初很庆幸,但随着工作新鲜劲慢慢消失殆尽,何云发现自己越来越懒了,懒得工作、懒得说话,甚至也懒得再翻一下书架上曾经很喜欢的各类名著。“每天都是例行公事,处理文件、写材料,有些材料甚至要改七八遍,要求零差错,工作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而有些事情却一点效益也没有。”何云说,每天早晨去上班时她都感到很痛苦,可是要真正放弃这份工作却又舍不得。第九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案例二

林焘男32岁“放弃还是坚持?”四年前,林焘的脑海里不断地做着思想斗争,那时,他在一家地产公司已经工作了6年,职位晋升到项目副经理,按理说,前途无量,可学建筑的他偏偏对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浓厚兴趣,有时绘图纸也会在旁边提上两句诗。林焘很想放弃现在的工作,重新回到学校学习文学,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可是要放弃现有的成绩,却很困难,他们夫妻俩刚有了孩子,还在月供着一套房子,负担很重。“难道我要这样一直忍下去吗?”林焘问自己。第十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1职业倦怠的常见症状第十一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2

生理表现症状

1、耗竭感、缺乏精力、持续疲乏、虚弱。

2、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常出现感冒或各种生理疾病。

3、身心症状,如呼吸、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出现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胃肠不适、失眠等。

4、滥用药物、酒精或其他刺激性食物,甚至吸毒以麻痹自己。

5、新陈代谢活动发生紊乱,饮食习惯或体重骤然改变。第十二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3情绪体验症状

1、莫名的焦虑、担忧、压抑、沮丧、无助、无望、失去控制感。2、罪恶感强,想逃避工作却又觉得不应该。无聊、空虚,觉得自己无法给他人任何东西。3、容忍度低,易激怒、神经质、反应过敏,特别警觉,普通声响也会引起惊跳反应。4、脱离现实,情感淡漠、悲观,易出现幻觉、妄想等各种心理异常现象。第十三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4人际行为症状1、人际关系恶化,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冷漠的情绪去对待自己的家人、同事或客户;2、对他人不信任,冷嘲热讽,把人当作一件没有生命的物体看待,肆意贬损下属;3、对他人变得疏离、退缩,故意疏远他人,人际摩擦增多。

第十四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5工作行为症状1、消极怠工,工作变得机械化,工作能力降低,离职倾向加剧甚至转行。2、可能采取一些冒险行为,以打破长期以来单调的例行工作,例如自残行为——极端的枯竭会使人出现自伤或自杀的行为。第十五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61、情绪衰竭——压力反应

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2、去人格化——人际关系

以消极、否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下属、同事和家人,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越发没耐心、不柔和,出现情感的疏离和冷漠3、低成就感——自我评价

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和价值,工作满意度降低,对组织和社会不满,常常迟到早退,甚至开始打算跳槽甚至转行。总结第十六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7

Maslach和Leiter于1997年提出了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他们认为,员工与工作在六个方面越不匹配,就越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第十七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工作负荷控制报酬社交公平价值观冲突第十八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9

工作负担太重;

不能获得提升;投入得不到相应回报;对上司管理方法和风格不满;人际关系紧张;与单位强调的价值追求格格不入;组织不能为工作提供必要支持;建议得不到领导重视;规章制度不够合理。工作倦怠的具体诱因第十九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职业倦怠高发群体助人职业高期望职业压力大、挑战性强的职业执法人员工作投入者高压力人群自我评价低者第二十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职业倦怠五阶段蜜月期衰竭期激励期衰退期涅槃期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2职业倦怠的个人调适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3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机会认清自我价值恰当的自我期望认知改变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4归因: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及其结果进行分析,解释、评价和推测其原因的过程。内部原因:需要、情绪、兴趣、态度、信念、努力程度……外部原因:他人期望、奖励、惩罚、指示、命令、天气、工作的难易……归因训练(1)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5

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内部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外部归因。

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则较少,会产生气愤和敌意。归因训练(2)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6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

人们会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对失败则更多地归因于外部因素;相反,倾向于把别人的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把别人的失败更多地归因于内部因素。利己主义归因偏差

对良好的行为或成功归因于自身,而将不良的行为或失败归因于外部情境或他人。归因训练(3)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7

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如能力和努力等,将帮助你成为更加内控的人归因训练(4)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8采取更积极的应对手段,而不是逃避;更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尽最大努力地去改变环境面对各种变化和挑战带来的应激,要及时调整心态、学会适应,积极应付、迅捷灵活地作出反应,积极地投入到变化之中。积极面对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9换个角度,多元思考积极的自我暗示与自我激励休个假,喘口气适时进修,加强实力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寻找人际网络倾诉冥想幽默感收起一切牢骚、不满和抱怨后果控制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01.如果可以的话,当问题产生时马上解决,不要累积下去。2.到床上睡觉,不要担心或烦恼,如果在睡觉时你发现心情不好,可去散散步或是阅读一篇让你感到愉快的文章,或是和你爱人谈谈生活中的美好事物。3.替自己寻找一个紧张的宣泄口,去做一些平常并不会去做的事。4.收听一些较有活力的音乐,并轻松跳舞,不要管跳得好不好。5.阅读一些不常接触的科目——去修门课或运用图书馆,让你全神贯注并觉得有趣。6.试着不要和同事互相抱怨。7.在过完糟透了的一天,回到家洗个热水澡并唱歌。21个方剂第三十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18.食取均衡的饮食,避免吃太多甜食及垃圾食物。9.在午餐时间时,到图书馆拿一本好书,选择一个舒服,隔离的座位,享受午后的宁静。10.花一点时间和小孩在一起,不要只是接送他们。11.参与一些需要用力的活动:换窗纱,擦洗地板,清理阁楼、浴室或塞得太满的柜子。12.慢慢地深呼吸,并注意吸进和呼出的空气。13.去远足,骑脚踏车。14.详细地写日记,并将焦点放在生活上正面的观点与最近的正面计划。21个方剂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215.在雨天中漫步,而不担心鞋子湿掉或感冒。16.安排一个时间诉说痛苦,不要在其他时间讨论你的痛苦。17.对待配偶要特别好。18.和朋友保持联络。19.列一张表,将工作上所不能忍受的事列出来,然后把它丢掉,每星期写一次,重复四个星期,你会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然后找方法克服。20.在同事中开始一个支持性的团体——不是去发牢骚,而去分享因应的方法。21.试着将别人的问题和自己的问题分开。21个方剂第三十二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安慰自己的6种情绪——作家拉劳士吉:我们永远不会像自己想象的这么幸福,也不会像自己想的这么不幸。当觉得没有自信,总觉得不如人——

(1)停止批评自己。把注意力放在已做好的部份。(2)学习积极正面的自我对话。写一张履历表,把优点都列上去每周浏览,做为自我对话。(3)停止和别人比较,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当觉得——

挫折倒霉,负面念头萦绕于心林肯:一个人成天想什么就会变成那个样子1.多看看坏事的光明面。一个人的态度或想法会决定他的命运。

相信事情会否极泰来。2.用建设性方法解决问题。发挥创意,列出解决选项,与人进行脑力激荡,专心解决问题。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当觉得——

伤心难过时,如何为自己打气?哲学家威廉:我们不是因为快乐而唱歌,而是唱歌使我们快乐。1.开怀大笑。改善郁闷心情。即使强迫也同样有效.2.快走或跳个有氧舞蹈。能纾缓郁闷改善心情3.听音乐,大声唱,用力摇摆。刺激脑部分泌脑内啡。活化内耳球囊,连接与愉快感觉有关的脑部组织。第三十五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当觉得——容易担心忧虑西藏谚语:能解决的事,不必担心;不能解决的事,担心也没有用。1.用或然率来排除心中忧虑。研究发现92%所担心的事从来没有发生过,很多是来自想象而非现实。

2.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使自己放松,心中平静。3.为忧虑订下“停损点”。所付出的烦恼是否已超值?第三十六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从认知心理看——

92%的压力是不必要承受的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大多数担心烦忧的事情——

可能发生的,占总数的40%;已经发生的,占总数的30%;不可预知的,占总数的22%

必须承担的,只有总数的8%第三十七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当觉得——愤怒生气

不可含怒到日落。——《圣经》1.先深呼吸。吸-呼

吸-呼,把气吐出也把气缓下来。

2.区别轻重缓急。纾缓后问自己:我需要生气吗?3.培养同理心。从对方角度看事情,培养同理心。4.原谅对方。了解人生无常,别太计较,原谅对方。

第三十八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当觉得——

压力大,喘不过气来

压力管理大师戴维森:你不必是每天48小时的超人。去做个指压按摩吧。1.

善用“策略性暂停”。做几个深呼吸、喝杯水、安静坐,甚至发呆,让脑袋空白。

2、想象愉快场景或事情。重新调整内部生理时钟。

3.不必做48小时超人,找出事情优先级,简化事情。

第三十九页,共四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释放压力能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