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_第1页
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_第2页
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_第3页
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4延续文化血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和意义;知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描述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及力量;列举中华文化的内容;训练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热爱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弘扬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学难点:中华文化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联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精心举办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传统文化节目,播出以来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想一想: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传统文化独具魅力,传统文化传承也十分重要。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传统文化的话题。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中华文化根。(一)中华文化的形成。1.材料呈现: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2.思考: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3.教师总结: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二)中华文化的内容1.指导学生看教材内容“相关链接”材料。中华文化绚丽多彩,穿越时空焕发现代活力。2.总结: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三)中华文化的意义。1.阅读教材内容“探究与分享”。文化渗透在生活中,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了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学校决定组织一次“文化之旅”研学活动,为此向全校同学征集活动方案。请你设计一条线路,要求沿途能够分别学习和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风貌。2.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3.共同总结: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四)中华文化的发扬。1.阅读教材内容“探究与分享”。近年来,中外文化交流活动频繁举行。继2003-2005年中法文化年、2006年“中国意大利年”、2007年中国“西班牙文化年”和西班牙“中国艺术节”之后,2009年中俄两国互办“语言年”活动,中国22个省市与俄罗斯23个联邦主体共举办500余项活动,上亿人次参与。2010年以来,我国还与德国、加拿大、波兰、卡塔尔、埃及、多哥以及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等举办过文化交流年活动。自2002年起,我国每年举办“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截至2017年已举办十六届,吸引了110多个国家上百万名青少年参加。“汉语桥”已经成为国际人文交流领域重要的品牌活动,被誉为连接世界的“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2.思考:(1)中华文化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2)日益密切的国际文化交流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怎样的时代机遇?我们肩负着怎样的文化使命?3.共同总结:(1)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目标导学二:美德万年长。(一)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1.阅读教材内容“探究与分享”。2016年12月1日,宁波市慈善总会收到一封厚厚的挂号信,寄信人又是“顺其自然”!信封里装的是93张汇款单,数额共计91万元。“顺其自然”,这个宁波最温暖、最神秘的好心人,1999-2016年每年都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捐款数额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数额每年都有增加。“顺其自然”捐款有相同的特点:每年都是差不多的时间段,每次都用虚拟地址,每次都把汇款收据寄给宁波市慈善总会,署名总是“顺其自然”这几个字。这次是“顺其自然”第18次捐款,也是数额最多的一次,至今“顺其自然”已累计捐款850多万元。“顺其自然”之前的捐款已经全部用于助学、助困。对于这样一位宁波好人,宁波市慈善总会出于尊重,已放弃寻找他究竟是谁。在“顺其自然”的影响下,宁波已逐渐形成一股匿名捐款的潮流,活跃着一群特殊的爱心人物。2.问题:(1)扶危济困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有机会见到“顺其自然”,你最想问他什么问题?(2)青岛有“微尘”,宁波有“顺其自然”,你身边有这样的中国好人吗?分享他们的故事,共同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3.共同总结:(1)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力量。(2)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德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3)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精华所在。(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1.问题提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好家道和,家风是一个家庭精神面貌的潜在气质,也是家庭兴衰的隐性因子。”传文明家风,做美德少年是对青少年的希望,许多地方正在评选美德少年,对此你有什么看法?2.问题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一起解决问题。3.问题解决: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4.作业布置:选择教材内容“拓展空间”中推荐的《论语》、《与妻书》、《清贫》、《雷锋日记》,认真阅读经典,在好书中涵养品格,亲近道德人物,提升人生境界,与同学交流读后体会。三、课堂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