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部分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部分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部分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部分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部分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温馨提示:(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为70分钟,满分为100分;(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阿拉伯谚语:“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金字塔是()A.古埃及国王的宫殿 B.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C.古巴比伦文明的标志 D.古印度人民智慧的结晶【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金字塔位于埃及,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B项正确;金字塔是埃及国王的陵墓而不是宫殿,排除A项;古巴比伦文明的标志是《汉谟拉比法典》,排除C项;金字塔不是古印度的建筑,排除D项。故选B项。2.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文明符号,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古埃及特有的文明符号()A.金字塔 B.象形文字 C.太阳历 D.太阴历【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太阴历即阴历,苏美尔人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一年354年,并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与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故太阴历不是古埃及特有的文明符号,D项符合题意;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是古埃及特有的文明符号,排除ABC项。故选D项。3.“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奴隶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这是古代某一文明古国法典中的内容,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是汉谟拉比在位时颁布的法典的内容 B.它反映了古埃及的社会状况C.该内容出自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D.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答案】B【解析】材料中法典出自两河流域王国汉谟拉比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因此不能反映出古埃及的社会状况,B项符合题意;材料出自汉谟拉比在位时颁布的法典的内容,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A、C和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4.在一部反映古印度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A.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B.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C.吠舍在法庭上审问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答案】A【解析】古印度种姓制度下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A项正确;刹帝利是第二等级,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不可能命令第一等级婆罗门,排除B项;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没有司法权,排除C项;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世代从事各种低贱的职业,没有自己的土地,排除D项。故选A项。5.如果你寒假期间去世界文明古国旅游,以下可能经历的情景是()A.览尼罗河景色,赞美胡夫金字塔的雄壮 B.驻足在恒河南岸,品味中华文明的千年沧桑C.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感受《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的古老 D.游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欣赏印度古城的异城风光【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文明的象征是金字塔,A项正确;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产生的文明是古印度文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处的两河流域产生的文明是古巴比伦文明,排除BD两项;罗马历史上的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不是《汉谟拉比法典》,排除C项。故选A项。6.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文明古国与文明成果搭配正确的是()A.古埃及一甲骨文 B.古印度一金字塔C.古巴比伦一(汉谟拉比法典》 D.中国一种姓制度【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C符合题意;甲骨文是古中国文明,A排除;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B排除;种姓制度是古印度文明,D排除。故选择C。7.伯里克利时代,雅典通过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据此规定,公元前399年,由抽签产生的陪审团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的罪名判处苏格拉底死刑。这表明()A.雅典法庭不合法审判导致了苏格拉底之死 B.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公民言论自由C.雅典陪审团成员具备专业法律知识 D.雅典法庭当时最高权力机关【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可知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雅典法典不合法审判,故排除A项。CD项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排除CD项。故选B。8.某兴趣小组排演历史剧《光荣属于希腊》,以下剧本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A.希腊半岛港湾众多,海外贸易繁荣B.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C.雅典的全体居民都有机会参加公民大会D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开源,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港湾众多,交通便利,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所以A项符合史实;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构成城邦的基本特征,所以B项符合史实;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在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所以D项符合史实;但是只有所有成年男性公民才有机会参加公民大会,所以C项不符合史实。故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全面了解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的民主宣扬的是全体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义务,但实际上,重要官职被贵族掌握,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都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由此可以对选项进行分析判断。9.考古学家在今天阿富汗北部的阿伊·卡努姆地区发现了一座城市遗址,其中有希腊式的露天剧场、市政厅和个图书馆。对该城市建设者最合理的推测是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在今天阿富汗北部”、“有希腊式的露天剧场、市政厅和个图书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远征曾经将今天阿富汗地区纳入帝国的疆域,远征过程中曾积极传播希腊文化,选项A正确;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势力未到达今天阿富汗地区,选项BC不符合题意;阿拉伯帝国不会在当地大力传播希腊文化,选项D排除。10.“无论是对中世纪和近现代的西方法学,还是对亚非拉国家的现行法律体制,罗马法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A.《汉漠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罗马民法大全》【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无论是对中世纪和近现代的西方法学,还是对亚非拉国家的现行法律体制,罗马法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并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C项正确;《汉漠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漠拉比颁布的旨在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排除A项;《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颁布的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排除B项;《查士丁尼法典》与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排除D项。故选C项。11.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为66天;2世纪时,娱乐节庆日有123天;4世纪时,娱乐节庆日有175天。在节庆里,奴隶为大家斗兽、角斗、演戏等,而费用都由国家开支。据此可知()A.罗马公民能歌善舞 B.罗马人天性好斗贪玩C.奴隶喜欢现实生活 D.罗马人沉迷享乐【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罗马娱乐节庆日天数逐渐增长,可知罗马人沉迷享乐,D项正确;题干不能反映罗马公民能歌善舞,排除A项;题干中的娱乐项目除了角斗,还有演戏,不能反映罗马人好斗,排除B项;题干没有反映奴隶喜欢现实生活,排除C项。故选D项。12.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可以帮助你比较直观地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概况。下列事件均与古代罗马有关,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建立共和国②凯撒夺政权③称霸地中海地区④建立大帝国⑤征服意大利半岛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①⑤③②④ D.③①⑤②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逐渐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罗马共和共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不匿战争,最终击败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后期,取得地中海霸权,凯撒夺取政权,实行独裁统治,标志着罗马共和名存实亡。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对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成为它的内湖。因此题干选项顺序是①⑤③②④,C项正确;ABD项的事件先后顺序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13.2019年4月15日,法国重要活动场所巴黎圣母院失火。值得欣慰的是巴黎圣母院祭坛、十字架和耶稣的荆棘王冠等珍贵文物幸免于难。文中空格处应为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019年4月15日下午巴黎圣母院发生严重火灾,内部严重受损宛如炼狱。和该报道中建筑相关的宗教是基督教。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基督)教堂,坐落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上中的一个岛上。它始建于12世纪中期,前后用了180多年时间才全部建成,是法国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被誉为“中世纪建筑中最完美的花”,雨果把它比喻为“石头的交响乐”,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4.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法兰克王国()A.实行限制基督教的政策B.国王与下属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关系C.国王查理统治时期的版图与罗马帝国相当D.分裂后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英国的雏形【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势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封君封臣制形成,封君封臣制的形成,奠定了修封建骑士制度的基础,促使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制度在中世纪的西欧形成,故法兰克王国的国王与下属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关系,B项正确;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排除A项;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即位后,查理四处征伐,800年,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排除C项;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排除D项。故选B项。15.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这说明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是(

)A.处以罚金 B.劳役地租 C.实物地租 D.处以刑罚【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可以得出庄园法庭处理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主要是处以罚金,A项正确;材料反映庄园法庭记录的佃户违法行为的手段主要是处以罚金,不是提供劳役,排除B项;材料反映庄园法庭记录的佃户违法行为的手段主要是处以罚金,不是实物地租,排除C项;材料反映庄园法庭记录的佃户违法行为的手段主要是处以罚金,不是处以刑罚,排除D项。故选A项。16.庄园生产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内有耕地、林地、教堂、领主府邸与农奴住宅等,设置了生产设施,如磨坊、烤炉与酿酒设备(如下图)。这说明中世纪西欧庄园()A.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单位B.是一个封闭的作坊C.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D.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在领主的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根据“庄园生产包括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内有耕地、林地、教堂、领主府邸与农奴住宅等,设置了生产设施,如磨坊、烤炉与酿酒设备”可知,材料体现的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教合一,排除A项;材料除了涉及手工业还涉及农业和教堂等,也没有体现是否封闭,排除B项;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17.取得自治权,产生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到来准备了条件,并被誉为欧洲“中世纪之花”的是A.法兰克王国采邑改革B.丕平献土C.法兰克王国建立D.西欧城市兴起【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故D符合题意;ABC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D。18.11~12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意识强烈,琅城、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等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故事在西欧民间广泛流传,并为市民称颂。这反映出当时()A.市民浮躁落后的社会心态 B.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C.市民文化和观念日益消极世俗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答案】D【解析】【分析】据“11﹣12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意识强烈,琅城、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等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故事在西欧市民间广泛流传,并为市民称颂”可知,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市民称颂”,这表达了市民阶级鲜明的态度,体现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19.“拜占庭帝国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存在,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新力。”材料表明()①拜占庭帝国灭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②拜占庭帝国诞生于罗马帝国③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④封闭保守导致落伍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拜占廷帝国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存在,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新力。”的信息可知,拜占庭帝国诞生于罗马帝国,封闭保守导致落伍,这是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②③④符合题意;①拜占庭帝国灭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本身说法不正确,排除①;故选A。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有效信息“拜占廷帝国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存在,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新力。”充分分析可以得出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的原因,拜占庭帝国的来源,以及他们采取的保守落伍的政策,由此可得正确答案。20.拜占庭帝国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其文化形成的地理因素是()A.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B.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髓C.渗透了基督教文化的精神D.吸取了古代东方文化的营养【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其文化形成的地理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它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1.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A.实行贵族世袭制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C.分封贵族为诸侯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645年,孝德天皇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废除贵族世袭制,故B项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C项是中国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的内容,故C不符合题意;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在《改新之诏》中,未涉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日本出现许多大庄园。大庄园享有“不输不人”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其直接结果是()A.促成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最高统治者放弃“大王”称号,改称“天皇”C.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D.出现一种以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武士集团【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地方豪强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以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晓得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D项正确;促成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是大化改新的影响,排除A项;最高统治者放弃“大王”称号,改称“天皇”是在大化改新前,第一次出现“天皇”一词是在《日本书记》中记载的608年,而不是大化改新百年后,排除B项;幕府统治属于间接结果,排除C项。故选D项。23.辉煌的阿拉伯文化是世界文明的珍宝,阿拉伯人能够创造辉煌的文化是因为()①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②阿拉伯人善于吸收各地文化③阿拉伯帝国特殊的地理位置④阿拉伯人重视教育和知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能够创造辉煌的文化是因为③阿拉伯帝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跨亚欧非三大洲,②阿拉伯人善于吸收各地文化,把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典籍译为阿拉伯文,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从0到9的计数代数字,成为阿拉伯数字,④阿拉伯人重视教育和知识,②③④说法符合题意,C项正确;阿拉伯人能够创造辉煌的文化与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无关,①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①的ABD项。故选C项。24.小明的爸爸送他一本世界名著,书中主要内容有:阿拉伯国王、勇敢的苏丹王子及巴格达富丽堂皇的宫殿等。这本书的历史文化背景应该是()A.伊斯兰文化发展的时代 B.希腊文化发展的时代C.罗马文化发展的时代 D.印度佛教文化发展的时代【答案】A【解析】根据书中的关键词“阿拉伯国王,苏丹王子,巴格达”可知,书中讲的是阿拉伯半岛的相关内容,伊斯兰教诞生在阿拉伯半岛,A项正确;希腊文化诞生于希腊,主要是在欧洲,排除B项;罗马文化产生发展在罗马,主要是在欧洲,排除C项;印度佛教文化产生在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地区,排除D项。故选A项。二、探究题:16分。25.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三大宗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都产生于亚洲。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1)结合所学知识,补全下列表格中的内容。宗教创始人创立时间创立地点教义佛教①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③基督教耶稣②巴勒斯坦地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伊斯兰教④7世纪初⑤“和平”“顺从”(2)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佛像艺术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请列举两个深受古印度佛像艺术影响的中国古代石窟。(3)从世界三大宗教的教义来看,它们的相同点表现在哪里?【答案】(1)①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②1世纪③众生平等、忍耐顺从④穆罕默德⑤阿拉伯半岛(2)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三个石窟任意写两个)(3)相同点:都宣传忍耐、顺从,因此,都容易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他们统治和奴役人们的工具。【解析】(1)依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可知佛教源于古印度,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公元1世纪,基督教诞生于罗马帝国控制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2)依据所学知识,公元前1世纪,佛教转入中国内地,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古印度佛像艺术影响的中国古代石窟有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

(3)从世界三大宗教的教义来看,其相同点都在于宣传忍耐顺从,都容易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他们统治和奴役人们的工具,如罗马帝国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古代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极力宣扬佛教进行思想控制,而阿拉伯帝国则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三、材料解析题:36分。26.和平交往和暴力冲突是世界各大洲、各地区的交往方式,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但东征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摘编自《中学历史报》材料二:随着中国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东盟“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外交格局的确定,对于丝绸之路的关注也再次升温。与此同时,中国与中亚三国的“丝绸之路”联合申遗也进入倒计时。这条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古代亚欧大陆长距离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等连接起来,被认为是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交流之路。在这条昔日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遍布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摘编自《光明日报》材料三: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建立了空前广大的疆域范围,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阿拉伯帝国在文学、医学、建筑和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阿拉伯人也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摘编自九年级上册教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战争的认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3)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请举一个例子来说明。(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正误,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①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对世界影响深远。②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装饰是知识”。③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非、拉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但东征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认识:古代战争充满暴力和血腥,但客观上促进不同民族国家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2)古代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3)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二个表述任选一个)(4)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5)和平交往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理由:正面: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先进文化,促进中日友好交往等;反面:亚历山大东征伴随着奴役杀戮战乱,客观上促进不同民族国家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但破坏巨大,不是文明交往主流方式。(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中的“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东征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等内容,结合所学可知,亚历山大东征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文化相互交流进步;但东征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通过亚历山大东征,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战争充满了暴力和血腥,伴随着掠夺与征服,会带来巨大的灾难,但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民族国家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中的“古代亚欧大陆长距离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等连接起来,被认为是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交流之路”等内容,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三中的“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小问4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它是由阿拉伯人改造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的,所以“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古印度人,不是阿拉伯人,①表述错误;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②表述正确;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不是横跨亚、非、拉三洲,③表述错误。【小问5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三可知,和平交往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国的丝绸之路,阿拉伯人的沟通东西,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历史上的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的先进文化,促进了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郑和下西洋,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反观亚历山大东征,虽然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民族国家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但伴随着奴役杀戮战乱,破坏巨大,不是文明交往主流方式。27.在古代社会形态的发展中,土地制度通常是作为社会形态研究的一个副产品出现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所谓的封君封臣,就是以土地的层层分封、占有为基础,以封君和封臣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度。首先是国王将全国土地留下一部分作为国王领土后,将其余的分授给大封建主,国王成为封君,被分封的人成为封臣。大封建主在获得土地以后,也将一部分划为自己直接经营的领地,其余的则再对中等贵族进行分封,大封建主成为封君,而受封者成为封臣⋯⋯在各个等级之间,都缔结起相互统属和依附的封君封臣关系。——摘编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材料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