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5_第1页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5_第2页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5_第3页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5_第4页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课案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执教理论支持叶圣陶“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思想。突出学生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收益。而小学低年级正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最佳期。因此,本课案十分关注良好习惯的养成,并注意将习惯养成渗透在读写活动中,在反复尝试、历练和实际操作中进行培养和训练。建构主义理论。体现在让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教学,这也是课程实施的核心。为此,本课案构建了“复习导入,唤起期待—预习反馈,诗文对照—细读引领,指导学法—吟诵积淀,拓展提升”的教学模式。以高效的模式促进学习方法的获得,促进自主学习过程的优化,促进语文学习的主体内化、自我生成建构,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立足点由“教”向“学”转变。波兰尼的知识分类理论。主要表现在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①突出低段教学的基础性,努力实现在听说读写实践过程中掌握知识。②紧扣语文教学的情意性强的特点,采用“情境教学”、“联系生活经验”、“扣读导悟,以读见悟”等方法,以情感为主线,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引导学生在感知、领悟、想象、表达等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母亲恩情”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得到传统文化滋养。从而,使隐性知识不断丰富,实现外显化,生成新的情感体验,获得新的经验。文本解读理论。努力实现“文包诗”教学的“互文和解”。“文包诗”这类课文,叙文与诗歌互为表里,融成一体。其中,诗作是核心,也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本课案教学,以诗统文,以文解诗,把诗和文的学习有机联系,紧密结合,丰富了学生对诗歌意蕴的体悟。教学目标1.复习本课已学生字,学习、理解生词“抚摸”。2.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文本,感悟母亲恩情,感受孟郊对母亲的感激之情。3.借助诗文对照和多种形式的诵读与想象走进人物内心,凸显母亲的恩情,让学生受到爱父母、敬父母、报答父母的情感熏陶。教学重点品读文本,感悟恩情。教学难点诗文对照,感情朗读,走进人物内心,进行情感熏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设计内容一、课前自主预习1.读一读:认真练读《母亲的恩情》课文。2.找一找:读一二两行诗句并到课文中找找它们的意思。二、课内精讲精练教学步骤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唤起期待二、预习反馈,诗文对照三、细读引领,指导学法四、吟诵积淀,拓展提升1.直接揭题,师生共同板书课题。2.复习两组生词,多种形式朗读巩固。3.整体入手,回顾课文内容。我们在上节课还知道了唐朝诗人——孟郊永远铭记着母亲的——恩情,在50岁的时候,他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1.指读一二两行诗句,引导学生读得正确,读得响亮,读出节奏。2.回顾预习作业:读读这两行诗句,到文中找找它们的意思。交流预习所得。(一)理解一二两行诗句1.扣住重点语句理解一二两行诗句。◆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1)读:自己好好读读这一句,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2)品:交流收获,说说哪个词给了你这样的感觉。(3)说:指导看图,观察针脚,理解“密密缝”。(4)读:指导读出这份深深的爱。◆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1)读:指导朗读,读中评价,重点理解“迟迟归”。(2)观:指导看图观察母亲说话时的表情。(3)悟:诵读感悟母亲的牵挂。2.引读:孟郊听了不住地——,他看到——,眼睛——。3.总结学法:咱们通过找课文中相应的句子,细细读,慢慢品,自然就读懂了诗句。(二)理解第三行诗句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孟郊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2.自主阅读,把写孟郊做法和想法的句子画下来。3.学习句子: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1)初读语句,指导读正确。(2)学习“抚摸”这个词。a读正确b指导书写c理解“抚摸”d读出词语的温度(3)再读语句,读出孟郊对母亲的感激。(4)联系一二两行诗句引导学生想象,体会母亲的慈爱和孟郊内心的感动。出示句式训练: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他想起了,想起了。(5)读出孟郊心中的感动。4.指名朗读第三行诗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并指导质疑。5.回顾刚才学习前两行诗句的学法,引导交流所找的写孟郊所想的句子。6.学习句子: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1)指导把长句读正确。(2)理解句子“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3)理解句子: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7.由文及诗,体悟恩情(1)出示句子: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2)出示对应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当我们吃着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会想起!当爸爸送我们上学时,会想起!读着这句诗,你又想到了哪些动人的情景呢?1.创设情境,激情吟诵(1)母亲的恩情多么让人温暖,多么让人感动,孟郊一生都铭记在心,他时常想起: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为他缝补衣服,他深情地吟诵——(2)一针针一线线缝进了母亲的牵挂,他的耳边也时常回响起分别时母亲不舍的嘱咐“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他情不自禁地吟诵——(3)孟郊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他满怀激动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2.这首《游子吟》,饱含着母亲对游子的牵挂、儿子对母亲的爱呀!我们也来把它铭记在心里!3.让我们一起来吟诵这人世间最美的深情吧!4.布置拓展练习。(1)背一背:把《游子吟》这首诗背给妈妈听一听。(2)说一说:跟妈妈说一句悄悄话,说出你的感激。(3)读一读:阅读文章《妈妈的爱》。5.(板画爱心)让我们永远记住“母亲的恩情”吧!1.书空课题,感情朗读。2.开火车读、齐读、男女生分读词语。3.简单回顾课文内容。4.整体朗读古诗。1.指名朗读上面两行诗句。2.同桌交流自己预习时圈画的文中诗句的对应语句。1.◆(1)自由读,自主体会母亲的慈爱。(2)交流感受,理解关键词“一针针一线线”。(3)看图引说,重点理解“密密缝”。(4)激情引导,感悟恩情,深情诵读。◆(1)指名朗读。(2)观察插图,体会深情。a.送别村外b.早点回来c.多了白发(3)激情诵读母亲的话语。2.反复诵读,体会孟郊对母亲恩情的感激与感动。(二)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听读思考:孟郊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2.自由朗读,画出相关语句。(1)指名朗读句子。(2)a朗读词语。b观察练写。c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3)感情朗读,读出孟郊内心的感激。(4)联系一二自然段,想象孟郊的心理活动。联系前文,口头填空。4.就第三行诗句中的不理解的字或者词语质疑问难。5.交流刚才所画的句子。(2)齐读句子,指名读。评议读。a自读自悟:想想句子要告诉我们什么?b观察太阳图片,理解“三春晖”。c感情朗读:读出温暖和幸福。d句式练说:游子孟郊,不就像——(3)a看图选择句式练说。如果你是小草,你会想对太阳说什么呢?b理解太阳带给小草的温暖与幸福。C多种形式练习感情诵读。d引说:沐浴着母爱的孟郊,无论怎样都——(2)a读出停顿b读出节奏c联系生活想象加深理解诗句意思,并激情诵读。d练习说话。1.师生合作,诗文对应互读。2.同桌练习背诵古诗。3.集体诵读,读出深情。教师以简练的语言,活泼的形式与学生共同回顾生字新词,课文内容,并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激活了已有的情感储备,充分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为高效课堂的实现而奠基。良好的预习习惯会给学生带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是成就优质课堂的必备条件之一。这个交流的环节不仅仅是对预习知识点的巩固,更是将预习所获取的知识创造性地进行理解、运用、实践的过程,也是形成学生能力的过程。只有保证了课堂练习的有效、高效,才能解放师生的“手脑”,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这里通过诵读、观察、描述等多种训练,师生互动交流,学生不仅受到语言表达要规范的训练,而且对人物的观察变得更加细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诗人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世界里走几个来回,让诗句的学习无痕地融于文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的质量,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是一项集观察、表达、理解、感悟于一体的综合性训练。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学生不仅受到语言表达要规范的训练,而且对人物的观察变得更加细致。这里总结学习的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以法导学,以法启学,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为接下来的自主学习铺路搭桥。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圈点批注的自主学习方法并努力使学生养成习惯。要求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必须对重点或不理解的词句圈画,对感悟的地方进行批语,长期坚持就一定会对学生学会自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回想被抚摸的原因和感觉,促进学生调动各自生活体验,与文本互动,用心体味人物情感,再用饱含深情的朗读来表达,集语言感悟、运用为一体。由“孟郊抚摸着身上衣服会想起什么”巩固前文的学习,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可以进一步体验“母亲的恩情”,使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为学生读好这一自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会是基础,学生在教师的讲授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和技能,这样的学习是被动的,也是低效的;会学则是提高,让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获得知识的目的,这样的学习就是主动的、高效的。启迪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进入情境,把文本中孟郊看到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让他们在读悟结合,移情体验的过程中不断释放自我潜能,实现各对话主体在互动交往中的超越与创新。在这样的一唱三叹中,学生自然能读出滋味,读出情味,读出韵味来。三个重点句子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在多形式的朗读中感悟课文所蕴涵的情感,体验母亲形象,感悟报恩之情,训练扎实而有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一诗句的诗文对照学习,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认为这一环节的设计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有了前面几个环节的反复熟读课文,渲染情绪,又有了上述诗文对应,再加教师的适当点拔,突破难点变得水到渠成,高效课堂也才能得以实现。如果说上述教学环节中的多次看图引说、词语运用、句式训练、想象练说是高效课堂中优化练习的体现,那么本环节的吟诵练习对二年级学生而言,同样是一种强效练习。边读文、边吟诗,两相参照,诗文共赏,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这样的设计既使学生在阅读中加深感悟,体会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诗文互读中凸显“文包诗”这一体裁的教学特点,又以多形式诵读形式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实践活动。以课文为基础,紧扣一个“情”字,为妈妈背一背《游子吟》,再跟妈妈说一句悄悄话,并展开个性化阅读,感悟至真至纯的母爱深情。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全面的拓展,情感也能得到更高层面的升华。简约而质朴的板书设计既勾勒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又体现出教学流程中的诗文对应两大板块,同时也契合文本意蕴厚重的特征。恩板书设计:游子吟孟郊恩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9.母亲的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