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万吨月饼厂设计_第1页
年产5万吨月饼厂设计_第2页
年产5万吨月饼厂设计_第3页
年产5万吨月饼厂设计_第4页
年产5万吨月饼厂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学院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项目名称:年产5万吨月饼厂课程设计说明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依据和范围第二节设计原则第三节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第四节项目进度建议第五节主要原辅料供应情况第六节厂址概述第七节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第二章总平面布置及运输第一节总平面布置第二节工厂运输第三章工厂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第四章车间工艺第一节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参数第二节物料衡算第三节车间设备选型配套明细表第三节生产车间设备布置第五章项目经济分析第一节产品成本与售价第二节经济效益第三节投资回收期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依据和范围本设计依据运城学院《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要求进行设计。l)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预评价报告。厂址选择报告。项目负责人下达的设计工作提纲和技术决定。若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时,必须在技术上有切实把握并且具有正式的试验研究报告和技术鉴定书,经有关方面核准后方可作为设计依据。二.设计范围本设计包括年产5吨月饼车间设计。原料的产地、特性和产品的质量要求,以及厂址的水文地理条件,并结合国内设备制造供应条件和引进国外技术与装备的可能性,尽量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第二节设计原则符合经济建设的总原则:精心设计,做投资省、技术新、质量好、收效快、回收期短的设计。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以达到或超过国内同类型工厂生产实际平均先进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为宜。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相结合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力求设计在技术上具有现实性和先进性,在经济上具有合理性。必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体现设计的通用性和独特性相符合的原则,注重长远发展、留有适当的发展余地。贯彻国家食品卫生有关规定,充分体现卫生、优美、流畅并能让参观者放心的原则。坚持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原则。设计工作必须加强计划性、各阶段工作要有明确进度。第三节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1,建设规模设计一个年50000吨月饼设计,主要产品是月饼。月饼生产工艺流程图原材料食品添加剂面粉、白砂糖鸡蛋黄馅料混合、搅拌松弛、分割、成形烘烤★烤盘、模具清洗冷却果仁类饰皮处理油脂类内包装材料消毒装装筐入库贮存出厂销售胶筐回收、清洁消毒主要设备有月饼生产线及检验、环保设施。项目前景广阔2.产品方案生产产品月饼生产数量5000吨,生产周期:生产周期为一年生产班次:旺季一天班次为3班,淡季班次为1班,全年只有300天的实际生产日,其包装第四节项目进度建议第五节主要原辅料供应情况原料:糖浆皮、鲜鸡蛋、肥肉、果仁、芝麻、糖莲子、糖冬瓜、核桃、白糖、生油、麻油、汾酒、面粉、糖金桔、玫瑰糖制陷。标准生活饮用水供应月饼原料月饼添加剂月饼机械第六节厂址概述自然环境:温度,湿度适中。地势平坦,工程基础条件良好,周围没有污染等不利于食品厂的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本厂厂址地处农业技术开发区,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条件:工厂厂址选在山西省榆次区。工业园占地150亩,分为东区和西区。东区为食品研发生产区,西区为食品文化旅游区;东区生产的是食品,西区体现的是文化,东区打造核心竞争力,西区打造文化竞争力,东西区共同构成双合成食品工业园。第七节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包括:给排水工程,采暖与通风工程及电力工程等几项内容。7.1给排水工程一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水质要求符合卫生部颁发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特殊生产用水是指直接构成食品组成部分的用水和锅炉用水,所以其水质要求高于生活用水卫生标准;消防用水水质允许低于饮用水卫生标准;冷却水经常循环使用,节约耗用量。排放的生活、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后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7.2采暖与通风工程首先考虑自然通风,因此在车间的设计上面开有多个窗户,车间内的供暖采用热风采暖,夏季采用正规现代型空调设备进行通风降温,而宿舍采用铸铁片式散热器采暖,办公室用空调来调节温度。7.4供电设备与照明项目拟订耗电70KVA,其中生产用电55KVA,生活和照明用电15KVA。11KV高压电线输送到工厂,由经过变压器变为380V和220V,用于全厂的生产生活。设置两台不同容量的变压器进行供电,以防止出现停电事故,变配电设备留有一定的余地,基本上采用单电源供电。车间配电线采用放射线式,使供电的可靠性增高,并且配电设备集中,检修方便。车间的照明设备采用高压水银灯并配备等容量的白炽灯一起混合照明,开关由车间的入口处控制。路灯安装在靠路边的电杆和建筑物上面,开关由传达室控制。第二章总平面布置及运输第一节总平面布置1.工厂总平面设计按任务书进行,布置紧凑合理,节约用地。2.工厂总平面设计必须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1)主车间,仓库等应按生产流程布置,并尽量缩短距离,避免物料往返运输。(2)将辅助车间,材料库尽可能布置在接近其所服务的主要车间,按照生产性质,工艺流程,动力需要,货运方向和人行线路等要求,把一些同类车间和设施布置在一个地段内。(3)全厂的货流,人流,原料,管道等的运输应由各自路线尽可能为直线,运输距离最短,并减少运输线路和工程管路的交叉点。(4)动力设施应接近负荷中心。3.工厂总平面设计必须满足食品工厂卫生要求。(1)生产区,厂前区与生活区分开(2)生产车间采用南北间,保证阳光充足,通风良好。4.厂区道路采用沙石泊油路面,形成坡度,保持清洁并不会打滑。5.厂区建筑物、构筑物的外形应简单,布置应紧凑,以便厂区利用率达到最大限度。且建筑物应按照有关规范设计,防火,通风,采光,绿化,卫生和环境保护。6.相互有影响的车间,尽量不放在一起。7.厂区的管线网,除必须转弯外,应尽可能取直,不应在铁路和道路路基下面敷设各种管线,集中埋放地下管线地带应位于建筑物和道路之间。8.布置建筑物时应考虑日照方位及主导风向,应保证室内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及防止日照辐射热的投入,若有往大气中大量排放煤气、烟、灰尘及不良气体的建筑物,当主导风向非常明显时,该建筑物须布置在其他建筑物的下风侧。9.应根据地形起伏、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条件,把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布置在条件好的地段,以节约建设投资。10.应使厂内外铁路、公路、动力线路、卫生工程线路和本地区的其他设施连接合理、工厂与住宅区的联系方便。11.易燃、可燃和燃料仓库必须布置在生产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下风侧,经常散出大量火花以及有明火源的车间,均应布置在易燃、可燃和燃料仓库的下风侧。第二节工厂运输原料在车间的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采收的原料和加工好的成品的运输采用汽车为主要运输工具。第三章劳动定员生产工厂职工按其工作岗位和职责不同可分为两大类:生产人员和非生产人员。其中生产人员包括基本工人和辅助工人,非生产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基本工人就是岗位生产人员,保证生产地动力、维修、化验、运输等人员属于辅助工人,食品工厂中的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属于管理人员,而像警卫、卫生等后勤为服务人员。其中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依据企业规模、性质、生产组织等情况而定,实行责任制,工人实行岗位制。本设计食品厂劳动定员安排如下:操作工人12人,辅助工(临时工)4人,管理技术人员4人、警卫2人、卫生与食堂后勤工作3人,共有职工25人。第四章车间工艺第一节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参数第二节物料衡算第三节车间设备选型配套明细表第三节生产车间设备布置第五章项目经济分析第一节产品成本与售价第二节经济效益第三节投资回收期六、物料衡算(一)班产量的确定(1)本设计为年产量50000t。(2)本设计年生产天数为300天。(3)产品合格率按98.5%(取XX厂经验数据),则实际年产量为:1522.84t。l500÷98.5%=1522.84(/年t)(4)平均日产:4.35t1522.84÷350=4.35(/日t)(5)采用350mL瓶装箱,则日产瓶为:12428瓶4.35×106÷350=12428(瓶/日)(6)每天按7h生产,则小时产瓶数为1775.5瓶12428÷7≈1775.5(瓶/h)(7)日产箱数为:517.8箱12428÷24≈517.8(箱/日)(8)每分钟产瓶数为:29.59瓶1775.5÷60≈29.59(瓶/min)(9)产品经灌装、压盖、装箱、入库、验收等损坏及不合格率等取经验数据2~4%,则每分钟实际产量为:30瓶29.59÷(1~4%)=30(瓶/min)所以,设备实际生产能力为30瓶/min以上。(10)根据以上计算,定出每班产量为:525箱/(班·日)30×60×7÷24=525[箱/(班·日)](11)每班实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