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5套_第1页
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5套_第2页
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5套_第3页
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5套_第4页
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5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卷

一、积累(20分)

(一)

班级开展主题为“我爱家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识城标,了解家乡】

♦城标由汉字“杭”的篆书演变而成,巧妙地将航船、城郭、建筑、拱桥等诸多要素(r6ng)[]入其中.

♦“杭”字古义即为“方舟”“船”,“杭”又通“航",反(ying)[J了杭州之名源自“大禹舍舟登船”的历

HANGZHOU+日

而[州史典故。

杭州城标据

语境,在上文[]中填入合♦城标以翘屋角与(yu3n)[)拱门为表现形式,右半部分隐含了西湖著名景点“三潭印月”的形象。

适的汉字。(3分)

♦城标强调了字体的独特性,字体与图形相结合,.

(rong)[]入其中

反(ying)[](yuan)[]拱门

2.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惟妙惟肖B.巧夺天工C.栩栩如生D.浑然一体

[写对联,宣传家乡]

3.有同学拟写了描绘千岛湖风光的上联“晴好一湖照明镜”,与它对仗可作下联的一项是(2分)()

A.雨奇千岛洗青螺B.松排山岭万重翠C.一轮红日染朝霞D.碧波千顷浮翠岛

[学公约,爱护家乡]

4.余杭良渚文化村居民制订的“村民公约”,有“我们不往窗外抛撒物品,隙晒浇灌防止滴水”“在小镇公共场

所,我们放低谈话音量”“我们在乘车、购物时依次排队,尊老爱幼”等内容。某小区的公约,有“不得随地吐痰,

乱扔烟蒂”“严禁攀折花木,违者罚款”“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等内容。两相比较,“村民公约”在表达上有

什么特色?(4分)

[诵美文,歌赞家乡]

5.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2分)()

富春江昔日为杭州至严州、金华的通航要道,船至桐庐七里跳,因滩多流急,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而行。

。如今,因富春江水库的修建,这一带水深江阔,碧波粼粼,两岸群峰壁立。当地在此

开发了“七里扬帆”的旅游项目。一叶扁舟,点点白帆,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江面上,还有谁人不陶醉!

1

①古语说“七里滩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七里扬帆”由此得名。

②旧时舟楫经过都要在钓台下游等候东风。

③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显得路途遥远,仿佛七十里。

④东风一起,千帆竞发,艄公号子响彻云霄,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七里。

A.①④③②B.①②©③C.②④③①D.②③①④

(-)

6.古诗文默写(7分)

祖国的山川大地,处处让人想起先贤的名篇佳句。在西北行走,你渴望欣赏王维诗中“大漠孤烟直,

9"的奇异风光;穿行三峡,你不觉吟诵起郦道元”素湍绿潭,3”的名句;来到荆门,

你能领略李白歌咏的“&,江入大荒流”的壮美景色;登临泰山,你更能体会青年杜甫“④,一

⑤”的万丈豪情;远眺沧海,你会由衷赞叹曹操笔下“&___________,若出其中;上_________t

若出其里”的宏阔境界。

二、阅读(54分)

(一)名著阅读(8分)

7.根据阅读积累,选择与下列名著相对应的鲁迅先生的评论。(4分)

(1)《世说新语》(2)《西游记》(3)《镜花缘》⑷《儒林外史》

A.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B.罗列古典才艺,亦殊繁多,所叙唐氏父女之游行,才女百人之聚宴,几占全书什七。

C.事起后汉,止于东晋,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下至缪惑,亦资一笑。

D.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8.假如《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准备再次出发,下列哪个文学形象最有可能和他一起去探索海底世界?请结

合该文学形象的性格和经历,简述理由。(4分)

白龙马(《西游记》)简•爱(《简•爱》)孙少平(《平凡的世界》)格列佛(《格列佛游记》)

(二)文学作品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9-12题。

家有斑鸠

陈忠实

住到乡下老屋的第一个早晨,刚睁开眼,便听到“咕咕一一咕咕”的鸟叫声.我断定是斑鸠,不由得惊喜。披

2

上衣服,竟有点迫不及待,悄声静气地靠近窗户,透过玻璃望出去,后屋的前檐上,果然有两只斑鸠。一只站在瓦楞上,

另一只围着它转着,一边转着,一边点头,发出“咕咕一一咕咕”的叫声。

六年前的大约这个时节,我和王仲生教授住在波士顿城郊他的胞弟家里。尽管三层小洋楼宽敞舒适,我和王教

授还是喜欢站着或坐在后院里。后院是一片绿茸茸的草坪,有几种疏于管理的花木。树木的枝权上,栖息着,毋宁

说侍立着一群鸟儿。一种通体黑色的梭子形状的鸟儿,在人刚打开后门走到草坪边的时候,它们便从树技上飞下来,

落在草坪上,期待着人撒出面包屑或什么吃食。你撒了吃剩的面包屑或米粒,它们就在你面前的草地上争食,甚至

大胆地跳到人的脚前来。偶尔,还会有一只两只松鼠不知从哪棵树上蹿下来,和梭子鸟儿在草地上抢夺食物。

我在那个令人忘情的人与鸟兽共处的草坪上,曾经想过在我家的小院里,如若能有这样一群敢于光顾的鸟儿

就好了。然而,实际想来,实现这样人鸟人兽共存共荣的和谐景象,恐怕也不是短时间的事。【甲1我们把鸟儿兽儿

作为美食作为美裳作为玩物作为发财的对象而心狠手狠的年月,已无法计算。我能记得和看到的,一是上世纪

五十年代对麻雀发动的全民战争,麻雀虽未绝种,倒是把所有飞翔在天空的各色鸟儿吓得肝胆欲裂,它们肯定会把

对人的恐惧和防范以生存戒律传递给子子孙孙。再是种种药剂和化肥,杀了害虫长了庄稼,却把许多食虫食草的

鸟儿整得种族灭绝一一更不要说那些利欲熏心丧尽良知捕杀濒临灭绝的珍禽异兽者。我曾瞎猜过,能够存活到今

天的鸟类、兽类,肯定具备一组特别优秀的专司提防警惕人类伤害的基因。不然,早该在明枪暗弓以及五花八门

的机关和陷阱里灭绝了。

还是说我家的斑鸠。

我有记事能力的时候就认识并记住了斑鸠。在我家乡的鸟类中,斑鸠是最朴拙最不显眼近乎丑陋的一种鸟

儿。灰褐色的羽毛比不得任何一种鸟儿,连麻雀的羽翅上的暗纹也比不得。没有长喙和高足,比不得啄木鸟和鹭鹭。

没有动人的叫声,从早到晚都是粗浑单调的“咕咕咕一一咕咕咕”的声音。它的巢仅由几十根柴枝,横竖搭置成

一个浅浅的潦草的窝。小时候我站在树下,可以从窝底部的缝隙透见窝里有几枚蛋。记得有篇小学课文,说斑鸠

是最懒惰的,懒得连窝也不认真搭建,冬天便冻死在这种既不遮风亦不挡雨的窝里。

然而,整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我住在祖居的老屋读书写字,没有看见过一只斑鸠。我以为再也看不到斑

鸠了。

斑鸠却在我重返家乡的第一个清晨出现了,就在我的房檐上。

我便轻手开门,怕惊吓了它们。它们还是飞走了。

初始,无论我怎样轻手蹑足开门走路,它们一发现我从屋内走到院中,扑棱一声就从屋脊或围墙上起飞了,飞到

高高的村树上去了。我仍然往小院里抛撒米谷。直到某一日,我开门出来。【乙1两只斑鸠突然从院中飞起,落到房

檐上,还在探头探脑瞅着院中尚未吃完的谷米。我心里一动,它们终于有胆子到院内落脚啄食了,这是一次突破

性的进展。

我和斑鸠的关系获得令人振奋的突破之后,随之便是持久的停滞不前。斑鸠在房檐在房脊在院墙上栖息追逐,

似乎已经放心无虞。然而有我在场的时候,它们绝不飞落到院里来啄食,无论我抛撒的米谷多么富于诱惑。有几次

我从室内的窗玻璃前窥视到斑鸠在院中啄食米谷的情景,每当我出门,它们便惊慌地飞上房顶。这一刻,我清醒地

意识到,它们还不完全是我家的斑鸠。

要让斑鸠随心无虞地落到小院里,心里踏实地啄食,在我的眼下,在我的脚前,尚需一些时日。

我将等待。

3

(选自《我走在这活泼泼的人间》,有删改)

9.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中“我”与斑鸠的关系,填写下面的表格。(3分)

时间有记事能力的时候(2)重返家乡的第一个早晨重返家乡后的某一日

关系(1)“我”未见过斑(3)“我”给斑鸠喂食,斑鸠

鸠敢到院里啄食

10.有同学对文中[甲][乙]两处有疑问,请你解答。(4分)

(1)[甲]处“我们把鸟儿兽儿作为美食作为美裳作为玩物作为发财的对象而心狠手狠的年月”语句很长,没用标

点停顿,强调了什么?

(2)[乙]处的“探头探脑”好像有丑化斑鸠的感觉,去掉是不是更好些?

11.本文题为“家有斑鸠",二、三两段却没有写“斑鸠”。这两段是否多余?为什么?(5分)

12.文章以“我将等待"结尾,“我”能等来“我家的斑鸠”吗?请联系全文和生活体验简要分析。(4分)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3-15题.

近视漫谈

4

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让我们把这个美好的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知道它是怎么工作的

吗?打个比方,眼睛就像一台精密的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组合成了相机的镜头,眼睛通过这个“镜头”调整焦距,

从而看清远近距离不同的物体。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

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物体;反之,则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眼睛近视,主要是这个“镜头”的调焦功能失灵,不能精准地将物体的实像会聚在视网膜上。近视轻则影响正

常生活、工作,重则引起视觉疾病,如视力障碍、视网膜脱落等。

据调查,目前我国近视患者人数已多达6亿,其中青少年占了很大比例,视觉健康形势极为严峻。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留表一(出自《中国青少年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

青少年近视,除了先天性遗传因素外,主要是环境因素:一是眼睛近距离使用时间长、强度大,用眼角度不合理,

加重了用眼负荷;二是缺少户外活动。当今大部分青少年学习压力大,长时间看书、写作业,有的还沉迷于手机、

电脑等电子产品,户外活动时间普遍不足。

我国青少年用眼行为习惯数据调查

⑥用■时长也用“度大户■,时长

W.BmJXtt:223.8«in或状:45'S±3S'Stt,54.9aln

标:t:33o>2ULt标准,,80・ln内±5'»«:M.inACLt

|I

上&“a"*"力户

图表二(同图表一)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减少用眼负荷、每天户外活动超过2小时,能减少50%的近视发生风险。物理学中街

量光照强度的单位叫做勒克司,明亮的室内环境,光照水平一般不超过500勒克司,而室外环境即便是阴天,光照

水平也可以达到一万多勒克司,大晴天更可高达十几万,这是室内光线根本无法企及的。室外光照还能够刺激视网

膜多巴胺的生成,而多巴胺能够延缓近视的加深。另外,户外活动时人常常会看向远方,也能帮助收缩的眼部肌肉

恢复。家长、教师应引导孩子在看书学习后休息、远眺,每天进行一定时长的户外活动。

(根据相关资料编写)

13.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把“眼睛”比作“照相机”,生动地说明了眼晴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B.为保护视力,中小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用眼行为习惯,参加足量的户外活动。

C.如果每天减少用眼负荷,户外活动超过2小时,那么50%的人将不会发生近视。

D.室外光线强并含有多巴胺,能帮助收缩的眼部肌肉恢复,有利于预防和延缓近视。

14.文中插人两个图表,有什么效果?(4分)

5

15.国外某眼科学会推荐保护视力的“20—20—20”法则,即每看20分钟电脑或手机,至少看20英尺(6米)远的

物体20秒。请结合上文知识解释该法则的合理性。(3分)

(四)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范式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

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享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自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

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淮。”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

饮,尽欢而别。

式仕为郡功曹②。后元伯寝疾笃,临尽,叹曰:“眼不见吾死友!”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呼日:“巨卿,吾以某日

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⑧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

难违其情,许之。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始④,将叟⑤,而柩@不肯进。其母

抚之日:“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日;“是必范巨卿也。”巨卿既至,

叩丧言日:“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绷而弓I,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

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释1①审:确实。②功曹:官名。③岂:大概,或许。④妨ku台ng:墓穴。⑤窦b的n:落葬下棺。⑥柩jiii:棺材。

16.下面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共克期日一一查词典,从“能够”“约定”等义项中判断“克”为“约定”。

B.具以自母一一联想到“表白”“告白”中的“白”,推断其义为“告诉”。

C.必不享早一一联系上下文“巨卿信士”和母亲的话语,推测其义为“违背”。

D.悝不见吾死友一一回忆“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推知“恨”义为“悔恨”。

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元伯坚守两年之期,范式千里赴约,二人均是信义之人。

B.范式驰往奔丧,为元伯守墓种树,不愧为元伯的“死友”。

C.张母“望之”就断定来者是范式,侧面衬托范张情谊之深。

6

D.文末“会葬者”落泪,是因为众人都对元伯病逝极度悲痛。

18.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回答⑴(2)题。(4分)

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

⑴范式“具告太守”的内容是什么?

(2)太守为什么会“许之”?

19.你如何看待第二段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请结合相关内容回答。(4分)

20.温习课内所学,完成古诗赏析任务。(6分)

(甲)(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唐]李白[明]李攀龙

杨花落尽子规啼,青枫飒飒雨凄凄,

闻道龙标过五溪。秋色遥看入楚迷。

我寄愁心与明月,谁向孤舟怜逐客,

随君直到夜郎西。白云相送大江西。

(知背景]

甲诗略。

乙诗:吴国伦字明卿,因违忤奸相严嵩,被贬至江西(古属楚地);当时诗人正在郡城济南养病,吴国伦赴江西途经

济南时,诗人写下这首诗为其送行。

[析场景]

甲诗首句以暮春时节漂泊无依的“杨花”和啼声哀切的“子规”,营造了悲惋的氛围,流露出诗人叹飘零、感

离恨的特定心情。

⑴乙诗前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写法]

7

甲诗后两句,想象奇特,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托于“明月”这一意象。以明月随君到夜郎,表达对朋友的

牵挂;借“明月”光明的形象表示对朋友的理解和支持。

(2)乙诗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6分)

21.某校规定,眼睛不近视或一个学期视力下降不超过0.1的学生,才能评“三好学生”。人们对此议论纷纷。请写

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这规定的看法。(100字左右乂6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40分)

你即将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希望参加新学校的社团活动,使自己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假如学校已有你感兴趣

的社团,就申请加入;假如学校目前还没有符合你兴趣特长的社团,就申请创建一个新社团。

请从上面申请的内容中任选一项,给新学校负责社团工作的张老师写封信。可以讲述有关你某项爱好或技能

的故事;也可以陈述你申请的理由和相关设想。

要求:⑴统一署名“杭晓舟”,时间“6月26日”乂2)600—800字;⑶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8

宁波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姓名准考证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8页,有四个大题,20个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

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一、书写(5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19分)

请你参与以“节,中国人的诗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1-3题。

四时有节

1.阅读语段,完成任务。(3分)

春,是绿水逶迤,是暖风拂面,是芳草长堤,是花香鸟语,是秀山丽水,让人陶醉而欣喜;秋,是秋风(1)

xia。▲瑟.是北雁南飞,是枫叶似火,是落叶金黄,是硕果累累,让人感伤而满足。可是,你是否想过,

那盎然的春色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绚烂的秋景是接受酷暑r6ng(2)▲炼后的结晶……

【任务一】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2)▲

【任务二】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和''硕果累累”的“累”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累赘B.罩积C.劳瞿

天地有节

2.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

时空浩渺,亘古永恒。天地万物,往来不息。天地以日月星辰为笔,以山川河流为墨,时时给人类以启迪。

“青林翠竹(1)▲”是她在说。有些特质。不能丢;"(2)▲江春入旧年”是她在说,时序更替,

不可逆转;“莫言下岭便无难,(3)▲”是她在提醒,身处顺境,谨慎;“⑷▲,柳暗花明又一

村”是她在指引,陷入困境,不要放弃;”(5)▲,▲”(龚自珍《己亥杂诗》)是她在说,贡献

自己,不要保留:“(6)▲,▲”(周敦颐《爱莲说》)是她在叮嘱,世间纷杂,坚守自我;“(7)

9

▲”(刘桢《赠从弟》)是她在说,万物有节,时穷乃现。

生命有节

3.根据同学们积累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6分)

【任务一】根据所学,解释下面三则材料中加点的词。

A.苟利科学,死生以之。《左传•昭公四年》

B.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李志也。《论语•子罕》

C.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紧泠池。《列子•杨朱》

(1)社稷:(2)夺:(3)集:

【任务二】请你将【任务一】中的三则材料作为书签内容,填在相应词语下方的横线上。(填序号)

O

竭诚尽节

⑵▲

三、阅读(60分)

(一)名著阅读(10分)

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完成4-5题。

4.有同学发现:读《红星照耀中国》就像从平面镜中看客观世界,读《昆虫记》就像从显微镜中看微观世界,

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就像从哈哈镜中看变形的世界。请从《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中任选一部,结合

内容,参考示例,说说该同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4分)

【示例】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就像从哈哈镜中看变形的世界,因为作者用夸张手法表现出一个畸形的

社会。例如,作者在叙述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时,不厌其烦地描写了他的变化,让读者看到了

他扭曲的灵魂,看到了当时黑暗腐败的社会。

5.根据下面的提示,从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用他(她)的经历印证诗句。(6分)

10

诗句备选人物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请你阅读《城堡旁的老树》,完成6-9题。

城堡旁的老树

[意大利]马西米利亚诺•弗雷扎托

【阅读提示】

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

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马西米利亚诺•弗雷扎托的《城堡旁的老树》是一则意味深长的寓言。阅读时,需

要我们从有趣的情节中抽丝剥茧,细细咀嚼有趣的语言,找到隐藏在故事中的智慧。

很久以前,有一座小山丘,微风轻轻拂过山头。山头有一棵老树,还有一座破旧不堪的城堡。

没有人知道,他们已经存在多久了。城堡里蔓延着无尽的回忆,老树就坐在那里,微笑着俯瞰山下的世界。

一天,一只老鼠颤巍巍地跑到树下,“嗖”地躲进老树浓密的树根间。紧接着,一只老鹰扇动着巨大的翅

膀掠过树顶。老鼠得救了。这时他发现,树根下有什么金灿灿的东西。

“好美的王冠啊!”老鼠心想,“是我的了。”

许多年后,老鼠又回来了。这时的他,已经成了鼠王。他对老树说:“我现在是国王了,你所在的这片土

地是属于我的。我喜欢这儿,我要在这里重建一座城堡!”

老树沉默不语。

鼠王兴高采烈,开始建造他的城堡。没过多久,雄伟坚固的城堡建成。城上旗帜飘扬,城下卫兵重重。

鼠王威风凛凛,再也不似当年那般胆小柔弱。可是他不知道,这片土地也曾被另一位国王占领过。

有一天,蟾蛛国王骑着他的坐骑,来到这座宏伟的城堡下。他对着鼠王愤怒地喊道:“你是哪里来的强盗?

竞敢践踏我的土地!赶快离开这里,否则我就向你宣战!”

鼠王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大吼:“我现在谁都不怕。别说是你,就是老鹰来了,我也不怕!”

11

于是,老鼠国和蟾蛛国之间开战,两个国家的子民纷纷加入。战争很残酷,整座山都在颤科。

很快,秋天来了,但战争还在继续。鼠王向老树下达命令:“我要你把所有果实拿出来、分给我的将士们

吃。如果他们吃不饱,这场仗我们是嬴不了的。”

老树沉默着,一句话也没说。

漫长的冬天来了。刺骨的严寒像一把利剑。鼠王非常担忧,向老树提出要求:“我需要你的树枝,给我的

将士们烧火取暖。不然,这场仗我们就输了。”

老树依旧沉默。

春天终于来了,鼠王也迎来了胜利。他又来到老树面前,提出最后的要求:“我们打败了那群蟾蛛!我们

要好好庆祝一番!我要把你点燃,做篝火。”

老树还是一句话也没说。他在沉默中被老鼠们点燃,没有哭泣,也没有嚎叫。

那晚,老鼠王国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鼠王得•意洋洋,享受着胜利的喜悦。

第二天,太阳迟迟没有露面。整个天空,像是被一个大斗篷遮住,灰蒙蒙的。原来是老树燃烧后化成的灰

烬。灰烬犹如千万只翅膀,乘着风,一点一点遮蔽了天空。

直到一百年后,太阳的光芒才再次照耀大地。然而,老鼠王国早已不存在了。只剩下一一座残破的城堡,

一顶古老的王冠,还有一株新生的树苗。

(于晓玮译)

【寓言•故事】

6.万物有灵。下面是老树讲的故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将故事补充完整。(4分)

J很久以前,有一只老鼠⑴▲

,"后来何,老鼠成了鼠王,在我身边重建了一座城堡.[

•后来,⑵▲

彳孑后,鼠王带兵打败了蟾蛉国,老鼠们把我点燃,当唐】

I火,庆祝胜■利.'唉,就讲这些吧一

7.严文井说:“寓言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它长得又矮又小,说起话来却很逗。”成人眼里非常严重可怕的事,

在寓言里却变得轻松有趣,这则寓言也是如此。赏析文中画线句,体会其中的“逗”,可以从用词、句式、标

点等角度思考。(4分)

他对着鼠王愤怒地喊道:“你是哪里来的强盗?竞敢践踏我的土地!赶快离开这里,否则我就向你宣战!

12

鼠王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大吼:“我现在谁都不怕。别说是你,就是老鹰来了,我也不怕!

【寓言•形象】

8.文中反复提到老树一再保持“沉默”,这引起了某同学的思考。在细读相关内容后,该同学由老树联想到了

以下长者形象,其中和文中老树形象最不符合的一项是(▲)(3分)

A.深沉内敛的长者B.主动奉献的长者C.善良宽厚的长者D.隐忍大度的长者

【寓言•意义】

9.寓言是寄寓着道理的故事,往往批判了某种社会现象或某一类人物,让读者通过反思获得启迪。阅读本则寓

言,结合故事情节和形象,联系生活现象,谈谈你获得的启示。(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受疫情影响推迟的社团招新活动开始了,请阅读以下招新宣传手册,完成10-12题。

卷首语

亲爱的小伙伴:

你知道戏剧么?

兄台请留步!

你看过戏剧么?

你喜欢戏剧么?

你想试试自己表演戏剧么?

以上问题,如果你的回答是“Yes”,那你很

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人啦!

戏剧,是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文学、音乐、舞

蹈等艺术的综合。学戏剧,会让人更加自信、自律,

有责任感和创造力。

要成为专业演员需要系统学习多年,一般人很

难实现这个梦想,而我们是能够满足你表演欲望的

戏剧社团,我们是拥有专业水平的艺术社团,这里

13

汇聚了各式各样的人才,他们各尽所能,让戏剧社

光彩夺目。

现在,戏剧社团公开招新啦!欢迎喜欢戏剧的

朋友加入我们。

关于我们你们可以选择

“新蕾”戏剧社创立于2012年,是一演员组——

个立足校园、传播高雅文化艺术的社团

我们承诺,只要你热爱戏剧、热爱表演,我们

组织。戏剧社以弘扬中华传统戏曲艺术

将为你提供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舞台。你能与导演

为特色,以学习创作与表演话剧、歌舞

探讨剧本,与老戏骨切磋演技,与其他演员密切配

剧、戏曲小品等为主要内容。

合,感受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有表演经历的优先

“新蕾”戏剧社秉承我校团结合作考虑哦。

和勇于创新的传统,以其富有特色的社

灯光组和音效组----

团文化和影响力,多次被评为“市级

如果你是一个技术控,想在后台控制近百盏不

优秀社团”。戏剧社现有成员70多人,

同效果的灯光;又或是声音控,熟悉多种乐器,能

是我校最大的艺术社团。

精准地控制在每个节点放出恰当合适的音效,请千

万不要错过这两个酷炫的部门。

舞美组和服装组----

如果你热爱DIY,我们最有经脸的“工匠”会

带着你去打造最写实写意的舞台效果。如果你心灵

手巧,熟悉戏曲行当,化妆功力强,欢迎加入。演

员的一切变装和造型就全靠你了!

宣传组----

表演,不是孤芳自赏,宣传非常重要。海报!

宣传片!演出手册!剧照!公众号文章!等的就是

能写会说的你!来这里,你可以锻炼口才,展现个

人魅力!

我们的日常我们的使命

我们每周都有固定的学习时间,主作为艺术社团,我们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

要了解戏剧的历史发展、表现形式等基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把继承和发扬民族宝贵的精

本理论。台词训练当然必不可少。我们神遗产作为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年轻一代是祖

会进行形体训练,提高肢体表现力。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要了解戏剧,热爱

们还经常进行根据场景创编不同故事戏剧艺术,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为弘扬中华民族

优秀文化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的训练。另外,还有表演训练,主要是

了解表演的基础理论并练习表演自己来吧,加入我们!我们一起努力!

14

编排的戏剧小品。

戏剧社的训练确实非常辛苦,但我

们相信,参加戏剧社,你会用行动证明:

舞台上,你就是那颗最耀眼的明星。

10.下列说法与招新宣传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3分)

A.“新蕾”戏剧社创立于2012年,是我校最大的艺术社团,富有特色,有影响力。

B.“新蕾”戏剧社现有成员70多人,爱好戏剧、有一技之长的同学都可以报名。

C.“新蕾”戏剧社每周都开展活动,学习戏剧理论,进行台词、形体等日常训练。

D.“新蕾”戏剧社创立以来,团结合作,勇于创新,已成为拥有专业水平的艺术社团。

11.下表是戏剧社拟录用人员信息汇总表(部分)。根据手册中“你们可以选择”的内容,结合各组要求,将甲、

乙、丙、丁分别推荐到最适合的一个组。(填序号)(4分)

拟录用人员信息汇总表(部分)

ABCDEF

个人信息

演员灯光音效舞美服装宣传

组组组组组组

组别

甲生于戏,剧世家,热爱戏剧,唱腔优

美,有舞台经脸,爱好美术,喜欢

文学创作。

乙爱好文学,擅长写作,性格开朗,

交际能力强,能言善辩,富有创造

力。

丙钢琴十级,兴趣广泛,学过萨克斯、

架子鼓、二胡、小号、跆拳道,自

信自律。

T八岁学戏,爱好美术,喜欢设计服

装,擅长中国画,动手能力强,熟

悉戏曲各种装扮。

12.为了助力招新宣传,戏剧社让宣传组设计一幅宣传画放在“卷首语”之前,要求配图文字、排版和宣传手册

的语言风格和谐统一。这幅宣传画达到这个要求了吗?请作具体分析。(5分)

15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请你参与“亭亭皆有情•探寻亭文化”阅读活动,完成13-17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娜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

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雄?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妙赏亭

[明]祁彪佳

寓山之胜不能以寓山收盖缘身在山中也。子瞻于匡庐道之矣。此亭不晦®于山,故能尽有山。几叠楼台,嵌

入苍崖翠壁,时有云气往来缥缈,掖②层霄而上。仰面贪看,恍然置身天际,若并不知有亭也。倏然回目,乃在

一水中。激石穿林,泠泠传响,非但可以乐饥,且涤十年尘土肠胃。夫置屿于池,置亭于屿,如大海一泅®然。

而众妙都④焉,安得不动高人之欣赏乎!

(选自祁彪佳《寓山注》)

【注释】①(1:同“呢”,亲近。这里指挨近,靠拢。②掖:搀扶。挟持。③讴:水中气泡。④都:汇聚。

【亭之址•有讲究】

13.根据文意,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寓山之胜不能以寓山收盖缘身在山中也。

14.阅读【甲】【乙】两文,按要求答题。(3分)

(1)解释【甲】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临:

(2)请从【乙】文中找出直接写妙赏亭建造位置的句子。

【亭之景•有情味】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5分)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16

(2)此亭不噱于山,故能尽有山。

【亭之名•有因由】

16.祁彪佳为什么把亭命名为“妙赏亭”?根据【乙】文中的画线句,简要回答。(3分)

【探究成果】

”.请你补全“亭亭皆有情・探寻亭文化”活动收获卡。(3分)

活动收获卡

亭不仅是实用之物,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亭,虽由人作,宛自天工。亭的选址,依山傍水:亭的环境,美不胜收。观赏者眼中有

景,情由心生,寓情于名。欧阳修自问自答,道出亭名,体现了他(1)▲的心态:祁

彪佳名亭为“妙赏”,感叹“安得不动高人之欣赏乎”,流露出他(2)▲的心情。

不知不觉中,亭成了古人怡情寄趣的载体。

(五)古诗阅读(5分)

请你参与“抓诗题•读古诗”活动,完成18题。

【甲】【乙】

_____望_____望

[清]周容[清]周容

独立空庭日没西,归鸦风急翼难齐。万点寒鸦过尽西,一轮斜月向人低。

故园小阁疏篱外,乌柏梢头各早栖。欲追残梦惊回处,黄菊樽前剥蟹脐。

18.阅读【甲】【乙】两首诗,关注诗人所望的景物,根据要求答题。(5分)

(1)根据诗歌内容,将“晓”“晚”两字分别填在相应诗题的横线上。

【甲】_____望【乙】_____望

(2)追随诗人的目光,你会发现,正是那些富有特征的景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思。请从两诗中任选一首,结合诗

句,品味诗人所望之景,体会诗人流露之情。

17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60分)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境

“怎么办?”

“自己决定。”

请你以“自己决定”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2)文章不少于500字;(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

名等。

下面的写作指导供你参考。

记叙类文章写作指导议论类文章写作指导

文学类文章写作指导

要素提示要素提示

要素提示

20.请起因遇到什么事观点观点要明确

人物人物是谁?性格怎样?

你写

经过接着发生了什论据可摆事实、可讲

-则环境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

么道川!

100字地点?背景是什么?

左右

结果作出了什么决论证可举例论证、对

的推情节人物的困境是什么?发生了

定并有所收获比论证、比喻论

什么冲突?结局是怎样的?

荐语,证等

向阅卷老师阐述你刚写的文章《自己

决定》的到两个亮点。(6分)

提示:可以从选材、结构、语言、主题等角度思考。

宁波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参考

语文

一、书写(5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二、积累(19分)

18

1.【任务一】(1)箫(2)熔【任务二】A

(3分。【任务一】2分,每小题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