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陆机形象特点_第1页
世说新语陆机形象特点_第2页
世说新语陆机形象特点_第3页
世说新语陆机形象特点_第4页
世说新语陆机形象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说新语》陆机形象特点后人对陆机这个人物的评价一直都是褒贬不一,《世说新语》作于刘宋时期,离陆机生活的西晋末期相对较近,因此《世说新语》中对陆机的记载具有巨大的史学与文学价值。唐房玄龄编《晋书》很多内容都摘录于《世说新语》,然而两者语言风格全然不同。因此从《世说新语》来看陆机这个人物时,也加入较多的《晋书》内容作为补充参考,也可以使我们了解《晋书》中刻板的形象之外生活中更加生动丰满的陆机。陆机在《世说新语》中的主要条目有《文学》第84、89条,《方正》第18条,《赏誉》19、20、39条,《自新》第1、2条,《尤悔》第3条。本文主要对于这些条目进行研读,并从以下三个方面了解陆机这个人物。巧深而芜乱的作品风格《文学》第84、89条两条都是东晋著名玄言诗人孙绰对陆机与潘岳文风的评价,分别是“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1]143“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陆机与潘岳两者是西晋同时期的作家,被视为太康文学的代表,从这些评价中我们大概能够了解两个人文章风格的不同。在当时对于陆机文章“深而芜”的批评不是单一的,例如对陆机有知遇之恩的张华就曾评价他“人之作文,患于不才;至子为文,乃患太多也”。陆云在《与平原书》中说:“兄文章之高远绝异,不可复称言。然犹皆欲微多,但清新相接,不以为病耳。”刘勰《文心雕龙》对陆机代表作品《文赋》评价为“巧而碎乱”[2]143。所以陆机文风繁缛的特点是历来所公认的,而对于这种评价大多是针对陆机作品的语言形式以及整体风格特征。对于陆机繁缛厚重的原因,首先应当是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太康文学作为一个整体,上承建安、正始,下启南朝,显示出“情多气少”的风气,辞藻典丽却只有较少的价值,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是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其次陆机属于?F族阶级,而西晋又是极度崇尚奢华的,著名的石崇王恺斗富就发生在这个时期。陆机本人也是喜欢并且过着奢侈的生活,而这些贵族情结使他本人形成“丽藻”的审美心态与审美定势,反映在文章上面则显得过于追求形式了。最后,江东陆氏家风便是以儒为主,文武兼修,重视培养子弟才能,所以陆氏家族多博识多通、擅于著述,而陆机“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伏膺儒术,非礼不动”,在吴灭之后又“退居旧里,闭门动学,积有十年”,所以陆机本人的文学功底与素养深厚,反映到文章上则显得更为厚重了。陆机的文风除繁缛这一明显的特点外,还应当注意他文风的宏深的特点。陆机的作品中经常显露出对于其父祖功业的自豪,表现出对于建功立业的热情;在其抒情小赋中也经常流露宏远的情怀,例如《叹逝赋》中对时光流逝的慨叹,蕴含一种悲凉,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思考,由于有这种理性的思索蕴于其中,就使得他的作品除繁缛外又多了一层宏肆。应当指出的是,在对于陆机文章风格进行批判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意陆机对于文学发展的贡献,后世学者更重视陆机在骈文发展中的地位,例如钟涛先生认为“骈文初成于陆机”,其文骈俪工整,对骈文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不愧乎其“太康之英”的称号。清狂狷介的人物形象《晋书》中记载陆机“身长七尺,其声如钟”。《世说新语》39条中又写“蔡司徒在洛,见陆机兄弟住参佐廨中,三间瓦屋,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士龙为人文弱可爱。士衡长七尺余,声作钟声,言多慨。”又如《方正》第18条“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卿于卢毓,卢?E。’士龙失色。既出户,谓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议者疑二陆优劣,谢公以此定之。”[2]167结合陆机最后因得罪卢志死于非命的结局与《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的经历,对陆机陆云评定的优劣也不好做确定的结论,但陆机在这里表现出了一种不卑不亢,志气高爽的风度。《言语》篇第26条也说明了这一点:“陆机诣王武子,置数斗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寻羹,但未下临豉尔!’”[1]48对于当朝驸马的挑衅,陆机不假思索地回击。对于陆机的这种行为,而此时由于二陆刚刚入洛,需要拉拢人脉,针对北方文人提出这种挑衅性的问题,处于二陆两人这种尴尬境地中似乎应当如陆云那样圆滑处理才更为合适,然而陆机却机智地予以迎头痛击,不留余地,即使在处于劣势的场合,陆机仍然不会与其苟合,这也完全可以表现出陆机为人狷介清狂的性格。同时陆机能做出这样的反击也是由于其气量狭小并且具有浓厚的家族意识和东吴情结。《晋书?吾彦传》中曰:“帝尝问彦:‘陆喜、陆抗二人二人谁多也?’彦对曰:‘道德名望,抗不及喜;立功立事,喜不及抗’……(陆机兄弟)因此每毁之。”[3]136吾彦对于陆机父辈的评价客观公正,而陆机却依然记恨于心,由此可见,陆机的气量是很狭小的。当然,在《世说新语》中主要表现出来的还是陆机狷介清狂的性格。对于陆机的情感最为明显的是贵族的出身拥有无比自豪感和优越感。如前面所说的对卢志的反击与对自己父祖的维护。即使在刚入洛时处于一个被动地位时仍然“初陆机兄弟志高气爽,自以吴之名家,初入洛,不推中国人士”。从其文学作品中也能见到大量的对往昔荣耀辉煌的追忆以及对父祖的歌功颂德,对父祖的崇拜之情无以复加,在生活中也会不经意地流露出贵族意识,比如《自新》第2条“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陆机赴假还洛,辎重甚盛,渊使少年掠劫。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既神姿峰颖,虽处鄙事,神气犹异。机于船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如此,亦复作劫邪?’渊便泣涕,投剑归机,辞厉非常。机弥重之,定交,作笔荐焉。”[1]343自己丰厚的财物被劫不在意而更重视劫匪的风姿,由此可见陆机的贵族风度。再如《赏誉》第19条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S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陆曰:“公未睹不鸣不?S者耳!”可见他对东吴的杰出的人才是非常骄傲的,对陆机作品进行研究也可以发现其对东吴的情结。对于陆机的思想倾向,是以儒学为主的,入洛之后又掺入玄学思想。陆机从小就“伏膺儒术”,虽然儒术与儒学有着不同的意义,但是陆机对于儒学的学习是可以肯定的。后吴灭之后,“闭门动学,积有十年。”其间所作《辩亡论》也可以看到陆机浓厚的儒学思想。然而当二陆入洛时,对于当时北人的谈玄风气,两人要想更好地进入政治圈,必须要或多或少地受他们的影响。例如第《排调》第9条“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做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陆曰:‘既开青云,睹白稚:何不张尔弓,布尔矢?’荀答曰:‘本谓云龙?Y?Y,定是山鹿野麋,兽弱弩僵,是以发迟。’张乃抚掌大笑。”由此可见,在张华的安排下,陆云已经开始与当时的文人坐席间争论,这正是谈玄的一部分。《晋书?陆云传》中记载:“初,云尝行,逗宿故人家,夜暗迷路,莫知所从。忽望草中有火光,于是趣之。至一家,便寄宿,见一年少,美风姿,共谈老子,辞致深远。向晓辞去,行十许里,至故人家,云此数十里中无人居,云意始悟。却寻昨宿处,乃王弼冢。云本无玄学,自此谈老殊进。”[3]1485―1486在《水经注》中,夜行遇王弼的故事主人公是陆机,不管二者是谁,可以肯定的是二陆入洛之后都接受了玄学的思想,这也可以从陆机《文赋》中蕴含的道家思想中得到证明。三、宦海浮沉的政治生活陆机出身于世家大族,其祖陆逊为吴国丞相,父陆抗官至大司马,族叔陆凯也担任吴国丞相一职,属于东吴屈指可数的大家,例如《赏誉》第20条“有问秀才:‘吴旧姓何如?’答曰:‘吴府君,圣王之老成,明时之俊?V;朱永长,理物之至德,清选之高望;严仲弼,九皋之鸣鹤,空谷之白驹;顾彦先,八音之琴瑟,五色之龙章;张威伯,岁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陆士衡、士龙,鸿鹄之裴回,悬鼓之待槌。’”刘注中说二陆一句应当是原文中没有后来又加上去的,也是因为陆家势力庞大,由此形成的。不仅如此,陆家势力已经达到可以撼动皇权的地步,可以看《规箴》第5条:“孙皓问丞相陆凯曰:‘卿一宗在朝有几人?’陆曰:‘二相、五侯、将军十馀人。’皓曰:‘盛哉!’陆曰:‘君贤臣忠,国之盛也。父慈子孝,家之盛也。今政荒民弊,覆亡是?郑?臣何敢言盛’!”据史书记载,由于陆凯的直言不讳的劝谏,东吴皇帝孙皓想处死陆凯,但因为陆家势力过大,孙皓只能忍让。由此可见,陆家在当时的地位不可谓不大。在这种环境下,陆机本身应当是笃定拥有一个锦绣前程的。然而在14岁那一年陆抗去世,孙皓随即将陆凯一家迁往建安,两位兄长陆景与陆晏也都还未来得及成为朝廷支柱,家庭由此中落,但由于两位兄长尚在,所以家族仍然有希望。吴灭之后,两位兄长战死,史书对其另一位兄长陆玄记载不清,可以肯定的是,陆机承担起家族长子的职责。二陆在此时退居旧里十年时间,这期间,他们的生活由于失去了政治地位的支撑也慢慢走向破败,并且怀着对父祖功绩的崇敬与自豪,也必不可免地充满振兴祖业、重修门庭的抱负。二陆于289年入洛,重新走入浮沉混沌的政治之中。两人入洛之后的处境是相当尴尬的。当时东吴作为战败国,是受到北方人士的鄙视的。二陆又属于东吴的世家大族,自然可以称得上是东吴的代表,然而除了张华以外,其他北方文人在他们面前都是轻视倨傲的,如前面所说坐中面辱卢志、对王济优越感的回击,对刘道真的失望,这些正如同鲁迅先生所说:“二陆入晋,北方人士在欢欣之中,分明带着轻薄。”[4]1436故国覆灭、父祖辉煌在这里灰飞烟灭、北方众人的轻蔑,加上对故乡的眷恋,这个时候的陆机内心必然是痛苦不堪的,但是为了再创辉煌,他还是毅然地留在这个艰险之地。然而不得不说的是陆机剥去世家大族的外壳之后,他的政治素养有待商榷,而且在失去原先的家族势力之后,他仍然带着当时贵族的骄傲,这些骄傲也将他推入了深渊。在杨骏手下做了祭酒;后在贾后擅权时加入贾谧“二十四友”文人集团,同时对贾谧的拉拢若即若离;后又参与消灭贾氏集团的政变,在赵王伦废贾后之后没有像潘岳一样与贾谧同归于尽,从而归入赵王伦旗下;后齐王?濉⒊啥纪跤庇牒蛹渫跤缙鸨?讨伦,赵王伦死后陆机下狱,后被赦;顾荣劝他回东吴,陆机没有听从,委身于成都王颖,后兵败被杀。这些都说明陆机本人具备一定的政治敏感性。但是陆机的“父祖情结”、他贵族的骄傲、文人的狷介、性格的清狂注定他只适合做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而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不然他不会坐中辱卢志,后来遭到卢志的报复。此时陆云虽然较陆机态度谦和,但也往往坚持自己的原则。在他于司马颖手下担任大将军右司马一职时,“孟玖欲用其父为邯郸令,左长史卢志等并阿意从之,而云固执不许,曰‘此县皆公府掾资,岂有黄门父居之邪!’玖深忿怨。”孟玖在此时与其弟孟超为司马颖宠臣,这无疑得罪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